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301章 麵試桌上的“年齡”
2017年1月的深圳,寒意裹著潮濕的風,刮在臉上帶著隱隱的刺痛。早上七點半,天剛矇矇亮,李建軍就已經穿戴整齊,站在鏡子前反複打量自己。淺灰色襯衫熨得平整,領口挺括,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連鬢角的白發都特意用梳子理得服帖——這是他患上抑鬱症後,第一次正式參加麵試,心裡揣著滿滿的期待,也藏著難以言說的忐忑。
“路上注意安全,彆太緊張,正常發揮就行。”秀蘭煮了溫熱的小米粥,眼裡滿是鼓勵,“就算不行也沒關係,咱們還有其他機會。”
“知道了。”建軍點點頭。吃完早餐後,建軍拿起公文包,包裡裝著他精心列印的簡曆、技術證書影印件,還有一個平板電腦——裡麵存著他自學前端後做的“家庭相簿”小程式,是他準備用來證明自己能力的“底牌”。
麵試的科技公司在南山科技園,距離他住的公租房有一個多小時的地鐵車程。他特意提前兩小時出門,八點半就到了公司樓下,比約定的麵試時間早了整整半小時。園區裡人來人往,年輕人穿著休閒裝,步履匆匆,手裡拿著早餐或電腦,臉上洋溢著朝氣蓬勃的氣息。
建軍找了個避風的角落,掏出平板電腦,再次點開“家庭相簿”小程式,確認演示視訊能正常播放。指尖劃過螢幕上熟悉的頁麵——輪播圖、分類相簿、動畫效果,每一個細節都是他最近除錯的成果,心裡稍稍踏實了些。他又走到大樓的玻璃門前,對著倒影反複練習微笑,調整眼神的堅定度,怕自己緊張時露出怯懦的模樣。
“李建軍先生,這邊請。”九點十五分,建軍到了麵試的公司,hr準時熱情地迎接他,領著他走進一間小型會議室。麵試官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穿著格子襯衫,戴著黑框眼鏡,手裡拿著他的簡曆,表情嚴肅。
建軍在他對麵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腰桿挺直,儘量讓自己顯得從容。“麵試官您好,我是李建軍,應聘基礎開發崗。”他主動開口,聲音平穩,沒有預想中的顫抖。
麵試官點點頭,沒有立刻提問,而是低頭翻看簡曆,手指在“年齡”和“工作經曆”欄停留了許久。突然,他眉頭微蹙,抬起頭看向建軍,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遲疑:“李老師,您的簡曆上沒寫年齡,方便確認一下嗎?”
建軍心裡咯噔一下,還是坦誠回應:“我今年52歲了。”
“52歲?”麵試官的眉頭皺得更緊,語氣裡的疏離感瞬間明顯起來,“職業空白期快兩年了吧?我們這個基礎開發崗,主要負責前端頁麵開發和小程式維護,節奏很快,經常需要加班趕專案,更傾向招聘35歲以下的年輕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不是質疑您的能力,隻是行業技術更新太快,年輕人學習新框架、新工具的速度更快,抗壓性也更強,能更快適應團隊節奏。您這麼大年紀,又空窗兩年,恐怕很難跟上我們的工作強度。”
建軍早有預料會被問年齡,卻沒想到對方如此直接,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怎麼給。他連忙前傾身體,語氣誠懇:“麵試官,我知道自己年齡偏大,也有職業空白期,但這兩年我一直沒放棄學習。”
他迅速拿起平板電腦,開啟“家庭相簿”小程式,遞到麵試官麵前:“您看,這是我自學前端和小程式開發後做的作品,用了vue框架和微信小程式原生語法,還加了動畫效果和資料儲存功能。我以前做過多年架構師,後端技術功底紮實,現在又補了前端知識,完全能勝任基礎開發工作。”
小程式頁麵簡潔流暢,照片分類清晰,點選時的過渡動畫自然順滑。建軍指著螢幕,詳細講解:“您看這裡的互動邏輯,還有資料載入優化,都是我結合以前的專案經驗做的調整,比單純的模板開發更實用。”
他說得認真,眼裡帶著對技術的熱忱,也帶著一絲渴望被認可的急切。可麵試官隻是隨意劃了兩下螢幕,甚至沒仔細看演示效果,就抬手打斷了他:“李老師,您的作品我們看到了,能自學這些技術確實不容易。”
“但行業更新太快了,我們現在用的是最新的uniapp框架,還涉及跨端開發,這些您可能都需要重新學習。”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我們專案週期緊,沒有多餘的時間和資源,等老員工慢慢適應新技術。實在抱歉,您不符合我們的招聘要求。”
“可是我學習能力不差的,這些框架我可以快速上手!”建軍還想再爭取,聲音裡帶著一絲急切。他想起自己最近也看了uniapp教程,想起那些密密麻麻的筆記,心裡的不甘像潮水般湧上來。
麵試官卻已經合上了簡曆,站起身:“李老師,真的很抱歉,我們的招聘標準就是這樣。後續如果有合適的崗位,我們會再聯係您。”言下之意,再無轉圜的餘地。
建軍看著對方轉身離開的背影,手裡的平板電腦還亮著,小程式的輪播圖還在緩緩切換,卻顯得格外刺眼。他愣在原地,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慢慢收起東西,走出會議室。
走出公司大樓時,寒風比早上更烈了,颳得臉頰生疼。他裹緊了襯衫外套,卻還是覺得冷,那種冷從麵板滲透進去,直達心底。園區裡依舊人來人往,年輕人說說笑笑,討論著新出的技術框架和專案進展,那些鮮活的氣息,讓他覺得自己像個格格不入的異類。
他掏出手機,螢幕亮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女兒李夢早上發來的訊息,一個咧嘴笑的“加油”表情包,後麵跟著一句:“爸,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你的好訊息!”
看著那個可愛的表情包,建軍的鼻子突然一酸,心裡五味雜陳。曾經的他,是多家公司的核心架構師,多少年輕人圍著他請教技術問題,多少公司高薪挖他;可現在,他放下身段應聘基礎開發崗,卻連展示能力的機會都沒得到,隻因為“52歲”這個無法改變的數字。
他沿著人行道慢慢走,腳步沉重。路邊的公交車站擠滿了人,大多是趕著上班的年輕人,他們手裡拿著手機,刷著短視訊、聊著天,臉上滿是對生活的憧憬。建軍看著他們,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模樣,也是這樣意氣風發,覺得隻要有技術、肯努力,就沒有闖不過的難關。
可現實給了他沉重一擊。年齡,成了他重返職場最難以跨越的鴻溝。他引以為傲的技術功底,他最近自學的新技能,在“52歲”這個標簽麵前,都變得不值一提。
手機又震動了一下,是秀蘭發來的訊息:“麵試結束了嗎?怎麼樣?”
建軍看著訊息,手指在螢幕上懸停了許久,卻不知道該怎麼回複。說自己因為年齡被拒?說自己連展示能力的機會都沒有?他不想讓秀蘭擔心,也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
最終,他隻回了一句:“還在等結果,有訊息了告訴你。”
傳送成功後,他收起手機,抬頭看向灰濛濛的天空。寒風依舊刺骨,心裡的失落像潮水般蔓延開來,連抑鬱症遺留的輕微頭疼都隱隱發作了。他慢慢走到地鐵口,隨著人流走進地下通道,冰冷的空氣包裹著他,讓他覺得自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在時代的洪流裡,連掙紮的力氣都顯得那麼渺小。
曾經的架構師,如今連一份基礎開發的工作都難以獲得。52歲的年齡,兩年的職業空白期,像兩道無形的枷鎖,將他困在中年職場的困境裡。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不知道這條重返社會的路,還要走多久。
地鐵來了,他隨著人流擠上去,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車廂裡很擁擠,充斥著各種氣味和聲音,他卻覺得格外孤單。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風景,他想起自己生病時的絕望,想起康複路上的堅持,想起家人的期盼,心裡的失落中,又夾雜著一絲不甘。
他不能就這麼放棄。52歲又怎麼樣?有職業空白期又怎麼樣?他還有技術,還有學習的能力,還有不向命運低頭的韌性。就算職場這條路走不通,他也一定能找到其他的生存方式。
地鐵到站,他隨著人流走出車廂,腳步比剛才沉穩了些。雖然麵試失利了,但他心裡的那點火苗,並沒有被徹底澆滅。寒風中,他緊了緊公文包,裡麵的平板電腦還裝著他的小程式作品,那是他不放棄的證明。
未來的路還很長,或許還會遇到更多的拒絕和挫折,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下腳步。為了家人,為了自己,他必須在中年的困境裡,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