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 第92章 新橋開業
新橋市場的清晨,是在一片喧囂中開始的。
天剛矇矇亮,建國叔站在自己的熟食區攤位前,望著眼前這方嶄新天地,心中滿是期待與忐忑。
新橋市場是市政府新規劃的綜合性集市,取代了原來分散在幾個老街區的零散攤點。市場采用開放式設計,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門麵,全是一個個整齊劃一的攤點,頂上搭著統一的淺藍色遮陽棚,既整潔又美觀。建國叔的攤點位於熟食區前排,位置相當不錯——正對市場主入口,又是兩條走道的交彙處,可謂是人流的必經之地。
“建國,你這位置選得好啊!”隔壁攤賣鹵味的老師傅笑著搭話。
建國叔回頭,臉上綻開樸實的笑容:“托大家的福,抽簽抽到的,運氣好罷了。”
話雖謙虛,建國叔心裡明白,這半個月在南春橋攤位的曆練,已經讓他對熟食經營的各個環節瞭如指掌。
今天開業,他特意提前來準備,案台擦得鋥亮,秤具擺放整齊,連裝鵝肉的塑料袋都一個個抖開,捋得順順當當。
六點鐘剛過不久,他就看到黃爸爸頂著紅頭盔抱著兩隻大泡沫箱子賬他的方向走過來,他連忙跑過去幫忙接貨。
黃爸爸跟他對好數量後,沒有停留,就匆匆趕往了陳橋店。
小侄女也來到攤位上了,他們倆把鵝肉擺放整齊,再把鵝雜分類擺盤給擺好,而這些都是黃爸爸在南春橋時黃爸爸指導的。
六點半剛過,詹曉陽、黃朝彬、劉小惠和林珊珊便出現在了市場入口。四個年輕人精神抖擻,手裡抱著一疊厚厚的宣傳單。
“建國叔,早啊!”詹曉陽老遠就打招呼,快步走到攤前,“喲,都已經準備得這麼妥當了!”
建國叔笑得眼角皺起深深的魚尾紋:“你們來得正好,黃爸爸剛放下獅頭鵝轉去陳橋了。今天開業,我心裡還真有點打鼓呢。”
詹曉陽看到陳小梅已經在了,還特意穿了件紅色上衣,“梅姐,早啊,今天穿的這麼喜慶啊,看來今天要大賣呀。”
“叔,咱們今天的人工怎麼安排?”詹曉陽轉頭問道。
建國叔搓了搓手:“我負責案頭和稱重,梅小你負責裝袋和收錢發雞蛋。你們四個年輕人嘛...”他轉頭看向詹曉陽一行人,“就負責在市場周邊發傳單宣傳,怎麼樣?”
“沒問題!”黃朝彬一拍胸脯,“我們一定把客人都引過來!”
詹曉陽環顧四周,不禁感歎:“這個市場真大啊,比南春橋那邊大了兩三倍不止。”他微微皺眉,“就我們四個人發傳單,力量是不是單薄了點?”
市場確實規模宏大,僅熟食區就有三十多個攤位,更不用說還有生鮮區、蔬菜區、雜貨區等。雖然時間尚早,但已經能感受到開業日特有的人潮湧動之勢。
正當大家有些犯難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汪胖子跟著一輛小貨車,正從車上卸下一箱箱雞蛋。
“胖子!”詹曉陽眼前一亮,快步迎了上去,“今天是你來送雞蛋?”
汪胖子抹了把額頭的汗,憨厚地笑道:“我姑父今天去其他送貨,我就替他跑一趟。怎麼樣,新攤位還不錯吧?”
“太好了!”詹曉陽幫著卸貨,同時把自己的困境說了出來,“市場太大,我們人手不夠發傳單,你能不能幫忙?”
“沒問題!”汪胖子爽快答應,“我把雞蛋給你們送到攤位上,然後幫你們發傳單去!我這大嗓門,保管半條街都能聽見!”
這倒是實話,汪胖子身材魁梧,中氣十足,平時說話都像自帶擴音器,要是喊起宣傳口號來,效果一定不凡。
卸完雞蛋,詹曉陽讓黃朝彬帶著胖子和兩位小女生去發宣傳單,還特彆強調要集中不能分散發單。
接著他趕緊回到攤位上,和建國叔一起把雞蛋禮盒的堆頭搭起來。他精心設計了一個金字塔形的陳列,最上麵放著一盒開啟的優秀樣品,黃澄澄的土雞蛋在燈光下格外誘人。
“曉陽,你這堆頭擺得真好看。”建國叔由衷讚歎,“年輕人就是點子多。”
詹曉陽謙虛地笑笑,心裡卻盤算著更多促銷手法。
一切準備就緒,宣傳小隊出發了。
汪胖子果然不負眾望,他站在市場入口處,聲音洪亮地喊著:“獅頭鵝肉,開業大酬賓!買鵝肉送土雞蛋!前五十名顧客還有額外優惠!”
黃朝彬和劉小惠則分彆把守市場的兩個側門,向進出的顧客分發傳單。林珊珊心思細膩,她不僅發傳單,還主動向顧客介紹鵝肉的特色和優惠細節。
“阿姨,我們家的獅頭鵝是當天現鹵的,祖傳秘方,味道特彆好。今天開業,買一斤還送一大盒土雞蛋。”林珊珊甜甜地笑著,讓不少原本行色匆匆的主婦放慢了腳步。
詹曉陽則在攤位附近接待被宣傳吸引來的顧客,不時觀察整個市場的動態,隨時調整宣傳策略。
果然,不到一刻鐘功夫,第一批顧客就被引到了建國叔的攤位上。
“這就是獅頭鵝?怎麼賣啊?”一位大爺湊近看了看案板上色澤誘人的鵝肉,深吸一口氣,“嗯,真香!”
建國叔頓時來了精神,手起刀落,一片薄厚均勻的鵝肉被切下,他熟練地用刀尖挑起,遞給大爺品嘗:“您先嘗嘗,覺得好吃再買。”
大爺將鵝肉放入口中,細細咀嚼,眼睛漸漸亮了起來:“好吃!這肉質嫩而不爛,鹵味香而不膩。給我來一斤!”
“好嘞!”建國叔手起刀落,秤上一放,“一斤一兩,算您一斤,今天開業,多送您十個雞蛋!”
梅姐手腳麻利地裝袋、收錢、發雞蛋,一套流程行雲流水。她不忘笑著補充:“您吃得好了,下次再來,我們天天都是這個品質!”
第一單生意做成,就像開啟了水龍頭,顧客陸續不斷湧來。有被鵝肉香氣吸引的,有衝著送雞蛋優惠來的,還有單純被開業熱鬨氣氛感染的。
建國叔的攤位前很快排起了小隊,這與周圍不少還在等待顧客上門的攤位形成了鮮明對比。建國叔忙得不亦樂乎,手起刀落,稱重報價,一氣嗬成。梅姐收錢找零,嘴裡還不停說著感謝的話,讓每個顧客都感覺賓至如歸。
詹曉陽見攤位前聚集了人氣,靈機一動,讓建國叔特意切出一隻鵝腿,切成小塊供顧客品嘗。這一招立竿見影,許多原本猶豫的顧客在品嘗後都紛紛掏錢購買。
“我這輩子沒吃過這麼嫩的鵝肉。”一位老太太邊付錢邊讚歎,“老師傅手藝真不錯!”
聽到顧客的誇獎,建國叔臉上的褶子都笑開了花,手上的動作更加利落。一上午時間,他的攤位無疑成了熟食區的頭牌,顧客絡繹不絕。案板上的獅頭鵝肉眼見減少,而錢匣裡的收入卻不斷增加。
梅姐抽空低聲對建國叔說:“照這個勢頭,咱們準備的鵝肉可能撐不到下午收攤。”
建國叔眼中閃著光:“這是好事!明天我多準備一些。”
臨近中午,市場的人流漸漸稀疏下來——這是菜市場的常態,家庭主婦們大多一早就完成采購,準備回家做午飯了。
建國叔終於得以歇口氣,他看了看攤位上所剩不多的鵝肉,也剩一隻左右吧,他滿意地擦了擦汗。轉身對忙碌了一上午的年輕人們說:“收攤收攤,咱們吃飯去!今天辛苦大家了,叔請客!”
大家一陣歡呼,但詹曉陽卻及時製止了:“建國叔,您和梅姐趕緊去吃飯休息,下午還有一波客流呢。您二位是主力,不休息好下午頂不住。”
建國叔還想說什麼,詹曉陽繼續道:“讓朝彬帶大家去吃飯就行。我們下午要備考,不能幫忙派單了,等考完試再過來宣傳一波。”
臨走前,詹曉陽從包裡拿出賬單遞給建國叔。建國叔會意,立刻結清了鵝肉款,同時掏出幾個早已準備好的小紅包,一一發給幫忙的年輕人。
“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建國叔真誠地說。
大家推辭不過,隻好收下。汪胖子捏著紅包厚度,眼睛一亮:“謝謝建國叔!這下今天的小餐館我可以點幾個硬菜了!”
眾人說笑著離開市場,由汪胖子帶路,前往他家附近小巷裡的一家小餐館。
這家餐館門麵不大,甚至沒有醒目的招牌,但店內卻坐滿了食客,可見味道一定不凡。汪胖子顯然是常客,一進門就熟絡地和老闆打招呼。
“林叔,我帶朋友來照顧你生意了,今天可得拿出看家本領啊!”
老闆是個五十歲上下的精瘦漢子,聞言笑道:“胖子帶朋友來,我肯定用心做。今天剛到了新鮮的海貨,要不要嘗嘗?”
“必須的!”汪胖子大手一揮,“您看著安排,挑拿手的上,但要地道的潮城家常味,彆整那些花裡胡哨的。”
眾人落座後,汪胖子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來:“這家店看著不起眼,但林叔的手藝是祖傳的,特彆正宗。我姑父每次來城裡,必到這裡吃一頓。”
不一會兒,第一道菜就上桌了——普寧豆醬煮哥裡(一種小海魚)。魚肉鮮嫩,配上潮汕地區特有的普寧豆醬,鹹香適口,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卻最大程度保留了食材的原味。
“這豆醬是我老家自己曬的。”林叔親自上菜,不忘介紹一句,“市場上買不到這個味。”
緊接著上桌的是潮城鹹菜炒豬肉片。鹹菜的酸爽恰到好處地中和了豬肉的油膩,口感層次豐富,讓人食慾大開。
“潮城鹹菜可不是普通的酸菜。”汪胖子邊給大家分菜邊解釋,“要用大芥菜經過特殊工藝醃製,纔能有這種脆爽而不爛的口感。”
第三道菜是韭菜花炒鮮魷。韭菜花的清香與鮮魷的海味相得益彰,火候掌握得極好,魷魚脆嫩不老,韭菜花也保持著一分生脆。
主食是潮汕粥,與尋常粥品不同,潮汕粥水米分明,不像其他地方那樣粘稠。配上一小碟橄欖菜,簡簡單單卻滋味無窮。
最讓人驚豔的是一道看似普通的春菜煲。春菜與五花肉一同燜煮至軟爛,菜中有肉香,肉中有菜味,湯汁濃鬱,適合拌飯食用。
“這道菜是我媽媽的拿手菜。”林珊珊嘗了一口,眼中泛起回憶的光芒,“小時候每到春菜上市的季節,家裡必做這道菜。”
汪胖子見狀又點了一道返沙芋頭——芋頭切條炸熟後,放入炒香的砂糖中快速翻炒,使糖漿均勻包裹後冷卻結霜。外酥內軟,甜而不膩,是地道的潮城甜點。
一頓飯吃得大家心滿意足,席間歡聲笑語不斷。大家討論著上午開業的成功,也交流著各自的生活近況。
飯後,汪胖子熱情邀請大家去他姑父的養殖場做客。
“我姑父的養殖場離這不遠,他讓我邀請你們過去玩,晚上他還要燒烤招待我們。”汪胖子極力鼓動。
詹曉陽原本計劃下午回家複習,但見大家興致高漲,加之最近確實壓力較大,難得有機會放鬆,便欣然接受了邀請。
“好吧,那我們就去見識見識真正的田園風光。”
“胖子,你回學校把雅雯也叫上,就說小惠和珊珊也在。下午我們去養殖場,吃過晚飯我們就去坐船遊潮江,這叫勞逸結合。”詹曉陽說道。
汪胖子高興地一拍桌子:“太好了!我這就給姑父打電話,讓他準備準備,然後我回學校去接人。”
結賬時,大家爭相付款,但汪胖子堅決不讓:“今天是我邀請大家來的,必須我請客!再說建國叔給了紅包,我這還是賺的呢!”
說笑間,一行人走出餐館,迎著午後的陽光,向汪胖子姑父的養殖場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