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謎頸適Ot0D閱藤 023
找爹乾嘛?
拜完神仙還要燒紙,王氏又點了兩根香,她和謝芸娘一人一根朝著前廟的方向拜了三下插進香爐,燒完紙婆媳兩下就下山準備回家。
今天是陰天,風過來還有點冷,她們就沒有去坐牛車,剛好走路暖一暖身子。
“回來了,東西都送出去了?”
王氏掀開籃子上的布,“送了送了,我們還去廟裡拜了拜,這幾個點心是在廟裡供奉過沾了神仙的仙氣的,快吃吧。”
一共六塊點心,一人一個還剩下兩個,王氏收起來留給李修梁吃。
點心上沾了灰,李老二拿起一個吹了兩口就放進嘴裡嚼吧幾下嚥了進去。
“嗯,味兒有點淡。”
“在諸葛山下買的,能不淡嘛,好吃的貴著呢。”
李老二搖搖頭喝了口水把嘴裡的點心屑屑衝進肚裡,就蹲下繼續磨刀。
王氏眼看四周沒人就朝他擠眉弄眼的,“老頭子,我跟你說個事……”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李修梁回來了,謝芸娘見到他的樣子不由得皺眉。
“你們這是玩什麼了,身上這麼臟,臉也花了。”
李修梁笑嗬嗬的,“去山上找野果,我們找到了好多拐棗,可好吃了,我還留了一些帶回來。娘,給你吃。”
謝芸娘拿兩根又還給他,“拿去給奶奶吃。”
李修梁“噠噠噠”跑回房裡,“奶奶,吃拐棗。”
王氏拿了兩根放在一旁繼續去收拾床鋪去了,“櫃子裡放了兩塊點心,你拿一塊吃,剩下的留著明天吃。”
“好。”
李修梁開啟櫃子熟練地找到王氏平時放吃食的地方,拿起一塊點心就跑了出去。
謝芸娘有些擔心地道:“你今天爬樹了?你還小,不要爬太高,也不要往深山去,裡麵有吃人的野獸。”
李修梁搖頭,“我剛開始爬了,沒爬上去,大富哥哥說等我會爬了再讓我摘果子,這些都是他和大虎哥哥爬上樹摘的,我要去找爹教我爬樹。”
李大牛從後院出來恰好聽見這一句,便笑道:“乖兒子,找爹乾嘛?”
李修梁跑過去抱著他的腿,“大富哥哥他們都會爬樹,我也要爬,爹你教我爬樹。”
這事簡單,李大牛一把把他抱起來。
“走,
爹帶你去爬樹。”
“天快黑了,早點回來吃飯。”
“好。”
謝芸娘看著手中長得奇形怪狀的拐棗盯了一會,隨後抱著試試的心態吃了一個,確實挺甜的。
晚上,李大牛拿出一根木簪。
“芸娘,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謝芸娘有些驚訝,“這是?”
“這是我自己做的木簪,送給你。”
“喜歡,我已經有兩根木簪了,你怎麼還自己刻,沒傷著手吧?”謝芸娘來李家的時候隻有一根木簪,後來李大牛又給她在鎮上買了一支。
“我覺得那些木簪都不好看,配不上你,就自己做了,但我手藝不好,做得很粗糙。”李大牛說完忍不住搓搓手來掩飾他的侷促,要是在白天謝芸娘就能看見他微紅的耳朵。
手裡的木簪簡單得連個樣式都沒有,隻雕刻了幾個花瓣,謝芸娘卻覺得它比自己見過的金簪銀簪都好看。
“好看,我喜歡。”
“真的嗎?”
“嗯。”
“那我給你戴上。”
“好。”
李大牛小心翼翼地把木簪插在謝芸娘發縫,借著暗淡的燈光他看到了謝芸娘眼裡似水般的柔情。
家裡人都去收玉米了,李修梁也去找小夥伴玩,謝芸娘把事乾完洗了手就拿出繡架開始刺繡。不知道那天顧娘子是怎麼說的,王氏回來以後就拍板決定不讓她下地了,就在家乾些瑣碎的活,其他時間就專心在家刺繡。
謝芸娘知道這是顧娘子對她的看重,也是王氏的。顧娘子希望自己能拿出好繡品跟大戶人家交往,王氏希望自己能掙更多錢補貼家用,那自己就不能再像之前那樣做簡單的繡品了,於是她又去了一趟鎮上拿了材料回來。
這次她打算繡一個小屏風,構思好後她拿了一根小木炭把圖案描繪出來,穿針、引線開始刺繡。
不知道過了多久,她要繡的圖案已經初見雛形,謝芸娘仔細觀摩了一會。嗯,沒有遺漏的部分了,之後隻要配上特殊的針法加以潤色就行。
第51
章
我們哪裡想得到
十幾天過去了,謝芸娘看著麵前的屏風舒緩地露出一抹笑容。
“天呀呀,我就說妹妹你繡工精巧,不說鎮上,就是全縣也找不出幾個有你這般手藝的人。”
顧娘子拉著謝芸孃的手好一番誇讚,直把謝芸娘誇的臉都紅了。
“以往都是我從你這買繡品然後或送人或自己收著,今天這個屏風價值幾何我也不好說。”
顧娘子想了想道:“這樣,你先回去。我找些好東西裝裱一下,裝裱好了我就拿去給縣裡的夫人小姐看看能值多少錢。賣出去的錢我收一成當個辛苦費,過兩天你來找我拿。”
“都聽姐姐的。”
安林鎮不算富裕,她的屏風在鎮上賣不出什麼好的價錢,隻能去縣裡看。
“這麼短的功夫繡這麼精妙的東西,一定沒少熬夜吧。”顧娘子看著她的黑眼圈,有些心疼地道。
謝芸娘搖頭,“自那天回去以後婆婆就不讓我乾重活了,我每天起來一心就撲在刺繡上,沒了瑣事拌身速度就提了上來,倒沒什麼辛苦的。”
說到這顧娘子也有些感慨,“我原不是多管閒事的人,不過是跟你有幾分眼緣,又見你婆婆是個明事理的就多了一句嘴,幸好她是聽得進話的,不然我都怕你因為我回去要受磋磨。現在好了,你又有更多時間刺繡,既不浪費你的手藝又能給家裡補貼點花費,一舉兩得。”
謝芸娘起身朝顧娘子行了一禮,“婆婆對我也很好,不過還是要多謝姐姐,不然我們哪裡想得到這些呢。”
她之前倒是想過隻刺繡不乾活,但她冷眼觀察了一陣,家裡瑣瑣碎碎的事太多,她完全不乾的話王氏一個人要忙死。地裡活本來就忙沒辦法,但家裡養的兩頭豬天天打豬草都喂不飽,讓她停下刺繡去山上打豬草很不劃算。不過她初來乍到不好開口,原本想著再過一兩年王氏心裡對她沒有芥蒂了再想法子跟王氏說談這些,沒想到顧娘子竟然幫了她一個大忙。
顧娘子抿嘴笑笑,拉著她的手站了起來。
“走,我帶你去挑些料子,你拿回去做帕子也好,做香囊也好。”
謝芸娘有些抱歉地看著顧娘子,“家裡還剩一些料子,等我把那些做完了再過來挑吧。”
好些繡娘把眼睛都繡瞎了,之前還不覺著,這次繡屏風她才真切地感受到刺繡有多費眼睛,連手指頭都戳到好幾次,得好好休息一陣才行。
顧娘子道:“無妨,你先挑了回去放著,什麼時候做好什麼時候送過來。”
謝芸娘最終還是挑了些料子被顧娘子笑容滿麵地送出了布莊。
顧娘子眉頭一挑,“那是你相公?”
李大牛一直在角落裡等著,一看謝芸娘出來就走了過來,但看見顧娘子也在又退了回去。
謝芸娘朝他招招手,他才上前。
“這是我顧姐姐,是這布莊的老闆娘。”
李大牛微微點頭,“顧娘子。”
“大兄弟客氣了,不嫌棄的話可隨芸娘叫我一聲姐姐。”
李大牛搖頭,“不敢。”
顧娘子沒再說什麼,跟謝芸娘說了兩句話就進去了。
遠看顧娘子進去了李大牛才如釋重負般拍了拍胸口,“呼,我們去買鹽,然後就回去吧。”
“好。”
買完鹽夫妻倆就準備回家,之前兩人來鎮上的時候每次回去都會買幾個包子、饅頭回去。再後來謝芸娘習慣了鄉下生活以後每次都會提早做點東西吃了再來,就很少再買吃的,李修梁也很懂事,沒有鬨著要零嘴。
走到半路李大牛才問:“今天的繡品賣了多少錢?”
“嗯,沒拿到錢……”
李大牛有些錯愕,“這,可靠嗎?”
“我聽鎮上的人說顧娘子的鋪子開了好幾年,什麼繡品沒見過,不至於騙我什麼。”況且她又不認識人,找不到門路賣,就算去大戶人家的後門守著人家也不一定收,隻能把希望放在顧娘子身上。
這些事李大牛也不咋瞭解,聽完便道:“我也不懂,你自己想好了就行。”
“眼看就要冷了,山上的草都枯了,家裡兩頭豬,以前娘都是怎麼喂的?”
李大牛道:“以前也是養兩頭,我們下地的時候看見豬能吃的東西就會帶回去,娘每天下地半天,其餘時候都在打豬草但也不太夠吃。就種了很多紅薯,每隔一段時間就去割紅薯騰,直到下霜才把紅薯收回來,再過個十來天爹孃會賣掉一頭豬,剩下那條家裡地窖放了很多曬乾的紅薯騰到時候煮熟了喂就行。”
李大牛想了想又補充道:“再說了我們這裡不是北方,到了12月份山上、地裡田間還是會有一些豬草,你不用太擔心。”
謝芸娘點點頭,然後從背簍裡拿出早上帶來的紅薯,兩個人一邊吃一邊走回家。
第52
章
她們知道什麼
“回來了,早上剩了點菜,生火熱熱吃完就來剝玉米,明天還等著做玉米餅呢。”
玉米放久了口感就差一些,還容易生蟲,村裡人都是收回來就剝了碾成麵早上做成玉米糊糊就著紅薯吃,反正冷天地裡活不多少吃點也沒事,大米則留著開春了吃。
謝芸娘去熱飯了,李大牛拿了個板凳坐下來跟著一起剝。
王氏道:“這兩天好幾家都有人上山了,就我們家還撲在玉米地裡。”
李老二道:“明天我就帶著大牛上山,慌什麼,我跟大牛得閒了就上山砍柴,家裡柴壘了一摞摞的,就算現在不去上山也夠用到正月十五。”
“我們家的柴比裡正家,大哥家的少多了,現在一到夜裡就起霧,把柴都浸濕了。過陣子還要下霜,乾柴本來就少,再去晚點隻能現砍樹枝回來。萬一這個冬天比以前冷,沒幾天就用光,沒曬乾的柴怎麼燒也是熏眼睛,根本不熱。”
他娘就是愛操心,李大牛都習慣了,放下玉米問道:“麵還沒磨呢,我吃了飯就去,要磨幾斤穀子。”
王氏想了想道:“磨個三十斤吧,秋收一過好長時間都吃不到大米,趁著做玉米餅多放些。”
“好。”
說完李大牛就去稱米,吃完飯就扛著出門了,曬穀場旁邊有個大磨盤,是村裡人一起修的,可以直接去用。
又剝了幾個玉米李老二就拍拍手站了起來,“我去地裡看看。”
王氏有些懵,“現在地裡又沒活,你去地裡乾嘛?”
“稻草還沒燒呢,玉米杆也倒在地裡,我去處理了。”
“稻草什麼時候不能燒,我等著剝完玉米磨成麵做玉米餅呢?”
“你們兩個剝,我走了。”李老二拿起鋤頭輕飄飄地走了。
王氏跺跺腳,對著他的背影罵道:“死老頭子,每次都這樣,隻乾你喜歡乾的活,家裡的活一點都不上心。”
謝芸娘洗好碗剛走出廚房,眼看這一幕又把腳收了回去。
哎,誰家大老爺們在家裡跟媳婦弄剝玉米啊?那可是女人家的活,他耐著性子剝了一早上已經不得了了,老婆子一點也不知道知足,李老二邊走邊在心裡歎氣。
“噠、噠、噠。”
整個院子靜悄悄的,隻有玉米掉落碰撞的清脆的聲音,婆媳兩個剝得手都紅了,也才剝了兩袋子玉米。
“吱、呀。”李大牛背著麵粉回來了。
“娘,麵磨好了,放廚房嗎?”
王氏道:“先彆去,我看看這麵磨得怎麼樣。”
“我問過好幾個嬸子,她們都說這麵磨得好呢。”
王氏笑道:“她們知道什麼,得我親自看了才行,不然做出來的玉米餅不好吃。”
王氏開啟袋子左右搖了搖,右手在袋子裡攪了攪。
“還行,這麵挺細,有長進,前兩年可沒這麼好。”
李大牛有些急,“娘好好看麵就是,老提以前乾嘛。”
王氏知道他好麵子,笑了兩聲便道:“你回來得正好,趁著天還沒黑,你再去把我們剝好的玉米磨成麵,明天早上就可以做玉米餅了。”
李大牛道:“剛我回來的時候還留了好多人,估計要到晚上才能回來。”
“那你晚上在那待著,晚上我讓你媳婦,不,讓你爹給你送飯。”老頭子都閒得去燒稻草了,給兒子送飯這活就交給他。
“好。”
李大牛挑了一擔子玉米又走了,王氏看著又空了的豬槽歎氣。
“今天一天沒出去,豬草又沒了,我去割點紅薯騰回來,剩下的玉米明天再剝,你把家裡的盆洗一遍,等會兒就做晚飯吧。”
她剝了一天玉米手也是疼得厲害。說謝氏今天沒拿錢回來,但那屏風她也見過,怎麼都能賺一點,可不能把謝氏那雙手給弄殘了。
“好。”
“娘,我要跟爹去磨坊玩。”
李修梁帶著一群小夥伴跑進門,幾個人小臉蛋紅撲撲的,還在喘氣。
“去吧,天黑前記得回來。”
李修梁搖頭,“爹說我爺爺會給他送飯,我要跟他一起吃,晚上不回來吃飯了。”
“好,就在磨坊附近玩不要走遠,更不能打架知道嗎?”
“嗯。”
得到謝芸孃的許可,李修梁帶著小夥伴風一陣又跑出去了。
謝芸娘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不由得暗笑,才來了兩個多月,這孩子已經完全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第
53章
你們倆誰贏了?
“行行行,我去給大牛他們送飯。”李老二無奈地對廚房道:“兒媳婦,把我的那份也裝著,我去磨坊吃。”
這老婆子今天吃槍藥了?他在外麵跑了一天沒把稻草燒完,腰痠背痛回到家還被她冷嘲熱諷的,這口氣他輕易咽不下去。
才覺得奇怪呢,她也沒說什麼呀,這老頭子怎麼就要出去吃飯了,不過好麵子的她纔不會問呢,便氣道:“去去去,等麵磨好了再回來。”
謝芸娘從廚房走出來,“爹孃,飯菜都擺好了,先吃飯吧,我去給大牛他們送。”
李老二往裝好飯菜的碗裡又添上好些,“我剛回來路上看磨坊那裡熱鬨著呢,我在那邊吃完了剛好嘮嘮嗑。”
裝好飯菜,李老二提著籃子一搖一晃哼著歌走了。
李老二走了王氏才反應過來,這老頭子那麼愛湊熱鬨,說不定就是為了去磨坊那裡聊天纔跟她吵的。
“吃飯。”
王氏臉色不好看,連帶著謝芸娘吃得也不自在,好在王氏快速扒拉完碗裡的飯就放下筷子回房了,出來的時候還加了件衣服。
“我去磨坊把孩子接回來,你把門關好,洗了碗就睡吧。”
謝芸娘有些懵,怎麼家裡就剩她一個人了。
王氏出門前還回頭看她,“怎麼,你也想去?”
謝芸娘下意識搖搖頭,等王氏走了謝芸娘才後悔,她剛才就應該跟著去。院子裡黑漆漆的,村子裡時不時傳來幾聲狗叫聲,其餘時間都很安靜。她朝四周看了幾眼,慌裡慌張把大門關好,把菜飯攏到自己碗裡,就小跑回房間。
王氏剛出門時,四周靜悄悄的她還有些怕,誰知道走到半路遇到了好些人。
“呀,大牛他娘,去哪呢?”
王氏回頭一看,原來是燕子娘,“大牛去磨麵好久沒回來,我去磨坊看看,這麼晚了,你去哪呢?”
“聽說磨坊那邊可熱鬨了,剛纔好多人從我家門口路過,反正沒啥事,我也去湊湊熱鬨。”
王氏豎起耳朵一聽,後邊還有人來呢。她們倆特意等了會,後邊來的人也是她們在村裡好玩的姐妹,就約著一起走。
“那時候我們縣大旱三年呐,彆說洗衣服了喝的水都找不到,剛開口嗓子就啞了連口水都找不到咽的,山上也禿了,剛開始我們還出門找東西吃,後來就躺在家裡等死……”
村裡幾個男人在曬穀場生了一堆火,坐在草墊子上聊天。
“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來,我們倆上山找吃的還打起來過。”
“哎,那時候豬油蒙了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乾嘛,彆提了。”
“哈哈哈,怎麼找東西還打起來了,是誰先找到的?。”
李老二不自在地擺擺手,“這麼久的事,誰還記得,我們繼續說彆的。”
他想岔過這個話題,彆人可不願意,都在旁邊起鬨。
“彆呀,說嘛。”
“就是,都說一半了,乾嘛不說。”
眼看李老二不願說,他們就去鬨李郎中,李郎中被纏得沒辦法,他咳了兩聲清清嗓子,調整一下坐姿便道:
“當年村裡旱得不行,莊稼也種不活,大家就都往山上跑,但我在山裡刨了一天什麼都沒有,就到附近的地裡看,誰知道真被我挖出一顆紅薯。但那塊地是李老二他們家的,他剛好遇見我挖出一顆紅薯就跟我爭,然後打起來了。”
“然後呢?你們倆誰贏了。”
李郎中不自在地道:“要是平時他肯定打不過我,但我們倆都餓狠了,一點力氣都沒有,誰都沒打贏,最後我們倆一商量就把紅薯掰成兩半平分了。”
李老二拍拍李郎中的肩,“有才哥,說起這個還是要多謝你,要不是你心善給了我那一半紅薯,可能我就餓死了。”還有王氏肚子裡的孩子。
李郎中笑道:“這算啥,原本那塊地是你們家的,紅薯也該是你的,要不是情況緊急我肯定不會跟你爭。”
“哈哈哈,人有三急,何況這種關乎生死的事,這事都過去了。”
“對,都是大老爺們,感謝來感謝去乾嘛,剛剛我們說到哪了,繼續。”
“對對對,彆說這些不開心的了。”
王氏她們過來的時候剛好聽到這一段,她的思緒又回到那一年。
那時她懷得不巧,剛好碰見天災,眼看就要餓死了,家裡就留下她和大嫂家兩個孩子,其他人都去外麵找吃的,找回來的糧食自然先緊著她和兩個孩子。
後來她偶然發現大嫂她們找到吃的並沒有全交出來,而是留一半再回房吃,可李老二找的東西卻是全拿出來的,看著兩個小侄兒可憐兮兮的樣子她也沒說什麼。
那天李老二拿回來半根紅薯時她不知道怎麼了突然想起那件事,自己吃了一段,剩下的全塞李老二嘴裡,李老二還跟她鬨。但後來幾天全家都沒找到什麼東西吃,要不是那半根紅薯她們一家子可能就沒了。
“弟妹,你乾嘛呢?怎麼不說話?”
王氏回過神來,看向燕子娘道:“沒,沒事,走吧。”
今天人多,大家在磨坊附近都生了火,另一頭村裡幾個女人在那裡聊天,王氏跟燕子娘幾個就朝著那邊走。
第
54章
她們怎麼不知道?
磨坊裡點了幾盞燈,昏暗的燈光若隱若現的。王氏進去找了一會才找到李大牛。
“娘,你怎麼來了,芸娘一個人在家嗎??”李大牛一臉驚訝地看著他娘。
王氏的頭稍稍低了低,“我來接孩子。”
“我跟爹會帶小梁回去的。”
“你要磨麵,你爹就知道坐那裡吹牛,哪裡顧得上看孩子,還是我來接回去才行。”
他娘說得也是,大晚上幾個孩子在外麵玩確實不安全。
“那你現在帶著小梁先回家吧,等麵磨好了我跟爹就回去。”
王氏點頭,“嗯,我去看看他現在想不想回去,不想的話我就等等你們。”
他娘這就不是專門來接孩子的吧?
放著幾個孩子在外麵玩誰家大人都不放心,所以纔在曬穀場附近生了幾堆火,男人一頭,女人一頭,孩子們則在中間玩,這樣也可以避免孩子失蹤。
“快跑,彆被他抓到。”
“我,我跑不動了。”
“哎呀,你又輸了,算了重新來。”
李修梁剛來的時候瘦瘦小小的,現在雖然也小小一個,但身上精神多了,王氏招招手把李修梁叫了過來。
“玩得開心嗎,想不想回去?。”
李修梁搖頭,“不想,我還要玩。”
王氏把帶來的衣服套在他身上又囑咐了幾句才放他回去玩。
“喲,又在談什麼,這麼開心?”
“原來是你,快過來,跟我們一起聊。”
原本還算寬敞的地方在王氏幾個人加入後隻能互相擠著坐成一圈,晚上風大,這樣擠著還挺暖。
“哎,你們聽說了嗎?三丁嬸癱在床上動不了了。”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她們怎麼不知道?
大家齊齊把目光投向林三嬸,她們兩家住那麼近,她是最清楚的。
林三嬸暗暗瞪了旁邊那人一眼,斟酌了會才道:“這兩天是沒怎麼見她,癱不癱的我倒是不清楚。”
“那她家還經常打架嗎?”
林三嬸想了想道:“打架好像沒有,但罵聲還在。”
“那肯定是真的了,不然就三丁嬸那個性子每天不追著兒媳婦打就不錯,怎麼消停。”
“我就說這兩天她們家怎麼這麼安靜呢,以前一路過她們家就聽見她的聲音。”
“就是,也不知道她每天在那罵春草乾嘛,還罵那麼難聽。”
王氏跟三丁嬸積怨已深,彆人說的時候她也跟著說了好幾句,沒想到這次出來還能得到這種好訊息。哼,那個爛婆娘活該。
“我記得她之前掉在荊棘裡受得傷還沒好,怎麼又癱了?”
大家又看向林三嬸,林三嬸搖頭“彆問我,我都不知道她癱瘓了呢。”
剛剛說話的人又道:“我知道,聽說是有一天晚上她起來去上茅房摔了一跤,不知道怎麼回事傷了腿走不了了。”
“切。”
其他人明顯不信這個說法,“我當年還從山上滾下來撞到腿都沒癱呢,肯定不是。”
“哎呀,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她腿是傷了。”
燕子娘道:“春草那孩子也是可憐,三丁嬸癱了以後還要靠她照顧,希望她以後的日子能好過點。”
“我活了幾十年就沒見過對兒媳婦那麼狠的,那天她拿出木簪紮在春草手上給我嚇得喲。三丁嬸呐,心太狠了。”
對於春草大部分人還是同情的,對三丁嬸這種以折磨媳婦為樂趣的人很看不上眼,尤其王氏跟三丁嬸鬨了幾次後更是恨她入骨,旁人說三丁嬸的不是的時候她都都走不動道,一定要跟著狠罵幾聲才行。
“咚咚咚。”
“咚咚咚。”
謝芸娘探出腦袋,向外麵喊了一句:“誰啊?”
“是我,我回來了。”
是李大牛的聲音?謝芸娘拿了一根棍子慢慢走到大門口。
“大牛?”
“是我,快開門。”
謝芸娘放下手裡的棍子趕緊趕緊把門開啟,李大牛的臉慢慢映入她的眼簾。
家裡沒點油燈,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李大牛隻能摸索著把麵扛回房裡。
“怎麼就你一個人?”
“爹孃在曬穀場那裡和人說話,小梁也玩瘋了,說要跟爹孃一起回來。”
謝芸娘有些不放心,“晚上冷,我給他拿件衣服,順便把他接回來吧。”
“娘剛剛帶過去了,早就穿上厚衣服了,那裡都是村裡人,不會出什麼事的。不早了,我們睡吧。”
“哎呀,你乾嘛?”
“睡覺。”
第55
章你們怎麼這麼壞啊
“加瓢水,再放碗麵。”
“好。”
謝芸娘往盆裡倒了碗水就幫王氏按著盆,一大個麵團翻來覆去的,很容易把盆也帶動起來。
昨天李老二還說要帶李大牛去山上砍柴,今天到底沒能去成。
王氏一個人揉不了那麼多麵,李大牛要留下來幫忙,李老二看家裡也沒什麼事就扛著鋤頭繼續去田裡燒稻草。
“娘,你看這麵是不是好了?”
王氏停下手裡的動作,按了按李大牛盆裡的麵團。
“快了,你再揉揉。”
李大牛又開始揉起盆裡的麵團,他力氣大,揉得木盆“咚咚”作響,謝芸娘都怕把盆弄壞了,就隻好一隻手按著一個盆。
沒一會李大牛的麵就揉好了,謝芸娘把洗過的玉米葉子拿過來,王氏抓起一個小麵團拿在手心搓了搓,然後雙手一壓一拉變成一個長條的麵團,王氏隨手放在玉米葉子上就放進蒸子裡。
“大牛,你去揉麵,我跟你媳婦做玉米餅。”
“好。”
謝芸娘看著王氏做了兩個,琢磨得差不多才開始做。剛開始她做得很謹慎,把麵團搓成圓團再慢慢擠壓拉長,儘量讓自己做的玉米餅看起來均勻一點。
“壓薄了就行,又不是賣給彆人,不用那麼細致,不然我們得做到什麼時候。”
“好。”
謝芸娘又看了兩眼王氏的手法,她不再執著於把麵團搓圓,隻隨便捏捏就拉長,這樣做出來的玉米餅也挺均勻。
鍋裡早就燒好熱水等著了,王氏抬起蒸子放到鍋裡蒸,然後繼續蹲下來做玉米餅。
王氏看著擺滿了玉米餅的盆,刮刮手上的麵道:“沒地方放了,這些估計要蒸到下午,先做飯吧。吃完飯我去打點豬草。你在家裡看火,記得往鍋裡加水。”
“好。”
謝芸娘洗了手就提著小鍋去做飯,沒一會李老二就回來了,後麵還跟著李修梁。
田裡的稻草李老二歸攏一下就燒了,地裡的玉米當初是直接掰的,玉米杆還要砍下來才能燒,李老二想了想就決定不去了。
“大牛,吃完飯跟我去山上砍兩棵樹回來。”
“好。”
灶裡的柴隻要時不時添就好,鍋裡的水也不會一下就燒乾了。她閒來無事又把屋子收拾了一遍,這天眼看就要冷了,她和小梁連禦寒的棉衣都沒有,鞋子也隻有一雙之前帶過來的,之前熱就穿的草鞋,得儘快去鎮上買些布頭和棉花回來。
還好她接繡活時剩了好些布頭,她找出來費心搭配了下就坐在院子裡納鞋底,十一月份的南方連太陽都是暖的,曬在身上舒服極了。先給小梁做雙鞋,然後再做她和李大牛的,雖說做完屏風她想休息一陣,但這針線是離不了手了。
“你們怎麼這麼壞啊,人家癱在床上動不了你們還去紮人家心窩子。”
燕子娘這話劉大娘可不敢認,“看你說的,我們是那人嗎?我跟裡正媳婦可是提了東西去探病的。”
“提的什麼?”
“最近不是冷了嗎,家裡也沒啥菜,我就從豬草堆裡挑了幾個嫩的野菜拿過去了,給她們添個菜。”
王氏笑了,“要不說你會辦事呢,拿著東西還挺合適。”
劉大娘笑道:“那當然,這小柳村還有誰比我更會做人呐。”
燕子娘撇撇嘴,“得了,你快說,後來怎麼樣了?”
張大娘清清嗓子,“我們去的時候院子裡就傳著一大股藥味,誰知道一進屋子也不知道是什麼味雜在一起,搞得我差點沒吐出來。”
這事燕子娘有經驗,“當年我家老頭腿傷了以後吃喝拉撒都在屋裡解決,味道確實不好聞。”
張大娘睜大眼睛看著她道:“不止這些,我們進去的時候飯菜都灑在床邊,碗也被摔在地上。估計是春草喂她吃飯她心情不好就拿人碗撒氣了,就這樣我們走的時候安慰她她還說婆婆脾性變好了,並沒有受什麼氣。哎,三丁嬸這人不怎麼樣,但娶的媳婦是真好。”
春草的遭遇王氏早就知道了,她現在比較關心三丁嬸的傷勢。
“哦,我們去的時候她整個人躺在床上動都動不了,手裡還拿著一根棒子,估計是拿來打春草的。臉上的傷也沒好,現在坑坑窪窪的還流膿,聽說三丁叔都不跟她睡一屋了。那腿也不知道怎麼傷的,李郎中都治不了,隻能在床上躺著。”
“那她男人就沒想著帶她去鎮上看看?”
張大娘朝四周看了看,輕聲對她們倆道:“你也不想想今年三丁嬸都請了幾次郎中了,三丁叔那個鐵公雞能忍住沒休了她就不錯了,怎麼可能出錢給她治,她身上傷這麼多,得多少錢才夠啊。聽春草說李郎中也好久沒去了,現在喝的藥都是之前剩下的藥渣熬的。”
沒想到三丁叔也狠得下心,燕子娘不由得感歎:“也是可憐。”
“可憐什麼呀,我們好心去看她她還罵我們,說我們不安好心去看她笑話,拿著棒子揮來揮去的,什麼人呀。”
王氏也跟著罵,“就是,自己什麼德行不清楚嗎?有人去看就不錯了,還發瘋,活該她癱了,肯定是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
燕子娘拉拉她的袖子,“這話你跟我們說說就算了,可彆說出去。彆看大家都看不上她,但村裡她們家親戚不少,親戚間哪怕看不上也要互相幫助的。”
王氏不置可否,“嫂子你就放心,我有分寸。”
昨晚就聽說她們會去看三丁嬸,王氏等不及要知道她現在的慘樣,吃完午飯才匆匆趕來打豬草,今天的訊息真不錯,不枉費她特意趕來聽。
第56
章
你能不能教我?
“哼唧,哼唧。”
豬圈裡的豬叫的得厲害,就那麼點豬草王氏也懶得煮,放水裡洗洗就倒進豬槽裡,王氏手剛舉起來兩頭豬就仰著頭衝她叫,等豬草一倒下去就開始搶。要是煮好的豬食這兩頭笨豬還能把豬食拱得飛到她身上,都是活祖宗呀。
“慢點吃,又沒人跟你們搶。”
現在還有謝芸娘幫著分擔點家裡的事,也不知道以前家裡養兩頭豬她是怎麼喂大的。
王氏喂完豬就直奔廚房,灶上的火就沒停過,一開啟蓋子一大股熱氣就直直衝上屋頂,王氏動作再快還是被熱氣熏到手了。
“噓,噓。”
王氏吹吹手沾了點涼水,才找了兩塊抹布墊著才抬下來,放到地上的時候發出“咚”的一聲。
謝芸娘趕緊拿筷子把玉米餅夾到甕裡,王氏已經在刷鍋倒水,又添了把柴火。
等到玉米餅全部夾完謝芸娘又拿起盆裡還沒蒸的玉米餅放進去,等做完這些她的手痠得都要拿不動筷子了。玉米餅裝好了,就等鍋裡的水開了拿來和麵就可以蒸剩下的玉米餅。
袖子都被熏濕了,謝芸娘就拿起一個玉米餅到外麵吃。來掀開上麵的玉米葉子,黃燦燦的玉米餅就露出來了,謝芸娘吹了兩口才開始吃,軟軟糯糯的,真甜。
冬日裡的太陽落山比以往快了一個時辰左右,李老二父子扛著樹回家的時候天已經開始暗了。
“嘭”。
兩根大樹乾被甩在地上,捲起一陣塵煙。
“放這裡晚上會被霜凍到的,去拿稻草來蓋上。”
“嗯,鋸好就抱過去。”李老二把樹乾鋸成一段段的,李大牛就掄起斧頭劈。
王氏看著幾近黑透的天道:“天都黑了,還看得見嘛嗎?拿稻草遮著,明天再鋸吧。”
“鋸完這截就停了。”
李老二年紀大了眼睛也沒以前好使,他現在就是在憑感覺鋸,也不好受。
王氏摸了摸麵前的兩根大樹乾,很厚實,肯定耐燒。
“明天還去嗎?”
李大牛道:“我跟爹忙活半天了才把這兩棵樹砍下來,樹枝還堆在山上沒有處理,明天我要去把那些樹枝劈完帶回來。”
“咕嚕。”
李大牛摸摸空空的肚子問道:好餓,飯做好了嗎?”
王氏道:“你媳婦正在做呢?應該快了”
劈好的木頭李大牛抱去柴房放著,沒劈的就用稻草蓋起來。每年秋收田裡剩下好多稻草,家裡有牛的就會收回家喂牛,沒有牛的隻收一些回家,剩下則一把火燒在田裡當做肥料。
廚房裡謝芸娘正在做飯,李修梁拿著一個玉米餅在吃。
謝芸娘見他進來便道:“小梁,去給爹拿一個玉米餅。”
“爹,給你吃。”
“真乖,好吃嗎?”
“好吃。”
李大牛摸摸他的頭,“那你就多吃點。”
畢竟接下來的兩個月都見不著飯了,想到那黏糊糊的玉米糊李大牛有些抵觸,那玩意太難吃了。
吃完飯其他人都去睡了,王氏和謝芸娘還在廚房守著,直到半夜玉米餅都做好才睡去。
謝芸娘起來的時候家裡一個人都沒有,簡單吃個玉米餅後她又把昨天沒納完的鞋底拿出來繼續納。
“嫂子,你在家嗎?”
謝芸娘疑惑地開啟門,“燕子呀,快進來,你今天不去打豬草了?”
“我家的豬昨天賣了一頭,現在不用一整天都去打豬草了,我就來找你玩玩。”
“這樣呀,快進來。”
燕子一進去就看見了謝芸娘還沒納好的鞋底,“嫂子你在納鞋底啊?”
“嗯,天越來越冷了,就給小梁納雙鞋底。”
兩個人又聊了會燕子才吞吞吐吐他道:“嫂子,你能不能教我做衣服啊?”
謝芸娘這才注意到她剛剛是提著籃子過來的,“可以啊,不過做衣服我也不是很擅長,可能隻能教你最基礎的。”
燕子本來是有些羞愧的,聞言開心地道:“沒關係,隻要你願意教我就好。我之前一直在乾活,最近我娘才開始教我做衣服,但我太笨了,總是學不好,她又很忙,我就來找你了。”
似乎是怕謝芸娘不答應,燕子又急忙跟她保證道:“我知道你也很忙,你放心,我不會總來的,每天吃完早飯那段時間我再過來,半個時辰左右就回去你看可以嗎?”
她現在主要是在家裡乾些輕省活,繡完屏風以後她也想休息一陣,教燕子的時候她還可以跟著做做衣服襪子什麼的,有人做伴她以後就不會那麼無聊了。
“好,那你以後吃完飯就過來。不過,娘不喜歡我太張揚,你不要跟人說。”
村裡人大都是拐著彎的親戚,要是她教了燕子其他人也跟風過來就不好了。
燕子很聰明,一下就明白她在說什麼。
“嗯,我娘在家也是這麼囑咐我的。”
說完燕子就把籃子上麵的布掀開,裡麵躺著十幾個雞蛋左右。
“我娘說不能讓你白白辛苦,就裝了幾個雞蛋讓我拿過來。”
謝芸娘知道李家跟燕子家的關係不錯,本來是想推辭的,在燕子的一番勸說下還是收下了,把雞蛋放好後謝芸娘拿出幾個玉米餅放進燕子的籃子裡。
“我家昨天做了玉米餅,你帶回去嘗嘗。”
“謝謝嫂子,那我先回去了,吃完飯我再過來。”
“好。”
第57
章
嫂子,你真厲害!
謝芸娘送著燕子出了門又坐著納鞋底,入冬已經幾天了,但除了早上和晚上很冷外,中午那段時間還是會出會兒太陽。大大的太陽掛在高空,曬得人難受,她就放下東西準備做飯。
玉米餅已經做好了,以後他們家直到過年前都不會吃米飯。省去煮飯的功夫謝芸娘很快就把菜準備好了,隻等人回來就開始做飯。
“砰。”
李大牛挑著一擔柴回來了,後麵還跟著李老二和李修梁。
李大牛把柴放到柴房門口就去廚房喝水,擔子能裝的柴太少李大牛就沒帶帶擔子,而是把樹枝堆成一大捆然後用繩子係起來。
謝芸娘把上麵的繩子解開就開始摞柴,“這麼多啊,山上還有嗎?”
李大牛喝了一口水才道:“我跟爹昨天扛回來的樹大著呢,我們劈了半天才把大的樹枝劈好,山上還堆著好多,大概還有三四趟才完,飯做了嗎?”
“菜都洗好了,隻等你們和娘回來就開始做。”
“娘給外婆家送玉米餅去了,估計要在那邊吃飯,不用等她。我和爹還要去一趟山上,等我們回來再做吧。”
“好。”
卸完柴李老二父子挑著擔子出門,謝芸娘送著他們出了門纔回家。
娘,我餓了。”李修梁一把抱住她的腿,睜大眼睛看著她。
謝芸娘摸摸他的頭,“爹和爺爺去山上挑柴了,等他們回來才能做飯,娘給你烤個玉米餅吧。
“我要自己烤。”
謝芸娘指指麵前的火,“火才剛著的,還沒出碳,等出碳了再烤才香。”
李修梁乖巧地點頭,雙手撐著下巴盯著麵前的火光看。
“今天去的地方遠不遠,走著累嗎?”
“累!那個山可遠了,走了好久纔到。去的時候是爹爹背著我上去的,回來的時候自己走可累了。”
李修梁不知道想到什麼眼睛都亮了不少,興奮地道:“回來的時候我們遇到了大富哥哥,他爹掏到了一個鳥窩,裡麵躺著三顆鳥蛋,鳥蛋好小,比雞蛋還小,大富哥哥說可好吃了。我跟爹說我也想吃鳥蛋,但是爹說鳥蛋很難找,他有空了就給我找。哎,也不知道鳥蛋是個什麼味道。”
李修梁雙手撐著下巴,嘴巴高高嘟起滿眼都是委屈,看著可愛極了,謝芸娘忍不住把他抱在懷裡哄。
“鳥蛋很難找的,等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去找,說不定就找到了呢。”
“那我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啊?”
“你好好吃飯很快就能長大了。”
吃完飯燕子就過來了,還帶著做衣服要用的工具,謝芸娘簡單問了她幾個問題,瞭解了她現在的水平後就開始從最簡單的裁布開始教起。
“嫂子,你真厲害,我娘之前教了我好幾遍我都沒聽懂,現在你一教我我就會了。”
謝芸娘笑道:“那你先按我剛才說的裁一段布看看。”
燕子接過剪刀小心翼翼地開始剪裁布料,剛開始還好,後麵漸漸剪得有點歪。
燕子一看布都裁歪了就緊張地看著謝芸娘,“嫂子,怎麼辦啊,這塊布是不是被我剪壞了?”
謝芸娘拍拍她的手安撫著她,“彆怕,隻是裁歪了,到時候縫的時候費心些就行,把剪刀給我,剩下的我來。”
“哦。”
“哇,嫂子你好厲害,比我娘剪的都順。”
謝芸娘笑道:“等你以後做慣了就好了。”
“這塊布是我娘買來給我侄子做冬衣的,她想讓我把手藝練起來就給我了。不說好看嘛也要做件完整的衣服來。不然我都沒臉見我嫂子。”燕子說著神情情有些落寞地低下頭。
“我也見過你嫂子,瞧著是個爽朗開明的人,你第一次做衣服就算做得不好我相信她也會理解你的。”
“真的嗎?”
謝芸娘笑道:“當然,實在不行還有我看著呢,你肯定能把衣服做出來。”
燕子激動地一把抱住謝芸娘,“嫂子你真好。”
謝芸娘捏捏她的臉,“好了,快做吧。”
“嗯。”
布裁完了,謝芸娘就從最簡單的縫袖子開始教,縫縫補補這事燕子以前還是經常做的,燕子上手得很快。
“呀,燕子也在呢?”
原來是王氏回來了,手上還提著一個小袋子。
“娘回來了,吃飯了沒?沒吃的話我去做。”謝芸娘說著就往廚房走。
王氏道:“彆做了,我在你外婆家吃過了,你們倆這是在做衣服?”
燕子一下就站了起來,聲音也有些急促。
“嬸嬸回來了,這衣服我老是做不好,我娘嫌我笨手笨腳的,我就來跟嫂子學學。”
王氏神情不變,“這樣啊,你嫂子彆的不說,也就做衣服這件事還算靈巧,你跟著她好好學,以後給你爹孃做兩件他們不得高興壞了。”
燕子紅著臉道:“要是能學會就好了,就怕我太笨了學不好。”
“隻要肯用心什麼學不會,你們接著做,趁著日頭好,我去洗兩件衣服。”
王氏說完提著袋子回了自己房間,很快就抱著幾件衣服出門了。
“好了,我們繼續吧。”
第58
章
不比彆人家的媳婦差
王氏洗好衣服回來時燕子已經走了,謝芸娘見婆婆回來了就過去幫她曬衣服。
“燕子回去了?”
“嗯,她今天早上過來說衣服老是做不好,想跟我學學,還帶了十個雞蛋過來,我推拒不過就收下了,又給了她幾個玉米餅。”
王氏停下手上的動作想了想道:“
我之前也聽她娘說過這事,雞蛋收了就收了,以後好好教她就是。隻是,燕子從小就在村裡長大基礎可能差了些,能做出齊整的衣服來就行,你也不用教太難的。”
謝芸娘點點頭,“我知道的,燕子也說了隻要會做就行,太難的我也教不了。”
王氏想了想又道:“燕子一家跟我們家一直都很要好,平日誰家有事都會互相幫忙,你能教燕子做衣服也是好事。不過我知道你每天做繡活也挺忙的,要是實在沒空你也不用勉強。”她就怕謝芸娘因著兩家的交情不敢拒絕,到時候再耽擱她的事。
謝芸娘道:“我前天才交了一個屏風還沒拿到錢,我想先休息一陣子等拿到錢了看看什麼繡品更掙錢再開始做,最近倒是有空的,燕子來陪我說說話也不錯。”
“你心裡有數就好。”
“外婆她老人家身體還好吧,今天怪我起遲了,不然應該跟您一起去看看纔是。”
提到老母親王氏就笑了,“娘都當老祖的人了,家裡人都叫她歇著在家裡喂喂雞鴨再看一下孩子其他活不用她操心她也不聽,每天背上背簍打豬草,要不就上山撿柴,我兄嫂擔心她還托我去勸勸,可惜我也沒勸動,好在每次都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謝芸娘笑道:“看來外婆身子骨還挺硬朗,不然想動彈也沒力氣,瞧著比我這個年輕人都好。”
王氏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跟我娘怎麼比得了,她是做慣了,要是你從小在村子裡長大,那些活計你做得不會比我們差到哪裡去。你啊,好好做你的繡活給家裡掙點銀錢也不比彆人家每天下地的媳婦差。”
王氏平日嗓門是大但不蠢,她這幾天也琢磨過來了,她們莊稼人辛辛苦苦一年也就掙個吃喝,每年交完稅還要留口糧能賣的糧食不多,她當家十幾年手裡也沒握著多少銀錢,兒媳婦十天半個月的就能給她十文錢這可比彆人家隻會乾活的媳婦強多了。她之前在乾活的事上對謝芸娘寬鬆也是因為謝芸娘交給她的錢,更彆提鎮上的掌櫃親自開口讓謝氏專心刺繡的事,連老闆娘都看好她看來謝氏的繡工確實不錯,說不定以後家裡還得靠她,現在多誇誇總沒錯。
謝芸娘還是頭一回聽王氏誇她,有點沒反應過來直接呆在原地,好在王氏也不在意這個。
“對了,我嫂子在地裡種了點花生,我剛剛帶了一袋過來,等過年的時候炒了給你爹他們配酒喝。”
花生這個東西跟瓜子一樣呱嘣脆的,謝芸娘也很喜歡,吃完飯嗑嗑瓜子,花生那可是再好不過的生活了。
“還有花生啊,看來我跟爹又有口福了。”
謝芸娘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她猛然回頭就看見李大牛正站在她們身後,也不知道來了多久。
王氏走過去一巴掌拍在李大牛肩上,“你小子什麼時候過來的也不吭個聲,要嚇死我們倆啊。”
李大牛皮厚,根本就不疼,笑嘻嘻地道:“我纔回來想上下茅房,剛進後院就聽見你們在說話,看你們聊的挺高興的就站著聽了會。”
“行了,你去吧,我們倆也回去了。”王氏沒洗幾件衣服,早就曬完了,剛剛不過是跟謝芸娘在說話才沒走的。
柴房門口果然又放了兩擔子柴,婆媳倆頗有默契地上去卸。
“這柴挑完了沒啊?要不要我跟你們去挑。”
李老二道:“我跟大牛一人一趟有點勉強,但也不夠三擔。”
王氏道:“那就帶著刀再砍一些。”
最後王氏還是扛著扁擔,帶上麻繩上山了,天快黑的時候回來滿滿當當的三擔柴。
幾天過去,在謝芸孃的幫助下燕子已經把衣服做好了,最後一針結束後她舉起衣服左看右看喜歡得不得了。
“嫂子,你說我小侄子會喜歡這件衣服嗎?”
謝芸娘笑道:“你拿回去給他看看,肯定會喜歡的。”小孩子哪有不喜歡新衣服的。
燕子小心地把衣服收好,然後就放在籃子提著回家。
晚上李修梁回來還說小五哥哥的姑姑給他做了好看的新衣服,問謝芸娘他什麼時候也能有新衣服穿。
“過年的時候我們小梁也會有新衣服的。”
“什麼時候才過年啊?”
“還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
“還有好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