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黃金年代 第98章 曉雅書屋開張了
12
月的清晨,寒風裹著碎雪粒,在園丁小區的衚衕裡打了個旋兒,卻吹不散
“曉雅書屋”
門口的暖意。臨街的鋪麵掛著塊新做的木招牌,紅漆寫著
“曉雅書屋”
四個大字,旁邊用白漆描了個小小的書本圖案,是蘇晴前幾天特意找美術老師借了顏料畫的。玻璃門上貼著張淺粉色的海報,上麵寫著
“會員專享:滿
50
元贈學習計劃諮詢”,字裡行間還畫了幾顆小星星,是曉雅的手筆。
沈浩裹著厚厚的棉襖,手裡捧著個熱水袋,站在書店門口幫林父搬書。剛從新華書店運來的教輔堆在門口,用牛皮紙包著,上麵印著
“語文全解”“數學同步練習”
的字樣。“林叔叔,這箱初三的中考真題放哪兒?”
他踮著腳,把箱子往屋裡挪,撥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散得快。林父穿著件洗得乾淨的中山裝,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手裡拿著塊抹布,正擦著新打的書架,聽見問話,抬頭笑著指:“放最裡麵的架子,標上‘初三重點’,學生好找。”
這笑容,是沈浩近兩個月沒見過的。以前林父總低著頭,眼神發直,現在眼裡有了光,擦書架時連邊角的灰都擦得乾乾淨淨,連說話的聲音都比以前亮了些。
蘇晴從屋裡走出來,手裡拿著個筆記本,上麵畫著會員製的表格:“林叔叔,您看這會員積分表,滿
50
元積
10
分,100
分能換筆記本或者鋼筆,咱們進的都是晨光的文具,學生肯定喜歡。剛才王奶奶來問,說她孫子初一語文不好,想讓您幫忙製定個背古詩的計劃,您等會兒有空嗎?”
林父接過筆記本,指尖在表格上輕輕劃著,嘴角的笑意更濃了:“有空,等把這排書擺好就幫她孫子想。以前在鄉下教書,最擅長幫學生抓基礎,背古詩得按朝代排,每天背兩首,週末複習,這樣記得牢。”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等會兒我把計劃寫在紙上,讓王奶奶拿回去,再跟她說要是有不懂的,隨時來問。”
曉雅背著書包從家裡跑過來,手裡攥著疊傳單,紅撲撲的臉上帶著笑:“爸,沈浩哥,蘇晴姐,我去小區裡發傳單啦!張嬸說她鄰居家的孩子上初二,正好需要物理教輔,我去跟她說一聲!”
傳單是沈浩和她一起印的,淡黃色的紙,上麵寫著
“原縣教育局文書、鄉下優秀教師親選教輔,小區門口方便近”,還特意用紅筆標了
“步行
3
分鐘可達”,怕鄰居不知道位置。
沈浩趕緊喊住她:“慢點跑,彆摔著!我跟你一起去,咱們先去
2
號樓,王奶奶家就在那兒,順便把學習計劃給她帶過去。”
兩人裹著棉襖,踩著薄雪往小區裡走,傳單上的字在陽光下格外顯眼。遇到買菜回來的張叔,曉雅趕緊遞過去一張:“張叔,我家開書店啦,有您家小明需要的數學教輔,滿
50
元還能讓我爸幫忙製定學習計劃呢!”
張叔接過傳單,笑著拍了拍她的頭:“好啊,晚上就讓小明去看看,你爸以前在教育局,選的書肯定靠譜!”
一上午的時間,書店裡就擠滿了人。放學的學生背著書包湧進來,有的在書架前挑教輔,有的圍著林父問學習問題。“林叔叔,我作文總寫不好,您能幫我看看嗎?”
一個紮著馬尾的女生遞過作文字,眼裡滿是期待。林父接過本子,坐在門口的小桌子旁,拿出紅筆,一邊看一邊圈:“你這篇作文開頭很好,就是中間的例子不夠具體,下次可以寫自己經曆的事,比如幫媽媽做家務,這樣更真實。”
他說得認真,女生聽得入神,旁邊幾個學生也湊過來,豎著耳朵聽。
沈浩和蘇晴在旁邊幫忙,沈浩負責找書,學生要哪本,他能很快從書架上抽出來;蘇晴負責登記會員,把學生的名字、年級寫在本子上,還會提醒他們
“積分滿
100
分能換文具哦”。曉雅則在旁邊幫著整理散落在桌上的宣傳單,偶爾也會幫學生遞筆,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
以前她總躲在房間裡哭,現在看著爸爸忙碌又自信的樣子,看著書店裡熱鬨的場景,心裡像揣了個小太陽,暖融融的。
中午吃飯時,林母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是白菜豬肉餡的,還煮了鍋紅棗粥,放在書店裡的小煤爐上溫著。“沈浩,蘇晴,快過來吃餃子,剛煮好的,熱乎著呢!”
她拉著蘇晴的手,眼裡有點紅,卻笑著說,“以前總擔心你林叔叔走不出來,家裡天天冷清清的,現在好了,書店開起來,他又變回以前那個愛說愛笑的人了,曉雅也不用再擔心,成績都趕上來了。住得近就是好,要是沒有你和沈浩,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蘇晴咬了口餃子,暖意在胃裡散開,笑著說:“阿姨,我們是鄰居,更是一家人啊!以前我們買房,您和林叔叔也幫著打聽小區情況,現在您家有難處,我們幫忙是應該的。而且林叔叔懂教輔,能幫到這麼多學生,這書店開得值!”
沈浩也跟著點頭,喝了口紅棗粥:“以後我們放學就來幫忙,週末還能幫著整理書架,等寒假了,咱們還能搞個‘學習小組’,讓林叔叔給我們補補語文,您看怎麼樣?”
林父放下筷子,眼裡滿是欣慰:“好啊!寒假我就把初一到初三的重點整理出來,咱們一起學,保證讓你們都有進步!”
下午的陽光透過玻璃門,照在書店裡的書架上,把教輔的封麵染得暖融融的。林父坐在小桌子旁,幫一個初三學生分析數學錯題,筆尖在紙上劃過,聲音溫和又堅定;曉雅坐在旁邊,幫著登記新會員的資訊,字跡比以前工整了不少;沈浩和蘇晴則在整理剛到的一批英語聽力磁帶,偶爾還會跟學生聊幾句,問問他們需要什麼教輔。
傍晚關店時,林父數了數今天的營業額,臉上的笑容藏不住:“今天賣了快三百塊,辦了八個會員,比預想的好太多了!”
他把錢小心地放進鐵盒裡,又拿出一部分,“明天去進點初一的英語同步練習,今天有好幾個學生來問,沒貨了。”
曉雅蹦著說:“爸,明天我還去發傳單,咱們讓更多人知道咱們的書店!”
沈浩和蘇晴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風依舊,卻覺得心裡暖烘烘的。看著
“曉雅書屋”
的燈還亮著,看著林父在店裡整理書架的身影,沈浩突然覺得,“住得近”
不隻是距離近,更是在對方需要時,能伸出手,一起把冷清的日子過熱鬨,把難走的路走順暢。
蘇晴看著遠處的路燈,笑著說:“等寒假了,咱們把學習小組辦起來,讓林叔叔當老師,咱們當小助手,肯定能幫到更多同學。”
沈浩點點頭,心裡想著,以後的日子,肯定會像
“曉雅書屋”
的招牌一樣,紅紅火火。
夜色漸濃,園丁小區的燈一盞盞亮起來,“曉雅書屋”
的燈是最後滅的。林父鎖門時,看著招牌上的
“曉雅書屋”
四個字,又想起兩個月前那個酗酒頹廢的自己,想起沈浩和蘇晴遞來現金、選址圖時真誠的眼神,想起曉雅抱著他胳膊說
“爸,咱們開書店吧”
的樣子,心裡滿是感激,這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更是一家人重新振作的希望,是鄰居間互相照應的心意,是這個暖冬裡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