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魔道:當魏無羨覺醒神尊記憶 第46章 觀影:聶明玦2
光幕上的文字如同冷峻的判詞,緩緩浮現。聶明玦因仇恨而迷失,全然無視溫情姐弟曾為仙門修士伸出援手的事實,盲目支援金光善“溫氏餘孽皆該死”的主張,最終將魏無羨和岐黃一脈逼入絕境。
眾人的心隨著文字的展開而起伏不定,彷彿親身經曆了那一場空前的浩劫,感受到了聶明玦的偏執與錯失。
藍曦臣輕歎一聲,溫聲道:";明玦兄,溫情一脈確實無辜。他們不僅未曾作惡,更在戰時救治過百家傷患,光幕中亦是如此。";
魏無羨神色平靜地點了點頭,目光掃過眾人:";當時,藍宗主確實在百家麵前為溫情一脈說過話。但他態度太過溫和,而聶宗主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並未採納他的建議。百家也因對溫氏的仇恨,以及對金氏實力的畏懼,紛紛支援金光善的主張。”
聶明玦沉默了片刻,終於開口,聲音有些沙啞:“如此看來,另一個我……確實鑄成大錯。無形之中,竟也成了金氏幫凶……”
在得知父親死於金氏陰謀之前,他心中對溫氏的仇恨早已刻骨銘心,卻因無力對抗溫若寒而深埋在心底。這種仇恨在歲月的沉澱中不斷發酵,最終化作一種難以言喻的執念。一旦找到宣泄口,便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會傷及無辜。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另一個他才會被仇恨矇蔽雙眼,失去了辨彆是非的能力和公正之心,對溫氏所有人采取極端態度,從而忽略了溫情姐弟的善行。
想到這裡,聶明玦的神色愈發凝重,他閉上眼睛,回想起光幕中展示過的,溫情姐弟在亂世中堅守的那份善良,魏無羨為了保護岐黃一脈所付出的努力,再對比光幕中自己的盲目與偏執,心中不禁感到愧疚和難堪,好似被另一個自己的過往狠狠地抽了一記耳光。
溫情靜靜凝視著光幕,心中翻湧著複雜的情緒。在風雨飄搖的亂世中,她和弟弟以及族人,就如同隨波逐流的浮萍,渺小而脆弱,命運的走向完全取決於百家一念之間。那些高高在上的仙門修士,隨口一句話就能決定他們的生死。不知另一個世界的自己,可曾在這無儘的絕望中滋生過恨意與怨懟?
“對於……真正的溫氏餘孽,他……無視他們的罪行,概不追究……雙重標準……”
光幕上的文字繼續浮現,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在眾人心上。山穀中鴉雀無聲,有人偷偷打量聶明玦,隻見他麵色鐵青,唇角緊抿。
“這……我大哥怎會做出這樣的事……”聶懷桑的聲音微微顫抖,難以置信地看著光幕對聶明玦的審判。
在他心目中,大哥聶明玦一直是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英雄,是為他遮風擋雨的堅實依靠。他無法相信,那個他一直敬仰的大哥,竟會做出如此違背道義的事情,但想到魏無羨和岐黃一脈的最終結局,他明白光幕所言非虛,心中也漸漸生出一絲愧疚,看向魏無羨和溫情姐弟的目光中帶著難以掩飾的羞愧。
眾人的目光齊齊定格在那光幕之上,心中波濤洶湧。聶明玦,這個素以剛正不阿著稱的聶氏宗主,尚且會犯下如此嚴重的過錯,那他們自己呢?
在過往的歲月裡,以及光幕中那個世界,又有誰能夠保證自己比聶明玦做得更好?麵對現任射日之征統帥的聶明玦,眾人礙於身份與情麵,都不好當眾出聲去討論他的對錯,隻能將滿腹的疑問默默壓在心底,任由思緒在腦海深處翻騰不休。
見眾人都神色複雜、默默無言,魏無羨出聲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寂:
“溫氏附屬的一些小家族,早已淪為金氏的附庸,他們就是牆頭草,向金氏搖尾乞憐,毫無骨氣與尊嚴。而金光瑤卻彆有用心地將這些人包裝成‘教化有功、棄暗投明’的典範,硬生生地把他們打造成金光善眼中可用的棋子與工具。
反觀溫情一脈,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尊嚴與底線,這種姿態反而觸怒了金氏的權威。於是,溫情一脈便被金氏無形之中當作了樹立威望的祭品。
聶氏在射日之征中損失慘重,元氣大傷,聶宗主急於鞏固家族地位,重振家族聲威。而金氏在收編溫氏殘部後,實力大漲。與其冒險揭穿金氏庇護溫氏附屬的真相,與金氏正麵為敵,危及聶氏的生存,還不如將矛頭對準毫無勢力、孤立無援的岐黃一脈,藉此彰顯自己‘除惡務儘’的姿態,贏得百家的支援與讚譽,同時又不觸及百家的利益,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說到底,利益早已超越了真正的道義,成為眾人決策時的首要考量。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屠龍者終成惡龍’吧……”
聶明玦聽到這裡,身子微微一晃,彷彿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他眼中閃過一絲迷茫,突然冷笑出聲,額角暴起的青筋卻暴露了內心的震蕩:“屠龍者終成惡龍……那個我竟成了我最痛恨的那種人?好一個除魔衛道!原來我聶明玦也會權衡利弊,也會欺軟怕硬!”
眾人聞言,皆是微微一怔,目光中透著深思。
“簡直豈有此理,正道除奸豈能計較得失?”藍啟仁胡須微微發顫,忍不住出聲道。
他無法想象,那究竟是怎樣一個混亂的世道,竟讓聶明玦這樣正直的人也變得善惡不分。
其他人聽見他們的話,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若是他們身處聶明玦的位置,麵對家族利益與道義的抉擇,或許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畢竟,在他們心中,家族的存亡與榮耀高於一切,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魏無羨那樣,為了堅守道義而無所畏懼,甚至不惜拋棄一切。
或許,這正是魏無羨與眾人的不同之處——他身為天道之子,生來便帶著一種超脫世俗的勇氣與擔當。
藍曦臣的目光落在聶明玦身上,聲音溫和而堅定,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明玦兄,所幸這一切並未發生在現實中。既然我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應當引以為戒,及時改正。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聶明玦轉過頭,目光與藍曦臣對視,眼神中逐漸透出堅毅,臉上也露出釋然的笑意:“曦臣,你說得對。男子漢大丈夫,不怕犯錯,怕的是知錯不改。既然已經預知錯誤,以後改了便是。”
他頓了頓,微微歎息道:“看來,仇恨隻會讓人迷失方向。今後,即便有再多仇恨,我也要儘量保持冷靜,不再讓偏執矇蔽雙眼。家族利益固然重要,但若失去了內心的清明,又何談正義?”
魏無羨笑著看向聶明玦,目光中帶著一絲欣賞。聶明玦不愧是玄正年間最為剛正不阿之人,他能有此覺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說明他並非無可救藥之人。隻要他彌補了性格中的缺陷,今後必定能坐鎮修真界,保一方安寧。
聶明玦深吸一口氣,目光重新投向光幕,打算尋找更多的啟示。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彌補那些因偏執而造成的傷害。
光幕中的文字繼續緩緩浮現,展示出聶明玦對魏無羨的詭道,以及自家功法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這一對比讓眾人瞬間陷入震驚與困惑。
“聶氏的做法為何與魏公子的詭道並無二致?這究竟是何意?”藍啟仁微微蹙眉,不解地問道。
眾人聞言,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看向聶明玦,眼中帶著好奇與探究,就連聶懷桑也不意外,難不成聶氏還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辛?
聶明玦在看到光幕上顯示出“虛偽…雙標”的字跡時,麵容瞬間變得緊繃,臉上猶如火燒,察覺到眾人的視線,他眼中流露出複雜的神色,既有無奈,也有愧疚。遲疑了片刻後,他終究是開了口:
“不瞞諸位,聶氏刀法雖威震一方,卻也存在難以彌補的缺陷。曆代家主死後,佩刀均由後人供奉於祭刀堂,但這些佩刀內的刀靈戾氣極重,時常趁機逃出作亂。為了平息刀靈的戾氣,聶氏不得不蒐集屍體放置其中,令先輩刀靈與邪祟爭鬥,以此來約束刀靈,使其不再外出作亂。”
眾人聽到這裡,心中都猛然一驚。聶氏竟然以屍體來祭祀刀靈,這種做法顯然與名門正派的行事準則背道而馳,確實與邪門歪道無異。原來所謂的名門正派,暗地裡也藏著見不得光的勾當。究竟什麼纔是真正的正道?是金光善那般滿口仁義道德,還是聶明玦這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聶明玦長歎了一聲,眼中流露出一絲愧色,無奈道:“我清河聶氏立足修真界數百年,護佑一方百姓平安,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唯有這一件事,並非出自本心……平衡刀靈並非長久之計,聶氏曆代先祖曾嘗試過無數方法,終究一無所獲。這成了聶氏世代的隱痛,也成了我們不得不做出的無奈之舉。”
事到如今,恐怕沒有什麼秘密是可以隱瞞的了。與其讓真相在暗處滋生猜疑,不如趁此機會告知大家,或許在場之人中有人能夠破解此局。想到這裡,聶明玦的目光不經意間掠過魏無羨,心中生出一絲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期待。
魏無羨忽然輕笑出聲,在凝重的氣氛中顯得格外突兀。他意味不明地說道:";聶宗主,你認為這是邪術?可若不用此法,任刀靈為禍人間,那纔是真正的罪過。";
他環視眾人,嘴角掛著譏誚的弧度,";我倒覺得,比起某些道貌岸然之輩,聶氏這般坦蕩的';偽君子';,反倒可愛得多。";
聶明玦沉默良久,緩緩開口:“魏公子所言,確實令我深思。聶氏祭刀之術,終究是飲鴆止渴。今日既然光幕示警,聶某在此立誓——從今往後,我清河聶氏必當另尋他法,徹底解決刀靈之患,絕不再行此等陰邪之事!”
魏無羨見狀,嘴角笑意更深:“這才對嘛!與其糾結手段正邪,不如想想怎麼真正解決問題。”
光幕上的文字如流水般鋪展開來,將另一個時空的真相**裸地展現在眾人眼前。那些冰冷的事實一樁樁、一件件地浮現:聶明玦對詭道的歧視,對魏無羨救命之恩的漠視,對金氏惡行的妥協,以及他在悲劇中扮演的推手角色。
這一係列的事件讓眾人明白,在那樣的亂世中,就連聶明玦這樣性格剛烈的人,最終都沒能守住本心。出於家族利益與安全的考慮,他最終選擇了避開金氏的鋒芒,甚至不惜同流合汙。
眾人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沉重的漣漪。他們意識到,在亂世的洪流中,即使是聶明玦這樣的英雄人物,也難以獨善其身。家族的存亡、道義的堅守、個人的抉擇,這些矛盾在聶明玦身上交織成了一張無形的網,讓他在掙紮中迷失了方向。
聶明玦高大的身軀晃了晃,臉上血色儘褪。那些文字像一把把尖刀,將他一直引以為傲的";剛正不阿";假麵層層剝開,露出內裡不堪的真實。他似乎看見自己在魏無羨被針對時袖手旁觀,在百家聲討時推波助瀾……他最終活成了自己最厭惡的模樣。
光幕最終定格在那行能灼燒每個人眼睛的文字上——“從本質上講……與金光善並無二致,都是仙門偽善的劊子手之一。”
這冰冷而無情的審判,如同一記重錘,狠狠敲在聶明玦的心上。雖然此事並非現在的他所為,但以他對自己的瞭解,若真有魏無羨存在,他或許也會做出與光幕中的自己相同的選擇。思及此,他心中羞愧無比,彷彿被當頭棒喝。
";原來如此...";聶明玦沙啞的聲音在山穀中回蕩:";原來我聶明玦,也不過是個權衡利弊的懦夫。";
魏無羨突然輕笑一聲:";聶宗主何必妄自菲薄?你當時不知道溫情姐弟對江氏的恩情,不知道溫寧冒死送還江宗主夫婦遺體的義舉,更不知道……";
聶明玦突然打斷魏無羨的話:";正是因為我什麼都不知道就妄下論斷,才犯下這等大錯!";
他緊握住雙拳,目光掃過魏無羨和溫情姐弟,語氣鄭重而誠懇地說道:“魏公子,溫姑娘,溫公子,很抱歉,另一個我做瞭如此選擇。”
溫情下意識後退半步,溫寧更是慌得連連擺手。他們從未想過,堂堂聶氏家主竟會向他們致歉。
魏無羨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語氣也柔和下來:";聶宗主,過剛易折。若你當時能多聽聽聶兄的建議,或許……";他意味深長地看了眼縮在聶明玦身後的聶懷桑,";聶氏的發展會更好。";
聶明玦轉身對魏無羨微微躬身,語氣中帶著深深的感激:";魏公子,多謝提點。";
他挺直腰背時,又變回了那個頂天立地的赤鋒尊,
";今日方知,真正的剛正不是固執己見,而是有錯必改。聶某在此立誓,從今往後,必當兼聽則明,不再讓偏執矇蔽雙眼。";
藍曦臣眼中泛起溫潤的光彩,欣慰道:";明玦兄能如此自省,實乃大善。";
光幕上的文字漸漸消散。聶明玦的反思與決心,卻如同一顆種子,悄然種在了眾人的心中,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相信,經此一遭,聶氏將會以全新的姿態屹立於修真界。
光幕很快又逐漸亮起,一行行文字如同水波蕩漾,緩緩顯示出真容。
【藍曦臣,溫潤如玉,待人寬和,卻因心無城府而顯得天真,缺乏對人性陰暗麵的警惕,容易被表象所迷惑。
他對金光瑤的盲目信任,源於對其苦難經曆的同情,又因金光瑤曾救他於危難而加深,最終因金光瑤擅長裝可憐,會哄他開心而堅定不移。金光瑤的存在,無意間填補了他在藍忘機那裡得不到的——為人兄長的滿足感。
他總是不假思索地站在金光瑤這邊,凡是金光瑤反對的,他便認為是錯的。這種盲目信任,讓他忽略了金光瑤逐步顯露的陰暗麵,間接導致魏無羨、岐黃一脈以及聶明玦的悲劇。
他執著於救贖金光瑤,為了報恩,不惜自降身份,主動提出三尊結義,以此提高金光瑤在金氏的地位。殊不知,這一舉動不僅助長了金光瑤的野心,還無形中向修真界宣告,聶氏與藍氏唯金氏馬首是瞻,間接助長了金氏的氣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