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09:我為財富之王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加州聲浪,佛羅裡達無閒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09:我為財富之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加州聲浪,佛羅裡達無閒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對他而言,這場集會不是政治演說,而是一台高效的情緒原料采集器和一場精心編排的真人秀,特靠譜是那個天賦異稟、無需劇本的主演,而他和他的“深瞳”係統,則是幕後的導演和剪輯師,負責將采集到的

raw

etion(原始情緒)進行篩選、放大,再精準投喂給無數個像約翰·布倫南這樣的特定受眾,鞏固他們的忠誠,並吸引更多感到失落和憤怒的人。

線下狂歡的餘溫尚未散儘,線上更大規模的、定製化的形象塑造和輿論引導,已經悄然開始,特靠譜以為自己駕馭了民意,卻不知他自己的表演,正成為更龐大演算法的一部分。

加州,伯克利。

這座以自由言論運動起源地而聞名的大學城,空氣裡彷彿都飄蕩著左翼自由主義的氣息。

今天,這裡更像一個即將爆炸的高壓鍋,特靠譜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巡迴秀,第一次膽敢開到這片被視為“藍色堡壘”的心臟地帶。

集會地點選在大學邊緣的一個大型露天廣場,早在特靠譜抵達前數小時,場外就已涇渭分明。

一邊是排隊入場的特靠譜支援者(許多是從外地趕來的),他們穿著maga紅帽,舉著支援標語,臉上混合著期待與一種進入“敵占區”的緊張,他們對周圍投來的敵視目光報以更響亮的“usa!usa!”口號。

另一邊,則是規模龐大得多的抗議人潮,學生、無政府主義者、

antifa(反法西斯行動)成員、勞工組織、移民權利活動家……他們高舉著“阻止特靠譜!”、“種族主義者滾出去!”、“法西斯不受歡迎!”的牌子。憤怒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場外,雙方隔著警察設立的金屬路障和身穿防暴服的警察隊伍互相叫罵,緊張情緒在不斷升溫。

“滾回你的高爾夫球場去,寄生蟲!”一個穿著黑色連帽衫的年輕抗議者怒吼。

“找份工作吧,雪花!”一個身材魁梧的特靠譜支援者回敬,故意做出抹眼淚的嘲諷手勢。

火藥味越來越濃,不知從誰開始,第一個水瓶扔過了警戒線,砸在了一個支援者的身上,這像是一個訊號。

瞬間,辱罵升級為推搡,推搡迅速演變成混戰。

雞蛋、石塊、甚至自製的燃燒瓶從抗議者一方飛出,而一些被激怒的特靠譜支援者也衝過警察薄弱的地帶,與抗議者扭打在一起。

場麵迅速失控。

“砰!”一聲悶響,催淚瓦斯終於被發射,灰白色的刺激性煙霧迅速彌漫開來,刺鼻的氣味引發劇烈的咳嗽和淚水,人群尖叫著四散奔逃,和平的抗議徹底淪為街頭混戰。

警笛聲震耳欲聾。

場內的集會才剛剛開始,特靠譜剛剛登上講台,外麵的騷動和隱約傳來的警笛聲已經傳了進來,他停頓了一下,側耳傾聽,臉上非但沒有擔憂,反而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

台下的人群有些不安地騷動起來。

特靠譜抓起話筒,他沒有呼籲冷靜,也沒有譴責暴力,他的表情變得憤怒而猙獰,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全場,甚至壓過了外麵的喧囂。

“你們聽到外麵的聲音了嗎?!”他咆哮著,手指向場外,“你們看到了嗎?!這就是他們對待我們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寬容’的左派!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派’!”

他的支援者們被他的情緒感染,不安迅速轉化為同仇敵愾的憤怒。

“他們不是抗議者!他們是暴徒!是受雇的暴徒!(thugs!

probably

paid

by

soros!)”他擲地有聲地丟擲陰謀論:“他們試圖用暴力扼殺我們的言論自由!因為他們害怕我們!他們無法在思想戰場上擊敗我們,就隻能用石頭和燃燒瓶!”

每一句指控都引來場內山呼海嘯般的歡呼,他成功地將場外的衝突,定義為他個人及其運動所遭受的“政治迫害”的又一力證,而且是升級到的“物理迫害”。

“但我們不會屈服!永遠不會!”他高舉拳頭,像一個正在指揮戰鬥的將軍,高聲呼喊道:“我們纔是真正的愛國者!我們在為這個國家的靈魂而戰!而你們,”他指向場外,又掃視全場,振臂高呼:“你們今天在這裡,就是勇敢的戰士!”

這一刻,他不再是那個陷入尷尬錄音帶的醜角,而是挺身對抗“瘋狂左派”暴力威脅的鬥士和殉道者,場內的支援者們熱血沸騰,凝聚力在共同的“受迫害”感中達到了。

衝突的畫麵幾乎實時傳遍了網路。

在主流媒體上,報道相對平衡,既顯示了抗議者的暴力,也報道了特靠譜充滿煽動性的言論,分析衝突的深層原因。

但在嚴飛控製的媒體帝國裡,一場敘事閃電戰已經打響。

“鷹眼”新聞網的首頁頭條迅速變更為:《伯克利陷落:左翼暴徒襲擊和平特靠譜支援者,言論自由遭暴力扼殺!》。

報道精心挑選了最具衝擊力的畫麵:燃燒瓶在空中劃過、

antifa成員砸碎商店窗戶、特靠譜支援者頭破血流被扶上救護車…而抗議者被催淚瓦斯嗆到的鏡頭則被完全剪掉。

推送的短視訊標題極具導向性:

“愛國者血染伯克利!沉默的大多數不再沉默!”

“是誰在害怕真理?暴力

versus特靠譜!”

“全麵戰爭:左派對我們發動的文化革命!”

演算法開始瘋狂工作:

1.精準投放:將這些視訊和報道優先推送給保守派選民、退伍軍人、持槍權支援者等資訊繭房,配以“你看到了嗎?”、“這就是他們想對美國做的!”等極具煽動性的推送語。

2.激發捐贈:特靠譜競選網站的捐款頁麵被直接連結到這些新聞下麵,配文:“支援特靠譜,就是支援法律與秩序!”小額捐款再次如潮水般湧入。

3.汙名化對手:所有民主黨人,無論是否譴責了暴力,都被“深瞳”的矩陣賬號打上“暴力縱容者”的標簽,希拉裡·克林頓幾年前說過的“

deplorables(可悲之人)”一詞被重新翻出並廣泛傳播,用以佐證“精英左派如何看待普通愛國者”。

在伯克利,衝突逐漸平息,留下滿地狼藉和相互間更深的仇恨,抗議者們堅信他們阻止了一個法西斯分子玷汙他們的城市,並將特靠譜視為一切麻煩的根源。

而千裡之外,在中西部的一個家庭晚餐桌上,約翰·布倫南一家通過“鷹眼”平台看到了伯克利事件的“真相”。

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複雜的政治衝突,而是一場簡單的“正義

vs邪惡”、“愛國者

vs暴徒”的戰爭。

約翰憤怒地拍著桌子:“他們竟然想用燃燒瓶對付我們!我們必須支援特靠譜!隻有他能恢複秩序!”

嚴飛在民心大廈,看著螢幕上“特靠譜支援率在衝突後於關鍵搖擺州微升”的資料簡報,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一場本可能損害形象的街頭混亂,被成功轉化、提煉、包裝,變成了鞏固基本盤、激發戰鬥意誌、並吸引中間選民對“

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產生需求的完美催化劑。

硝煙會散去,傷痕會癒合,但經由“深瞳”放大並植入民眾腦海中的分裂與仇恨的敘事,卻會長久地留存下來,成為美國政治肌體上一道更深、更難以癒合的裂痕。

特靠譜在台上扮演了被圍攻的“英雄”,而嚴飛在幕後,則冷靜地收割著這場衝突所產生的一切政治能量。

佛羅裡達,陽光炙熱。

巨大的露天集會場地人聲鼎沸,彷彿空氣中的每一個分子都在“usa!”的呼喊中震顫。

特靠譜正進行到演講的**,痛斥著虛偽的媒體和無能的對手,汗水浸濕了他額前的金發,在聚光燈下閃閃發光。

台下是紅帽的海洋,一張張麵孔因激動和炎熱而泛紅,在人群的邊緣,一個臉色蒼白的年輕人,名叫利奧,他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胸腔裡燃燒著一種與周圍狂歡格格不入的憤怒。

他聽著台上那個男人將一切他憎惡的東西——移民、全球化、精英——妖魔化,並承諾用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感覺理智的弦快要崩斷。

特靠譜剛剛吼出一句:“他們(指媒體)都是人民的敵人!”,引來又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

就在這聲浪的掩護下,利奧像一枚被壓抑太久的彈簧,猛地掙脫了身後人群的擠壓,以一種近乎笨拙卻異常決絕的姿態衝過了最後一道脆弱的安保人牆。

他沒有武器,隻有手裡緊攥著的一隻破舊的運動鞋——彷彿是他所能找到的、最直接表達蔑視與侮辱的工具。

“騙子!”他嘶啞地喊了一聲,用儘全身力氣將鞋子朝著那個光芒萬丈的舞台扔去。

時間彷彿瞬間慢了下來。

那隻灰色的鞋子在空中劃出一道滑稽又可悲的弧線,它飛得不夠遠,不夠快,輕飄飄地落在距離講台好幾米遠的前排空地上,甚至沒有引起台上人的立即注意。

但特勤局的特工們反應如同觸電,幾乎在鞋子脫手的瞬間,幾道黑色的身影就如獵豹般從不同方向撲向利奧。

他被狠狠地按倒在滾燙的地麵上,臉摩擦著粗糙的水泥地,所有的怒吼和掙紮都被瞬間製服,隻剩下一陣模糊的嗚咽,整個過程快得令人窒息,充滿了暴力的專業性。

台上的特靠譜確實被這突如其來的騷動打斷了。

他身體下意識地往後縮了一下,話語卡在喉嚨裡,臉上閃過一絲任何人都能捕捉到的、最本能的驚嚇,聚光燈讓他看不清檯下具體發生了什麼,隻看到一陣混亂和特工移動的黑影。

這短暫的驚嚇,可能隻有一兩秒鐘,卻足以被無數鏡頭精準捕捉。

然而,就在下一瞬間,驚嚇如同從未存在過一般,被一種更強大的情緒——憤怒,以及一種捕捉到絕佳戲劇機會的本能——徹底覆蓋,他的表情從錯愕迅速扭曲為一種被冒犯的帝王般的暴怒。

他甚至沒有等待局勢完全明朗,一把搶過話筒(彷彿擔心彆人會阻止他發言),手指猛地指向利奧被製服的方向——那裡隻剩下幾個特工寬闊的背影和一雙還在晃動的腿。

“看到沒有?!你們看到了嗎?!”他的聲音通過音響炸開,不再是演講的腔調,而是一種純粹的、未經修飾的咆哮,充滿了戲劇化的指控意味。

人群此刻剛從驚恐中回過神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這就是他們!”特靠譜怒吼,每一個音節都擲地有聲,“輸不起的失敗者!(losers!)卑鄙小人!(lowlifes!)他們無法在投票中擊敗我們,就隻能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他完美地將一次針對他個人的、微不足道的侮辱,上升為對整個運動的攻擊,他不是在為自己辯護,他是在為台下所有的支援者“受辱”而憤怒。

“他們害怕改變!害怕我們帶來的偉大勝利!害怕我!”他捶著自己的胸口,強調著這個“我”字,將個人與運動徹底繫結。

“但你們告訴我——”他猛地將話筒對準台下,聲音拖長,像一個最擅長調動氣氛的搖滾明星,“我們怕他們嗎?!”

“nooooooooooooo——!!!!”

山呼海嘯般的回應幾乎要掀翻整個屋頂。

這一刻,恐懼消失了,隻剩下被領袖點燃的、同仇敵愾的狂熱。

那隻可憐的鞋子不再是一個尷尬的插曲,而是成為了“敵人”絕望和卑鄙的象征,而特靠譜瞬間的“受驚”則被

reinterpret為“臨危不亂”,隨後的怒吼則成了“英勇無畏”和“扞衛支援者”的證明。

在後方的媒體區,記者們還在忙著確認事件細節,思考如何客觀報道這起安全事件;但在嚴飛控製的“鷹眼”直播流和社交媒體矩陣上,定義戰爭的機器已經以光速運轉。

直播畫麵被迅速回放、剪輯。

鏡頭巧妙地聚焦在:鞋子飛出的瞬間(放大其“暴力”意圖);特靠譜那“受驚”的珍貴表情特寫(激發同情);他隨後爆發的、充滿“力量”的怒吼和控訴;台下觀眾群情激昂回應“no!”的沸騰場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