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謎頸適Ot0D閱藤 041
菜價減半
小小成衣鋪第三次開門的時候還是熱鬨,衣服剩了幾件,但還是盈利的,剩下的衣服有的給李修柱穿了,還有的放進箱子裡等下次再賣出去。
有了三次亮眼的成績,小小成衣鋪正式在縣城站穩腳跟,有時候走在街頭巷尾還能聽到人議論。
鐘小小趁熱打鐵去伢行又買了兩個繡娘回來,以後謝芸娘就隻負責做定製的衣服,彆的都交給四個繡娘做。她還設計了一款專屬她們店鋪的香囊和帕子,當成贈品送給客戶,不少客人買結賬的時候都挺肉疼的,看見精美的香囊和帕子心裡的不舒服就少了些。
“李嫂,你現在管著四個人平日也不要太寬容,該樹立起的威嚴不能少。她們把衣服做好以後你費些心思好好檢查一番,我們的衣服賣得挺貴的,不能有任何瑕疵,不然我們店的名譽就沒了。”
鐘小小看謝芸娘平日裡溫聲細語的,有點怕她鎮不住這四個繡娘,就想傳授她一些禦下之術。
她是好意,謝芸娘也領她的情。
“你放心吧,我有數的。你的鐘食記不是很快就要開張了,都準備好了嗎?”
辣椒醬已經做出來了,但味道如何還是未知,貿然上酒樓飯館推銷也很難把銷路開啟,鐘小小就決定自己先開一家飯館,主要配菜就是辣椒醬。
城中的百姓嘗過辣椒醬的滋味後自會喜歡上這個味道,到時候彆的酒樓飯館為了留住客人就不得不來找她買辣椒醬了。
鐘小小拿出一張帖子,“準備好了,開張的日子就定這個的17,還有四天。我專門留了一個包間給你們,到時候你帶著顧娘子和你丈夫一起過去,你大兒子不是也在縣城嗎?把他也叫上。”
謝芸娘沒想到竟然還有她們的包間,“我們幾個坐大堂就行,包間還是給其他客人吧。”
“我們這麼深的交情怎麼能讓你們坐大堂呢,再說了就算你願意也不能讓我們溫婉賢淑的顧娘子坐大堂呀。”
四天很快過去,鐘小小的鐘食記要開張了,謝芸娘她們早早就來到店門口張望,顧娘子甚至把家裡的下人也叫過來在附近守著。
“各位父老鄉親,今天鐘食記正式開張,菜品以魚為主,有麻辣魚水煮魚和清蒸魚,還有其他常見的菜。從今日起十日以內本店所有菜價減半,歡迎各位進門品嘗。”
門口大部分人是湊熱鬨,聽到鐘小小的話也隻是在底下議論著,進去的人很少。
鐘小小對這種情況心裡有數,早就安排人在下麵應和她了。
“掌櫃的,那你們店最便宜的一條魚是多少文啊?”
“本店最便宜的是清蒸魚,一條三十文,裡麵還加了其他配菜在裡麵,今日菜價減半,一條魚十五文。我們店裡的都是四五斤的魚,加上配菜一條就夠四五個人吃,再沒有比我們家更便宜地啦。”
鐘小小的話剛說完底下的人就一窩蜂跑進店裡,生怕搶不到位置,占不著便宜。
“十五文錢一條魚,你們也去吃吧。”
“是,多謝夫人。”
顧娘子把銀錢拿給身邊的下人,就和謝芸娘走了進去。
“小小,恭喜恭喜。”
“日進鬥金,財源廣進。”
新店開張總空手而來,謝芸娘和顧娘子商量過後在木韻閣買了一個財神爺的木雕給她。
“謝謝。”
鐘小小很喜歡這個禮物,馬上就擺在櫃台最顯眼的位置。
“樓上的包間我已經留好了,我帶你們進去看看。”
鐘小小特意把最好的包間留給了她們,窗子一開啟就可以看見下麵的景象。
“清蒸魚、水煮魚、麻辣魚你們想吃什麼,不想吃的話也可以吃其他的菜。”鐘小小說著就把選單拿給她們。
一直聽鐘小小說她的辣椒醬拿來做麻辣魚是最好吃的,謝芸娘她們就點了一份,選單裡其他菜也點了一些。
“那你們先做,我讓人把茶水送過來。”
謝芸娘知道現在店裡正忙就跟著她一起下去拿茶點,“等菜上來我去叫你。”
“你們吃你們的不用管我,我今天不吃了。”
今天來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什麼貴重的客人,但開業第一天各個地方她都得盯著才行。
第
123章
參軍
午時左右李大牛抱著李修柱過來了,小家夥到處摸摸看看最後站在凳子上趴著窗戶看下麵。
“也不知道小梁會不會來,還有紹清。”這裡離縣學挺近的,昨天李大牛就去縣學跟他說了一聲。
顧娘子沒好氣地道:“那混小子不知道跑哪去了,府裡下人出去找了好幾天也沒找到。”
“左不過就是在縣城玩著,過幾天手裡銀錢花完了就回來了。”
“但願吧。”
以前林紹清也消失過好一陣子我,最後都平安無事回來了,但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她有些不安。
“客官您的菜好了,紅燒排骨、白菜豆腐湯、涼拌黃瓜、麻辣魚很快就好。”
彆的菜不說,那紅燒排骨一看就是配著辣椒醬炒的,聞著彆有一番風味。
“阿柱走,我們去叫小小姐姐。”她本來是讓阿柱叫姨母的,但鐘小小說聽著太老了就叫的姐姐。
謝芸娘帶著李修柱剛出包間門就看見鐘小小跟著一個男人進了包間,她就又折回來了。
“幾位客官,您的麻辣魚做好了,請慢用。”
李修柱本來在看下麵,麻辣魚剛端上來他就被吸引過來了。
“好香啊,我們可以吃飯了嗎?”
謝芸娘摸摸他的頭,“你哥哥還沒來,我們再等等。”
李修柱眼巴巴地盯著碗裡的魚,“那他什麼時候才來啊?我好餓。”
“我來了,你個小饞等急了吧?”李修梁調侃兩句又看向顧娘子“姨母久等了。”
顧娘子笑著朝他招招手,“飯菜剛上好,快坐下吃吧。對了,小小怎麼還沒來,芸娘你再去叫她一下。”
謝芸娘一直注意那邊的情況,鐘小小自從跟著那個男人進去後還沒出來呢。
“小小還有事,我們先吃吧。”
李大牛起身把包間門關了,他們幾個人正式開始吃起來。
麻辣魚是這酒樓的特色,除了魚以外裡麵還有配了幾個素菜,幾個人第一次吃就愛上了。
除了李修柱,他們包間有孩子鐘小小還特意跟廚房說要微辣,但年紀小的李修柱還是吃不了。
“好辣。”李修柱辣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謝芸娘給他打了一碗白菜豆腐湯,把魚肉放在裡麵涮了涮。
“怎麼樣,還辣嗎,不能吃的話你今天就先吃其他的,過兩天娘再帶你來吃不辣的。”
李修柱嘗過後點點頭,“不辣,好吃。”
顧娘子給他夾了一塊排骨給他,“吃吧,這次委屈阿柱了,下次我們跟小小姐姐說不要辣椒了。”
一頓飯不過半個時辰,李修梁吃的是最快的,他還要趕回去做功課匆匆吃完就走了,顧娘子和謝芸娘也吃了個肚兒圓,剩下的菜都被李大牛給包了。
顧娘子看差不多了就想回府,“我看下麵還有不少人,我們老站著包間也不好,跟小小打聲招呼就回去吧。”
謝芸娘也忙著回去做衣服呢,“好。”
下了樓還看不見鐘小小的身影,謝芸娘便知道她還在那個包間裡沒出來,於是她們付了飯錢就走了。
這家酒樓的菜品都是鐘小小親自製定的,味道跟平常他們吃的不太一樣,但今天來吃的人都很喜歡,不出兩天鐘食記的名頭就傳遍臨雲縣大街小巷,不少人趁著半價這段時間慕名而來。
“夫人,不好了。少爺,少爺他要去參軍。”
還沒上馬車,林府的下人就帶過來這麼個噩耗,顧娘子險些沒暈過去。
“怎麼回事,你給仔細道來?”
林管家喘著粗氣,“小的也不知道,是少爺身邊的書童剛剛遞話回來,少爺現在已經在宣雲城外的軍營了,軍營重地他進不去,隻帶回來一封少爺給您的信。”
顧娘子看完信顫抖著唇瓣想要說點什麼,卻兩眼一閉暈了過去。
小時候的記憶很久遠,林紹清已經記不清了,他隻依稀記得自他懂事起他娘就常常躲在角落裡哭。
起初他還以為是他太淘氣了才把娘親氣哭的,後來他才知道他娘哭的真正原因。
他爹在他兩歲起就去世了,母親跟父親感情很好,每次想起父親就黯然神傷,淚流不止。那時祖母還在世,祖母很心疼他,臨走前她把家產一分為二他家和大伯家一家一半,但祖母走後大伯就變了卦,隻留給他們家兩間鋪子和一座院子,剩下的全部被他們搶走變賣然後拿著錢搬去府城居住。
他娘當然不肯,官府、親族,能找的人都找了,但他爹已經不在了原來的交情慢慢變淡,他們毅然決然選擇站在大伯那邊。
後來他娘就帶著他來到安林鎮生活,每天說得最多的就是讓他好好讀書以後做個大官,把大伯家踩在腳下,但他還那麼小,他擔不起那麼重的責任,他開始放縱自己,剛開始他娘會哭著拿藤條打他,但他始終不願意做出改變,久而久之他娘就放棄了,每次看著他的眼神都帶著一絲失望和責怪。
他不是鐵石心腸的人,他也想成為母親的驕傲。但仕途太難了,於是他想到了參軍,他可以換條路讓母親歡喜,成為母親的後盾。
顧娘子醒來後就坐上馬車直奔軍營,但無論她怎麼哀求都沒有見到林紹清。
“罷了,由他去吧。”
第124
章這事不急
時光荏苒,眨眼間兩年就過去了。
期間鐘小小的辣椒醬很受歡迎,不少酒樓跟來訂貨,她靠著辣椒坊和酒樓賺了不少錢,成衣鋪也是。
賣了幾次孩子的衣服以後她又開始做女人的衣服,好多都是沒見過的樣式,謝芸娘跟著她賺了不少,前一陣子她在桂花巷那裡買了個小院子,一家三口從成衣鋪後院搬了出去,李修梁偶爾也會過來住。
最值得一提的事李修梁在一年前定親了,原本謝芸娘她們想的是等他鄉試考完再說,但架不住月老牽紅線,姻緣天上來。
他未婚妻是縣裡富商錢家的女兒,錢英娘是錢老爺的大女兒,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說起她和李修梁的事,謝芸娘也雲裡霧裡的,她隻記得一天晚上李修梁回來就突然說自己定親了,要他們上門提親,卻絕口不提兩人是怎麼認識的。
謝芸娘怕他年紀小一時衝動還勸了他好久,他隻說自己認定錢英娘了。謝芸娘沒辦法就托顧娘子幫她打聽,得來的訊息是這個姑孃家世跟性情都不錯,她也就同意了,回去跟公公婆婆一說他們也沒有意見,事情就這麼愉快地定下來,除了王氏嫂子不太高興以外,但她高不高興李家人都不太在意。
定親後李家人跟錢家父母隻吃過一頓飯匆忙見了一麵,錢英娘倒是每個月都會過來一次跟謝芸娘說說話,但也不會長待,更不會留飯。
這天,錢英娘又過來了。
謝芸娘在縣城朋友少,錢英娘每次來她都挺高興的。
“伯母,再有幾日諫之就要去府城參加鄉試了,我雖是個女流之輩卻也儘我所能幫幫他。可我太笨了,竟想不到怎麼幫他,後來我娘跟我說我們家在府城有一處院子,雖然小了些,但地段不錯,離諫之考試的地方很近,我娘說到時就不要讓他再去住客棧了,住那個院子就好。”
諫之是李修梁的字,錢英娘一直都這麼稱呼他。
錢老爺身體不好終日臥床錢夫人哪裡想得到這些,這恐怕是錢英孃的主意。
“三年前諫之就去府城考試的時候是你伯父跟著去的,聽他們說每到那兩天客棧都是滿的,他們去得晚了些,好的客棧早就滿了,找了好久才找到住處。我還想著今年讓他們早些去,就不用到處奔波找住處。要是能住你們家的院子自然再好不過,明天我就讓你伯父去縣學告訴他這事,不過他甚少回家,平時主意又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提前安排。”
謝芸娘說著一直在觀察錢英孃的神情,就怕她多想。
錢英娘倒是沒有不高興,“伯母彆這麼說,娘說那處院子自買下來就沒住過,閒著也是閒著,諫之能過去住幾天還給院子增添幾分人氣兒呢。我已經讓那邊的下人打掃屋子了,用不到也沒事,就當普通灑掃了。”
當初剛定親時不少人說商賈家的女兒最是刁蠻無理一股銅臭味,以後李修梁有得罪受了。謝芸娘嘴裡說說著錢家女兒怎麼這麼好,心裡也有些擔憂,幾次相處下來她才徹底放心。錢英娘自小跟著父親學習經商,精明能乾,對人八麵玲瓏,卻是難得的赤忱。
謝芸娘笑道:“不管怎麼樣,你爹孃都有心了,諫之鄉試之前可能沒辦法親自上門道謝,還請你們多擔待些。等他從府城回來我讓他親自登門,給你爹孃道謝。”
“這事不急,娘說我們是一家人,什麼時候上門都不晚,還是讓他先以學業為重。”再說到“一家人”這三個字的時候一向爽朗大方的錢英娘臉上出現了些許紅暈。
錢英孃的明事理讓謝芸娘有些愧疚,自定親後錢英娘常來看她,李修梁去錢府的次數卻寥寥無幾。
“好孩子,我以後一定不讓諫之委屈了你。”
這是謝芸娘對她的承諾,也是給自己的。
最後李修梁還是沒有去錢家的院子住,歐陽先生在府城也有宅子,他早就說好鄉試的時候讓李修梁住他那裡,考完他還要帶李修梁去參加宴會。
但就算歐陽先生的宅子,李修梁也不會去住錢家院子。
“小姐,這是李公子送來的錦盒。”
錢英娘從一堆賬本中抬起頭來,“給我看看。”
錦盒開啟,裡麵是一對銀製耳環,還有一張紙條。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錢英娘看著紙條喃喃自語,臉上暈出一抹笑,最後恢複之前清冷的容顏把錦盒關上了。
她是個麵熱心冷的人,在她爹的耳濡目染下她做什麼都是有目的的。她爹病重眼看沒幾年了,族裡叔伯虎視眈眈,弟弟還小,她要給他守住錢家的家業。如果嫁給門當戶對的人家對方會借著她的手吞下她家的家產,她殫精竭苦苦籌劃最後把目光放在了李修梁身上。
第
125章
舉人老爺
幾天後李修梁帶著行李跟著歐陽先生前往府城應考,李大牛本來要陪著一起的,但他說書院裡有幾位好友也要一同前往,加上李大牛也不得閒就沒有堅持跟著去。
木韻閣的活李大牛也就做了兩個月就跟在鐘小小身邊了,主要負責辣椒醬的運送,一個月拿兩百文錢就算在府城也是很好的,就是經常在外麵跑。
十幾天過去,鄉試早就結束了,但李修梁還是沒有回來,隻送了封信回來說要在府城跟著歐陽先生參加宴會,要家裡人不要掛念,終於在放榜前一天他回來了。
“明天府城會派官差到縣衙放榜,縣衙再派官差去中榜學生家裡報喜,大約未時左右我們就能知道結果了。”
李修梁確實一副鎮定從容的樣子,但謝芸娘知道他還是緊張的。
“好快啊,大哥去府城考試依稀才幾天呢,沒想到明天就放榜了。大哥讀書從小就厲害,一定會考上的。”李修柱說完湊到哥哥身邊眨了一下眼睛,“哥,到時候你給我買一根笛子吧,我同窗會吹笛子,每次吃過午飯他都會給我們吹一段可好聽了,我也想學。”
買笛子的事李修柱說了一陣子了,但謝芸娘忙著成衣鋪的事還沒來得及給他買,他還以為謝芸娘怕他耽誤學業不想買,於是便來纏著他哥了。
李修梁笑道:“好,要是考上就給你買,考不上的話以後再說。”
謝芸娘瞪了李修柱一眼,“什麼考上考不上的,彆開這個話頭。笛子我給你買,彆纏著你哥,他身上又沒錢。”
好的不靈壞的靈,這種可得少說。
李修梁笑道:“沒事,我身上還有錢,給他買個笛子不妨事。”
在李修柱眼裡自己哥哥就是個很厲害的人,這次考試肯定能中。想到自己要有笛子了,李修柱滿臉都是高興。
第二天一早隨便吃了東西,李家一家四口就坐上牛車回到小柳村,王氏早就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等著了,還換了套八成新的衣服。
下午太陽快落山時小柳村迎來了一隊敲鑼打鼓前來報喜的官差,陣仗比之前李修梁考中秀才時大多了,一時把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吸引了過來。
“這是怎麼了,咱們小柳村這麼熱鬨?”
“你還不知道啊,李老二家大孫子考中舉人了!”
“舉人?都說窮秀才富舉人,那他們李家不是一下子麻雀變鳳凰要過上大戶人家的日子了?”
“誰說不是,不光他們李家,整個小柳村也可以沾光呢。”
官差就這樣在村人的指引下進入李家院裡,李修梁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官差麵前。
“舉人老爺好,我們是奉縣令大人和學政大人之命前來報喜的。本次鄉試共選取三十名學子,您位列第二十七名,縣衙那邊已經登記造冊,您現在就是我們臨雲縣的舉人老爺了。這次鄉試我們縣就您一個人中了舉,是我們縣的頭一個,我等代縣令大人和學政大人向您道喜。”
官差話音剛落,院外就響起一陣“劈裡啪啦”的鞭炮聲。
呼!此刻李家人懸著的心正式放下,李修梁一中舉他們李家飛黃騰達的日子指日可待呀。
李修梁安耐住心中的歡喜和雀躍,努力維持著麵上的平靜,有禮有節的跟官差說話。
“辛苦兩位大人了,天色已晚縣城大門已經關閉,兩位大人不妨在寒舍將就一晚明日一早再趕回縣城。”
幾位官差對視一眼便接受了李修梁的建議,“如此就叨擾舉人老爺了。”
李修梁纔不過十七歲,乍一被稱為老爺還挺不習慣的,轉念一想旁人對舉人都是這種稱呼也應下了。
李修梁後退一步讓出道來,“幾位官爺裡麵請。”
王氏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糖拿給兩個侄媳婦,“你們幫我把糖給村裡人分一分。”
眼看天要黑了,道喜也道完了,糖也拿到了,村裡人就紛紛回家吃飯。
第二天一早幾個官差就要趕回縣城交差,謝芸娘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才將人送走。
訊息傳開後來李家祝賀的人源源不斷,附近村民來湊個熱鬨就算了,鎮上和縣裡的富戶也派人送了禮物來,還有縣學的學子,從早到晚小柳村都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鬨。
家裡有喜事擺席慶賀自然少不了,中舉是大事十裡八鄉有頭有臉的人來的不少,李家院子根本擺不下,後麵分開擺,村裡人去曬穀場那裡吃,歐陽先生和鎮上來的富戶則在李家院子吃。
名不見經傳的小柳村在這幾天可謂大出風頭,平時擠破頭都見不了一麵的人物幾乎齊聚一堂,附近的村民也是狠漲了一番見識。
李家院子每天都是觥籌交錯,熱鬨了四五天才結束下來。
第126
章
馬
李家經曆了幾天的熱鬨後,總算歸於平靜。
這次宴請幾乎沒有人是空著手來的,村裡人給的銅板小玩意不說,鎮上縣裡來的客人送的都不是凡品,之前太忙了謝芸娘就把東西都放在李修梁屋子裡,現在閒下來後她和王氏花了半天功夫才整理好。
“我把這些天收到的賀禮整理了一份名單出來,誰送了什麼都寫清楚了。都說禮尚往來,我們也不懂,這些人情日後都是要你去還的,你自己收好吧。”
李修梁接過名單略看了一眼便道:“多謝娘,我看裡麵有不少料子,我也用不到你和奶分了拿去做衣服吧。”
謝芸娘道:“這些布料大多是絲綢,我們家人用棉布用慣了,但咱們家到底跟以前不一樣了少不得有需要應酬的時候,我跟你奶商量著裁一兩匹料子出來給家裡人都做上一套留著以後過年過節的穿。其他的就拿來給你做衣服,顏色不適合的就留著以後給英娘用。”
本來按王氏的意思是這些料子都留給大孫子和他未來媳婦的,那滑溜溜的她摸著總感覺瘮得慌,要不是謝芸娘勸她說以後總有些大場麵不能給大孫子丟人她還不願意要呢。
李修梁知道他娘辦事一向妥帖,“都聽孃的,我不常在村裡住,這些料子放我屋裡什麼時候被老鼠啃了都不知道,還是放到奶屋裡吧。有用到的時候奶就拿去用,不必給我說了。”
王氏聽著這話心裡喜滋滋的,“我屋裡東西雜,櫃子也老了,料子放裡麵怕刮壞了,還是放你這裡,我時不時來看看就行。”
李修梁的屋子是前幾年剛特意修整過的,比較很適合放貴重物品。
李修梁覺得這樣不錯,“那就辛苦奶多注意些了。”他又看了一眼禮單,發現顧娘子和錢家送的東西最多,但最貴重的是歐陽先生送他的幾本古籍。
謝芸娘笑道:“錢家送的我都單獨理出來來,錢老爺和夫人是個周全的,幾乎給我們家人都送了東西,我看酒就給你爹,毛煙給你爺爺,料子他們送了好幾個顏色,那些小玩意就給阿柱吧,剩下的首飾和料子就留著給你和英娘用。”
李修梁自然沒有什麼意見,隻是顧娘子送的錢家送的大差不差,他想了想便道:“那姨母送的娘就自己收著吧,這兩年承蒙姨母照顧,都不知道怎麼感謝她為好。”
謝芸娘笑道:“你姨母對我們自然沒得說,現在紹清又在軍營裡對家裡的事鞭長莫及,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去陪陪她了。”
桌上還擺著幾盒首飾,是縣裡幾個富商送了,李修梁給王氏和謝芸娘各自挑了幾樣,把王氏樂得合不攏嘴。
“看我大孫子多疼我,以後奶啊就靠你了。”嫂子那番話就是胡言亂語,看她大孫子多孝順。
回來村裡也有好幾天了,李大牛他們打算明天就回縣裡。
“爹,明天我把鐘老闆給的馬趕回縣裡,家裡的牛就留給你用。”
“咕嚕咕嚕。”
李老二吸了幾口水筒煙,一開口就從嘴裡冒出一股煙來。
“好。”
這次送禮送得最在實處的還是鐘小小,李修梁中舉她送的不是彆的,而是一頭她用了兩年的馬,李大牛平日幫她做事跟那匹馬也很熟,用起來也順手也更適合他現在的身份,作為舉人老爺的爹要是整天趕著牛車在縣裡拉貨難免會讓李修梁被人恥笑,鐘小小這禮物送得正正好好。
“小梁啊,我聽說中了舉人還可以去京城考狀元,你有什麼打算啊?”
李老二總是比彆人冷靜一些,想得也比家裡人多。
“爺,奶,我讀了這許多年書,你們供我不容易。京城路途遙遠,變數也大,我就不參加秋闈了。舉人的功名夠我在縣裡謀個差事了,不管是去學堂坐館教書還是彆的我都會儘力,不會給咱們李家丟人的。”
最主要的原因李修梁沒說出來,他的出身他不是一點都不清楚,再考下去他的身份要是被有心人挖出來彆說做官了,現在的功名都不一定保得住。
李老二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如此也好,凡事多聽多看,不懂的就去問歐陽先生。”
第二天李大牛一家三口坐著馬車走了,熱鬨了幾天的小柳村再次歸於平靜。
第127
章
樂譜
回到縣裡李修梁收到不少人的請帖,能推的他都推了,但也免不了參加了幾次宴會,每個宴會的流程都是做詩、行酒令、然後互相灌酒恭維,幾次下來他身心俱疲,恨不得馬上隱遁回家。
幸好這種狀態隻持續了幾天,他的生活就平靜下來了。
這次回村李修柱得了好多小玩意,每天下學回來就抱著玩,早把笛子的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但李修梁還是給他買了一支回來。
笛聲悠揚婉轉,確實悅耳,能學會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李修梁在縣學是上過聲律課的,勉強能彈幾首譜子,但笛子和蕭他死活學不會半點。
“咿呀咿呀。”
難聽的聲音瞬間傳遍小院裡,李修柱聞聲跑了出來。
“是笛子,哥你給我買笛子了,你真好。”
李修梁用袖子擦了擦纔拿給他,“喏,笛子買來了,你會吹嗎?”
李修柱想也不想就道:“不會,我可以拿到學堂裡讓我同窗教我,不過我聽他說笛子也不是亂吹的,要有樂譜。照著樂譜吹纔是曲子,不然就是雜音。”
李修柱又看向他英明神武的哥哥,“哥,你再給我買本譜子吧,等我學會了,我回來教你,你剛剛是不是也想吹來著?”
李修梁隻覺得有些好笑,這小子還想當他先生呢。
“聽娘說你們學堂這個月有小試,要是你能拔得頭籌的話我就給你買。”
李修柱伸出小手,“拉勾。”
不就是在小試中拿到頭名嘛,有什麼難的。
李修梁伸出手跟他蓋了個章,“拉勾。”
“在說什麼呢你們?”
原來是謝芸娘回來了。
李修柱衝著他哥搖頭示意他不要說出來,然後把手裡的笛子拿給謝芸娘看。
“我哥給我買笛子了,等我學會了我給你們吹。”
謝芸娘拿在手裡看了會又還給他,“那娘就等著了,功課做完了嗎,就玩起來了?”
“早就做完了。”
謝芸娘沒再說什麼,轉身去廚房做飯了,待飯做好了李大牛還沒回來,李修梁才知道原來他跟著鐘小小去府城了,這幾年鐘小小的辣椒醬名聲大噪,但一直都隻做臨雲縣的生意,今年鐘小小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拓寬銷路,就帶著人去府城了。
聽身邊原本就有不少人,帶李大牛去是為了讓他認路,以後方便送貨。
飯吃的差不多了,李修梁便說起自己的事來。
“先生給我找了個差事。”
謝芸娘放下手中的筷子,“是什麼差事?”
“先生說憑我現在的學識和功名足以在縣學教書,但是隻能從最末的班教起。這期間他還會繼續給我傳授知識,過個三五年,他推薦我給最好的甲字班授課。”
竟然是在縣學教書,謝芸娘還以為是在學堂呢,當初找府丞夫人給小梁找師傅真是她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這次小梁中舉府丞夫人也送了禮呢,說起來還得感謝當時顧夫人的提醒。
謝芸娘想著聲音都有些哽咽,“這就好,縣學不是其他學堂能比的,你跟在歐陽先生身邊好好學,凡事多聽他的意見,對你百利而無一害。”
李修梁點點頭,“我會的。”
“之前你去參加鄉試錢家還主動提出讓你去住她家的院子,雖然最後沒用上,到底是他們的一份心意,英娘這孩子實誠,你們定親以後就經常來看我,索性你這兩天沒什麼事,就去錢家拜訪一下錢老爺和夫人。”
最主要的是兩家訂親也一年多了,先前是他們李家配不上人家的門庭,但以小梁現在的功名來說配個商戶家的女兒綽綽有餘。
現下多走動走動,過段日子就該把日子定下來了。
謝芸娘說的與李修梁想法不謀而合,上門拜訪的東西他都準備好了呢,即使謝芸娘不說他過兩天也要去錢家的。
吃完飯謝芸娘就收拾了幾件衣服要出門,“今晚我去你姨母那裡睡,今晚你和阿柱在家要把門鎖好了,明早你就送他去學堂吧。”
李修梁聽著忍不住皺眉,“姨母病情還沒有好轉?”
謝芸娘歎了口氣,“前幾天染了風寒,不然你中舉那天她無論如何也會去的,藥也吃了幾副,這病斷斷續續的到現在還沒好。紹清又不在,她一個人難免心中愁苦,我去陪她幾天,等她好些了再回來,這幾天阿柱就交給你照顧了。”
現在外麵又黑,他不放心謝芸娘一個人出門,就帶著弟弟一起送她過去,而且他也關心顧娘子的病情,剛好去探望一下。
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幾天李老二和王氏都有些苦惱。
舉人名下可以有兩百畝土地不用上繳賦稅,不少學子中舉後會把親族的土地登記在自己名下給親族減免賦稅,但是也會從中得一些好處,朝廷對這些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誰家要是出一個舉人那可真是全村的榮耀。
這幾天不光是本村的人上門明裡暗裡表示要把自己家土地記在李修梁名下避稅,連平日不太走動的親戚也上門了。
這麼大的事他們還真不敢應承下來,他們倆商量一番就決定去鎮上的辣椒坊讓鐘小小給李大牛送信,讓他們回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