長夜寄 第270章 小狐狸尾巴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狐狸腿上的傷好了七八分,隻餘下奔跑時那一點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微跛。
它對白未曦的依賴,也隨著傷勢的痊癒,變得愈發鮮明起來。
起初,當白未曦在晨光或暮色中背上她那不離身的竹筐,準備出門時,小狐狸隻會蹲在門口,伸著脖子,眼巴巴地望著她。
那雙琥珀色的眸子裡盛滿了不捨,
它會亦步亦趨,拖著那條還有點不利索的後腿,一直將她送到院門口。
看著她青色的身影消失在村路拐角,才耷拉著耳朵和尾巴,慢吞吞地挪回院裡。
在白未曦歸家時,儘管她走路幾乎無聲,但小狐狸總能還未在院門外響起前,“嗖”地竄到門後,焦躁地用小爪子扒拉著門板。
待那門吱呀一聲被推開,它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繞著白未曦的腳邊打轉,熱情得彷彿她不是離開幾個時辰,而是經年未歸。
這天辰時,白未曦如常收拾停當,將竹筐放在院中的石磨上,轉身回屋去取一件東西。
就在這短暫的間隙,那團火紅的小身影動了。
它先是警惕地左右張望,然後三條腿用力,傷腿還不太敢全力蹬踏,奮力一躍,精準地跳進了揹筐裡。
隨即它一頭紮進半筐東西裡邊,也不嫌硌,奮力在裡麵拱了拱。
將自己的頭儘可能深地埋進去,隻留下一個毛茸茸的、火紅色的屁股和那條標誌性的大尾巴露在外麵。因為用力,尾巴尖還在一顫一顫的。
當白未曦取完東西回來,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自己的揹筐裡,莫名其妙地“長”出了一團火紅的團子,以及一條因為緊張而微微僵直、卻依舊努力保持“隱藏”姿態的狐狸尾巴。
她走到筐邊,停下腳步,靜靜地看了一會。
筐裡的小東西似乎感覺到了她的靠近,頭埋得更深了,連露在外麵的屁股都往裡縮了縮。
白未曦伸出手,沒有去揪它,而是用一根手指,戳了戳那撅著的、毛茸茸的屁股。
小狐狸渾身猛地一僵。
“藏好了?”
白未曦平淡無波的聲音響起,聽不出什麼情緒。
小狐狸不動。
白未曦又等了一會兒,見它毫無反應,便伸手,捏住了它後頸那塊鬆軟的皮毛,將它從揹筐裡提溜了出來。
驟然被提出來的小狐狸四隻小爪子在空中徒勞地劃拉著,它看看白未曦,又看看近在咫尺的揹筐,似乎不明白自己完美的偽裝怎麼就失效了。
白未曦將它輕輕放在地上,看著它那副懵懂又委屈的小模樣,深黑的眼眸裡掠過一絲笑意,快得讓人無法捕捉。
“跟上。”
白未曦重新背起了竹筐,卻沒有再阻止小狐狸。
小狐狸愣了一下,隨即琥珀色的眼眸驟然亮起,像是瞬間被點燃了兩簇小火苗。
它歡快的三條半腿並用,以一種略顯滑稽卻異常敏捷的姿態,再次奮力躍進了揹筐裡。它蜷縮在揹筐裡,透過竹筐編織的縫隙,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外麵。
竹筐隨著白未曦平穩的步伐有節奏地輕輕晃動著。起初,小狐狸隻敢透過縫隙偷看。熟悉的青磚小院被甩在身後,陌生的屋舍、籬笆、晾曬的衣物……一一掠過。
它的小鼻子不住地聳動,捕捉著空氣中紛雜的氣味:炊煙、泥土、牲畜,還有各種各樣它從未聞過的味道。耳朵也豎得直直的,將村中的雞鳴犬吠、孩童嬉笑、大人交談儘數收納。
當白未曦背著它走在村中的小路上時,有眼尖的村民最先發現了異樣。
“未曦,你這筐裡……”
一個正蹲在門口擇菜的大嬸狐疑地指著她背後的竹筐,話說到一半,正好對上了筐縫裡那雙偷瞄的、亮晶晶的琥珀色眼睛。
“哎喲我的娘誒!”
大嬸嚇得手一抖,菜葉子掉了一地,猛地往後一退,差點坐在地上,“狐……狐狸!未曦你筐裡有隻狐狸!”
這一聲驚呼,頓時引來了左右鄰舍的注意。眾人圍攏過來,既好奇又帶著對山獸天生的警惕,指指點點。
“真是狐狸崽子!”
“看著怪靈性的……”
“未曦,這……這玩意兒凶不凶啊?你可小心點!”
竹筐裡的小狐狸被這突如其來的圍觀和議論嚇壞了,立刻把腦袋縮了回去,整個身子團成一團,微微發抖。
白未曦停下腳步,麵對眾人的驚疑,隻是簡單地解釋了一句:“撿的,受傷了。”
眾人這才注意到小狐狸後腿上尚未完全褪去的傷痕痕跡,再看它那副瑟瑟發抖的可憐模樣,警惕心頓時消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樸素的同情。
“原來是這樣……”
“唉,也是個可憐的小東西。”
就在這時,村裡聞訊跑來的孩子們可不管大人那些顧慮,他們呼啦啦地圍了上來,踮著腳尖,努力想看清筐裡的小家夥。
“哇!小狐狸!”
“它的毛好紅啊!”
“它的眼睛真好看!像糖!”
“它能出來跟我們玩嗎?”
孩童們嘰嘰喳喳,充滿好奇和善意的話語,似乎驅散了一些小狐狸的恐懼。
它聽著那些稚嫩的聲音,感受著沒有惡意的注視,膽子又慢慢大了起來。它先是試探性地,重新將眼睛露了出來,對上幾雙圓溜溜、充滿好奇的孩童眼眸。
見孩子們隻是興奮地看著它,並沒有傷害它的意思,小狐狸的戒備心又放鬆了些。
它小心翼翼地,用兩隻前爪扒拉住竹筐的邊緣,努力支起上半身,將毛茸茸的小腦袋和好奇的眼睛完全探了出來,打量著周圍這些“小矮人”。
“它出來啦!”
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娃興奮地拍手。
小狐狸被這突然的聲響又嚇得縮了一下,但很快又被孩子們純真的笑聲和目光吸引。它歪著頭,定定的看著。
白未曦看著小狐狸從最初的驚恐躲藏,到此刻敢扒著筐緣好奇張望。又看了看周圍逐漸習慣、甚至露出友善笑容的村民和興奮的孩童,她沒有再說什麼,隻是繼續邁開了步子。
竹筐依舊輕輕晃動著。小狐狸扒在筐邊,火紅的毛發在春日陽光下像一簇火焰。
在偶爾與路邊好奇打量它的村民目光相接,也不再迅速躲閃,隻是眨巴眨巴眼睛。
青溪村的村民們,從最初的驚嚇,到好奇,後來已經習以為常。他們漸漸習慣了白未曦清冷的身影背後,那個竹筐裡偶爾會探出的、一個毛茸茸的、充滿靈性的小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