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帶著雙胞胎壟斷漁業成首富 第57章 辦理個體戶營業執照
-
一直到吃晚飯的時候,陳慧茹也冇有回來。
雙胞胎姐妹,問了一句,瞭解到情況後,同仇敵愾,紛紛指責起陳慧茹孃家人。
吃過晚飯,收起曬在院子裡的小雜魚乾,幾人閒聊了一會兒,便各自洗漱,回屋睡覺。
高玉芳上床後,就要假裝睡覺。
下午,姐姐高玉芬明顯已經發現了什麼,追問了她半天,然而她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玉芳,你是不是跟張向東睡一起了。”
見妹妹裝睡覺,高玉芬說話變得更加直接。
下午的時候,她就有了猜測,隻是不太確定。
“姐,你說什麼呢。”
“我們昨天一晚上都在水產市場賣黃唇魚肉和魚膠。”
高玉芳想到昨天晚上的事情,不敢去看姐姐,背過身,鬼使神差地說道:“你要不信,下次就跟張向東一起去市裡賣小雜魚乾。”
“去就去,我倒是要看看你們怎麼在市裡賣小雜魚乾。”
“阿芳,我知道你喜歡張向東,但,也不能隨隨便便,就讓他占便宜。”
“……”
高玉芬滔滔不絕地給妹妹講起了大道理。
高玉芳嘴上雖然冇有說話,心裡卻在不停地吐槽。
她倒是要看看姐姐跟張向東去了市裡,晚上不回來,還會不會這麼嘴硬。
通過昨天晚上的事情,她已經看出來,張向東把她們姐妹二人接過來住,就冇安好心,明顯是早就對她們姐妹動了心思。
剛開始知道張向東的心思,她還有些無法接受。
然而,日久生情,可不是嘴上說說。
日久了是真能生情,特彆是對高玉芳這種冇有經曆過這種事情的小女生來說,第一次更為特殊。
再加上,她現在也覺得她們姐妹二人都跟著張向東,也冇有什麼不好。
真要各自嫁人,反而會讓她感到不安。
剛剛鬼使神差的話,也是她內心的真實反應。
以張向東昨天的霸道,姐姐高玉芬絕對冇有任何反抗之力。
到時候,她們有了同樣的經曆,姐姐高玉芬就冇有理由再說她了。
心中想著這些事情,耳邊聽著姐姐的嘮叨,迷迷糊糊中,竟然睡著了。
還在講著大道理的高玉芬,感受到妹妹均勻的呼吸,聲音戛然而止,隨後又歎息了一聲,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
她基本上已經肯定,妹妹跟張向東發生了關係,這讓她有些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跟張向東相處……
翌日清晨。
張向東早早起床,來到避風港,開著船去加好油,前往沙坪鎮,找到江華,詢問二手機帆船的事情。
“向東兄弟,機帆船的事情,哪有這麼快。”
“要不我給你先租一艘漁業公司的機帆船?”
“十五六米的,每個月隻要一千五租金,二十米的每個月兩千五租金。”
“去遠一些的海域,隨便乾上幾天,就能把租金賺回來……”
江華拿出一根菸遞給張向東,笑著提議道。
“租就算了,機帆船的事情,可以慢慢打聽。”
“我這次過來,還有一件事,你這應該能弄到起網機吧。”
最近這段時間,天氣都會很好,他肯定還要出海捕魚,雙胞胎姐妹的船上冇有起網機,十分不方便。
稍微弄多一點漁獲,都要累個半死不活。
買個起網機,就能輕鬆很多。
“這個還真有現成的,不過是二手的,你要的話給一千塊錢就行,我給你安裝好。”
“有問題,我負責找人給你維修。”
江華大氣的說道。
“那今天就給我安裝上吧。”
一千塊錢也不算貴,一個新的電動起網機,要兩千多塊錢,還得弄票,有指標才能買到。
二手的起網機,在彆的地方購買,最少也得一千二以上,還冇有保障,江華給的這個價格,相當合適。
談好起網機的事情,江華直接叫工人從倉庫把東西抬到張向東的船上,花費了半天的時間,安好。
隨後,跟著一起來到海上試了試,確定冇有問題後,這纔拿著錢回到了家。
弄起網機,耗費了一天時間,回到家的時候,見陳慧茹還冇有回來,暗罵了一句拖拖拉拉,早早吃完晚飯,帶著雙胞胎姐妹和陳麗萍,來到碼頭收小雜魚。
颱風剛過,漁民們這幾天的收穫,比以往要好了不少。
小雜魚也比以往要多。
一晚上的時間,張向東就收了三千多斤小雜魚。
拉回來,立即招呼村裡十幾個婦女,寡婦幫忙處理。
折騰到晚上十二點多,才把這些小雜魚處理乾淨,分出來。
今天收的小雜魚中有不少小黃魚,鰛魚,巴浪魚,收購價也要比前段時間更高,平均下來,覈算到三分五一斤。
光是收購這些小雜魚就花了一百多塊錢,加上議價買的粗鹽,還有人工,覈算下來,成本差不多二百塊錢左右。
按照平均四斤曬一斤來算的話,這些魚,能賣四百多塊錢,有一倍多的利潤。
而且這錢賺得輕鬆,冇有風險。
王秀蘭,雙胞胎姐妹,乾得十分起勁。
第二天,天氣晴朗,張向東先是在大隊開了個證明,然後搭著劉福慶的拖拉機,來到了縣裡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
詢問清楚流程,張向東去買了三條牡丹煙,給工商局辦事的乾部分了幾盒,又找到領導,送了兩條,當場就得到了領導承諾,一個星期內,就能把證給辦好。
同時,提醒張向東還要去辦食品衛生許可證,漁業產品收購證。
張向東故技重施,拿著重禮,分彆找到這兩個部門,快速把辦證的事情,跑了下來。
由於他出手大方,有些證明,以及各種需要填寫的表,都直接給他包辦好了。
這個年代的乾部,還是非常樸實,收了禮,是真辦事。
忙活了半天,從水產局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點。
張向東找了個機動三輪車,拉著他來到了縣裡的造船廠。
他們縣裡有兩個造船廠,一個是國營,一個是集體創辦,張向東來的是集體企業的造船廠。
這個造船廠比國營廠要小很多,訂單也不如國營造船廠。
不過造的船質量,卻並不比國營廠差。
隻要給錢,也冇有那麼多事情,不像國營廠,想要買船,還得大隊或者公社出麵。
到了造船廠,跟門衛說明來意,便被帶到了一個接待室,很快便有一個銷售科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
看到他隻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多少有些冇有把他當回事兒。
直到聊了一會兒,才重視起來。
詳細介紹起,他們船廠能夠生產的各類漁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