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 > 第122章 海風入林百味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 第122章 海風入林百味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山海關號”首航滿載而歸的訊息,像開春後第一股解凍的溪流,迅速傳遍瞭望海坨,也通過曹雲飛捎回的信兒,在他東北老家那個小山屯裡激起了不小的漣漪。

開春了,黑土地還冇完全化透,背陰處還殘留著星星點點的雪殼子,但向陽的坡地已經冒出了嫩綠的草芽兒。曹家小院比往年這個時候要熱鬨得多。院子裡,晾衣繩上掛著的除了往常的乾豆角、茄子乾,今年添了不少新花樣:一串串用細線穿好的海米,在陽光下泛著淡淡的金黃;一片片墨綠色的海帶,像巨大的綢緞隨風輕擺;還有那些切成條、醃漬後晾曬的鹹魚,散發出獨特的鹹香。這些來自大海的滋味,與院子裡柴火垛的氣息、灶房裡飄出的苞米粥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令人食指大動的氛圍。

屯裡的鄉親們,尤其是那些膽大好奇的半大孩子和年輕媳婦,總愛找個由頭往曹家跑。名義上是串門子,眼睛卻不住地往那些海貨上瞟。

“曹嬸兒,這海米咋吃啊?真像你說的那麼鮮?”隔壁院子的快嘴李嫂捏起一粒海米,放在鼻子下聞了又聞。

“那可不!”李鳳英現在可是屯裡的“海貨專家”,臉上帶著幾分得意,“抓一小把,用溫水泡軟了,擱雞蛋羹裡那麼一攪和,或者包餃子當餡料,那味兒,甭提多美了!比咱那肉餡子還鮮靈!”

“這海帶呢?看著跟老樹皮似的,能咬動嗎?”另一個小媳婦指著晾曬的海帶問。

“得泡!泡發了以後,軟乎著呢!燉肉、涼拌都行,聽說吃了還對身子好,補碘!”管彤彤笑著接話,手裡還納著給未出世孩子做的小鞋底。她如今身子漸漸顯懷,行動有些不便,但氣色紅潤,眉眼間滿是將為人母的柔和。

大人們在這邊研究吃法,孩子們則對那些形狀各異的貝殼、海螺更感興趣。青山和雲霞儼然成了“海洋生物講解員”,雖然他們自己也一知半解,但並不妨礙他們指著一個個貝殼,給小夥伴們講述“這是在海邊沙灘上撿的”、“那個像喇叭的是海螺,能吹響”,直聽得屯裡娃們驚呼連連,眼裡全是嚮往。

這山海物產的流通,最初的新奇勁兒過去後,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擺在了曹家人麵前:這麼多海貨,自家肯定吃不完,如何變成實實在在的收益,讓這“山海通聯”的想法真正落地生根?

這天晚上,吃過了晚飯(飯桌上自然少不了一盤海米炒雞蛋和一碗海帶豆腐湯),一家人圍坐在炕上商量正事。炕桌中間,攤開著的是靳從起他爹靳老蔫這段時間記的山貨收購賬本,以及管大山從公社山貨店帶回來的需求資訊。

“爹,靳叔,我看咱這海貨,在咱屯裡是稀罕,拿到公社、甚至縣裡,估計更能賣上價。”曹雲飛翻著賬本,沉吟著說,“咱不能光指望屯裡人零打碎敲地買。”

“這話在理。”靳老蔫點點頭,掏出菸袋鍋點上,“公社山貨店那邊,大山也打聽過了,說是有幾家單位的食堂,還有縣裡的招待所,都對這乾海貨感興趣,就是量要得大,而且要保證質量。”

管大山接過話頭:“是啊,人家說了,要是東西好,價格合適,可以長期要。這可是條正經路子。”

“質量冇問題!”曹雲飛肯定地說,“咱這都是托望海坨老王叔他們精挑細曬的,都是好貨色。就是這運輸和價錢,得好好覈計覈計。”

一直安靜聽著的管彤彤,輕輕撫著肚子,開口道:“爹,靳叔,雲飛,我尋思著,咱不能光是賣原料。你看啊,這海米、蝦皮,咱能不能學著人家,用小紙袋分裝好,貼上紅紙,寫上‘山海珍品’啥的,顯得金貴點?這海帶,能不能切成均勻的絲,也好賣相?”

她這話一下子點醒了大家。是啊,粗拉拉的賣和精細包裝了賣,價錢肯定不一樣。這年頭,稍微講究點的人家,送禮也圖個好看。

“彤彤這主意好!”曹有才難得地開口稱讚兒媳婦,“咱莊稼人實誠,但做買賣,也得動動心思。”

李鳳英也附和:“就是!咱家人手夠,我、彤彤(輕省活),再加上雲霞搭把手,包裝這點活兒不算啥。”

商量到最後,定下了初步方案:由曹雲飛和靳從起負責,先帶一批品相最好的海貨去公社和縣裡探探路,直接跟山貨店和可能的需求單位接觸。家裡女人們則開始嘗試小包裝。同時,山裡的收購也不能停,蘑菇、木耳、蕨菜等山珍也要準備好,下次曹雲飛去海邊時帶上,實現真正的“山海互換”。

說乾就乾。第二天,曹雲飛和靳從起就套上馬車,裝上幾大筐精心挑選的乾海貨,直奔公社。到了公社山貨店,管大山早就跟負責人打好了招呼。那負責人一看曹雲飛帶來的海米,個頭均勻,顏色鮮亮,一聞那股純正的鮮味,就知道是上等貨。再嚐嚐泡發後的海帶,厚實軟糯,更是滿意。雙方很快談妥了價格,雖然比零售價低些,但勝在量大穩定,而且答應長期收購。

初戰告捷,曹雲飛和靳從起信心大增,又趕著車去了縣城。縣裡的招待所和幾家大單位的食堂管事,一開始對這些“海裡來的東西”還將信將疑,但曹雲飛實話實說,講明來源,又讓人當場泡發試做。簡單的海帶燉排骨、海米冬瓜湯一做出來,那撲鼻的鮮味立刻征服了在場的所有人。訂單紛紛而來,帶來的海貨竟然有些供不應求了。

這一趟出去,不僅換回了厚厚一遝鈔票,更重要的是打通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當曹雲飛和靳從起帶著訂單和預付款風塵仆仆地回到屯裡時,全家人都沸騰了。

“成功了!真賣出去了!”靳從起激動得臉通紅,把那一遝錢小心翼翼地交給父親靳老蔫。

“我就說咱這東西準行!”李鳳英看著訂單,手都有些抖。

管彤彤雖然冇出門,但心一直懸著,此刻也長長鬆了口氣,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晚上,曹家特意包了餃子,用賣海貨賺來的錢買了肉,餡裡放了足足的海米。餃子端上桌,個個白白胖胖,咬一口,鮮美的湯汁和濃鬱的海洋味道瞬間充斥口腔。

“嗯!真鮮!比純肉餡的還好吃!”曹有才吃了第一個,就忍不住誇讚。

“這海米真是提味兒的神仙料!”李鳳英也讚不絕口。

青山和雲霞更是吃得頭都不抬。

吃著這頓意義非凡的餃子,看著家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曹雲飛心裡踏實又溫暖。這第一步,總算邁出去了。山海之間,不僅通了人情,也開始流通財富。他彷彿看到,一條充滿希望的新路,正在腳下延伸。而身邊懷孕的妻子,未來的孩子,都將在這條灑滿陽光和海風的新路上,走向更好的生活。窗外,春風拂過院中海貨的風味,也送來了黑土地復甦的氣息,交融成一麴生機勃勃的樂章。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