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1907:我必死守東北 > 第362章 步步危機(還有些感想)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1907:我必死守東北 第362章 步步危機(還有些感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哥薩克的馬隊如旋風般席捲而來,而剛才發出呼喊的正是為首的一名軍官。

隻見這人胯下一匹頓河戰馬,頭戴白色帽簷的大氈帽,上身墨綠色軍大衣、下身燈籠馬褲紮進皮靴中,帆布武器帶從右肩斜挎到左胯,腰間牛皮帶中的恰克西馬刀隨著行進上下擺動著。

黃煥章一看那“兩杠一星”的肩章就知道這人可是個連長,心中暗道了聲“不好”。好在這麼多年在哈爾濱這邊走鏢,他也講了一口不錯的沙語,於是就邊掏酒壺邊熱情迎過去打起了招呼。

“連長大人辛苦,先喝口伏特加提提神吧。”

若按正常情況,這些毛子就知道賄賂要跟著來了,再凶狠的表情都會隨之軟下來的。

可今天這位連長卻一反常態,下馬後抬手就將遞過來的酒壺打到地上,然後公事公辦地看向黃煥章。

“我的話沒聽到麼?開啟所有箱子接受檢查,我要對你們所有人的身份進行逐一審核。警告你,最好不要耍花招,否則你的屍體就會被丟進鬆花江裡。”

“沒問題,我們一定配合。”

說完,他就轉頭吩咐李鳳山帶趟子手們開箱,然後又將早準備好的“運貨清單”遞了過去。

其實黃煥章早在杜玉霖到來之前就在為這次行程做準備了,車上箱子裡裝的都是他從朋友煙館裡借來的鴉片,也隻有這種檔次的貨物才能配得上大規模的鏢隊。

而且在這個時候,向偏遠點地區押送鴉片本就是鏢局的重要收入來源,所以用它作掩護不會引起太大的懷疑。

“運貨清單”本就是“沙國護路隊”開具的,所以哥薩克連長在反複看過後便將單子遞了回來,而過去檢查貨物的哥薩克士兵在看了一圈後也朝這邊輕輕搖了搖頭,於是他就將目光掃向鏢隊裡的眾人。

“火車站出事了你知道麼?”

他看似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

黃煥章立馬一躬身,臉上露出了有些難過的表情。

“具體發生什麼不太清楚,但聽說是死了不少的人,願這些人最終能抵達河彼岸的大草原上。”

連長眯起眼,他沒料到這個華國人竟還懂點哥薩克的信仰,心中的敵視情緒稍稍減輕了點。

黃煥章這人有個優點,平日就很善於傾聽彆人說話,從中能學到不少的知識。曾有位朋友就給他講過哥薩克人的習俗,他們雖然也信“天堂”,但卻堅信它藏在冥界頓河上遊的彼岸某處,在那裡“馬能跑、酒不空、女人不嘮叨”,隻可惜天使忘了把具體位置告訴給沙皇罷了。

以前他就把這些當個樂子聽,沒想到今天這個關頭還用上,見對麵的表情緩和下來就知道自己話是說對了。

但儘管如此,但哥薩克連長卻並沒有就此不再檢查的意思,仍回頭招呼士兵下馬去對所有人進行身份核驗。

黃煥章真有些麻爪了,就打算將之前杜玉霖給他的“夥友”保單拿出來,但這些東西對付華國軍隊還行,在沙軍這裡就不太管用了啊。

正在他束手無策時,杜玉霖在從一邊走了過來,在來到二人麵前後恭敬地朝哥薩克連長一躬身,隨即舉起了手中的一塊懷表。

“大人,渡口開船的時間眼瞅著就要到了,再不走就晚了。”

他說的是華文,黃煥章就把這話翻譯給了哥薩克連長,可連長就跟沒聽見似的,眼睛死死地盯在那塊懷表上。

就在杜玉霖收回手時,連長將那塊懷表要了過去。

他把表拿在手裡,拇指輕輕撫摸著表蓋上的“琺琅煙盒”的圖形,作為霍爾瓦特的老部下,這位連長可太知道這正是總司令的家徽啊,為了確定自己的猜測,他連忙按開懷表,果然在表蓋內側找到了刻上去的小字“霍爾瓦特”縮寫。

深吸了口氣,連長將懷表歸還給了杜玉霖。

“你是從哪裡得到的?”

杜玉霖不假思索地就說出了一套瞎話來。

“我其實是這趟表的東家,來這裡隻是為了確保貨能順利送達,臨行前家裡長輩借給我這塊懷表,說是遇到貴國軍人就展示一下,我也不清楚這東西的是否有用,這才以這種方式展示給您看,還請彆怪罪。”

在聽完黃煥章的翻譯後,哥薩克連長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你家裡那位長輩,他姓什麼?”

“哦,姓蘇。”

聽罷他緩緩點頭,隨即轉身上馬,一揮手便帶著手下騎兵一陣風似的離開了。

這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黃煥章到了現在才把肩頭往下一垮,汗珠子從額頭上就流下來了,李鳳山也一臉劫後餘生的表情湊過來。

“接下來咋整?”

杜玉霖接過話頭。

“趕緊裝車,以免夜長夢多。”

“是。”

到了現在,李鳳山也發覺出這位年輕東翁真不是一般人啊,所以對他發出的命令沒有半點抗拒的意思。

徐子江把嘴一撇,暗道一句“服了吧”後,也屁顛顛地來到杜玉霖身邊。

“都碰上哥薩克好多次了,啥時候能真刀真槍跟他們乾一把,我倒想看看這些騎兵是不是像傳言中說的那麼厲害?”

杜玉霖胳膊肘懟了他一下。

“以後肯定有機會,現在滾回去當你的趟子手。”

“哎,遵命嘍。”

徐子江回到原位,還朝一直都不敢多說話的安重根眨了眨眼,那一臉輕鬆樣完全不像在敵人包圍圈中,反正這麼多次走下來他也品出來了,跟著大當家混保準沒事。

當隊伍再次啟程時,杜玉霖很自然地肩負起指點路徑的任務,黃煥章出於對他的信任也沒有多乾預,於是在“態勢感知地圖”的加持下,鏢隊很順利地來到了“廟台子”。

“廟台子”是位於鬆花江與呼蘭河彙口的一處台地,因上麵建有一座關帝廟而得名,是此時往北道路上重要的換船節點。

為了省時間,黃煥章帶著隊伍並未停留,直接就來到了口岸,然後去找到之前就聯係好了的船老大,趙老桅。

看見黃煥章帶那人往這邊來,杜玉霖眼睛就眯了起來。

這人麵相可夠凶的了,年紀剛過五十的樣子,一道大刀疤從左眉橫到右嘴角,絡腮鬍子因為常年被江風吹都變成了焦黃色,一張嘴就露出滿嘴的大黃牙。

杜玉霖還不忘回頭打趣徐子江。

“就這牙跟你爺有一拚啊。”

“嘿嘿,那他還差點。”

說著話,趙老桅來到了近前,黃煥章為他介紹起來。

“這位就是這次走鏢的東翁。”

然後又轉向杜玉霖。

“趙老大是廟台子附近最牛的船老大,看到他臉上的這刀疤沒?就是當年為了保護貨物跟水匪拚命時留下的,路上要由他來護著咱們,那保準是萬無一失。”

趙老大一點頭就算是打了招呼,一臉不用我轉頭就走的表情,真就帶足了老江湖的派頭。

杜玉霖也沒在意,眼下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纔是首要的,於是笑著一抱拳。

“那這一路上可就辛苦趙老大了。”

“好說。”

說完,他還往隊伍裡瞅了幾眼,然後問向黃煥章。

“宋老弟呢?”

黃煥章就是一愣,他還真不知道宋殿臣跟他還有啥交情。

“啊,出發前腰傷到了,在家裡趴著呢。”

“哎呦咋這麼不小心,那回頭我得去看看他。”

“那自然是好。”

說完,趙老桅便不再逗留,一抬手指向岸邊停靠的兩艘“拉哈辮”快船。

“船就在那,跟著我來吧。”

隨後就走到最前頭帶路,可就在他的臉背向眾人時,笑容便轉變成了陰冷,等會拉哈辮一開,你們的錢財都拿來啊。

但趙老桅卻也沒注意到,那位東翁杜玉霖的眼睛也跟著冷了下來,“態勢感知地圖”上代表船老大圓點紅的好刺眼啊。

你就快要見到宋老弟了。

......................

......................

寫在九月三日。

剛看完閱兵內心還很激動,就想聊聊對這本書的想法,有些話真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啊。

昨晚一位讀者在最新一章留言說:主角放著幾千人的軍隊不管,像李雲龍一樣到處搞小動作,就是土匪思維。

當時看到這段話,說真的有些心灰意懶了,開始懷疑寫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從賺錢的角度看,這本書無疑是失敗的,從一月寫到現在,賺那幾萬塊跟寫作付出的時間比真就不成正比。

但我又很驕傲自己還在堅持著,而且還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堅持下來,儘管在開頭時為了迎合番茄平台選擇加入係統,但寫的故事大體都還是我喜歡的。

寫書是給人讀的,但第一個讀者肯定是我自己,如果我都厭惡自己寫的內容,就算為了錢我也堅持不下去的。

那我到底想寫什麼呢?

簡單講就是能跟著杜玉霖一起經曆清末明初的歲月,儘管為了達到爽文的效果過程會有點誇張,但我也一直在儘量做到“真實”,比如書中的很多人名、地點、事件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才會到現在寫一章都至少要用掉三個小時的原因。

我知道這麼寫不符合大部分番茄讀者的習慣,他們喜歡更直接的、更符合他們以為的內容的寫法,我做的調查工作很多人並不在乎,也有的根本就看不出來,這裡從在讀數就看得出來。

回到上麵讀者的評論。

杜玉霖做的事是小動作麼?

咱就說

1909

年的,修鐵路、殺張宗昌、引起沙倭矛盾、救安重根、殺沙財政大臣,那個小?哪個是李雲龍會做的的?

以前有個讀者問到,這書的事件會不會跟彆的書一樣對曆史不造成影響?說實話我沒看過彆的書,番茄書認真看過一本《斬神》的前二百章,彆的都是開個開頭就看不下去了。但我要說,我這書的將來一定會有影響的,而這種曆史上的改變纔是寫這書最好玩的地方啊。

救下安重根,將來能否打出去在朝顯與倭軍對決?修鐵路能否導致二十年代就斷了倭國全麵侵占東北的根基?這些都可以去琢磨啊。

沙財政大臣是多大的官啊?那是尼古拉大帝之下第二號人物,他的死會導致沙國正在進行的改革失敗,那就給未來收回中東鐵路奠定基礎,而張小六不就是在這上被失敗了麼?

如果讓倭國得不到東北會如何?也許會去華北搞事情,到那時候杜玉霖該如何應對?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甚至連我都不知道具體的結果會是什麼。

這些,難道是那個時代人能想到的小動作?哥們,真太高看李雲龍吧。

有時候看些評論很生氣,會懟回去,這也是有人建小號來打差評的原因,他們讓我寫係統發武器發兵,甚至還要調整人的忠誠度,還有要求娶好多女人的,真心做不到,或者下本書會那麼寫?

此外,關於杜玉霖為什麼不總待在軍隊裡的事,主要是在清末這個節點上,就沒那麼多仗可以打,但卻有很多事必須要在這個節點就開始佈局了。我可以寫從

1931

年開始的,但那個時代的兵力、武器怎麼搞?係統發?

咱們讀小說讀的不是故事麼、不是探索人世間發生的各種可能麼?就非得按照某種固定的思維走纔是對的?那對我來說太無聊了。

再談談我現在的思路,因為將來很可能會隨著劇情調整,小說寫的夠長,裡麵的人物會有自己主見的。

我的思維順序是,先在東北打好紮實的基礎,然後阻止外蒙獨立,逐步收回中東鐵路、海參崴,然後轉頭將倭國阻擋在圖們江以南,最後再把關東軍趕走,倭國即便得不到東北,他們軍部暴走也是體製性問題,必然會尋求新的突破點的,比如華北,那樣杜玉霖就能帶兵南下了,這都是打後麵的想法了。

而之前,這些都要一步步打基礎啊,從培養軍隊、扶植將領、完善講武堂、當上師長、督軍到後來的大帥甚至總統,這個過程不纔是最有意思的麼?

如果各位聽過亂世梟雄這個評書就會知道,最好聽的部分不也是張作霖入主奉天前到處替人出頭的時候麼?難道讓主角天天坐在軍營裡,拿著小兵沒逼硬裝有意思?

哎,本來不想說的,但真感覺挺憋悶的,一個人對著電腦邊查資料邊構思,結果都不如係統發、找女人來的好,還是那句,下本那寫那些吧,在東北問題上我不想。

行吧,不多說了,我會堅持寫下去的,直到有天沒人看了為止,再次感謝所有催更、追讀的朋友,你們是我實現夢的動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