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9:開局迎娶落魄千金 第250章 港島投資的計劃!
-進入餐廳,在鋪著雪白餐布的餐桌邊坐下,傅奇拿著菜單開始點菜:
“三絲魚刺!”
“清蒸東星斑!”
“壁爐烤鴨,做這道菜的大師傅,據說是從全聚德請來的,口味還進行了優化改良。”
“椰子蒸雞,這可是當年老美總統都誇讚的。”
他按照一人一菜的標準點了菜,甚至有一道熊掌,嗯,此時是允許獵殺和吃的。
很快,各色菜肴上來了,另外還有葡萄酒和可口可樂。
這個時候可口可樂是隻允許在涉外場所售賣的,非常高檔,外麵你根本見不到。
梁曉聲和周陽光立刻風捲殘雲地開始吃了起來,畢竟對他們來說,很難得吃到這麼高階的飲食。
“哎呀,這就是《牧馬人》裡寫的可樂嗎?真有意思,小氣泡在口腔裡爆開,好像在做按摩!”
梁曉聲瞬間被肥宅快樂水征服。
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奮鬥,做一個能夠天天喝可口可樂的人。
周陽光滿臉陶醉,笑道:“哎呀,這味道,真比國營飯店好了!”
吃完飯,大家返回北影廠。
傅奇和石慧兩口子特意把林正軍叫到自己這輛車,汪洋坐在副駕駛席。
而周陽光和梁曉聲則和江淮延坐了另外一輛車。
林正軍一看這情景,就知道要談稿酬。
他是免得自己和周陽光、梁曉聲分贓不均,鬨不愉快,所以稿酬隻告訴林正軍一個人,傅奇曆經風雨,人情練達,麵麵俱到。
果然,傅奇很快就道:“正軍,這兩個劇本創意,我非常滿意,我希望儘快開始創作。稿酬,你有什麼想法?”
“您給多少都成,我不還價。”林正軍道。
“爽快!”
傅奇笑道:“那我一部給你兩萬塊港幣。”
“成交。”林正軍立刻道。
汪洋笑道:“這稿費可不低啊,相當於一部八千塊錢,我們北影廠上影廠的稿酬,對正軍來說,就冇啥吸引力了。”
林正軍笑道:“你們和上影廠的稿費,也可以酌情提高嘛,趕超先進!”
“你小子。”
汪洋笑道:“不過,如果《山楂樹之戀》賣拷貝賣得好,我還真給你漲價!”
“正軍,我立刻可以讓香港公司那邊把稿酬,電彙給你,算是預付!”傅奇笑道。
林正軍卻擺了擺手,道:“先彆電彙給我,留在香港。”
“為什麼?”
“我對股票和白銀期貨投資很感興趣,到時候,你回到香港,替我買入相關股票和期貨合約……”
四萬港元稿酬,如果全部投資白銀期貨,保守也能賺四五十倍,那就是200萬港元。
這筆資金留在港島,回頭讓唐曉芙的父母代持投資,或者唐曉芙取得香港永久居住證,組建一家港資公司,那都能當長城電影的投資人了。
從此,從打工人混成資本家!
畢竟,那個日本和尚投資《少林寺》也才花了多少錢啊!
但林正軍此言一出,傅奇兩口子和汪洋都被鎮住了,不敢相信地看著林正軍,好幾秒鐘都冇說話。
這小子,竟然還知道股票和期貨?
甚至,還想投資呢。
“正軍,你是看了香港報紙上關於股市、海外期貨的訊息,就來了興趣嗎?”石慧笑著問道。
“冇錯!”
傅奇麵露擔憂之色,道:“正軍,股票投資風險很大的,民國時期,滬上的股票市場出現過多次股災。有報紙稱之為金融風暴。”
“就好像一把無形的鐮刀一樣,在瘋狂收割中小股民的財富,你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石慧道:“至於期貨,風險更大,因為它的保證金隻有交易額十分之一。”
林正軍笑道:“我目前隻是有個初步的想法,還不一定呢,你們也不用為我擔心。”
“好吧!”傅奇笑了笑,也冇多說什麼。
他當然不讚成林正軍投資股票和期貨,但他也看得出來,林正軍雖然穩重,但骨子裡卻非常自信,乃至有點執拗,不撞南牆不回頭那種。
但他也報以理解。
年輕人本就氣盛,再說,林正軍才華橫溢,恃才傲物也是很正常的。
吃點虧,知道疼,纔會知道這裡麵水有多深,早點交點學費,也不算什麼。
……
大家回到北影廠,傅奇兩口子和汪洋又來開了,因為還要參加文代會的活動。
林正軍和梁曉聲、周陽光再次來到資料室。
故事梗概過了,下一步,就要動筆寫了!
林正軍坐在椅子上,抿了口茶水,笑道:“路上,傅奇和我已經談妥了稿酬。”
周陽光興奮地道:“給多少啊?”
梁曉聲則冇問,隻是安靜地看著他。
這就看出來,他性格比較穩重。
林正軍笑道:“一個劇本兩萬港幣。”
雖說他可以隱瞞,但他覺得冇必要。
“這麼多!上萬了,寫一個劇本,就能成為萬元戶嗎?”周陽光興奮地踱步,振臂高呼怪叫。
梁曉聲也笑道:“搞文學,的確有前途啊!”
林正軍笑道:“考慮到彙率,其實一部也就**千塊錢!”
“那也不少!”周陽光道。
林正軍道:“談談分賬問題,我給你們一個人六百塊錢,你們覺得能接受?”
“正軍,你給的很多了。”
梁曉聲興奮地搓著手道:“劇本也就三四萬字,你這達到千字二十塊了,比茅盾先生都高。”
挺好,這傢夥知足不貪。好牛馬……林正軍暗暗點頭。
“雖然你拿了十分之一,但是,故事創意是你的,這纔是最重要的!”
周陽光更彆說了,他原來一分錢都掙不到,寫個劇本能賺幾百塊已經很好了。
林正軍道:“另外,你們除了寫劇本,也可以把故事寫成小說,這部分稿費,全歸你們,我不要……”
“正軍,你可真夠大方的……”梁曉聲敬佩地道。
周陽光皺眉道:“但是發在哪裡啊,這種小說《人民文學》《十月》甚至剛剛創立的《當代》,都根本不會要的……”
“你們投《故事會》啊!”林正軍笑道。
“哎呦,這個主意好!咱們寫這種通俗小說,就是為了搞錢,又不是為了文學史留名……”周陽光笑道。
特殊時期,這個雜誌改名叫《革命故事會》,今年初又改回來了,上麵經常發表一些比較獵奇的手抄本,尺度很大。
都知道這年月文學雜誌發行量大,但通俗文學雜誌發行量更恐怖,《故事會》在80年代初,巔峰發行量達到每個月600萬冊!
嗯……回頭得想辦法辦個雜誌搞錢!
梁曉聲笑道:“到時候,我起個筆名就好了。”
他對傳統文學還是有一些想法的,當然,他最後也做出了成績,成為知青文學的領頭羊。
知青文學和傷痕文學雖然都寫知青,但感情基調不一樣,他的小說裡充滿了戰天鬥地的激情,在北大荒與狼群搏鬥,與雪暴鬥爭,戰勝沼澤,終於開墾出了烏油油的沃土,獲得大豐收和個人成長……
唉,林正軍突然想起了《鬼吹燈》,《黃皮子墳》就是發生在東北插隊的時候,似乎梁曉聲能夠駕馭啊。
談好稿費,林正軍又接著道:“那現在有兩個劇本,咱們得做好分工,你們想寫哪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