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83章 高並發危機的 “技術反殺”
2005
年夏的深圳,樂居生活開發部的空調嗡嗡轉著,卻壓不住滿屋子的焦灼。
距
“商戶營銷網站”
上線隻剩
7
天,壓力測試的監控螢幕上,紅色警告燈像燒紅的烙鐵,刺得人眼睛發疼
——
當模擬
1000
人同時訪問商戶頁麵時,伺服器響應時間從
1
秒飆升到
20
秒,最後直接彈出
“504
閘道器超時”
的錯誤頁。
“怎麼會這樣?”
程式設計師小吳攥著滑鼠,手都在抖,“我們已經加了
redis
快取,把商品圖片、優惠券資料都存在快取裡了,怎麼還會崩?”
旁邊的測試工程師小張翻著日誌,聲音發緊:“資料庫連線池滿了!雖然快取擋了一部分請求,但使用者點‘檢視曆史評價’‘商品詳情’時,還是要查資料庫,1000
人同時查,連線池直接撐爆了!”
開發部的人都圍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急著出主意:“要不把資料庫換成更貴的雲伺服器?”“不行,雲伺服器擴容至少要
3
天,咱們隻剩
7
天了!”“那把曆史評價刪了?先不上這個功能?”“商戶肯定不同意,他們就指望評價吸引使用者呢!”
吵吵嚷嚷間,建軍推開人群走到螢幕前,手指在鍵盤上敲了幾下,調出伺服器監控的詳細資料
——cpu
使用率
85%,記憶體占用
90%,資料庫連線數
100%。他盯著資料看了兩分鐘,突然抬手拍了下桌子,聲音沉穩得像定海神針:“彆慌,有辦法!學北鬥模組的‘雙伺服器冗餘’思路!”
所有人都安靜下來,看向他。建軍指著螢幕上的資料,語速飛快:“現在的問題是‘所有請求擠在一台伺服器、一個資料庫’,就像北鬥模組隻靠一個衛星訊號,一旦訊號弱就崩。咱們把商戶資料拆成兩類:高頻訪問的
——
比如優惠券、到店導航、實時庫存,這些使用者開啟頁麵就會點的,放主伺服器,繼續用
redis
快取;低頻訪問的
——
比如曆史評價、商品詳情、商戶介紹,這些使用者不一定會點的,放備用伺服器,單獨配個資料庫。”
他頓了頓,拿起筆在白板上畫了個架構圖:“再寫個‘請求分流演算法’,使用者訪問時,係統自動判斷請求型別
——
是要優惠券還是看評價?要優惠券就走主伺服器,看評價就走備用機。主伺服器壓力超過
70%
時,自動把部分低頻請求切到備用機,像北鬥模組的‘雙訊號自動切換’,永遠不會讓一台機器扛不住。”
小吳眼睛一亮:“這辦法能行?備用伺服器咱們有閒置的,資料庫也能臨時搭一個!”
“不僅能行,還快。”
建軍拍了拍小吳的肩,“你帶兩個人改主伺服器的請求路由,把高頻資料篩選出來;小張帶兩個人搭備用伺服器和資料庫,把低頻資料導過去;我來寫分流演算法,咱們今晚通宵,明天早上再測!”
沒有多餘的廢話,團隊立刻動了起來。鍵盤敲擊聲在辦公室裡此起彼伏,比平時密集了好幾倍。建軍坐在電腦前,手指飛快地敲著程式碼,腦子裡全是北鬥模組的
“雙通道切換邏輯”——
當年做北鬥二代時,為了防止單一衛星訊號中斷,他設計過
“訊號強度閾值觸發切換”
的機製,現在把
“訊號”
換成
“請求”,把
“衛星”
換成
“伺服器”,邏輯幾乎能直接複用。
淩晨三點,分流演算法寫完了。建軍把程式碼扔到測試環境,小吳他們也剛好完成主備伺服器的配置。他深吸一口氣,點選
“開始壓力測試”——
模擬
1000
人訪問,伺服器響應時間穩定在
0.8
秒;模擬
2000
人,1.2
秒;模擬
3000
人,1.5
秒,監控螢幕上的
cpu、記憶體、資料庫連線數,全在安全線以內,紅色警告燈徹底滅了。
“成了!”
小吳激動地跳起來,差點把椅子帶倒,“3000
人同時訪問都不卡!李哥,你這腦子也太神了!”
建軍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笑了
——
這不是他腦子神,是十幾年硬體積累的
“工程思維”
救了場。做硬體的人,最懂
“冗餘”
和
“容錯”,知道怎麼在有限的資源裡,把穩定性做到極致。
接下來的
6
天,團隊反複測試、優化細節
——
把分流演算法的切換閾值調到
65%,讓主伺服器更從容;給備用伺服器加了快取,進一步減輕資料庫壓力;甚至在使用者點選
“曆史評價”
時,加了個
“載入中”
的動畫,讓等待不那麼難熬。
上線當天,深圳本地的商戶們早早守在電腦前,等著把自己的優惠券、商品資訊掛到網站上。上午
9
點,網站正式開放,使用者像潮水般湧進來
——
有人搶奶茶店的
“買一送一”
優惠券,有人查餐廳的到店導航,有人看理發店的曆史評價。後台監控顯示,最高同時線上人數突破了
2500
人,伺服器卻穩得像塊磐石。
下午,就有商戶發來反饋:“我的優惠券一上午被搶了
100
多張,比平時多賣了
50
杯奶茶!”“使用者說咱們網站載入快,比隔壁家的好用多了!”
張總拿著手機,在開發部裡走了一圈,笑得合不攏嘴:“建軍,你立大功了!剛才深圳創投的人給我打電話,說要過來考察,要是他們滿意,1000
萬投資就穩了!”
他當場在公司微信群裡發了個大紅包,配文:“感謝研發部,尤其感謝李建軍!這專案成了,咱們公司就能再上一個台階!”
群裡瞬間被
“謝謝李哥”“李哥牛逼”
的訊息刷屏,連平時不怎麼說話的行政部同事,都跟著搶了紅包。
沒過幾天,《深圳特區報》的
“網際網路創新”
版塊,刊登了一篇題為《樂居生活:用技術幫小商戶做線上生意》的報道。文章裡寫著:“樂居生活推出的商戶營銷網站,通過‘雙伺服器分流’技術,解決了中小商戶線上運營的高並發難題,上線首周就吸引
200
餘家商戶入駐,成為深圳本地生活服務的新標杆。該技術方案由樂居生活研發團隊負責人李建軍主導設計,其硬體與網際網路技術結合的創新思路,為行業提供了新參考。”
建軍拿著報紙,反複看了幾遍
“李建軍”
三個字,心裡百感交集。從南方電子破產時的迷茫,到
sp
公司的短暫停留,再到現在用自己的技術撐起一個專案、登上報紙,40
多歲的他,終於在網際網路行業打出了屬於自己的
“技術名片”。
那天晚上,他把報紙帶回家,秀蘭拿著看了又看,笑著說:“咱們家建軍也上報紙了!我明天要拿給超市的劉姐看看,讓她知道我老公多厲害!”
李夢趴在旁邊,指著報紙上的
“樂居生活”
四個字:“爸爸,這是你做的網站嗎?是不是能找到好吃的蛋糕店?”
建軍把女兒抱起來,放在膝蓋上,指著報紙上的技術方案介紹:“對,爸爸做的網站能幫大家找到好吃的、好玩的,以後夢夢想吃蛋糕,爸爸就能在上麵幫你找最近的店,還能導航過去。”
“哇!爸爸好厲害!”
李夢摟著建軍的脖子,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秀蘭端來剛做好的紅燒肉,放在桌上:“今天要好好慶祝一下,我特意多放了點糖,你最愛吃的味道。”
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報紙放在餐桌中央,像一件珍貴的禮物。窗外的深圳,夜色璀璨,網際網路的浪潮還在繼續翻滾,但建軍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浪潮裡隨波逐流的人
——
他用十幾年的硬體經驗,在網際網路的土壤裡紮了根,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枝葉,而這場高並發危機的
“技術反殺”,隻是他職業生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