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長白山上采參忙 第320章 參園新綠
汙濁的桃色風波如同夏日裡的一場驟雨,來得猛烈,去得也快。在曹大林的果斷處置、春桃的堅定信任和曲小梅的勇敢直麵下,謠言被徹底粉碎,藏在暗處煽風點火的趙福來表侄也被扭送公社,得到了應有的懲處。籠罩在草北屯上空的陰霾被一掃而空,經過這番風雨洗禮,合作社的人心非但沒有渙散,反而像被夯實了的土地,更加緊密地凝聚在了一起。
參園的建設,並未因這場風波而有絲毫停滯。相反,彷彿是為了證明什麼,所有人的乾勁兒比之前更加高漲。池床參的區域內,一層層整齊的參床已經完全整理妥當,黑色的沃土在陽光下散發著泥土的芬芳;支撐蔭棚的楠竹骨架如同忠誠的衛兵,已然全部立起,隻等蓋上厚厚的葦席;蜿蜒的排水溝也挖掘完畢,確保雨季來臨時參苗不受澇災。
林下參那邊,在曹德海和吳炮手的精心管護下,播撒下去的參籽也悄然孕育著生機。老把式們每日都要去巡視一番,檢視有無野獸破壞的痕跡,清除過密的雜草,確保那些珍貴的種子能在最接近自然的環境下安然生長。
終於,在一個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清晨,曹大林站在最高一層的池床參床邊,目光掃過這片傾注了全屯人心血的土地,沉聲下達了命令:「播種!」
早已準備多時的社員們,如同聽到了衝鋒的號角,立刻行動起來。春桃和幾個心細的婦女,負責最後的土壤消毒和精細平整,她們用細孔篩子將土塊細細篩過,確保土壤鬆軟均勻。曲小梅則帶著另一批人,將那些從撫鬆采購來的、金貴無比的參籽,按照嚴格規定的株行距,一顆顆小心翼翼地點播到挖好的淺穴中。她的動作精準而迅速,彷彿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
劉二愣子的傷已經好利索了,此刻他負責最關鍵也最累的活——覆蓋。他和其他幾個壯勞力,用特製的木耙,將混合了腐熟農家肥和細沙的營養土,均勻地覆蓋在播下參籽的穴上,厚度嚴格控製在兩指左右,既不能太厚影響出苗,也不能太薄無法保墒。他乾得滿頭大汗,卻一絲不苟,嘴裡還不停地唸叨著從曹德海那裡學來的口訣:「覆蓋不過寸,出苗纔有勁……」
曹大林也沒有閒著,他穿梭在參床之間,不時蹲下身,檢查播種的深度和覆蓋的厚度,用手感知著土壤的濕度和溫度。他的左手雖然拆了繃帶,但掌心那道深色的疤痕依舊顯眼,提醒著眾人不久前的生死經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鼓舞和質量保證。
整個播種過程持續了整整三天。當最後一顆參籽被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最後一片葦席被嚴絲合縫地覆蓋在蔭棚骨架上,所有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彷彿完成了一件無比神聖的使命。
參園,終於建成了!
站在高處望去,合作社後院那片曾經的荒坡,如今已然變成了一片層次分明、規劃整齊的梯田。一層層覆著黑色沃土的參床,在灰褐色葦席蔭棚的遮蔽下,靜靜地躺臥著,如同沉睡的嬰兒,等待著被春風和春雨喚醒。西溝的林下參區域,雖然看起來依舊是一片天然的椴樹林,但隻有草北屯的人知道,在那厚厚的落葉和腐殖土下,也埋藏著無數希望的種子。
希望的種子已經播下,接下來的,便是精心的管護和漫長的等待。
曹大林深知,建園難,管護更難。他參照《參譜》上的記載和從撫鬆學來的經驗,結合草北屯的實際,製定了一套極其細致的管護章程。
澆水是關鍵。人參喜濕怕澇。曹大林安排專人,每天早晚兩次,用合作社那台手搖式噴霧器,裝上從山泉引來的、清澈冰涼的泉水,如同下毛毛雨般,均勻地噴灑在參床上,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這項工作主要由心細的婦女和半大的孩子負責,春桃常常挺著肚子在一旁監督指導。
除草更是馬虎不得。參苗幼小,競爭力弱,任何雜草都會與它們爭奪養分和陽光。曹大林規定,參園內必須「寸草不留」。他組織社員,輪流進入參園,進行手工拔草。這是一項極其枯燥而需要耐心的活計,要求人蹲在參床間,小心翼翼地,不能傷到絲毫參苗的根須。很多時候,一乾就是大半天,腰痠背痛,但沒有人抱怨。
病蟲害的防治更是重中之重。曹大林堅決不使用任何化學農藥,他信守對山林的承諾,也為了確保參品的純粹。他帶著劉二愣子等人,在山林裡采集各種有驅蟲效果的草藥,如艾草、除蟲菊等,曬乾後碾成粉末,定期在參園周圍和蔭棚下撒施。他還嘗試著運用那本意外得來的《養蜂日誌》裡記載的、用熊油混合幾種草藥防治蜂蟎的古法,經過改良後,用於預防參苗的根部病害,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日子,就在這日複一日的精心管護中,悄然流逝。春風變作了夏風,帶來了更多的雨水和熱量。
就在眾人每天焦急的期盼中,一個露水未乾的清晨,負責最早一班澆水的栓柱,連滾帶爬、激動得語無倫次地衝進了合作社院子:
「出……出來了!苗……苗出來了!」
這一聲呼喊,如同平地驚雷,瞬間驚動了整個草北屯!
曹大林正在和老會計商量購買一批防鳥網的事情(怕鳥雀啄食參籽和嫩苗),聞聲猛地站起,連外套都顧不上穿,第一個衝出了屋子。曹德海、吳炮手、劉二愣子……幾乎所有的社員,無論手頭在忙什麼,都扔下了活計,朝著參園蜂擁而去。
當曹大林快步趕到池床參區域,蹲下身,撥開覆蓋的薄土,看到那第一株破土而出的、頂著兩片嫩綠色子葉的參苗時,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了。那嫩芽是如此纖細,如此柔弱,彷彿一碰就會折斷,但在清晨的陽光下,卻煥發著無比動人的、充滿生命力的翠綠光澤!
緊接著,第二株,第三株……彷彿收到了統一的號令,無數嫩綠的參苗,爭先恐後地頂開土皮,舒展著嬌嫩的葉片,如同星星點點的綠色希望之火,瞬間點燃了整個參園!
「出來了!真的出來了!」
「太好了!咱們成功了!」
「老天爺保佑啊!」
參園內外,頓時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互相拍打著肩膀,孩子般又蹦又跳。曹德海老淚縱橫,蹲在地上,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顫抖著輕輕觸控著一株參苗的嫩葉,嘴裡喃喃唸叨著:「出來了……出來了……山神爺開眼啊……」
春桃在曲小梅的攙扶下,也趕了過來,看著眼前這片生機勃勃的新綠,看著丈夫那因為激動而微微發紅的臉龐,她撫摸著隆起的腹部,臉上露出了欣慰而幸福的笑容。這片新綠,是她和丈夫,和全屯人共同孕育的又一個希望。
劉二愣子更是興奮地嗷嗷直叫,在參床間的田埂上跑來跑去,恨不得把每一株新出的參苗都看個遍。
這一刻,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汗水,所有的擔憂和等待,都在這片充滿生機的綠色麵前,化為了無價的喜悅和巨大的成就感。
林下參那邊也陸續傳來了好訊息,雖然出苗率不如池床參整齊,但也星星點點地冒出了不少新綠,證明著這條仿野生的道路,同樣可行。
草北屯的參園,終於度過了最艱難的發芽期,真正地「活」了過來!
訊息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附近的村屯。許多外村人聽說草北屯真的把參種出來了,都感到難以置信,紛紛跑來看稀奇。當他們看到那一片片在蔭棚下茁壯成長的參苗時,無不嘖嘖稱奇,對曹大林和草北屯合作社刮目相看。
就連公社的領導下來檢查工作,看到這片長勢良好的參園,也大為讚賞,當場表示要將草北屯的經驗作為典型,向全公社推廣。
麵對外界的讚譽和關注,曹大林卻異常清醒。他在當晚的合作社全體會議上,給所有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社員們潑了一盆「冷水」:
「參苗是出來了,但這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往後,管護的任務更重,病蟲害、旱澇災害,哪一樣處理不好,都可能前功儘棄!大家絕不能鬆懈!更要提防那些眼紅的人,使壞下絆子!」
他的話,如同一記警鐘,讓沉浸在喜悅中的眾人迅速冷靜下來。是啊,參園建成了,苗也出來了,但守護這片希望、等待它最終成長為「金疙瘩」的道路,還漫長得很。
夜色中,參園靜靜地沐浴在月光下。那一片片新綠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草北屯人艱苦奮鬥的故事,也預示著充滿挑戰與希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