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07:我必死守東北 第246章 四樓,開席吧
“華霖商行”開業,算得上是遼陽城的一件大事了。
雖說商行沒有刻意對外提到大東家的身份,但商圈內哪有什麼秘密,稍微有點人脈的掌櫃們早都知道這於文鬥的背景,最近可跟那剛被招安的青馬坎杜玉霖打得火熱,隻要不太傻的,也就都能猜出這“華霖”的霖指的是誰了。
這位爺,可真算得上是東北這一片的後起之秀了,那躥升的速度可比當年的張作霖還要快得多啊。
那張老疙瘩剛被招安時可連五百人都湊不齊,是從周圍幾個綹子裡借人撐門麵才勉強當上了一營管帶,隨後又四處剿匪好幾年才混成了三營統帶。
再看這杜玉霖,還得是青馬坎家大業大,一招安過來就是滿員配置,連武器、糧餉都先自己掏腰包墊上,這才一年多的時間,杜老疙瘩都是四營統帶了。
一旦這次草原圍剿馬匪再大獲全勝,哎呦呦,這前途是大大的光明啊。
就說這種人開的商行,誰敢不來巴結?
要說唯一讓人想不通的,就是這杜玉霖不在草原統兵,怎麼就突然來遼陽了呢?
就這地方,十幾年內先後經曆了甲午保衛戰和沙倭爭奪戰,那真就是民生凋敝,眼看著往下坡路走啊。
難不成是人家杜大人站得太高,看到了他們這些凡人看不見的東西了?
哎呀,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趕緊趁著開張這機會先去巴結著吧,萬一要能打探出點什麼情報,就算人家大人吃肉,咱跟著喝口湯也是好的嘛。
於是乎,整個遼陽城內的商戶掌櫃就跟被捅了窩的馬蜂,都湧向了“華霖商貿行”的總部。
這可累壞了於文鬥和楊越帆,每天迎來送往,忙得是腳打後腦勺,同時還得跟這些老油條們勾心鬥角,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總得時刻在心裡掂對好後才能出口。
好在像於文鬥這種人啊,從來都不會覺得賺錢是個累人的活,你要叫他閒下來,反倒像要他命一般呢。
這不才剛送走一批人,他就急三火四地小跑來找杜玉霖了。
一進屋,他就看到那小子正躺在搖椅上打盹呢,臉上蓋著一大張畫滿了圖的紙。
於文鬥悄悄走過去,彎腰看著紙上畫的圖,有槍有炮,還有一些機器裝置的輪廓。
“到點了?”
杜玉霖冷不丁的開口了,身子一動坐了起來,從臉上取下了那張紙放到一旁茶幾上。
於文鬥的眼睛跟著紙張就轉移到了茶幾那。
“都中午了,得準備出發了。這又有新圖了?上次給我那張槍的圖可都還沒整出來,你畫得再好,沒裝置也是白扯。”
“所以,下一步就得解決裝置的問題嘛。”
杜玉霖抻了個懶腰,走到牆邊的水盆那,將整張臉都懟進了水裡,隔了一會起來後,朝著天空就舒爽地噴了一大口水。
於文鬥笑了笑,也是難得看到他表現出年輕人的模樣。
邊拿起手巾擦臉,杜玉霖邊繼續剛才的話頭。
“明天我動身回白城了,馬匪又皮緊欠收拾了,你這邊忙活完就去趟營口。”
“嗯,去那乾啥?”於文鬥不解地問。
“嘖,解決裝置問題呀。那兒有家順記商號,你瞭解情況不?”
“知道,在上海那邊乾雜貨起家,早年我還跟著父親登門拜訪過,那時候大掌櫃葉澄衷還在世,現在的家業應該是被長子葉貽鑒接手了。”
杜玉霖滿意地點點頭,將毛巾掛回了原位。
“有這層關係這可太好了。那順記現在除了搞五金雜貨,你知道還做什麼麼?”
於文鬥一臉“你想考我”的表情。
“順記雖說是五金雜貨起家,後來卻是靠賣煤油發達起來的,現在東北地區的大部分油都出自它們家分號。”
杜玉霖雙手輕輕一拍,“對嘍,就是這個。”
“咱們有也要賣煤油?”於文鬥還是沒抓住要領。
“賣什麼煤油?煤油不是重點,而他們的煤油從哪來的纔是。”
“還能從哪來,從阿梅利國啊,哦,哦哦......”
於文鬥終於明白了,這是讓他通過“順記”這層關係,搭上其背後的阿梅利國商行啊。
好主意啊。
裝置正常就隻能去和倭國商會買,那肯定會引起懷疑,而且對方本就有介入東北礦產的心思,註定不會賣裝置給咱們這邊商人的。
但阿梅利就不同了,自從沙倭戰爭後,它就一直想要進入東北市場與沙、倭兩國分食這塊大蛋糕,而順記商號便是橋頭堡、馬前卒。
要說實力,倭國在阿梅利國麵前也隻能算是小字輩的,當年還不是被人家的“黑船”鐵甲艦砸開的國門。
若真要是能搭上阿梅利國的線,什麼先進的機器裝置搞不到?而且保準不比倭國人賣的差。
想到這,於文鬥看杜玉霖的目光就又多了幾分佩服,這年輕人怎麼會有如此的閱曆呢?就算一個人天生聰明,可如果見識不夠也隻能流於形式,是看不到長遠的。
“那咱們用什麼由頭跟順記談?”他搓手問道。
“大量的進貨煤油,給他們點甜頭,以後談彆的就好說了。”
“好一個欲取姑予,錢也不是問題,之前你給我的那些金磚都差不多處理好了,那可夠買好多東西,他們遲早會上鉤的。”
杜玉霖一笑。
“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隻要利給的足夠多,商人都可以賣吊死自己的繩子給你。”
於文鬥眯眼琢磨片刻,隨後緩緩點頭,確實是這麼個道理,錢要先賺到手再說,連錢都賺著還不如先吊死呢。
“一針見血,思想深刻啊。”
“哈哈,那可不。”杜玉霖跨步出門,“走,去見史知州,看看他會不會賣根繩子給咱們。”
於文鬥無奈搖搖頭,隨後就跟了上去。
.....................
大什街的“玉福樓”,是附近最大的一家飯莊,四層的小樓讓其在一眾平房中顯得鶴立雞群。
整個第四層都被人包了下來,夥計們正忙活著打掃衛生,生怕怠慢了一會就要前來光顧的貴客。
最先到的是兩位警官穿戴的人,有眼尖的可認識,這不是遼陽警務局總局董袁金凱、警務學堂督辦王永江麼。
果然是大人物啊,夥計急忙彎腰鞠躬,將二人帶上四樓雅間。
又過了一會,在幾名衛兵開路下,外麵又走進來了一位中年人,雖然一身便衣打扮,但那不怒自威的官氣也足以震懾眾人了。
哎呦,這是知州大人史紀常啊。
夥計的腰彎得就更低了,趕緊帶人上樓,送上最好的茶水。
帶來的衛兵們則守在各層的樓梯口向四周掃視,鬨得大堂裡的食客們吃起飯都有些哆哆嗦嗦的。
本以為著這飯局差不多開始了,卻也不見上麵吩咐開席,難道還有人沒來?
這人譜可夠大的啊,敢讓堂堂知州大人等著。
樓下的食客們突然就覺得飯菜不香了,一個個抻著脖子往大門處觀望,倒要看看什麼人這麼大排麵。
片刻後,一個黑衣年輕人懶洋洋的從外麵晃悠進來,朝著夥計們指了指。
“四樓,這就開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