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5活出自我 第320章 糧荒之一大媽舉報一大爺二
張軍把懷裡的小悅悅遞給秦大妞,鄭重的問道:“一大媽,這話可不能亂說啊!你要舉報易中海,可得有真憑實據,不然最後吃虧的可是你啊!”
一大媽劉桂華從兜裡掏出一疊票據遞給張軍道:“我既然趕緊抱易中海,我當然就有真憑實據,不然我也不會這麼貿然來找你。”
張軍結過票據,粗略一看都是彙款單,張軍看了一眼彙款人竟然是何大清,收款人那一欄是易中海的簽名。
張軍抬起頭問道:“一大媽,你給我這些彙款單是什麼意思?還有這個何大清不是傻柱他爹嗎!他為什麼要給易中海彙款?”
一大媽劉桂華道:“小軍,這些彙款單都是何大清給傻柱兄妹彙的生活費,這錢是從52年開始,直到上個月的,何大清每月給傻柱兄妹每月彙10塊錢的生活費,但這些錢都被易中海給從中截流了,他是一分都沒給傻柱兄妹。”
張軍聽完這話,被驚的都站了起來,提高聲音道:“你的意思是從52年到59年底,易中海整整截留了傻柱兄妹7年的生活費?”
一大媽劉桂華點了點頭道:“是的,這些年傻柱兄妹不僅一分錢沒有收到,甚至都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兒。”
坐在旁邊聽兩人說話的秦大妞破口大罵道:“這個易中海還真不是個東西,我記得何大清剛走的時候,傻柱兄妹都要靠接破爛為生,他竟讓扣著人家的生活費不給,他這是要想活活餓死這對兄妹啊!”
張老太太也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但聽完秦大妞的話,也跟著說道:“這人怎麼會這麼歹毒,拿著人家爹給的生活費不僅不給,就在旁邊看著人家兩個孩子受苦,這人可真不是東西。”
張軍翻了翻手上的彙款單,抬起頭看著一大媽劉桂華問道:“你是什麼時候知道這事的?”
聽到張軍這麼問,一大媽劉桂華心裡就是一顫,磕磕巴巴的回道:“小軍,這事不是我不說,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張軍對一大媽劉桂華的話不為所動,依然追問道:“你有什麼難言之隱?可以說說嗎?如果你的理由合理,我可以做主不就追你的責任。”
一大媽劉桂華聽張軍可以不追究她的責任,心不由得放了下來,整理了一下自己思緒道:“小軍你應該知道,我不能生育,又沒有工作,我的生活全靠易中海的工資活著,所以好多事我都做不了主,就隻能像個老媽子一樣伺候著他,可以說每天都是活的小心翼翼,你說我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敢去舉報他。”
張軍點了點頭道:“你這個理由還算合理,那又是什麼原因讓你今天又來舉報他呢?”
一大媽劉桂華聽張軍這麼問,瞬間就紅了眼圈,眼淚也流了下來。
秦大妞在旁邊也不知道怎麼安慰,隻能是遞給一大媽劉桂華一塊手絹。
一大媽劉桂華並沒有接秦大妞的手帕,用手抹了把臉,開口就扔出一個驚人的訊息,“小軍,你們有些事可能你們不知道,其實賈東旭是易中海和賈張氏生的野種。”
這個訊息張軍之前在許大茂那裡就聽說過,所以並有沒太震驚,秦大妞就不一樣了,直接就“啊”了出來,驚呼道:“你說的是真的?這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一大媽劉桂華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是真的。”
得到確定的秦大妞,眼中閃爍著八卦的火焰,急切的問道:“那老賈知道這事嗎?”
張軍看自家老媽這個樣子,輕輕咳嗽一聲,對秦大妞道:“媽,我們現在正談正事,你一會兒再問這些行嗎?”
秦大妞也知道自己現在談這些有些不合適,尷尬的笑了笑道:“你們說,你們說!……”
一大媽劉桂華接著說道:“易中海當時答應過我,他不會和賈東旭相認的,完了還要他給我養老送終,可是過年的時候,我發現他們不僅相認了,而且對我的態度也是越來越不好,我怕真等我老了,恐怕我會死不瞑目,所以我想逃離易中海的掌控。”
張軍點了點頭道:“你這個解釋還算合理,看在咱們都是老鄰居的份上,我就不追究你知情不報的責任了,但這件事我還要進行調查,所以你還要委屈幾天。”
一大媽劉桂華點了點頭道:“這我知道,不過小軍,你們還是快點好,我怕易中海發現了。”
張軍安慰道,“你放心吧!也就今明兩天的事情,所以你不用擔心,”
等送走一大媽劉桂華後,張軍邊穿大衣邊說道:“媽,我要去趟分局,等宋歌回來您和她說一聲,還有幾天一大媽和我說的事情,您二老千萬不要往外說,就連我爸他們你們都不能說。”
得到秦大妞的明確答應後,張軍拿著彙款單直接就出了門。
十幾分鐘後,張軍已經到了公安東城分局,這件事張軍不想由保衛科出麵,他還是覺得由公安局出麵最為合適,再有就是他還身兼公安局副局長呢!總把精力放在保衛處也不合適。
張軍徑直來到薑德亮的辦公室,張軍敲了敲門後,就直接推門走了進去。
薑德亮看張軍走了進來,疑惑道:“你怎麼這個點過來了?你不應該在家裡老婆孩子熱炕頭嗎?”
張軍走到薑德亮身邊坐下,把那一疊彙款單遞給薑德亮道:“你看一下這個。”
薑德亮接過來邊看邊問道:“這些彙款單是乾什麼的?”
張軍把這些彙款單的來曆,和易中海所辦的事情說了一遍。
薑德亮把彙款單放到茶幾上道:“也就是說這個易中海在七年的時間裡,剋扣了人家將近八百塊錢,最可惡的是寧可看著人家孩子去接破爛,他也沒有給人家一分錢,那你想怎辦?”
張軍不容置疑道:“我的意思是既然有人舉報,那就把人先抓回來審審再說,等明天我們在派人去郵電局一調查就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