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回氣運被奪後我名滿天下_半夏 > 第66章 第 66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回氣運被奪後我名滿天下_半夏 第66章 第 66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水雲村和附近村落,
家家戶戶都養的有家禽,最常見的就是雞鴨,有些人家還養了些鵝,
然後每家基本也都有養豬,
大多數人家伺候這些家禽比伺候人還精貴,就害怕它們得病。

因著家禽若是染上雞瘟或者豬瘟,下場隻有個死。

還不是一戶人家,
隻要一戶人家發現家禽得了瘟病,幾乎都能傳給整個村子。

有時候能連傳幾個村,或者整個邊關都有可能。

前幾年就發生過一次大的豬瘟,
把整個邊關這邊都給傳染上,
家家戶戶的豬都死了。

那時候很多地方都能看見死豬,
有些村民捨不得丟掉死豬,
就自家人吃。

結果家裡人也染上病,死了不少人。

一般情況,豬瘟不會傳染給人,
但到底是病豬,
本來很多人家窮,縮衣節食,一天吃兩頓,
身體自然虧虛,
這時候還吃下病豬,
很容易生病,那時候死了不少人,
那時候先帝還在位,還派了太醫院的太醫來邊關幫忙治病,最後指出是因病豬引起。

先帝下令焚燒所有病豬。

家家戶戶都在哭,
不願意焚燒,畢竟是肉,有些人家,一兩個月都吃不到一口肉。

那時候先帝派人挨家挨戶搜豬,搜出來就燒掉。

因為不管是不是健康的豬,其實都不可能留下,整個邊關都是豬瘟,看著健康的豬,實則過不了幾日都會犯病。

所以最後把邊關所有的豬全都殺掉焚燒,這才控住了百姓們因為吃病豬生病病死的情況。

那時候沈糯才八歲左右,家裡也養了頭豬,豬病懨懨的,還請了沈大伯來看。

但沈大伯隻會看人的病,哪裡會給豬治病,最後按照人瘟開了些藥,也無濟於事。

後來沈父沈母也有些想把病豬殺了留著吃。

但是見有人吃病豬生病,沈父猶豫,加上朝廷張貼了榜,說邊關很多高溫病人都是吃病豬引起的,希望大家不要偷偷殺豬吃肉,把病豬焚燒掉。沈父聽聞,當機立斷殺豬燒掉,沈母還哭了一場,但也跟沈父的想法相同,知道這些病豬不能吃,她不希望家人生病。

最後朝廷給每戶養豬的人家補貼半兩銀子。

雖然不足以彌補損失,但朝廷已經儘力。

之後一兩年,都沒人敢在養豬。

直到兩年後,才慢慢開始有批百姓繼續養豬。

也因著邊關一直沒人養豬,那兩年豬肉價格特彆貴,兩年後,有人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好時機,買了二十多頭小豬仔,把所有的家產幾乎都給投進去了,那年豬肉價格也還是很貴,等年底豬出欄,那人大賺一筆。

那人叫申興旺,是隔壁永環村的。

賺了那樣一大筆銀錢後,他在鎮上買了房娶了媳婦,還買了幾十畝良田,日子過的有滋有味。

這幾年一直有在永環村繼續養豬,後麵幾年豬肉價格降了不少,但每年他也能賺個幾十兩的銀子。

現在邊關的人都還沒忘記那次豬瘟,所以家家戶戶養家禽都侍弄的很好,打理的很乾淨。

因為那時候京城來的太醫說過,想要家禽不生病,就要跟人一樣,也得把它們住的地方都收拾的乾乾淨淨。

這幾年,家家戶戶養家禽的都多了起來。

申興旺雖在鎮子上買了宅子,但他還要養豬,基本都是住在永環村。

九月初,白日裡還有些熱,這天申興旺一大早起來去豬棚裡看,發現有幾頭豬蔫蔫的,趴在哪不動,也不吃食,昨兒晚上的食兒還在棚裡都沒動。

一開始申興旺也沒多想,以為是天氣熱的原因。

今年的天氣比較熱,前兩個月,棚裡的豬就因天太熱的原因不怎麼願意吃食,他請獸醫來瞧了瞧,獸醫讓他多給豬鵬降降溫就好了,所以他每日都會給豬棚上麵澆灌許多水,這樣能涼快些。

今天看豬們精神不太好,他又喊來人,幫著把棚上澆灌了不少水。

一般這種情況,晚上豬就會吃食了。

結果到了晚上,這幾頭豬都還躺在棚下麵不怎麼動,還是不吃東西。

申興旺心道:‘壞了!’

他可是沒忘記好幾年前的豬瘟,就擔心會有豬瘟發生。

申興旺趕緊去請了村裡的獸醫來瞧,獸醫過來,等給幾頭豬檢查過後,獸醫滿頭大汗,“興旺,你這幾頭豬眼鼻都有粘稠性的分泌物,呼吸粗重,還高溫,我懷疑這是豬瘟啊。”

一聽豬瘟,申興旺臉色都變了。

獸醫繼續道:“今兒早上村裡也有其他幾戶村民找我看豬,症狀就跟你家這幾頭豬差不多,我懷疑是豬瘟,恐怕已經有不少人家的豬都傳染上。”

基本發現豬瘟時都為時已晚,可能不少人家裡的豬都已染上。

申興旺臉色發白,“方獸醫,這可要怎麼辦啊。”

要真是豬瘟,也真真是完了。

因為豬瘟,連朝廷派來的獸醫都沒辦法治,更加不用說村裡麵的獸醫了。

方獸醫晌午去其他幾戶人家發現那些豬的症狀後,心裡已經慌了,這會兒再來申興旺的豬棚裡一瞧,冷汗直冒的。

他道:“而且這次不僅是豬有症狀,其他一些的家禽,雞也開始有症狀了,就是症狀稍微有些不同,食慾減退,呆呆的站著,雞冠是暗紫色的,這好像是雞瘟的症狀。”

一般來說,豬瘟是不會傳給其他家禽的,也不會傳給人。

方獸醫也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豬瘟傳了雞瘟,還是雞傳了豬,或者就是兩種同時爆發了。

最可怕的是,豬瘟不會導致人瘟,最多有些人吃了病豬後會生病,嚴重的會死,可隻要不吃病豬肉就不會生病。

哪怕是因為吃了病豬生病的人,這種病人不會把病傳給健康的人。

可雞瘟不同,如果有人不小心吃了得了雞瘟的雞,就有可能染上雞瘟。

那麼染上雞瘟的人,能通過呼吸,把這種病傳給其他健康的人。

雞瘟會傳人,這纔是最可怕的。

幾十年前有過一次雞瘟傳給人,最後成了人瘟,整個村子的人都被傳染,最後朝廷迫不得已,封鎖整個村子,連派去的太醫都被傳染上,死了無數人,最後是直接封死那村落,才把人瘟隔絕開的。

不過那次的瘟疫並不是邊關這邊,而是南邊,死傷無數,異常淒慘。

因為那場雞傳給人的人瘟,朝廷在每個地方都張貼了皇榜,說明雞瘟的厲害之處,不許人吃得了雞瘟的病雞。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雞瘟都有那麼強的傳染性,這幾十年,各地雞瘟也偶爾會有,但都控製住了,也隻有幾十年前那場雞瘟慘絕人寰。

所以現在連獸醫還特彆害怕遇見雞瘟。

隻要遇見雞瘟豬瘟,是一定要上報衙門的。

申興旺還不到三十,沒經曆過幾十年前的雞瘟成人瘟,但幾年前那場豬瘟他經曆過,知曉意味著什麼,現在聽方獸醫說,竟還有雞瘟,他聽家中的祖父祖母那輩的人說過幾十年前的雞瘟,知道很淒慘。

現在申興旺也有點怕了,可這些豬都是銀子,他不想上報朝廷。

朝廷對待豬瘟雞瘟的法子,都是把附近所有的家禽全部聚到一個地方焚燒掉。

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他哪兒捨得。

申興旺道:“方獸醫,您可一定要幫忙瞧瞧啊,先隨便開點藥試試看?說不定就是天太熱導致的,明天起來就好了。”

“這天也不算很熱了……”方獸醫也猶豫不決的,他想上報朝廷,又擔心被村民們責罵,“這樣吧,我開點藥,你給它們灌下去,等明兒再瞧瞧。”最可怕的是,其他村民家還有雞也生病了,也是不許他先上報朝廷,說先開點藥試試看。

給豬開了藥,申興旺就去煎藥,最後給那幾頭病懨懨的豬喂下。

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這幾頭豬還是不肯吃食,精神氣看著更差了,連著其他又有幾頭豬也開始躺那不動不吃食了,申興旺進去摸了摸,這幾頭豬身上也是發燙。

申興旺冷汗直冒。

他又把方獸醫請來,方獸醫了來了之後看過說,“興旺,不成了,這藥沒用,我得把這事兒上報官衙了,其他村民家裡的豬還有雞的精神氣也都越來越差。”這可是豬瘟連著雞瘟一起來的啊,他實在怕得慌。

申興旺求道:“方獸醫,再等等,您在給開點藥成不,再等一天,明天要是還不成,我保證不阻攔你去衙門。”

結果又耽誤一天,申興旺發現連剩餘幾頭豬也全都病倒了。

他再也無法有任何僥幸,知曉這肯定是犯了豬瘟。

方獸醫也已確定,這就是豬瘟和雞瘟,他也不清楚為什麼兩種瘟會一起來。

以前一種瘟都可以鬨得人心惶惶,現在還是兩種瘟,他怕的不行,再也不敢耽誤,晌午發現鄰居家的雞已經死了兩隻後,再也不敢瞞著,急忙去了奉永鎮,上報給衙門。

永環村和水雲村都是奉永鎮的轄地。

鄭知縣聽聞方獸醫所言,心裡一驚,不敢耽誤,帶著官兵和仵作前往永環村。

仵作本是發現命案時幫著驗屍的人,不過奉永鎮的仵作還懂些獸醫,鄭知縣就一並把仵作帶了去,還請了個鎮上的老獸醫一同前往。

到了永環村,鄭知縣請了仵作和老獸醫挨家挨戶去檢查家禽。

老獸醫檢查了幾戶人家就衝鄭知縣道,“大人,的確是雞瘟,而且還有豬瘟。”

但有些村民咬死都不肯承認,說是天氣熱的原因。

鄭知縣罵道:“這都九月份了,還熱什麼熱!你們真是不怕出事!”

這事兒他也做不得主,要上報給寧州的刺史,畢竟是大事兒,稍微不甚,萬一引起人瘟,又得死傷無數。

邊關轄屬寧州,刺史府就在饒城。

饒城距離軍營也不遠。

鄭知縣回去當天就寫了封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去饒城的刺史府。

寧州刺史年歲已高,害怕擔責,這稍有不慎,死的可都是一村一村的人,加上邊關又是軍營鎮守的重地,馬虎不得,萬一雞瘟傳給人,又傳給軍營的士兵,這可是砍頭的大罪啊。

刺史知曉此事他做不得主,所以寧州刺史又派人快馬加鞭把這封信送去鎮守嘉寧關的攝政王。

這事兒需要攝政王親自來處理的。

等裴敘北收到信已經是次日早晨,他剛練完兵,主要是為了鍛煉裴昊武,這些日子裴昊武整日都被他嚴格訓練著,好在裴昊武也知堂兄是為他好,全都一聲不吭的承受著。

裴敘被也出了一身汗,回到軍帳中,見到宿淩表情慎重,他脫去外衫,問道:“出了何事?”

“殿下,有村子發現雞瘟和豬瘟。”宿淩把刺史府送來的信遞給裴敘北。

裴敘北接過信一看,臉色也微變,他道:“立刻啟程前往永環村,把軍營的獸醫也一同叫去。”

軍營有騎兵,自有馬廄,養了不少戰馬,自然也有獸醫,還都是從京城來到的,醫術怎麼都比村鎮上的獸醫厲害些。

裴敘北也知普通百姓養家禽不易,所以纔想帶著獸醫一同前往,看看能不能阻止這場家禽的瘟病。

裴敘北丟下信,讓人提了桶水進軍帳,衝洗身上的汗水,換了身墨色錦袍,帶著幾名獸醫和幾名親信快馬加鞭前往永環村。

他必須親自走上一趟,邊關重地,馬虎不得。

若邊關因家禽的瘟病傳給人就麻煩了。

而寧州刺史也帶著從饒城尋的獸醫和官兵前往了永環村。

兩邊腳程差不多,申時初,都到了奉永鎮。

鄭知縣給刺史府遞了信兒,就等著那邊派人來查明再做處理。

所以他暫時也沒在永環村守著,晌午都是待在衙門,晌午時回後院吃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