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這一世逆轉乾坤 第111章 麵試
屋內的氣氛熱烈而專注,趙文浩、父親趙振國和張貴才圍坐在一起,麵前的桌子上鋪滿了寫滿字跡的紙張,那是他們對新廠未來架構的初步勾勒。趙文浩神情認真,時而皺眉思考,時而奮筆疾書;趙振國,這位在機床二廠擔任車間主任多年的老將,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有條不紊地闡述著自己對於各個工作崗位職責的見解,他的話語如同沉穩的鼓點,每一下都精準有力;張貴才則不時插上幾句,他對裝置維修和執行瞭如指掌,總能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經過一番激烈的頭腦風暴和細致入微的討論,趙文浩終於定下了十個關鍵崗位。“於雪梅暫任組長,”趙文浩一邊說著,一邊用紅筆在紙上圈出於雪梅的名字,“生產線需要4個工人,這可是咱們生產的核心環節,得找手腳麻利、做事認真的。材料調配工2人,他們把控著原材料的配比,關乎產品質量,絕不能馬虎。安保1人,雖然目前工廠規模不大,但安全保障也不能忽視。還有拓展營銷3人,這可是開啟市場的先鋒隊。”趙文浩解釋著,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趙文浩之所以將人員嚴格控製在10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他看來,人多並不一定力量大,尤其是在工廠剛剛起步階段,人員冗餘不僅會增加成本,還可能降低工作效率。而他之所以重點專注在營銷上,是深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酒香也怕巷子深”,隻有強大的營銷團隊,才能讓產品走出工廠,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營銷需要能說會道的,”趙文浩繼續說道,“所以在挑選人的時候,我會讓工人們先自我介紹一下。從他們的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和對市場的理解,初步判斷是否適合這個崗位。”趙父和張貴才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雖然不懂營銷,但是對於這種新模式他們非常認同,也相信趙文浩獨到的眼光和決策能力。
趙文浩深吸一口氣,推開屋門,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到門外翹首以盼的工人們中間。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靜,聲音洪亮且清晰地說道:“大家安靜一下,我說兩句哈。實在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咱們這飲料工廠采用的是新模式,崗位也重新定義了,和以前那些傳統模式大不一樣。基於這種情況,對工人的需求數量也有所減少。所以,最終你們當中有的能留下,有的可能就沒辦法留下來了。但沒留下來的工友們,這並不代表你們不優秀,完全是因為崗位需求的限製,希望大家能理解。”
工人們紛紛點頭,人群中傳出此起彼伏的回應聲。“趙老闆,你今天幫我們要回了工錢,我們還沒來得及感謝你呢。本來你就沒有義務給我們安排工作,就算工廠留不下我們,我們也都理解。”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話語中滿是對趙文浩的感激與體諒。
趙文浩心中湧起一陣暖流,他感激地看著眼前這群樸實的工人,接著說道:“感謝大家的理解。那咱們接下來就按流程進行。”說罷,他看向於雪梅,“於雪梅,你先進辦公室來一下。”
於雪梅微微一愣,隨即快步跟上趙文浩走進辦公室。趙文浩關上門,神色認真地對她說:“經過我們商議,決定由你來負責生產線組長。算上你,咱們一共需要10個員工。所以,我想先通過你瞭解一下外麵那二十多個工人的基本情況。”
於雪梅用力點頭,開始有條有理地介紹起來,從每個工人在原廠的崗位,到工作時的表現,她都知無不言。趙文浩一邊仔細傾聽,一邊在本子上依次記錄下來,每一個關鍵資訊都不放過。
待於雪梅介紹完畢,趙文浩整理好記錄,深吸一口氣,準備開始麵試。他開啟辦公室門,對著外麵的工人喊道:“大家按照順序,一個一個進來麵試。每個人進來後,先進行自我介紹,然後說說你想留下來的理由,還有你的工作經驗。”工人自覺排成一隊。第一個工人聽到後,深吸一口氣,邁著略顯緊張的步伐走進了辦公室。
徐毛毛站在趙文浩麵前,雙手不自覺地搓著衣角,略顯緊張地說道:“我叫徐毛毛,老家來自偏遠農村,今年29歲,女,原來在飲料廠生產線做清潔灌裝工作。”
趙文浩目光如炬,犀利地問道:“你覺得你能否勝任新廠的工作?比如說,不再乾以前的崗位,而是去更累的崗位上。”
徐毛毛微微一怔,眼中卻很快燃起一股堅毅。他挺了挺單薄的胸膛,毫不猶豫地回答:“趙老闆,我覺得我能行!我從農村出來,啥苦沒吃過。在原來的廠子裡,雖然隻是做清潔灌裝,但我啥活兒都願意學,也跟著其他師傅們瞭解過生產線的其他環節。我知道新廠剛開始,肯定需要能吃苦、能適應各種崗位的人,要是讓我去更累的崗位,我保證不會有半句怨言,一定會儘我最大的努力把工作乾好!”說完,他緊緊盯著趙文浩,眼神中滿是渴望得到這份工作的期待。
趙文浩微微點頭,示意徐毛毛可以出去了。徐毛毛轉身,輕輕帶上房門。趙文浩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著,隨後高聲道:“下一位。”
門再次被推開,盛蘭邁著略顯傲嬌的步伐走進來。她微微抬著下巴,一臉不情願地說道:“我叫盛蘭,是中專生,23歲。”
趙文浩看著她這副姿態,不緊不慢地問道:“你覺得你比他們的優勢是什麼?”
盛蘭不假思索,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我比他們年輕,學曆又高,知識自然比他們淵博,懂得也多!跟他們一起麵試決定去留,我真覺得有點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