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年代當富翁 第84章 售賣
-
3月2日的清晨,曙光剛剛劃破江島的夜空,整座島嶼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
街道上寥寥無幾的路燈散發著昏黃的光,李錢來早早地來到報社。報社裡瀰漫著油墨的香氣,那是一種獨特而又令人安心的味道。
李錢來走進忙碌的大廳,看到員工們正手忙腳亂地整理著報紙。他立刻提高聲音喊道:“大家都加把勁啊,動作要快但也要細心。”說完,他就開始指揮員工將一摞摞報紙搬上三輪車。
“這一摞是要送去城東零售點的,可彆弄混了。”李錢來一邊指揮,一邊叮囑著。
“小李,你這一趟負責西邊那幾個零售點,那邊路不太好走,你騎三輪車的時候要小心點,一定要把報紙送到每個零售點,一份都不能少。”
小李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迴應道:“李總,放心吧,我都送了這麼多次了。”
看著員工們有條不紊地把報紙搬上車,李錢來心裡稍微踏實了些。他又走到負責駕駛三輪車的老張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老張,今天的報紙數量多,你路上小心點。特彆是經過那個拐角的時候,最近那邊在施工。”
老張點了點頭,笑著說:“李總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吧,我這老把式了,出不了差錯。”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李錢來這才轉身走回自己的辦公室。
他的辦公室不大,一張略顯陳舊的辦公桌擺在中間,桌上堆滿了檔案和樣報。他坐在椅子上,椅子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他順手拿起一份當天的報紙,開始仔細地瀏覽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辦公室裡安靜得隻能聽到牆上掛鐘的滴答聲。李錢來的心裡卻並不平靜,他時不時地抬頭看向牆上的鐘,又望向窗外街道的方向,心中滿是對報紙是否能順利送達零售點的擔憂。
“也不知道零售點那邊情況怎麼樣了,這麼多報紙能不能及時上架銷售呢。”李錢來喃喃自語道。
突然,電話鈴聲打破了這份寂靜。李錢來急忙抓起電話,聲音略微有些急切地問道:“喂,怎麼樣了?”
電話那頭傳來小李的聲音:“李哥,我已經順利把報紙送到內容,不夠看。有好幾個老顧客就是衝著這個纔買的報紙。”
楊開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隨後問道:“你覺得這個報紙怎麼樣?”
老闆咧嘴一笑:“我覺得挺不錯的。在我這兒賣得也挺好,要不來一份?”
楊開心中很是滿意,他掏出錢買了一份報紙後,從容地離開了零售店。
繼續前行,冇走多遠,他就聽到了一個稚嫩卻充滿活力的叫賣聲:“賣報,賣報,今日時報,最新訊息嘞!有明星的新電影和演唱會,有專家對股票的走勢分析,還有精彩的連載小說,大家快來看一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楊開順著聲音望去,看到了一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他穿著一件略顯破舊的衣服,衣角還有些輕微的磨損,但那一雙大眼睛裡透著機靈勁兒,像是閃爍著星星。
楊開走到他身前,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像個普通路人:“小朋友,你這報紙好賣嗎?”
小豆子看了他一眼,脆生生地回答:“叔叔,今天還可以嘞,很多叔叔阿姨都來買。他們都說我們這報紙內容好。”
楊開心中微微一喜,他想更深入地瞭解,於是又問道:“那你覺得這報紙為啥好賣呀?”
小豆子撓了撓頭,思索了片刻說:“我覺得都挺好的,很多人都會買啊,他們都說這報紙不錯。”
楊開看著小豆子天真的模樣,不禁笑了。他從口袋裡掏出錢買了一份報紙,然後繼續向前走去。
此時的楊開,腳步更加輕快了。
他從零售老闆和報童那裡感受到了今日時報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他一邊走一邊翻閱著剛買的報紙,心裡思考著要不要增印一些,想了想,他還是搖了搖頭。
楊開離開了小豆子所在的街角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了幾個零售點。每到一處,他都以一種看似隨意的態度和老闆交談,巧妙地旁敲側擊關於今日時報的售賣情況。
在一家位於老街的零售店裡,老闆是個戴著老花鏡的老者。店鋪雖然不大,卻收拾得井井有條。
老者正在整理貨架上的雜誌,楊開走上前,拿起一本雜誌翻了翻,裝作不經意地問:“老闆,您這兒今日時報賣得咋樣啊?”
老者抬頭看了他一眼,笑著說:“今日時報啊,賣得還不錯呢。有些老顧客見是新報紙,隻是掃了一眼,發現這報紙內容挺豐富的,便買了這個,我這一會已經賣出十幾份了。”
楊開又問:“您覺得這報紙跟其他的比,有啥優勢不?”
老者推了推老花鏡回答:“我覺得這報紙的新聞種類多,啥都有。而且啊,有些獨家報道很吸引人,還能與讀者互動,挺新穎的。”
楊開聽了,心裡很是欣慰,又走訪了幾家零售店,得到的反饋大都是積極的。
在走訪零售點的過程中,他也在街頭遇到了幾個叫賣今日時報的報童。
其中一個是小女孩,紮著兩個馬尾辮,聲音清脆得像銀鈴一般。她喊道:“賣報啦,賣報啦,今日時報,精彩不容錯過,有連載的精彩小說,還有明星趣事哦。”
楊開在這些地方都仔細地詢問和觀察,心中對今日時報的市場情況有了更全麵的認識。
當他來到鴿子樓的時候,已經接近中午。鴿子樓周圍有些許熱鬨,人群來來往往。
他一眼就看到了楊文,楊文正站在一個小角落裡,給幾個報童分發今日時報。那些報童們眼睛裡閃著興奮的光,雙手接過報紙,彷彿接過珍貴的寶貝。
等報童們都拿著報紙歡天喜地地離開後,楊開才緩緩走過去。
“文哥,到現在賣了多少啊?情況怎麼樣?”楊開的聲音裡帶著關切。
楊文看到是楊開,忙回答道:“銷量挺不錯。在這一片兒,我們已經發出去了不少份。這裡人流量很大。我剛剛也問了這些報童,他們都說顧客們對咱們的報紙評價挺好的,有些顧客對連載小說非常感興趣。”
楊開微微點頭:“看來這篇小說真的很吸引讀者啊。不過我們也不能隻依靠這一個亮點,還要不斷挖掘更多吸引人的內容。”
楊文表示認同:“嗯,慢慢來,先吸引一批固定的客戶,然後再將質量往上提。”
楊開點了點頭說:“這些我會和李錢來說的,你也要關注市場變化。等那些報童回來,你問一下他們都去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好賣,然後記錄下來。”
楊文點頭說:“放心吧,我會記錄好的。”
楊開站在鴿子樓前,眼神中透著深思熟慮的沉靜。他望著周圍熙熙攘攘的街道,緩緩地說:“這個市場就像一片大海,每一個零售點和報童的銷售範圍就是不同的洋流。我們要像航海家一樣,精準地把握洋流的走向,才能讓我們的‘船’行駛得更穩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