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虛空天帝 第16章 演算法框架
演算法框架
超神學院公開亮相帶來的緊迫感,如同高懸於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迫使林楓重新審視自己最大的依仗與最大的瓶頸——“虛空引擎”。與官方勢力賽跑,效率是生命線。而目前引擎原始、粗暴的呼叫方式,消耗巨大且效率低下,已成為製約他發展的關鍵桎梏。不能再滿足於簡單的“意念觸發”,必須對其進行深度優化,如同為一把桀驁不馴的神兵打造合適的劍鞘和發力技巧。
他的思路,回歸到最根本的工程學邏輯:任何複雜係統,都需要高效的操作係統(os)和驅動程式(driver)才能發揮最大效能。這個殘破的“虛空引擎”本身,可以看作一個功能強大但介麵原始、缺乏智慧管理的硬體。而他要做的,就是為它編寫一套量身定製的、高效的“驅動演算法”。
這個想法大膽而艱難。這意味著他要以凡人之智慧,去理解並規範一種可能源自高等文明的造物執行邏輯。但林楓沒有退縮,強烈的需求和對自身技術能力的自信驅動著他。
他首先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引擎的運作機製。這一次,他沒有直接進行高風險的【解析】,而是采用了更溫和、更係統的方法。他設計了一係列精密的對照實驗:
1基準測試:在自身狀態穩定的情況下,以完全相同的精神指令,重複執行【掃描】功能,目標為固定物體(如一個金屬方塊)。通過主觀感受和粗略計時,記錄每次的精神力消耗、掃描範圍、資訊清晰度和持續時間。
2變數控製:細微調整“意念指令”,比如改變“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在腦海中構建更精細的目標模型、或嘗試附加“僅掃描表麵結構”等限定條件,觀察引擎響應的變化。
3環境乾擾測試:在不同環境(地下室、地麵倉庫、遠離基地的曠野)下執行相同操作,觀察環境因素(如是否存在未知能量場)對引擎效率和穩定性的影響。
過程枯燥且耗費心神,但收獲是顯著的。大量資料積累下來,林楓逐漸摸到了一些規律:
?能量耗散:引擎執行時,存在明顯的“啟動能耗”和“維持能耗”。原始呼叫方式下,大量能量浪費在無效的“初始化”和“範圍溢位”上,就像用消防水管澆花,大部分水噴到了不該澆的地方。
?指令模糊性:簡單的意念指令(如“掃描那個”)會導致引擎進行“全頻段”、“全深度”的預設掃描,這是消耗巨大的根源。引擎似乎缺乏“理解”複雜意圖的能力,或者其“理解”方式與人類思維存在差異。
?底層協議猜測:結合之前從資訊庫中獲取的關於“暗位麵”和“暗質計算”的碎片知識,林楓推測,引擎的真正運作,可能是通過某種方式接入了一個類似“暗質計算雲”的底層架構,他的意念指令被翻譯成某種“暗資訊操作語言”後執行。目前的低效,源於“翻譯”過程過於粗糙和低效。
基於這些認知,林楓提出了演算法優化的核心方向:構建一個介於自身意識與引擎底層之間的“編譯層”或“介麵協議”。這個演算法框架的任務是:
1精確化指令:將模糊的人類意圖,翻譯成引擎能夠高效執行的、目標明確、範圍限定、功耗可控的精確“操作碼”。
2能耗管理:引入“功耗預算”概念,預先分配每次操作的能量上限,避免過度消耗。
3快取與複用:對重複掃描的目標或環境資料,嘗試建立臨時快取,減少重複運算。
他將這個框架命名為“天帝引擎驅動協議(tiandiengedriverprotol,tedp)”,並從最簡單的【掃描】功能開始著手。
這無異於一場艱難的程式設計挑戰,隻是“程式語言”是他尚未完全理解的暗資訊規則,“除錯環境”是他自己的大腦和那極不穩定的引擎。他利用基地的伺服器,先進行理論建模和邏輯推演,將意念指令分解為“目標鎖定”、“掃描模式(廣域\\\\/聚焦\\\\/穿透)”、“精度等級”、“能耗預算”等可量化的引數。
然後,是最關鍵的實踐環節。林楓靜坐在隔離間內,屏息凝神。他沒有直接去想“掃描桌子”,而是在腦海中構建一個結構化的“指令包”:
tedp_scan_itiate:
tart:書桌(木質結構,長12米,寬06米,高075米,空間坐標xxx)
ode:表麵結構分析
precision:中級(識彆材質、接縫、主要瑕疵)
energy_budt:標準值的30
execute
他將這個高度結構化的“意念包”,小心翼翼地“推送”向意識深處的引擎介麵。
第一次嘗試,引擎毫無反應,似乎無法識彆這種非自然的指令結構。林楓沒有氣餒,反複調整“意念包”的構建方式,嘗試用更接近引擎底層邏輯的“資訊流”形態去模擬,比如將目標物件轉化為其空間坐標和基礎物質屬性構成的“資訊錨點”,將掃描模式轉化為對特定“暗資訊頻段”的請求。
失敗,調整,再失敗,再調整……這個過程對精神力的消耗甚至超過直接使用引擎,因為需要極度集中和精細的控製。汗水不斷從額頭滑落,但他的眼神卻越來越亮。
不知經過多少次嘗試,在他幾乎要因精神疲憊而放棄時,引擎終於有了不同的反應!
原本直接呼叫【掃描】時那種瞬間的、略顯粗暴的能量抽取感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平滑、更可控的能量流動。一股清晰度更高、雜訊更少的感知波紋,以他為中心,精準地覆蓋了書桌所在區域,然後迅速收回。消耗的精神力,感覺隻有之前的一半左右!而且反饋回來的資訊更加結構化,直接區分出了木材紋理、金屬合頁、油漆塗層等不同部分。
成功了!第一個節能優化版的“掃描”演算法,tedp-scanv01,勉強執行起來了!
林楓強忍著激動,仔細體會著這次成功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消耗降低,更重要的是控製力的提升。他感覺自己不再是簡單地“按下按鈕”,而是在“駕駛”這台引擎,雖然還很生疏,但方向對了。
他立刻投入對演算法的進一步優化和鞏固,記錄下成功的“意念包”結構,反複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或者說精神記憶)。同時,他開始構思將類似邏輯應用到【資訊庫】檢索上,希望能提高檢索效率和準確性。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演算法優化的喜悅中時,負責監控外部網路流量(通過一個極其隱蔽的節點)的伺服器,發出了低階彆的警報。警報顯示,在剛才他成功執行tedp-scan演算法的那一刻,基地外圍的被動感測器捕捉到了一個極其微弱、轉瞬即逝的、非正常的加密資料包試圖與外界進行單向通訊。資料包的目標地址經過多層跳轉,最終指向一個無法追蹤的深網節點,但其編碼風格,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非地球技術的冰冷質感。
林楓的興奮瞬間冷卻,後背升起一股寒意。
演算法的成功執行,似乎……引來了某種未知存在的“注視”?是引擎優化後產生的資訊特征變化,被某種深空監測網路捕捉到了嗎?
是死神卡爾的好奇?還是惡魔女王莫甘娜的偵察?抑或是……超神學院更深層的監控係統?
剛剛取得的突破,彷彿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燈,但同時也可能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林楓看著監控警報,眼神變得無比凝重。
優化之路,註定不會平坦。力量的提升,往往伴隨著風險的同步增長。他必須更快地強大起來,才能應對隨之而來的、更強大的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