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 > 第54章 星橋專案獲得學術認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 第54章 星橋專案獲得學術認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星橋專案獲學術認可

徐卓遠送封瑤回家後的那個週末,實驗室的氛圍悄然發生著改變。封瑤眉宇間那抹時常縈繞的、因家庭壓力而產生的淡淡陰霾似乎被驅散了不少,她的笑容更加明亮,投入工作時的狀態也愈發專注和富有創造力。這種變化細微卻真切,如同給整個團隊注入了一股柔和的能量。

徐卓遠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那份關於彌補的篤定又加深了一層。他意識到,真正的守護,不僅是抵禦外部的風雨,更要細心拂去她內心可能落下的塵埃。

然而,就在“星橋”專案組內部凝聚力不斷提升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漣漪,從校園的學術圈層中蕩開。

週一午後,徐卓遠被電子資訊工程係的係主任,同時也是國內人機互動領域的權威之一——林為民教授,叫到了辦公室。

林教授年近五十,氣質儒雅,目光卻銳利如鷹。他桌上正放著幾份列印出來的材料,徐卓遠一眼便認出,那是蘇晴之前幫忙整理並遞交給校級評審委員會的“星橋”專案中期簡報的精簡版。

“坐,卓遠同學。”林教授指了指對麵的椅子,語氣平和,聽不出喜怒。

徐卓遠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姿態恭敬而不失從容。他心中快速掠過幾種可能,麵上卻依舊沉靜。

林教授沒有立刻進入主題,而是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落在徐卓遠身上,帶著審視:“這份簡報我仔細看過了。構想很大膽,甚至可以說有些……超前。尤其是關於非線性神經網路動態調諧的部分,試圖繞過傳統馮·諾依曼架構的瓶頸,很大膽。我很好奇,以你們本科階段的知識儲備,是如何想到並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的?”

這個問題直指核心,也帶著一絲對本科生能力的本能質疑。若在前世,心高氣傲又內心敏感的徐卓遠,或許會將其視為一種挑釁,要麼語帶鋒芒地反駁,要麼沉默以對,用冷漠築起高牆。

但此刻的徐卓遠,隻是微微頷首,語氣平和而清晰:“林教授,您的質疑非常中肯。這個思路的萌芽,確實源於我們在學習《神經資訊學》和《高階演算法》時遇到的理論困境。我們意識到,僅僅優化現有演算法,可能無法突破本質性的天花板。”

他頓了頓,組織著語言,既不能暴露重生的匪夷所思,又要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後來,我們查閱了大量邊緣交叉學科的文獻,包括認知科學、甚至高等數學中的流形理論,嘗試進行跨領域的知識遷移。具體的推導過程和資料模擬驗證,在我們的專案日誌和封瑤同學主要負責的演算法核心模組中有詳細記錄。我們承認,目前的研究還很稚嫩,但這確實是我們基於現有知識,進行深度思考和反複驗算後得出的方向。”

他提到了封瑤,將功勞明確歸屬,而非獨攬。

林教授鏡片後的眼睛閃過一絲訝異。他見過太多天才學生,有的恃才傲物,有的在權威麵前唯唯諾諾,但像徐卓遠這樣,不卑不亢,思路清晰,既能堅持己見又能保持絕對理性的,實屬罕見。更難得的是,他話語中對團隊成員那份自然的推崇與維護。

“封瑤……是那個數學係很有靈氣的姑娘?”林教授沉吟道,“簡報裡提到的幾個關鍵數學模型的構建,確實體現了紮實的功底和獨特的視角。”

“是的。”徐卓遠肯定道,“她在數學直覺和將抽象問題轉化為可計算模型方麵的能力,是我們專案不可或缺的。”

林教授靠在椅背上,手指輕輕敲著桌麵,陷入了短暫的思考。辦公室內一片安靜,隻有窗外的蟬鳴隱約傳來。

片刻後,他重新開口,語氣中多了幾分鄭重:“我今天找你來,並非質疑。恰恰相反,是這份簡報引起了我的興趣,甚至可以說,是警惕。”

徐卓遠目光一凝,認真聆聽。

“你們探索的這條路,並非無人涉足。隻是其中涉及的‘神經編碼冗餘度消減’與‘動態自適應介麵’的融合問題,難度極高,國內外幾個頂尖實驗室也在此折戟。我原本認為,本科生接觸這個,為時過早。”林教授話鋒一轉,“但你們這份簡報裡提到的那個‘雙向漸進式學習框架’,雖然隻是雛形,卻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繞過部分傳統線性約束的思路。這很巧妙,甚至……有點邪性,不像是常規教科書能教出來的。”

徐卓遠心中微動。那個框架,正是他融合了前世失敗經驗和今生新領悟的關鍵節點之一。林教授果然眼光毒辣。

“專案目前推進到哪一步了?主要卡在哪個環節?”林教授問道,語氣已然從審視轉向了探討。

徐卓遠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也可能是一次考驗。他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目前的進展,並坦誠地指出了在實時資料流處理效率和特定模式識彆泛化能力上遇到的瓶頸,沒有掩飾困難,也沒有誇大其詞。

林教授聽得很仔細,偶爾插入一兩個問題,都切中要害。一番交流下來,他看向徐卓遠的眼神,已經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帶著欣賞的探究。

“很有意思。”最終,林教授評價道,“你們這個專案,潛力比我想象的要大。但也正因為如此,接下來的路會更難。”他頓了頓,丟擲一個徐卓遠未曾預料的提議,“下個月,在京城有一個非公開的小範圍學術沙龍,主題正好是神經介麵的前沿動態。主辦方是我的一位老朋友,參會者多是圈內的青年學者和少數有潛力的博士生。我可以推薦你們專案組派個代表去聽聽,或許能給你們一些啟發。當然,名額有限,競爭會很激烈。”

這無疑是一個極為珍貴的機會!意味著“星橋”專案第一次真正進入了國內該領域權威的視野,並且獲得了初步的認可。

徐卓遠壓下心頭的激動,沉穩地表示感謝:“謝謝林教授的認可和提攜!我們會認真準備,不辜負您的期望。”

離開林教授的辦公室,午後的陽光有些刺眼。徐卓遠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胸腔裡那顆心臟有力而充滿希望的跳動。這不僅是對專案的認可,更是對他重生後選擇的道路的一種印證。

他沒有立刻返回實驗室,而是找了個安靜的角落,撥通了封瑤的電話。

“瑤瑤。”電話接通,他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振奮,“有個訊息……”

他將與林教授的談話內容,以及京城沙龍的機會,清晰地轉述給封瑤。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後傳來封瑤帶著驚喜和些許不確定的聲音:“真的嗎?林教授……他肯定了我們的方向?可是,派代表去……卓遠,這個機會應該你去最合適。”

“不,”徐卓遠語氣堅定地打斷她,“這個沙龍涉及大量數學模型和演算法基礎的探討,你是最核心的構建者,沒有人比你更瞭解其中的精妙與困境。你去,最能吸收到有用的資訊,也最能代表我們專案的技術底蘊。”

他頓了頓,聲音放緩,帶著鼓勵:“相信自己,瑤瑤。你的能力,足以在那個舞台上被看見。而且……”他補充道,帶著一絲玩笑卻又認真的意味,“我記得,你一直想去京城的國家圖書館看看。”

封瑤握著手機,聽著聽筒裡傳來徐卓遠沉穩而信任的聲音,眼眶微微發熱。他不僅將如此重要的機會給她,更細心地記得她隨口提過的小願望。這種被全然信任、被細心珍視的感覺,如同暖流,衝刷著她內心深處那最後一絲因前世經曆而產生的自卑與不確定。

“好。”她聽到自己清晰而有力的回答,“我去。我會好好準備,不會讓你和林教授失望的。”

掛了電話,封瑤看著實驗室窗外鬱鬱蔥蔥的樹木,陽光透過枝葉縫隙,灑下斑駁的光點。她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在體內生長。原來,當他主動為她撥開迷霧,當她勇敢地接下挑戰,成長的道路竟是如此明亮。

當晚,專案組核心成員開了一個小會。當徐卓遠宣佈了林教授的認可和沙龍名額的事情,並明確表示推薦封瑤參加時,眾人在短暫的驚訝後,紛紛表示讚同。經過這段時間的共事,封瑤的實力和貢獻有目共睹。

蘇晴更是笑著拍了拍封瑤的肩膀:“太好了!瑤瑤,這可是我們‘星橋’邁向更大舞台的第一步,就看你的了!”

看著夥伴們信任和鼓勵的目光,封瑤心中最後一絲忐忑也化為了動力。

會議結束後,徐卓遠和封瑤默契地留了下來,並肩走在回宿舍的林蔭小道上。夜空晴朗,星子稀疏卻明亮。

“有點緊張?”徐卓遠偏頭看她,月光勾勒出他柔和的側臉輪廓。

“嗯,有一點。”封瑤老實承認,隨即又揚起嘴角,“但更多的是興奮。卓遠,謝謝你。”

“謝我什麼?”

“謝謝你把機會給我,謝謝你看得到我……自己都沒完全發現的潛力。”封瑤停下腳步,仰頭望著星空,聲音輕柔卻堅定,“以前,我總覺得要足夠完美,才配得上站在耀眼的地方。但現在我明白了,真正的光芒,是在追逐熱愛、解決難題的過程中,一點點被自己點燃的。而你,是那個一直為我舉著火把,照亮前路的人。”

徐卓遠心中一震,低頭凝視著她被星輝柔化的臉龐。她的話語,如此通透,如此契合他重生的初衷。

“不,”他輕輕搖頭,目光深邃如夜海,“我們是在互相照亮。瑤瑤,是你讓我明白,彌補遺憾最好的方式,不是沉溺於過去,而是攜手創造更好的現在和未來。你的成長,你的光芒,就是我重生……不,是我們這一世,最好的答案。”

夜風輕柔,拂過兩人的發梢。他們沒有再說話,隻是靜靜地並肩而行,身影在路燈下時而交疊,時而分離,卻又始終保持著最近的距離。

青春的裂痕,在共同的目標、相互的成就與深入靈魂的理解中,正被一點點彌補、撫平。通往未來的星橋,不僅在實驗室的程式碼與資料中構建,更在兩人彼此呼應、愈發堅定的心絃共振中,緩緩延伸向璀璨的遠方。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