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為國鑄劍 第383章 重裝空投主戰坦克!
-
6月份,在緊鑼密鼓的安排中,“天宮”太空空間站正式開始了建設工作!
龍國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聯合建設基地內,鋼鐵與科技的洪流在此交彙!
發射工位區,“長征五號”重型運載火箭的箭體在朝陽下泛著冷冽的銀光,燃料加註塔架的液壓臂正緩緩脫離箭體!
對於近地軌道的運載任務,“長征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一次性便可以向太空運輸25噸的設備及相關物資!
而對於設計總重量大約在66噸的“天宮”太空空間站來說,僅需發射三枚“長征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便可以將天和核心艙、問天試驗艙、夢天試驗艙全部發往太空軌道,並進行三艙合體,組成“天宮”空間站!
工程師們身著印有“天宮”徽標的白色防護服,手持鐳射校準儀覈對箭體與核心艙的對接參數!
總控室內,大屏上的三維模型實時旋轉,標註著核心艙“龍睛”光學偵察模塊的焦距調試進度!
而在一旁的總裝廠房內,核心艙的鈦合金艙壁被機械臂懸吊至垂直狀態,蜂巢狀複合裝甲層在強光下折射出幽藍波紋!
航天科工的技術員正用等離子焊槍密封艙體接縫,火花濺射間,艙內“巡天”機械臂的關節軸承正進行最後潤滑!
這是未來龍國太空空間站捕獲敵方衛星的“太空利爪”,其指尖的電磁脈衝發生器已通過大量的觸發測試!
指揮中心內,彭林正在密切關注著“天宮”空間站的建設進度!
其身後巨屏切換為軌道模擬圖:一條紅色虛線從酒泉延伸至近地軌道,與代表漂亮國衛星的銀色光點交錯而過!
這是在空間站所處位置軌道附近敵方衛星通過時的模擬場景!
作為軍事空間站,“天宮”除了能夠讓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外,還必須具備大量的軍事能力!
而在眾多軍事能力中,捕捉和摧毀敵方的軍事衛星,便是彭林比較看中的一個!
與此同時,千裡外的西北測控站,相控陣雷達陣列突然鎖定蒼穹!
頻段加密通道中傳來指令:““天鏈”中繼衛星已就位,開始上傳核心艙控製代碼!”
與此同時,運載火箭引擎的轟鳴震碎戈壁的寂靜,烈焰撕開雲層,將“天宮”的第一塊基石釘入寰宇!
龍國的空間站正式開始了太空建設曆程!
……………………
而在“天宮”太空空間站的建設工作正式步入正軌後,彭林也離開燕京,乘坐專機來到了位於西北戈壁深處的軍方實戰演練場。
與他一起同行的還有徐永安元帥以及空軍的劉宇飛總司令。
不過相比於徐永安元帥,劉宇飛總司令對於此次行程明顯更加的興奮!
“我們龍國空軍也要擁有“重裝空投”技術了?”
“這豈不是意味著咱們的傘兵部隊也可以成為裝甲部隊,而不是僅僅隻能輕步兵作戰了?”
劉宇飛總司令在踏入到“珠日河”實戰演練場後,便激動無比地說道。
因為他們此行的目的,便是親自觀看最新型戰略運輸機運-20b執行戰略空投任務!
“說起這戰略空投,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標配,甚至連五常中的日不落帝國和高盧雞帝國也冇有擁有這些技術!”
“曾經在抗鷹援超戰場上,五角大樓的第187空降團便實施了人類曆史上首次重型裝備空投!”
“當時五角大樓與聯合國部隊出動116架c-47和c-119運輸機,空投了12門101式105毫米榴彈炮、4輛卡車、38輛吉普車及584噸彈藥,總重達685噸!”
“他們的傘兵依托這些裝備,以一個空降團的兵力成功阻擊北棒軍隊一個師的進攻,為後續仁川登陸創造條件!”
“那場作戰,真的給咱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說實話,那場戰役真的給咱們打了一個出其不意,畢竟誰能想到戰爭還能這麼打,連傘兵都能擁有重武器……”
徐永安元帥和彭林在珠日河實戰訓練場一邊走,一邊感慨無比的說道。
他曾經親身參與到抗鷹援超戰爭,所以對於那一場戰役格外的印象深刻!
彭林聽著徐永安元帥講述之前的經曆,不由得默默點了點頭。
如果說五角大樓是重裝空投戰術的開創者,那麼毛熊帝國則是該技術和戰術的集大成者!
在1979年的入侵阿富寒戰場上,毛熊帝國通過200餘架次運輸機空投5000名官兵、300輛裝甲車及大量坦克,開創了“機場奪控—重裝突擊”的經典模式!
如果冇有“重裝空投”技術,彆說5000名傘兵,哪怕是1萬名甚至更多地傘兵在落地後也隻是輕步兵,麵對重裝防禦的機場部隊都是炮灰!
所以對於傘兵而言,“重裝空投”技術就相當於把傘兵從二戰時期的作戰模式直接拉入到現代戰爭之中!
讓其成為一支真正的具備全球戰略壓迫,和讓敵人膽寒的空降兵部隊!
而就在彭林他們幾人聊天的時候,珠日河訓練場忽然被渦扇-20引擎的轟鳴撕裂,鉛灰色雲層中突然刺出十二架運-20b的鯊魚狀機首!
這是在研發完成後,首批在空軍中服役的運-20b戰略運輸機!
相比於初代版本的運-20戰略運輸機,運-20b的核心升級集中在發動機與平台效能、航電與駕駛性、生產與供應鏈三方麵!
整體實現“更大載重、更遠航程、更強高原起降與更低維護成本”等優勢,升級非常巨大!
這些翼展50米的空中鋼鐵巨獸以三機編隊掠過觀禮台,機腹投物艙的液壓門緩緩開啟,露出固定著100式主戰坦克的複合貨盤!
這些42噸重的鋼鐵巨獸被碳纖維綁帶與緩衝氣囊包裹,如同沉睡的戰爭巨獸即將甦醒!
“重裝空投中型主戰坦克,而且是第四代主戰坦克,這放眼全球也是絕無僅有的!”
“這項技術如果被我軍成功應用,那麼在重裝突擊等戰術上,我軍絕對可以做到全球第一!”
空軍的劉宇飛總司令手握望遠鏡,激動無比的說道。
對於機場、敵後方的重要目標來說,並不僅僅是轟炸過後便萬無一失!
因為隻要不是持續密集不斷的轟炸,機場跑道是隨時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修複的!
隻有地麵部隊的強行占領和介入,才能確保敵方失去製空和作戰能力!
不過一般而言,各國的重要軍事機場都建設在腹地,並且周圍擁有大量軍隊駐紮,哪是那麼容易被傘兵占領的?
所以這種時候,重裝空投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隨著綠色信號彈升空,牽引傘“嘭”地拽出主降落傘群!
霎時間,二十朵直徑30米的巨型傘花在1500米高度同時綻放,將首批12輛100式中型第四代主戰坦克拉入緩降軌道!
100式坦克炮管上的防撞泡沫在氣流中剝落,露出105毫米滑膛炮的森冷膛線!
緊隨其後的輕型自行火炮集群則采用“重力空投”模式,八門卡車炮從200米高度自由墜落,觸地瞬間火箭緩衝器噴出六道藍焰,將衝擊力化解為沙塵暴般的煙柱!
而在武器裝備被高空投放至地麵後,便是傘兵登場的時刻!
運輸機群二次通場時,艙門處躍出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傘兵!
他們的翼裝飛行服在晨光中泛著啞光黑,北鬥定位模塊在頭盔上閃爍如星!
當空降兵們精準落在裝備集結點時,第一批坦克的柴油引擎已咆哮啟動,車載機槍手正用液壓剪斷最後一根綁帶!
“獵鷹1號完成集結,請求座標校驗!”
在距首輪空投僅過去9分37秒後,指揮台上傳來傘兵部隊的彙報聲。
隨後,三輛100式坦克與四門自行火炮自動組成楔形隊形,炮口統一轉向東南角的模擬敵陣地!
空降工程車用速乾水泥澆築出臨時發射坪,而電抗分隊已架起乾擾天線!
當空中的偵察無人機傳回目標數據時,首輪炮擊的炸點與空降兵突擊路線完美重合,將方圓五公裡化作立體火網!
從第一架運輸機出現到形成完整戰鬥力,整個過程僅耗時22分鐘!
觀禮台上,徐永安元帥的望遠鏡鏡片倒映著仍在飄落的傘花與騰起的炮火,使得經曆過輕步兵時代的他激動的顫抖不已!
畢竟在當年,五角大樓首次使用“重裝空投”戰術作戰的對象,可就是龍**隊啊!
打那以後,龍國便對這項技術和戰術有了很深的執念!
而從追趕到超越,龍國現如今已經經曆了整整38年的時間!
蒼穹中,最後三架運-20b正投下補給集裝箱,箱體著地後自動展開為野戰醫院模塊,紅十字徽標在硝煙中格外刺目!
現在,龍國的重裝空投技術已經走在了全球的最前列,隨時可以接受實戰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