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潮落無聲 > 第84章 從襪子到時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潮落無聲 第84章 從襪子到時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服裝廠的鐵皮公告欄前圍了圈人,新貼的外貿訂單通知被紅筆圈出

“500

件時裝,7

天交貨”

的字樣,像道無聲的戰令。秀蘭擠進去時,布料的棉絮粘在她的米色西裝套裙上

——

這是跑業務時特意穿的,裙擺還沾著今早騎單車濺的泥點,卻不妨礙她指尖在

“歐美尺碼”

四個字上劃出清晰的線。

“誰接這單?”

經理的皮鞋在水泥地上敲出不耐煩的響,手裡的捲尺

“啪”

地甩開,“這批貨要發往法蘭克福,尺寸差一公分都得返工。”

老業務員們紛紛往後退,誰都知道歐美人體型和亞洲人不同,光是換算尺碼就夠頭疼,更彆說還要盯麵料、查做工,稍有差池就得自己賠。

秀蘭的帆布包突然在掌心硌了下,裡麵是她跑業務時記的筆記本,第三頁寫著

“擺攤心得:記清客人腳型,比死記尺碼表管用”。她突然想起三年前在夜市賣襪子的日子,東北大漢要加肥版,南方姑娘愛淺口款,她總能從堆裡準確翻出合適的,靠的就是把每個客人的特點刻在心裡。

“我接。”

她往前站了半步,套裙的下擺掃過地上的碎布頭,“給我兩天時間,保證拿出精準的尺碼對照表。”

經理的目光在她夜校會計課本露出的邊角上頓了頓

——

那是她準備午休時看的,封皮上

“深大成教”

的字樣還很新。“下週一交不出合格的表,這個月獎金彆想要。”

回到出租屋時,夕陽正把陽台的鐵絲曬得發燙。秀蘭把從工廠借來的十本時裝雜誌攤在桌上,每本都翻到

“歐美模特”

頁,剪刀在

“肩寬

42cm”“腰圍

76cm”

的標注旁剪出整齊的豁口。建軍推門進來時,正看見她趴在地上,用捲尺量著自己的西裝套裙:“我的肩寬

38,換算成歐碼得加

4

公分,對不對?”

他剛從研發部下班,工裝口袋裡露出半截電路板,錫焊的味道混著她身上的布料香,在狹小的屋裡漫開。“德國客戶的體型資料,”

建軍從包裡掏出張列印紙,是他托外貿部的朋友找的,“比雜誌上的準,你看這個肩寬和袖長的比例。”

秀蘭突然笑了,把他的手往自己肩膀上按:“你幫我量,我記資料,就像以前你幫我測襪子彈力似的。”

捲尺在她肩頭繞了圈,刻度停在

38.5cm。建軍的指尖在

“歐碼

42”

上劃著:“加

3.5cm

更合適,德國人骨架寬但肩線利落。”

秀蘭的筆尖在紙上飛,突然想起擺攤時他總蹲在旁邊幫客人試穿,說

“男人的手量得準”,現在這雙手量起時裝尺寸,照樣穩當得讓人安心。

深夜的台燈把兩人的影子投在牆上,像幅重疊的剪影。秀蘭把不同體型的歐美模特照片貼滿整麵牆,從橄欖球運動員到芭蕾舞演員,每張下麵都標著對應的尺碼換算公式。建軍幫她用計算器核對外貿部給的標準,螢幕的綠光映在他眼下的青黑上

——

研發部的新裝置除錯到淩晨,他還是趕回來陪她加班。

“這裡不對。”

他突然指著

“腰圍

76cm”

的標注,“你看這張照片,模特是高腰設計,實際腰圍得往下挪兩公分。”

秀蘭湊近看,果然發現雜誌上的腰線比標準圖高,想起自己賣高腰襪時總提醒客人

“選大一號”,筆尖立刻改成

“腰圍

78cm(高腰款專用)”。

週一交表時,經理的老花鏡差點滑到鼻尖。表格上不僅有精確的尺寸換算,還附了張

“體型特征說明”:“日耳曼民族肩寬腰窄,臀圍需比腰圍大

20cm

以上”“袖口要留

3cm

餘量,方便戴手錶”,甚至連

“西裝駁頭角度應比亞洲款大

5

度”

都標得清清楚楚,比外貿公司給的模板還詳細。

“這是你做的?”

經理的手指在

“擺攤經驗遷移”

的備註上頓了頓,那裡畫著個小小的襪子圖案。秀蘭的臉紅了,從帆布包掏出本磨破邊的筆記本:“以前賣襪子總結的,其實做時裝和賣襪子一樣,得知道穿的人是誰,在哪穿,乾什麼穿。”

車間的吊扇突然轉快了,把她的話吹得老遠,落在每個埋頭裁布的工人耳朵裡。

盯麵料那天,秀蘭在倉庫待了整整八個小時。她把驗布機的燈光調至最亮,指尖劃過每米布料的紋路,像在摸客人的麵板:“這塊滌棉混紡的彈性不夠,做緊身款會起包。”

倉庫主管的煙在指間燒得隻剩煙蒂:“你怎麼比質檢員還嚴?”

她突然從包裡翻出雙純棉襪:“你看這針腳密度,時裝的線跡也得這樣才耐穿,我擺攤時就靠這個回頭客多。”

週五試穿樣衣時,五個德國留學生被請到工廠。當

185cm

的金發小夥穿上秀蘭跟進的西裝,扣上最後顆紐扣時,裁縫師傅的捲尺

“啪”

地掉在地上

——

肩線、袖長、腰圍分毫不差,連口袋的位置都剛好在手掌垂下的地方。“比我在慕尼黑買的還合身。”

留學生豎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文說。

經理當場拍板:“這單提成

2000,下週發工資一起算。”

他把樣衣往秀蘭懷裡塞,“穿上試試,也算給咱廠做回模特。”

米白色的西裝套裙裹著她的身體,裙擺剛過膝蓋,是她特意要求的

“方便跑業務”

長度。鏡子裡的人影陌生又熟悉,比穿擺攤時的舊襯衫挺拔,比跑業務的職業裝多了份柔和。

建軍下班路過服裝廠時,正看見秀蘭站在門口的梧桐樹下。夕陽的金輝落在她的白襯衫上,領口的絲巾被風吹得飄起來,像隻展翅的蝶。他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夜市見她,她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蹲在襪子堆裡算賬,現在卻能穿著自己跟進的時裝,站得筆直,眼裡的光比任何時候都亮。

“比百貨店的模特還好看。”

他的聲音在她背後響起,手裡拎著剛買的荔枝,紙袋上還沾著研發部的焊錫渣。秀蘭的臉騰地紅了,轉身時差點踩到裙擺:“剛試穿呢,明天就要裝箱發貨了。”

她突然踮腳,在他耳邊說,“其實是按你的肩寬資料調的版型,就想讓你看看合不合身。”

深大成教的夜校課堂,《外貿會計》的課本攤在桌上,夾著秀蘭剛印的新名片

——“業務主管

陳秀蘭”

的燙金大字旁,印著

“跟進法蘭克福訂單”

的小字。老師講到

“外貿結算中的尺碼誤差扣款”

時,她突然舉手:“如果能在合同裡註明體型特征,是不是可以避免扣款?”

講台下的同學紛紛回頭。秀蘭把那張尺碼對照表舉起來,投影儀的光在

“臀圍換算公式”

上投下清晰的影:“就像會計做賬要留憑證,我們跑業務的也得給客戶留‘體型憑證’,這纔是最穩妥的風控。”

老師突然拍起手來,粉筆灰在燈光下跳:“這就是成人教育的意義

——

把實踐經驗變成理論武器,比死讀書強十倍!”

下課的鈴聲裡,同桌的女生湊過來看她的筆記本,在

“擺攤心得”

那頁畫了個笑臉:“原來賣襪子還能賣出國際貿易的學問,你可真行。”

秀蘭的指尖劃過建軍幫忙修改的公式,突然想起他說的

“技術和業務本質相通,都得懂人、懂貨、懂規矩”,心裡像揣了顆剛剝殼的荔枝,甜得淌汁。

回到出租屋時,半導體正播放著《東方之珠》。秀蘭把

2000

元提成單和建軍的研發獎金紙條並排貼在牆上,中間夾著那張法蘭克福訂單的影印件。他從背後環住她,下巴抵在她發頂,能聞到她頭發裡的香水味

——

是用第一筆業務提成買的,淡藍色的瓶子,比以前的香皂貴了三十塊,卻香得更持久。

“下週去拍張照吧。”

秀蘭的手指在

“深大成教”

的課本上劃著,“就穿這件西裝,你穿研發部的新工裝,背景就用工廠門口的‘改革開放’宣傳欄。”

建軍突然從包裡掏出個小盒子,裡麵是條銀項鏈,吊墜是個微型捲尺,刻度盤上刻著

“38.5cm”——

是她的肩寬資料。

月光透過紗窗,在提成單上投下細密的網。秀蘭摸著脖子上的捲尺吊墜,突然明白所謂成長,就是把擺攤時的小聰明,變成處理外貿訂單的真本事;把夜市練出的眼力見地,變成看穿國際市場的火眼金睛。而這一切的背後,總有雙穩穩的手,在她量不準尺寸時遞過捲尺,在她算不清資料時送上計算器,陪她從襪子攤走到時裝秀,從夜市煙火走到國際訂單。

第二天清晨,服裝廠的貨車準時駛出大門,車廂裡的

500

件時裝裹著防潮紙,每件都掛著秀蘭寫的

“體型小貼士”。她站在路邊,看著貨車融進深圳的早高峰車流,突然想起經理說的

“這批貨要是賣得好,明年給你配個外貿助理”。帆布包裡的深大課本被風吹得嘩嘩響,下一章的標題

“國際結算實務”

正對著初升的太陽,亮得像個嶄新的承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