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山 第273章 左屯之民變 三
穆有粱心中的怒火徹底被點燃,他氣得拍著大腿罵道:“什麼狗屁官軍,真不如土匪!隻為了一支不值錢的簪子殺了人家全家四口,豬狗不如啊!”
文縣令也氣得直跺腳,也罵道:“這群飯桶,這不是生生逼著百姓造反嗎?該殺,該殺啊!”
孫家族內那位年邁的老者淚流滿麵替孫家兄弟求情道:“幾位大人英明啊!我們幾個村真是被折騰的心都死了,去年冬天村子方圓十裡內的樹皮都被吃完,今春連種子也沒有,這樣的日子百姓真是沒有一點盼頭。”
周渝和梁安戊也說道:“什麼變民?東家你是沒見山裡的那些村民,真可憐啊!吃沒吃,穿沒穿,餓的吃土充饑!”
孔盛東忙命令:“馮英、沙孔龍,你先從營裡籌集點糧食,好歹先給他們吃兩頓稀粥!連夜派人給上泉鎮送信,請你李叔籌措幾車糧食先送來應急。”
孫家老少三人忙跪下“咚、咚、咚”又給孔、穆、文三人磕頭,老者說道:“可算碰到好官了!”
“你們兄弟叫什麼?”穆有粱問道。
“死了的大哥叫孫福,沒享過一天福就被殺死,我們兩人叫孫壽和孫祿!爹媽名字給起得好,可是我們兄弟卻除了地裡刨食,沒吃過一頓飽飯,空有一身氣力,連自己都養不活!”“這位是我們孫家族叔,孫七公。”
孔盛東安排道:“你們帶著糧食先回山裡,等我們叫你們,你們再出來,想活命,必須聽我們的!明白了嗎?”
孫家老少三人忙答應。
孔盛東對周渝、梁安戊說道:“先送他們帶著糧食回去。”
周渝先找到自己的馬匹,將自己的乾糧放在包袱裡,又取了兩件換洗衣服也塞進去,準備給山裡的村民送去。梁安戊也從自己馬匹側麵的褡褳裡取出一包肉乾,琢磨了好一陣,一咬牙也塞進了周渝的包袱。
孔盛東又命令道:“孫登雲。明早給你一半人馬,去西麵找契丹軍,那邊不是駐紮了一營契丹騎兵嗎,儘量不損傷我們自己人,儘量多拿幾顆契丹軍的腦袋,我有大用處,去吧,看你的了!”
孫登雲並不知道孔盛東的目的,但是毫不猶豫答道:“姐夫放心!明晚我回來保證你滿意!”
穆有粱和文縣令忙一起問道:“有辦法了?”
孔盛東微微點頭後說道:“還要請文縣令,以雲州參軍的身份給王有忠寫封信送去,讓他明天來這裡。文縣令怎麼樣?能辦嗎?”
文縣令一咬牙說道:“能辦!我寫!可怎麼騙他來呢?”
“文縣令,你就說雙寧營已經將村民徹底圍困住,還殺了不少村民,請他來送些糧草勞軍,順便等剿滅反民來善後,再告訴他我們還在山裡發現了北魏朝一位刺史的大墓,裡麵又不少珍奇寶物,請他帶親兵來保護現場。”
“這個理由能騙他來嗎?”
“文縣令,你是上官,兼著雲州參軍,隻管這樣寫,王有忠不敢不來!何況剿滅變民他也該來露個麵,有大墓珍寶勾引著,他更會跑著來,這比搜刮窮苦百姓油水大得多!”
“好,我這就寫!”文縣令堅定了信念,找來紙筆,馬上寫了一封信,交給孔、穆二人看後,命身邊一名可信的差役明日一早去給左屯縣令王有忠送去。
穆有粱低聲問:“孔兄,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要幫著王有忠建立功業!”
“哦?怎麼建功立業?幫他的忙不是白白便宜他嗎?這樣的人我們還幫他?”
“哎!不立功王有忠怎麼哪能慷慨赴死呢?”
文縣令聽的一陣發寒,忙問道:“孔軍使要......”同時手掌揮舞做出了一個殺掉的手勢。
“這樣的人不殺不行啊!他不死,村民的反叛罪名肯定要坐實!文縣令你也說過,這家夥該殺!何況契丹軍還在一邊隨時瞅機會進攻,像王有忠這樣的人能指望他率軍抵禦契丹軍,倒不如直接點處理掉好,隨便換個左屯縣令也比他強吧?”
文縣令略微猶豫片刻,一狠心說道:“孔軍使、穆軍使你們放心去做。我和你們一條心!”
第二日中午,王有忠帶著三十多名親信官軍,三車糧食,到了雙寧營的營地。見了孔、穆、文三人,這家夥忙假裝熱情地說道:“下官無能,致使下轄百姓造反,公然圍殺了縣內軍兵,造成民變,哎,全憑幾位遠道而來幫忙這才控製住局麵,短短兩日,幫下官解決了大難題,等來日見過我大哥,我一定請大哥多替你們說好話,有機會一定提拔幾位高升。”
文縣令不善於說謊,隻是假意微笑著不說話,穆有粱擦著長刀也不動聲色,孔盛東笑著答道:“這些都是雙寧營分內的事情,王縣令不用客氣!”
“孔將軍才客氣呢!這次雙寧營出動這麼多人,全是為了左屯縣,我心裡著實過意不去,這些話也是我的真心話。”
“王縣令,變民已經被困在山上,沒吃沒喝,昨晚已經有了投降的意思,還派了兩人下山和雙寧營言說,他們說隻要能保命,其他的任憑處置。”
“孔將軍、穆將軍、文參軍,千萬彆信這幫刁民的鬼話,他們已經殺了二十名官軍,造反的事實放在那裡,絕不能姑息,我建議三位大人假意答應他們,等他們出了山,將首犯和協從一律斬殺,其餘百姓該罰的罰,該充軍發配的充軍發配,不要留一點情麵,不殺個百十人怎麼震懾這些刁民?”
孔盛東假意顯出思考的神色,問道:“是不是有點牽扯太大了?”
“孔將軍,這有什麼?殺的越多,雙寧營的功勞不是越大嗎?百姓而已嘛!殺了還有的是,殺不絕!”
孔盛東顯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忙說道:“王縣令好決斷!”我的意思就按照王縣令所說的去辦!
王有忠原本還怕雙寧營追究他的責任,現在一看孔盛東為了立功,全然聽從了自己的建議,心中不由高興,心想:“難怪孔盛東和穆有粱升官這麼快,原來和自己是一路人,看來自己的擔心太多餘,傳言也不足為信,世間哪有清廉的官?隻是所求不同,價碼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