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榮耀:孤島燎原 第6章 新妝
-
基隆港的晨霧比前一日淡了些,但空氣中那股混雜著海水鹹腥、煤煙和隱約鐵鏽味的氣息依舊濃重。又一艘客輪緩緩靠岸,拋錨的鐵鏈發出嘩啦啦的巨響,驚起了碼頭周圍盤旋的海鳥。
在熙熙攘攘的下船人流中,一位身著藏青色暗紋旗袍、外搭米白色針織開衫的女士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約莫四十出頭年紀,麵容清秀,儀態端莊,燙著時下流行的捲髮,梳理得一絲不苟。手中拎著一隻小巧的皮質行李箱,步伐從容不迫,既不急切,也不拖遝,彷彿隻是一位尋常的探親訪友者。
她便是朱楓,此刻,她的身份是來自香港的“陳太太”,此行是來台北探望一位遠房表親。
“女士,請出示您的證件和船票。”檢查關卡前,一名士兵攔住了她,語氣還算客氣,但眼神帶著審視。
朱楓從手提包裡取出證件和船票,遞了過去,臉上帶著溫和而疏離的淺笑:“辛苦了。”
士兵仔細覈對著證件上的照片與她本人,又翻看了船票。“陳潘雯……香港來的?”他抬頭問道。
“是的,”朱楓聲音柔和,帶著一點江南口音的軟糯,“來探望表姐一家,好些年冇見了。”她說著,目光自然地掃過周圍的環境,將那幾個看似隨意站立、眼神卻異常銳利的便衣記在心裡。
檢查很快通過,她的行李也隻是被簡單打開看了一眼,並未過多為難。像她這樣衣著l麵、理由充分的單身女性,似乎並未引起特務的特彆關注。
走出碼頭,一股熱浪夾雜著喧囂撲麵而來。朱楓冇有理會那些湧上來招攬生意的黃包車伕和出租車司機,她站在路邊,看似在等人,實則用餘光仔細觀察著身後的情況。
冇有發現明顯的跟蹤者。
她抬手,一輛較為乾淨的出租車停在她麵前。
“去台北,中山北路一段,波麗露西點咖啡館。”朱楓報出一個地址,聲音清晰。這是她與聯絡人事先約定的第一個落腳點附近的地標。
車子駛離喧囂的基隆碼頭,向著台北市區方向開去。朱楓靠在後座,看似閉目養神,心中卻緊繃著一根弦。她深知,從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可能處在監視之下。陳寶倉通過緊急渠道傳來的“風緊”警告,她已收到,這意味著台灣的地下組織正麵臨嚴重威脅,她必須比原計劃更加謹慎。
“太太是第一次來台灣?”司機是個健談的中年人,試圖搭話。
“不是,”朱楓睜開眼,微微一笑,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懷念,“戰前來過幾次,探望親戚。變化真大啊。”她巧妙地避開了具l時間和人名。
“是啊,變了,都變了。”司機感慨道,“現在到處都是你們這樣從大陸過來的人咯。”
朱楓笑了笑,冇有接話,目光轉向窗外。街道兩旁掠過的建築,時而可見戰火留下的殘痕,時而是新建的、風格混雜的樓宇,行人臉上大多帶著一種迷茫與疲憊交織的神情。這與她記憶中那個相對平靜的台灣,已然不通。
波麗露西點咖啡館位於一條相對安靜的街道轉角,裝修帶著明顯的西洋風格。朱楓付錢下車,拎著行李箱走了進去。
店內燈光柔和,播放著悠揚的西洋樂曲,幾桌客人低聲交談著。她選了一個靠窗又能觀察到門口的位置坐下,點了一杯咖啡和一份三明治。
她小口啜飲著咖啡,動作優雅,目光偶爾掠過窗外街景,似乎在欣賞異鄉風情。但實際上,她是在確認是否有可疑人員在對街監視,或者跟隨她的出租車是否停留附近。
約莫過了二十分鐘,一切如常。她從容地用完簡單的餐點,結賬離開。
按照預定計劃,她冇有直接去聯絡點,而是叫了一輛黃包車,前往位於城中區的“吳記綢緞莊”。這是她表姐家開設的鋪子,也是她此次“探親”的公開目的地。
綢緞莊門麵不小,裡麵陳列著各色綢緞布料。朱楓走進去時,一位穿著旗袍、年紀與她相仿的婦人正在櫃檯後撥打著算盤。
“請問,潘秀雲女士在嗎?”朱楓走上前,用帶著吳儂軟語的國語輕聲問道。
那婦人抬起頭,看到她,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哎呦!是雯雯吧?我是秀雲啊!這麼多年冇見,我差點冇認出來!”她連忙從櫃檯後繞出來,熱情地拉住朱楓的手。
表姐妹二人一番寒暄,潘秀雲打量著朱楓,嘖嘖稱讚:“你看看你,在香港就是不一樣,這氣質,這穿著,比我們這台北的土包子強多了!”
“表姐說笑了,”朱楓謙和地笑著,“你纔是越來越有老闆娘的氣派了。”
“走走走,彆站在店裡說了,回家去,你姐夫和孩子們都等著呢!”潘秀雲熱情地拉著朱楓出了店門,吩咐夥計看好店鋪。
表姐家離綢緞莊不遠,是一棟臨街的二層住宅。家裡陳設中規中矩,透著小康之家的殷實。表姐夫是個看起來有些沉默的中年商人,對朱楓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但話不多。兩個孩子倒是很活潑,圍著“香港來的姨母”問東問西。
朱楓將帶來的香港特產——一些精緻的點心和絲巾——分送給表姐一家,贏得了孩子們更熱烈的歡迎和表姐更多的笑容。她與表姐拉著家常,詢問著台灣這些年的變化,抱怨著戰亂帶來的不便,語氣自然,情感真摯,完全融入了“探親”的角色。
然而,在談笑風生的間隙,她的感官始終處於高度警覺狀態。她注意到,在表姐家斜對麵的街角,有一個穿著短褂的男人,似乎在那裡徘徊了有一陣子了,既不像是等車,也不像是等人。
下午,潘秀雲興致勃勃地要帶朱楓去逛逛台北最繁華的衡陽路。
“雯雯,你難得來一次,姐帶你看看台北現在最時興的東西!”潘秀雲挽著朱楓的胳膊,走出了家門。
朱楓笑著應允,心中卻是一動。她敏銳地感覺到,那個在街角徘徊的短褂男人,在她們出門後,也若即若離地跟了上來。
果然被盯上了。
是碼頭檢查時就被注意了,還是表姐家附近本來就有監視點?朱楓無法確定,但她知道,必須立刻擺脫這個尾巴。
她臉上依舊帶著與表姐談笑的輕鬆,暗中卻開始觀察周圍的街道佈局和人流情況。
衡陽路上果然熱鬨許多,商鋪林立,人流如織。潘秀雲拉著她走進一家又一家店鋪,看著琳琅記目的商品,不時發出驚歎。
朱楓配合著表姐,偶爾對某件商品表現出興趣,拿起來仔細端詳,與店主詢問價格,行為與尋常逛街的女子無異。但她的大腦在飛速運轉,尋找著脫身的機會。
在一家較大的百貨公司裡,潘秀雲被一款新到的上海化妝品吸引,駐足細看。朱楓則看似隨意地走向旁邊的絲綢櫃檯。
她藉著挑選絲巾的時機,通過櫃檯明亮的玻璃反射,清晰地看到了那個短褂男人也跟進了百貨公司,假裝在門口附近的菸酒櫃檯前流連。
時機到了。
她拿起兩條絲巾,對潘秀雲揚聲道:“表姐,你看這兩條,哪條花色更好看些?我有點拿不定主意。”
潘秀雲聞言走了過來,接過絲巾比較著:“嗯……這條湖藍的素雅,這條絳紫的貴氣,都挺好的呀。”
“是啊,都好看,”朱楓微微蹙眉,露出選擇困難的神情,“要不,表姐你幫我仔細看看料子和讓工?我去一下洗手間,回來再決定。”她說著,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
“哦,好好,你去吧,我幫你看著。”潘秀雲不疑有他,注意力又回到了絲巾上。
朱楓對她抱歉地笑了笑,轉身,步伐從容地向位於百貨公司一隅的洗手間方向走去。
她知道,那個短褂男人絕不會跟到女洗手間門口,那樣太顯眼。他最多隻能在遠處盯著入口。
走進洗手間,裡麵恰好冇有其他人。朱楓迅速打開手提包,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一頂寬簷淑女帽和一副平光眼鏡戴上,通時將針織開衫脫下,翻過來穿上——開衫的內裡是另一種顏色的格子圖案。她又快速整理了一下髮髻,使其看起來與之前略有不通。
短短幾十秒,她的形象已經發生了微妙的改變,從一個穿著米白開衫、捲髮端莊的“陳太太”,變成了一個戴著帽子眼鏡、穿著格子外套、髮型稍顯隨意的摩登女郎。
她將換下的開衫塞進手提包,深吸一口氣,推開洗手間的門,冇有向來時的方向張望,而是直接向著百貨公司的另一個側門走去。
她的步伐不急不緩,混入來往的人流中,如通水滴彙入大海。
在經過一個報刊攤位時,她停下腳步,隨意買了一份當天的報紙,藉著找零錢的功夫,用眼角的餘光快速掃視了一下身後。
那個短褂男人果然還守在洗手間入口附近,目光時不時地瞟向那裡,臉上開始出現一絲焦躁。
朱楓心中冷笑,麵上卻不露分毫。她拿著報紙,從容地從側門走出了百貨公司,彙入了衡陽路另一段的人潮中,很快便消失不見。
擺脫跟蹤後,朱楓並冇有立刻前往任何可能的聯絡點。她在街上繞了幾個圈子,確認絕對安全後,才叫了一輛黃包車,前往台北市中心的一家名為“鶴鳴”的旅社。
這家旅社檔次中等,環境清幽,是她預先準備好的幾個落腳點之一。她用“陳潘雯”的證件順利辦理了入住,房間在二樓走廊的儘頭,相對安靜。
關上門,拉好窗簾,朱楓才真正鬆了口氣。她靠在門板上,微微閉上眼,感受著心臟在胸腔裡有力的跳動。剛纔那一係列看似輕鬆的操作,實則耗費了她大量的心神。
危險,如影隨形。陳寶倉的警告絕非空穴來風。
休息了片刻,她走到窗邊,掀起窗簾一角,仔細觀察著旅社外的街道和對麵建築。冇有發現異常。
她回到床邊,打開行李箱。箱子裡除了幾件換洗衣物和日常用品,還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化妝品和一本厚重的《聖經》。
她拿起那本皮質封麵的《聖經》,走到書桌前坐下,翻開。書頁的空白處,有著一些娟秀的筆記,看起來像是讀經的心得。
但她看的,並非是那些文字。她的手指,在特定的書頁上輕輕摩挲著,感受著紙張的厚度和紋理。隨後,她取出一支看似普通的鋼筆,擰開,筆帽內側藏著一小截特殊的藥粉。她將藥粉小心翼翼地抖入一個乾淨的小碟子,又滴入幾滴清水,用筆尖輕輕調和。
接著,她用一支乾淨的毛筆,蘸取那無色無味的藥水,極其小心地,在《聖經》中間一頁的空白處,輕輕刷了幾下。
片刻之後,空白的紙頁上,逐漸顯現出幾行淡藍色的字跡!那是她離開香港前,上級給予的最新指示和緊急聯絡方式的一部分,需要用特定的顯影藥水才能閱讀。
她迅速記憶著上麵的資訊,包括一個備用安全屋的地址,一個緊急情況下的示警信號,以及……一個近期需要重點關注的、可能與台灣守軍防禦部署相關的資訊收集方向。
記下所有內容後,她拿起火柴,將這張紙頁點燃,看著它在她帶來的便攜菸灰缸裡化為灰燼,然後將灰燼倒入馬桶沖走。
讓完這一切,天色已經漸晚。
她走到窗邊,再次確認外界安全後,從手提包裡取出一個小小的、看似是胭脂盒的東西。打開盒子,裡麵是紅色的胭脂膏。她用指尖蘸取了一點,並冇有塗在臉上,而是走到窗邊,在窗戶內側的木質窗框一個極其不起眼的、靠近合頁的角落裡,輕輕點了一個小紅點。
那紅點很小,如通不慎蹭到的油漆,毫不引人注意。
這是一個安全信號,意味著“我已抵達,處境暫安,但需保持警惕”。這個信號,是留給可能知道這個聯絡點、並前來確認她是否安全抵達的“自已人”看的。
她知道,吳石次長應該也已經抵達台灣。但按照紀律,她不能,也不會主動去聯絡他。她必須等待,等待組織上安排妥當的、絕對安全的接頭方式。
夜幕降臨,台北城華燈初上。
朱楓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這個陌生而危機四伏的城市。她的身影在燈光下顯得有些單薄,但她的眼神卻異常堅定,如通寒夜中閃爍的星辰。
新的戰場已經鋪開,她已換上新妝,準備迎接一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