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山 第471章 燕雲十六州六
雲州防禦戰打得特彆苦!
契丹軍連著狂攻數日後發現雲州城內的軍民鐵了心要和雲州共存亡,他們拆掉廢棄的屋子,把石塊、木頭扛到城牆上當擂石、擂木,連老幼婦孺都拿起家裡的農具、工具當作武器,上城牆幫忙抗擊契丹軍攻城。契丹軍在進攻雲州北門和東門幾次後,在城外死傷三千多人馬,沒能攻破雲州城任何一座城門。
契丹軍眼看短期內無法攻下雲州,采取攻擊消耗加圍困的戰術,想要耗儘城內的糧食和軍兵的士氣,逼迫城內軍兵、百姓棄城投降。
雙寧營在馮英和孫登雲指揮下,連著兩次給雲州送進大批糧食。雲盛堂在雲州的分號,乾脆連生意都不做,將商號內所有的物資無償捐給了雲州守軍。
穆有粱、穆風父子趁著黑夜,數次出擊截殺契丹軍輜重隊,暗殺契丹軍在雲州城外的巡邏隊。契丹軍不堪其擾,不得不分兵派出一支兩千人馬的騎兵,對馮英、孫登雲、穆有粱進行追擊圍剿。雙方在雲州城西幾次展開追逐戰,雙寧營損失數百人,契丹軍損失四百餘人,最後契丹軍將這部分雙寧營軍兵堵在雲州西山上。穆有粱帶著馮英等人依仗著對當地地理的熟悉,不停穿插出擊,與契丹軍騎兵爆發數次血戰,在雲州城有危機時還能時不時幫著雲州城內減輕一下契丹軍攻城的壓力。之後,契丹軍覺得城外這支軍隊實在是影響雲州的攻城戰,不斷加派人馬對雙寧營展開圍追堵截,穆有粱等人的抵抗愈發艱難。
雙寧營受傷的軍兵無法得到有效醫治,糧食補給也無法保障,甚至不得已殺死戰馬當作食物。多虧附近的興旺莊等幾個村子裡的百姓省出糧食,偷偷接濟,幫著收留傷員,雙寧營這才堅持著沒有退入山裡。
契丹軍主將對雙寧營的襲擾恨之入骨,半個月後專門派出一支千人騎兵,直撲雲南縣上泉鎮,誓要端掉雙寧營的駐地,以解心中之恨。
這支契丹騎兵向南已進入雲南縣,立即被雙寧營派出的暗哨發現,孔盛東得知契丹軍派兵來襲後,忙通知雲南縣縣令,讓他放上泉鎮的百姓進縣城,他自己則率雙寧營全部撤回善莊石寨,靜等契丹軍來攻。
此時因為雙寧營的精銳主力全部由穆有粱、馮英、孫登雲帶走,孔盛東身邊隻剩下梁安丙、周渝、梁安戊、馮豹等和一眾老少婦孺,雙寧營的軍兵裡的領軍校尉也隻有崔亮、杜洪兩人。得到訊息的孫大哥和馮三哥也帶著村裡留守人員的一部分,趕到善莊石寨幫忙,所有這些人加起來也不過五百五十人。
契丹軍一路南下,在上泉鎮見人去屋空,搶掠一番後,縱火燒毀三十多間民房,全軍轉向西南的山裡,進入斜石穀,直奔善莊石寨。
契丹軍的主將為契丹將領耶律魯平,隨同他前往上泉鎮的還有副將、契丹國漢人名將趙思溫的侄子趙鐸。他們兩人率領大軍剛進斜石穀,耶律魯平看著眼前險峻的地形,不由搖著頭問趙鐸:「趙將軍聽說過這個地方嗎?聽說早些年在此地雙寧營和雲州叛將王敬暉的軍隊打過一仗,雲州叛軍硬是沒能突破斜石穀內的兩道石寨,這次我們前來,可不能重蹈覆轍。」
趙鐸答道:「攻城易,攻山難,何況此地山脈連綿不斷,一直由北到南延伸到關中一帶,突破了山穀裡的兩道石寨又如何?裡麵的雙寧營隻要想跑,往南麵的大山裡一鑽,契丹騎兵再厲害也隻能望山止步。」
「趙將軍的意思是這一仗不好打?」
「不是不好打!是沒法打!我是擔心雙寧營壓根不準備和我們正麵打,他們可以依仗石寨消耗我們,等石寨守不住馬上撤進山裡,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在我看來,反而是出去支援的那一支雙寧營隊伍更容易對付些,死咬著追擊,肯定能剿滅他們。」
「趙將軍,你看得很準啊!不知為何,我一進這山穀就覺得冷颼颼不對勁,若不是有軍令,我纔不願意進山打仗呢!要我說還是集中力量先攻破雲州要緊,雲州一破城,周內其他各縣自然會平定。」
趙鐸也同意耶律魯平的意見,可是雙寧營給圍攻雲州的契丹軍造成的麻煩確實太大,所以才惹得進攻雲州契丹軍的主將派出人馬襲擊雙寧營的駐地。
他們兩個邊說邊往前走,剛進穀不到半刻,突然再前麵行軍的契丹騎兵便有數十人掉進了雙寧營挖好的絆馬坑,契丹軍騎兵在不防備之下,連人帶馬掉進去後,馬匹立即跌得四肢折斷,軍兵被砸得骨斷筋折。
趙鐸苦笑著說道:「看,他們早有準備!將軍,派人慢慢探路前進吧,照這樣,不等到石寨,我們就得折損一半人馬。」
趙鐸話音未落,又有幾騎也跌入陷阱,連人帶馬被陷阱內的尖木刺得慘不忍睹。
耶律魯平下令騎兵下馬,找來數根長樹乾,在地上不停戳著地探路,遇到絆馬坑、陷阱就做出標記,指引著契丹軍騎兵前進。
又往前走出三裡路,突然前麵土丘後出現一隊弓箭手,連著射出兩輪弓箭,將探路的契丹軍射倒一大半後,扭頭就往山穀裡跑。
契丹軍騎兵剛要追,又有幾騎掉入陷阱中,趙鐸忙命騎兵不得追擊,以防被雙寧營引入陷阱中。
在接下來的半天裡,契丹軍就陷在這樣的迴圈往複裡,追不能追,打又沒法打。
耶律魯平和趙鐸很無奈,實在想不出什麼好的對策,兩人一麵派兵持盾牌保護步卒繼續探路,一麵索性不著急進軍,將絆馬坑、陷阱、鐵蒺藜徹底清除後,再慢慢推進。
耶律魯平又叫過一名部族內的小隊長,說道:「帶人到附近的村子抓幾個引路的向導,逼問他們有沒有從其他地方繞道能到達雙寧營駐地善莊、安寧村、雙梁村後麵或側麵的路,山路也行,如果有這樣的路,你馬山派人回雲州再調五百人馬,翻山繞道石寨後麵去,兩邊夾擊或許此戰能輕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