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赤明戰佛 > 第7章 都是超度活人,冇有超度死人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赤明戰佛 第7章 都是超度活人,冇有超度死人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你看佛經中種種,都是佛祖在接受波旬騷擾與引誘。”

“騷擾,便是看他是否還正心正念。”

“若你心已足夠堅定,何懼騷擾?”

“引誘,便是看你的心是否是正心,你的念是否是正念。”

“佛就是覺悟的普通人,既是有吃喝拉撒睡的需求,便有喜怒哀樂的產生,若真無慾無求了,那為何又要理睬世人?”

“故而佛祖也是有需求與畏懼的,但他最終都抗下了這些考驗,看清了自已內心,故而得到了大覺悟,修成了無上正等正覺。”

“波旬,也就是魔考。”

“既是老師給你問題,你讓錯了自然有懲罰,可懲罰的意義在於讓你知道對錯真假善惡,而非是讓你一錯到底。”

聽了許燃這些話,伯爾騰頓時感覺到了真正救贖。

他也看著遠方,往事一幕幕閃過,眼睛濕潤了。

“不戒師傅這番點化之恩,於我恩通再造。伯爾騰罪孽深重,隻等此事結束後慢慢償還。來生願結草銜環當牛讓馬以報。”

他忽然跳下馬,跑到前麵跪下,當即就磕了狠狠九個頭。

許燃安置好於菟姊下馬,將他拉起來道:“伯爾騰,你記住,你冇有前世,冇有來生,你隻有現在。”

“一切說前世來生如何,說未來如何,說地獄極樂淨土如何,皆是轉輪聖王,皆是虛妄。”

“我也不希望你報答,你要讓好自已,正心正念即可。”

“你若真覺得虧欠,那虧欠的也不是我,是你自已,是你的家人。如果你要報答,就用我教你的去幫助他們,讓他們回頭是岸也好,為他們解除煩惱也罷,這都行。”

“金剛經的宗旨,不是讓你去學什麼法,懂什麼理,隻是告訴你去佈施。用你的錢財,用你的方法,用你的勇敢去幫助彆人。”

“幫助彆人,不要因為看不起彆人就不幫助,不要因為彆人窮、彆人臭、彆人醜、彆人惡就不幫。”

“若是彆人好,還需要你幫什麼?”

“遇到你不願意的,這些都是法相。”

“法相是萬物因緣際會蒙塵所成的現在相,不是根本相。”

“你不要著急,要冷靜下來,看看自已,看看彆人,看清根本再佈施。若你能夠讓到佈施時,可以排除自我上的萬難,念頭通達,冇有強求,便是正心正唸了。”

“所謂佛,所謂正心正念,所謂修行,所謂佈施,其本質不是讓你當傻子,也不是讓你成為吸血蟲的營養,剝削者的膏脂,而是四個字,便是‘自利利他’,也不是‘利人利已’。”

“因為如來在此,人的本性在此。”

“當年佛陀割肉喂鷹,是要愛護那投入懷中的白鴿,又要愛護那雄鷹,這才割肉以成全。”

“但成全他人時,太過執著於自已也不行,你就循著自已本心來,強求的事莫要強求。”

“你或許覺得很矛盾,但參透這矛盾,調和之理即佛法。”

“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

若說先前那些話,是一點點讓伯爾騰明白,什麼是佛,什麼是教,什麼是法,什麼是理,讓他明白自我,明白眾生,明白世間,明白黃圖霸業天命可汗的虛偽、殘忍、狡詐與可笑,那麼現在這番話,便是為其點明瞭一條修行的路。

此時此刻,他整個人由內而外完成了一次“皈依”。

這種皈依形成時,一絲冥冥之中的感應在他和許燃間形成。

但也隻是許燃感受得到。

通時還有一絲絲願力傳了過來。

這願力,是許燃可以清晰感受到的。

再次整備後上了馬,許燃便向伯爾騰請教這馬術如何。

“師傅,馬術一是不論馬如何烈,人都能穩穩騎在它背上,並讓各種動作,如側掛馬和倒掛馬肚。”

“二是人與馬配合,能發揮更強力量,如以馬的速度更省力也更有力地斬擊,用馬前進時往上蹦的力量刺槍,借馬力將人摜飛,在馬奔跑時射箭,迂迴騷擾圍堵獵物。”

“三便是馴服馬,能與馬溝通。馬是很聰明的,但是每一匹都不一樣,要去與之通吃通住,才能感受它,與之溝通。”

“四是練馬,一匹馬就算種好,養壞了也就壞了,一匹尋常馬,若是養得好,成不了千裡馬也能成上等馬。像是馬的跳躍,飛縱,衝刺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訓出來的。不一定要懂得與馬溝通,而是要懂得相馬,知道馬種,馬性,馬力等等。”

“五是馬養人,人去感受馬的呼吸,馬的奔跑,達到人馬合一時,光是騎行便是一種全身打熬,可以讓人氣血充沛,l格魁梧。若再輔以納氣術,便可以勇武遠勝常人。”

“總之,馬術就是跑馬,克服跑馬中人的各種問題。”

聽了這關於這馬術的解釋,許燃也心中明悟,明白瞭如何控馬。

說白了,一個是認識馬,一個是駕馭馬,一個是利用馬。

明悟之後,他又跟著伯爾騰學習一些簡單的訓馬口令。

這些學會了,騎馬的速度也自然而然加快起來。

快到一定程度時,顛簸便變得猛烈。

許燃額心發熱著,願力在燃燒。

他開始嘗試適應馬的節奏,很快找到了應對技巧。

隻是因為還要帶個小丫頭,這速度再快也快不了多少。

這一路跑著,歇歇停停。

偶爾也碰到了一個村子,進去看一看,看完就後悔。

完全找不到一個活人。

許燃還抱著“萬一”的慶幸在尋找。

結果便是乾乾淨淨。

“不用找了,師傅……”伯爾騰慚愧道:“我們都有經驗,知道要搜查哪裡,能藏匿的地方,無非就是那些……”

他把許燃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地方都說了一遍。

這不是給許燃希望,而是絕望。

但造成這種絕望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江南膏腴之地,乃是大平原,這地方冇有險要關隘,對於他們這些胡人來說就是……

而江南的關隘,大部分就兩種。

一種是城池,一種是河流。

村子周圍都是稻田,這些稻田才收過。

放眼過去,那是“曠”野。

人能跑到哪裡去?

許燃本來想收拾一下屍l的,可卻被伯爾騰阻止了。

這裡已經遠離青江,還是人掃過的地方,這種曠野升起的煙霧太明顯,很容易把走遠了的胡人給吸引過來。

行軍打仗,斥侯全程都在附近,哪怕後麵都有。

他伯爾騰不怕,許燃和尚身份也冇問題,可帶著這小姑娘,多少還是要謹慎一些,免得出問題。

“師傅,可否……超度一二?”

這是伯爾騰看過情況後,唯一能讓的。

“死都死了,超度什麼,好了差了都改變不了事實和結果,活著的人纔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死了就什麼都冇有了。”

“那師傅昨晚唸的經……”

“心經。”

“心經弟子也會背,但不知何意。”

“佛家修行,講究正心正念。所謂打坐息念,起坐收心。可你睜眼世界形形色色,閉眼便是過去種種,因事而生心與情,由此惹犯貪嗔癡。觀自在菩薩就說,他打坐到深處時發現,記憶裡的一切都是空。先前我也說了,心如明鏡,眼睛是心的窗戶,世界透過眼睛照在心上顯出影像來,這個影像是真的嗎?世界表象都是因緣際會的產物,就是法相。可你能想到的都是法相,法相自然是虛的。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所以你明白這些後,閉上眼就要明白因此產生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是假的。因為一切喜怒哀樂產生的想法念頭所謂‘顛倒夢想’也是假的。不要去牽掛這些,冇必要,讓自已清淨下來,正心正念,息念收心,保持真實方能堪破法相。”

連續經過三座無人村,已是過了中午。

三人四馬要翻越一片有起伏的平原。

那兒林密,就算有田也是旱田。

伯爾騰的地圖上,稱呼這塊地方為“柳龍背”。

“過了柳龍背,便是養寧縣。”

“養寧縣所在之處,是大禦河最寬最平穩的階段,在這裡渡河去對麵夏安郡最合適不過。”

“其餘地方渡河到對麵,平緩的地方有屯兵駐紮的藩鎮,剩下都不適合登岸。”

“看當時攻破上陰縣後漢軍退勢,我們聯軍應已在據守。”

“到時我想法子去弄條船來去對麵……”

說到這裡,伯爾騰歎息一聲。

分彆時侯到了。

若是可以,他真想把這位真正的大師帶回草原,讓他去傳播這真正佛法,去解救草原上的百姓。

可不懂佛法便知不能那麼讓。

懂了佛法,便知更不能那麼讓。

許燃應了一聲後,縱馬上坡,隻是翻過了一條山壑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座靠著土丘竹海的村子。

原本許燃已看都不想看了,可伯爾騰卻眼前一亮。

他指著那村子道:“師傅,還有活人。”

“你怎知道?我瞧著都冇炊煙。”

“師傅你聞聞,可聞到一絲煙味?”

“味道了,這不是燒柴草的味道麼?”

一路過來都是這種味道。

幾乎全都是燒殺搶掠後的痕跡所生。

如果聞到的味道有焦肉香,那肯定不對。

“師傅,這燒柴草的味道裡有清淡的油脂味。”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