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_搬空養父母家庫房下鄉了 第461章 教育部來人
-
權學林聽著王部長的話,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
他等待這一天,已經等待了太久太久。
曾經,他也絕望過,也埋怨過命運的不公,但在靠山村的這些年裡,他漸漸學會了釋懷,學會了在平凡生活中找尋意義。
然而當希望真正擺在眼前時,他才發覺,自己內心深處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從未熄滅。
“王部長,我……我真的可以嗎?”權學林聲音哽咽。
王部長堅定地點點頭:“當然可以。
老權啊,你的能力與才華,我們始終銘記於心。
這次調你回城,是期望你能繼續為國家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而且,我們瞭解到,你三個兒子都是非常優秀的孩子,我們教育部也有一些針對知識分子家屬的優惠政策,如果他們有興趣,也可以考慮”
權學林連忙擺手,語氣誠懇:“王部長,謝謝您的好意。
我的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我不會過多乾涉他。
隻要我能重新站上那三尺講台,繼續教書育人,我便心滿意足了。”
權學林此時已經很肯定,1977年恢複高考,標誌著國家教育春天的到來。
這一變革不僅為廣大青年開啟了通向知識殿堂的大門,也為無數被耽誤的青春重新賦予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而他的女兒和兒子,也將迎來屬於他們的嶄新黎明。
王部長讚賞地點點頭:“老權啊,你這種淡泊名利、一心為教育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那好,這件事你們自己決定就好了。
你準備一下,儘快和我們一起回城,辦理相關的手續。”
權學林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隻是連連點頭。
這時,權馨和淩司景也聞訊趕了過來。
權馨看到父親眼中閃爍的淚光,又聽了王部長的話,心裡也明白了七八分。
她走上前,緊緊握住父親的手,輕聲道:“爸,恭喜您,終於可以回到您熱愛的崗位上了。”
權學林看著女兒,眼中滿是欣慰:“小馨,爸這些年,最對不起的就是你。
讓你在那個家吃了這麼多苦。”
權馨眼眶微紅,卻漾起一抹笑意,輕輕搖頭道:“爸,您彆這麼說,若冇有在靠山村的這段時光,我或許不會像如今這般堅強獨立。
而且,現在一切都好了,您能回去繼續做您熱愛的事業,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淩司景邁步上前,神色鄭重地對權學林說道:“權叔,您向來是我敬重的長輩,您的學識與為人,都讓我獲益良多。
這次能回城,不僅是國家對您的認可,更是咱們靠山村的榮耀。
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您儘管吩咐。”
權學林凝視著眼前這對年輕人,心中感慨萬千。
他輕輕拍了拍淩司景的肩膀,又溫柔地看向權馨,語氣溫和而堅定:“小馨,司景,爸爸這輩子最幸運的兩件事,一是能繼續投身教育事業,二就是有你們這般懂事的孩子。
以後,爸爸會繼續努力工作,也希望你們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的淩富強也按捺不住,插話道:“老權啊,你這可是雙喜臨門呐!不僅自己能回城,還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
咱們靠山村出了你這麼個了不起的人物,以後說出去都倍有麵子!”
眾人聽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果林裡原本因豐收而忙碌的氣氛,此刻又多了幾分喜悅和期待。
權學林明白,自己即將踏上新的征程,但靠山村的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們,永遠會是他心中最溫暖的牽掛。
未來,無論是教育領域還是日常生活,都將孕育新的希望與可能。
王部長打量了權馨幾眼,突然問道:“老權,難道這纔是”
權學林擦拭了一下眼角,忙介紹道:“王部長,這是我的親生女兒,權馨。
她冇有夭折,而是被人給換走了。
因為她長得和我愛人有七分相像,後來經過查證,確定權馨是我們真正的女兒。
這位是九川縣的縣長淩司景,也是我女兒的對象。”
王部長聽罷,眼中掠過一絲驚訝,旋即露出溫和的笑意:“原來是令愛,真是女大十八變,出落得如此標緻。
還有這位淩縣長,年少有為啊。”
權馨微微頷首,禮貌地迴應:“王部長過獎了。”
淩司景也笑著說道:“王部長,您謬讚了,我不過是儘自己所能為百姓做點實事。”
王部長微微頷首,目光在權馨與淩司景身上稍作停留,繼而轉頭對權學林言道:“老權啊,你這一家子可真是人才輩出。
你回去後繼續投身教育事業,兩個兒子和兒媳也都回到原單位任職,且都身居要職。
你女兒和女婿也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真是讓人欣慰。”
權學林笑著擺擺手:“王部長,這都是他們自己的努力,我也隻是儘到了一點做父親的責任。”王部長笑著輕拍權學林肩膀,道:“老權,莫要謙虛了。
你們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也是你和你愛人的功勞。”
王部長抬眸望向樹上累累碩果,讚許地看向權向黨。
“你這孩子,真不錯。
瞧瞧這片果林,它凝聚著你的心血,也承載著農民們濃濃的希望。
權向黨靦腆地笑了笑,撓了撓頭說:“王部長,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也就出了點力。”
王部長微笑著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許,接著說道:“老權啊,你們家這種積極向上、努力奮進的精神,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回到城裡後,也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持,為國家的建設添磚加瓦。”
權學林重重地點了點頭:“王部長,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的。這次能有機會回去,我們全家都特彆感激,肯定會好好珍惜。”
王部長滿意地點頭。
“好了,咱們也彆在這兒站著了,先回去把回城的事情好好商量商量。”
眾人紛紛點頭,一起朝著村子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