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年:開局廢墟底下撿校花 第676章 與世界為敵
聖誕節的晚上,臨睡前,大家一起拍了一張合照。
這是發射中心的傳統,每次發射任務圓滿完成後,都會合影留念。
宋盞和葉一真本來不想參加,主要也是沒有參與發射過程,硬湊熱鬨顯得太刻意了。
但陸指揮很大方地說:“來吧,一起拍吧,我們這難得有客人過來,而且誰說你們沒參與發射了?”
一名年輕工程師調笑道:“是啊,你們比我們中的一大半人,離火箭都近呢!”
大家哈哈大笑。
宋盞和葉一真就這樣在大合影裡留下了自己的笑容,照片裡葉一真穿著藍色的航天工作服,好像和這些航天工作者們融為了一體。
宋盞和葉一真被各自安排到了男生和女生職工宿舍,分彆前,葉一真踮著腳親了一下宋盞的額頭。
“是不是位置不對?”宋盞笑道。
“這裡剛剛好。”葉一真說道。
“好,那就晚安了。”宋盞說道。
“晚安。”葉一真說道,“聖誕快樂。”
“聖誕快樂。”宋盞擺手道。
暴風雪在夜裡1點停了,第二天一早整個發射中心都被積雪覆蓋,宋盞和葉一真等著保衛員們清出門口的積雪後,跟著前方的開路車一起返回了省道,並一路開回酒泉。
臨彆前,葉一真還捨不得這些航天工作者。
“如果能天天在這就好了。”葉一真留戀道。
“天天在這,你會厭煩的。”昨天帶著兩人參觀的路姐說道,“偶爾來玩玩還是不錯的。”
“等秋天了,你們再過來,就能看到成片的金黃色的胡楊林。”
“那個時候最美。”
葉一真說道:“我會回來的。”
回到酒泉後,宋盞和葉一真換了車,然後乘坐航班返回了京城。
當計程車開到清華西門的時候,宋盞問道:“真的不需要我陪你回去麼?”
葉一真搖頭道:“不用了,終歸是我自己的事情。”
“我要自己麵對。”
宋盞知道,關於理想,葉一真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
“好,有事情給我打電話。”宋盞說道。
葉一真欲言又止,宋盞問道:“還有事?”
葉一真踢了宋盞一腳:“打什麼電話啊,你把我手機都扔水裡了。”
宋盞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好說好說,我給你配個新的。”
“下午就送到。”
送彆葉一真,宋盞先回了公司,最近聖誕活動不少,傅朝顏不在,雖然宋盞臨時翹掉了小冰手機的發布活動,但林許智也臨危受命,表現出色,這讓公司內員工們猜測,宋盞不是臨時不來,而是重點培養林許智。
宋盞也懶得解釋,隻要沒人追究他的消失就好。
其實宋盞完全多慮了,公司裡他級彆最高,誰敢真的追究他呢?
相比之下,葉一真就沒這麼幸運了,當她再次出現在學校,回到宿舍不到半小時,學院老師就找上了她,讓她去學院領導辦公室一趟,領導要和她談話。
葉一真淡然道:“正好,他們不來找我,我也要去找他們。”
到了學院樓,五六個領導坐在一起,表情嚴肅,對葉一真頗有些三堂會審的意味。
“葉一真,你不要仗著自己有一點科研成果,就為所欲為,學校不是你家,年輕人不要太倨傲。”
“葉一真,前天晚上的評選會議為什麼不參加?你知不知道,學校對你有多大的期望?”
“評選上不光對學校有好處,對你個人更有莫大的好處,聲望啊,前途啊,都有幫助,你不為自己考慮,也不為培養你的學校考慮麼?”
“葉一真,你昨天去哪了,整個學校翻遍了也找不到你,我們去實驗室,看到你帶的助理們都在玩手機,你看看你管成什麼樣了?”
“你再這麼散漫下去,科研經費的事,學院可不能保證了。”
領導們好像在看批鬥大會,給葉一真說得一無是處。
葉一真就這麼麵無表情地聽著,此時對她來說,這些批評不痛不癢,就像一陣清風吹過山崗。
“說完了麼?”等領導們說得差不多開始喝水的時候,葉一真問道。
領導們麵麵相覷,這是什麼態度?
“都說完了,那換我說吧。”葉一真微笑道。
領導們正等著葉一真的自我反思和批評,沒想到葉一真下一句驚天動地。
“感謝學院和學校的栽培,我發現自己不能承擔學校的看重和期望,我決定不做實驗室主任了,你們可以委任他人,或者解散都行。”
“石墨烯的研究,我也不打算做了。”
“我想要回歸普通學生的身份,就這樣。”
葉一真說完,把兜裡的實驗室主任鑰匙,證件,都放在了麵前的桌子上,然後長出一口氣,輕鬆地走向門外。
“葉一真,你說什麼?”
“你給我站住!”
“我說站住,你聽見沒有!”
“我要去找顧校長!”
葉一真全當沒有聽見,離開的腳步更加堅定。
她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好像整個世界都從黑白恢複了色彩。
葉一真知道,她的這個決定,將會麵對學校怎樣的反應和壓力,包括社會各界的,甚至上麵教育部的,但她已經不在乎了。
哪怕與世界為敵,她也要堅定地站在理想這邊。
這對彆人來說或許很難,因為這意味著天才少女的光環就要褪去,還有那些被科研界給予的厚望,可能也會淪為笑柄。
可是那又如何呢?
哪怕洪水滔天,葉一真也不會再背棄理想了。
當天下午,葉一真不乾了的訊息傳到了學校領導的耳朵裡,他們又找來了葉一真談話,這次就連顧校長也親自到場。
談話持續到晚上8點,最終葉一真笑容滿麵地出來,而其他領導們眼中都是濃厚的不解和失望。
次日,葉一真“隕落”的訊息傳遍了整個清華,然後是整個京城高校圈,直到葉一真父母的耳朵裡。
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襲來,聞到風聲的記者們蠢蠢欲動,開始頻繁出現在學校門口。
天才少女的隕落和出現一樣噱頭十足,也許社會並不需要真的天才少女帶來科研碩果。
——隻是需要話題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