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圖,成仙途 第764章 鍛經
疤臉穩穩地坐在那僅一尺高的木凳之上,身姿挺拔,雙手仿若兩尊沉穩的磐石,靜靜地搭在膝蓋。他雙目緊閉,眼睫仿若兩扇靜謐的簾幕,隔絕了外界的紛擾。
呼吸,自他鼻腔中緩緩進出,深邃且綿長,每一次吸氣,都似在汲取天地間的靈氣。每一次呼氣,又仿若在吐出體內的沉屙濁氣。漸漸地,這呼吸的節奏愈發放緩,仿若時間都在他的一呼一吸間被拉長。
隨著他這般沉穩的呼吸律動,奇異的現象在屋內悄然發生。原本靜謐的靈氣,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撥動,開始了緩緩的旋轉。起初,這旋轉尚還緩慢,靈氣似是帶著幾分慵懶,但隨著疤臉呼吸的深入,靈氣的旋轉速度越來越快,仿若形成了一個肉眼可見的旋渦。
與此同時,靈氣開始升溫,絲絲縷縷的暖意彌漫在整個屋內,溫度的攀升讓空氣都有了些許扭曲之感。而在這靈氣的包裹與升溫之中,疤臉的麵板表麵,隱隱泛起了一層淡淡的熒光。
那熒光,像是星辰的微光,又似深海中神秘生物的磷光,時隱時現,為他整個人都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息。“有些門道。”雲奕的動作迅捷且輕微,趁著對方結束一段修行後,注意力分散的刹那,進入屋內,此刻正蹲坐在角落的陰影中,悄悄地打量著對方。
他一擡眼,自然瞥見了桌上的一柄大刀。說是大刀,實則還是雛形,其表麵並非平整光滑,刀刃也不見鋒利,卻也能隱隱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靈氣波動。
“這裡沒有鍛爐,不見爐火…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那自然是這小子所修行的功法,以前常見的鍛造型別的法術,運轉起來可將靈氣化作恒溫之火,並非尋常火行法術那般尋求爆發的力量。
”不聽白了雲奕一眼,不過想到對方年紀輕輕,資曆尚淺,也就沒有繼續擠兌。“這種法術隨著修行者修為的提升,更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控製,若是能達到十二骨境,應當是能煉化世間絕大多數鍛物,這麼看他的法術應該就是這種,就是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少遇見。
”雲奕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目光緊緊盯著那柄大刀雛形,試圖從中窺探出更多關於這獨特鍛造法術的奧秘。不聽當然明白他的心思,一盆冷水澆了上來。
“你不用費勁了,畢竟是沒有師承的野路子,這小子怕是皮毛也沒有掌握,東西更是沒眼看。”說著,它無奈的歎了口氣。“這倒也不怪他,作為一個普通人,他能接觸到的鍛物本就有限,尋常金銀已經是不錯的了,蘊含靈氣的他更是沒有機會。
”聞言,雲奕便挪開自己的目光,開始在屋內四下打量著。“無論是何種功法,普通人想要修行學習,必然要記憶、嘗試,我不信這人能過目不忘,此法必然有燒錄的載體,也隻有在這裡他才能放心。
”這屋子不大,陳設簡單,除了幾個破舊的木架,上麵零散地擺放著一些金銀銅鐵和雜物,另一側的角落裡也堆放了許多東西。不過就是明眼人一眼,就知道東西不會放在這裡。
雲奕手指輕揉著下巴,目光不自覺地落在疤臉身上。對方**著上身,如果東西被他帶在身上,那就隻能是…“你小子認為在他褲子裡?
”不聽頓了頓,“還是在襠下?!”“應該沒錯。”雲奕點點頭,按照原本的打算,他準備進入屋內偷襲對方將之敲暈,在探知對方的識海記憶。
既然是修行者,識海比普通人更加堅固,不聽探知也就不會使其輕易死亡。這是起初他們對疤臉的具體情況並不瞭解,也不知道那門法術是怎樣的存在。
親眼看見以後,雲奕就改變了思路,也是多了個選擇。-趁著疤臉閉目調息,恢複著體內的靈氣和精神力,不聽的肉墊柔軟,已然悄無聲息的來到對方身前。
它輕盈一躍,穩穩地落在對方的頭頂。雲奕死死盯著,一瞬間心臟提到了嗓子眼。好在不聽飛躍的途中,尾尖便點在疤臉的眉心。不是霸道的搜魂探知,反倒是想讓對方美美的睡上一覺。
見疤臉的表情逐漸放鬆,直至露出一抹淡淡地微笑,雲奕這才從角落裡起身,並收起「蜃珠」。沒有半分猶豫,雲奕雙手齊動,沿著疤臉的兩隻腳踝,往上探去。
儘管他有所推測,但還是要搜的仔細些。可惜事與願違,一無所獲的雲奕隻能將目光投向那鼓鼓囊囊的位置。他吐了口唾沫。“嘖,彆扭!
”-疤臉猛地睜開眼,隻覺得手腳僵硬,腦袋昏沉。他站起身子,雙臂一振,體內的靈氣呼呼流動,身上升騰起白色的霧。“這是,睡著了?
”他一邊打量著屋內,一邊喃喃自語。自從他得到修行之法以後,隻覺得精神飽滿,已經很久沒有睡死過去,這樣的異常,還是引起了他的警覺。
能夠在青牛山盤踞多年,疤臉並非表麵上看得那麼粗糙,實則心思細膩無比。也就是半個時辰的功夫,他喚來五波人,便將昨日寨子內發生的一切都瞭解清楚。
多人的交叉驗證下,竟沒能找到任何一處可疑之人。“難道是修行的緣故?”疤臉心心中暗忖,卻無一人可以分享。殊不知在晨練的丘二牛,雙眸深處閃爍著彆樣的光彩。
昨夜的收獲不小,不出所料,疤臉確實將東西藏在了最安全的地方,畢竟能夠觸碰到他命根子的存在,也防不住。那是一塊石牌,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許多小字,雲奕看得頭暈目眩。
好在他識海堅固,直到回來後與不聽共享,才提煉出六句話。
…「炎爐裂石迸星芒,赤鐵熔流映壁霜」…「巨錘起落千鈞力,雷震砧心淬火光」…「初鍛渾筋如伏虎,再敲瘦骨漸成梁」…「冷水潑時驚爆響,青煙卷處隱鋒芒」…「細磨青石消糙跡,慢拭柔帛露冷光」…「終見三尺寒潭月,可裁雲氣可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