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年:開局廢墟底下撿校花 第620章 陌生來電
“怎麼個說法?”宋盞問道。
江雲杪回憶,昨晚她和鄧琳琅的本科室友聊天,對方也很意外鄧琳琅一直沒有訊息,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所以我就問了琳琅姐室友,她平時怎麼和家人聯係,你們有沒有她家人的聯係方式之類的。”江雲杪說道,“你猜怎麼著?”
“她室友說,大家都和琳琅姐不太熟悉。”
“不太熟悉?”宋盞疑惑道,“鄧會長看上去像是個八麵玲瓏的人,怎麼會不熟悉呢?”
“難道她們宿舍關係很差麼?”
江雲杪搖頭道:“不,相反她們宿舍關係很好,琳琅姐當上會長後,也幫了她們不少忙。”
“但據她室友說,琳琅姐從來沒在宿舍給家裡打過電話,寒暑假也很少回家,也幾乎不怎麼提自己的家庭情況,大家最關注的大山裡的生活,她也隻是說‘和你們在電視裡看到的差不多’。”
“對了,她經常說起高中用功讀書,她是她們市狀元,也是鎮上曆史上唯一一個考上京大的。”
宋盞問道:“她們鎮在哪?”
江雲杪說道:“學籍上寫的是貴州省凱裡市路當鎮棠下村。”
宋盞點頭道:“這不是挺清晰的麼?”
“吳卓群按照這個地址,就可以找到了吧。”
江雲杪思索道:“我查過了,地圖上隻能找到路當鎮,但是找不到棠下村這個地方。”
“那一片都是大山,每一處山坳都有一個小村子,我猜棠下村就在其中的一處。”
“還有,她學籍檔案上寫的是苗族。”
“苗族。”宋盞想了想說,“苗族是村寨群居的少數民族,如果能夠找到這個棠下村,應該就能找到鄧會長。”
“按照吳卓群的說法,鄧會長因為母親生病回去的,如果她在市裡或者鎮上的醫院,不太可能聯係不上,所以她現在在村子裡的可能很大。”
“她的其他聯係人電話有麼?”
“說不定知道一些情況。”
江雲杪搖頭道:“沒有,琳琅姐檔案上,隻寫了父母名字,聯係方式都是空著的,唯一的聯係方式,也改成了她自己的電話。”
“這樣啊?”宋盞說道,“那還真像吳卓群說的,隻能他自己去找了。”
“能收集到這些資料很不容易了,到時候交給吳卓群讓他自己決定吧。”
宋盞說完,看著江雲杪沉默不語,問道:“還有什麼彆的問題麼?”
江雲杪猶豫後開口道:“你說,琳琅姐會不會遇到了什麼困難?”
“我能夠通過她改名,改聯係人,不談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回家這些事情,感覺到她在不斷地和自己的過去割裂。”
“但現在她一回去就沒有了訊息,我擔心她……”
宋盞說道:“我明白你的顧慮,但這終究是她自己的事情,最多和吳卓群有關係。”
“先讓吳卓群決定吧,如果他需要彆的幫助,我們再視情況而定。”
“咱們說到底還是外人。”
江雲杪說道:“也是。”
當晚,宋盞和江雲杪來到冰糖小屋,吳卓群還在忙碌,他接過江雲杪遞過來的資料,邊看邊打著哈欠。
“凱裡市路當鎮棠下村……嗯,太謝謝你們了。”吳卓群感激道。
“主要謝雲杪就行,都是她跑前跑後的。”宋盞一點沒有居功。
吳卓群對江雲杪重點感謝了一番。
江雲杪擺手道:“小事一樁。”
“這兩天還是沒有琳琅姐的訊息麼?”
吳卓群搖頭道:“沒有,我打算後天就出發去貴州。”
宋盞提醒道:“好,早去早回。”
“去之前可以找當地警察局瞭解一下情況,看看有沒有人報案。”
“另外,這是少數民族聚集區,民風彪悍,儘量彆起衝突。”
“明白了,我會小心一點的。”吳卓群再次感激道。
接下來的幾天,宋盞和江雲杪都照常進行學習和校園生活,期間宋盞還被學校拉去做了一次創業講座。
按照他的預估,風頭已經過去,不會有多少人過來。
沒想到的是,創業講座座無虛席,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女粉絲,甚至都不是京大的學生,她們問的問題也和創業沒啥關係,反而問了一些娛樂圈和蔣蘊祺的話題。
好在講座主持人及時控場,不然整個講座舉辦目的就完全跑偏了。
週六趕上又一屆的百團大戰開始,江雲杪再次邀請宋盞一起去逛逛。
“去年我們加入了海棠詩社,愛心社和漢服社,也算是收獲滿滿了。”江雲杪今天同樣穿了一身漢服,是去年開學典禮的改進版,馬麵裙改得更加清涼一些,適合日常出街。
“是你加入了漢服社,我可沒加入啊。”宋盞澄清道。
“是啊。”江雲杪遺憾道,“就是因為宋老闆沒加,導致漢服社總是缺少那麼一丟丟的發展資金,一直都隻能蜷縮在學校內發展,哎,很難和南方其他高校的漢服社競爭啊。”
江雲杪哭窮給宋盞逗樂了,宋盞道:“你是接過了社長的大旗麼?”
“還是成為漢服社的財政部長了?”
“怪不得今天百團大戰,都沒替社裡站台,原來是專門來拉投資的。”
江雲杪笑道:“被你看出來了。”
“那些新生都是小魚小蝦,大魚在這呢!”
兩人一邊說笑著,一邊路過戲曲社攤位前,攤位上擺著的還是熟悉的狐仙麵具。
“呦,看到這個,宋老闆有沒有想到什麼呢?”
江雲杪拿起麵具抵在宋盞的臉上,那些熟悉的話好像隨時就要脫口而出。
就在這時,宋盞電話響了。
江雲杪也沒怪破壞氣氛,隻是把麵具自顧自地放下,很多場景,縱是有心,也很難再複刻了。
宋盞看了一眼,是不認識的號碼,接通後問道:“誰?”
電話那頭是一個中年婦女的聲音,帶著濃厚的黔東南口音。
“是宋盞嘞對不?”電話那頭問道。
周圍人多,宋盞又聽不太懂方言,又讓對方說了一遍。
“我問,您是宋盞對不?”對方重複了一遍,儘量用普通話,但還是相當不標準。
“對對我是。”宋盞回答。
“那就對嘍。”對方知道找對人了,“有個喊吳卓群嘞客人你認得倒不?”
宋盞聽到“吳卓群”的名字,點頭道:“吳卓群我知道。”
對方又說道:“他走嘞時候隻付嘞一天房錢,現在人沒得回來,行李還擱這,我打他電話打不通,看見他留嘞張字條。”
“你幫得他付一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