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1:退婚扶弟魔,炒證暴富 第169章 入股華為公司(5更)
-
就在寶壇老窖、腦白金、通達物流聯手衝刺春節檔旺季銷售,神舟網吧
專賣店也在利用春節檔想法提高銷售額的時候,一份特殊的投資意向書被送到了董事長助理兼風投總監李千授的辦公桌上。
“華為公司?”李千授看著檔案上的名字。
通訊設備、自主研發、程控交換機、晶片等關鍵詞引起了他的高度關注。
特彆是晶片,陸家貴董事長曾與他閒聊過,將來電腦和手機將是觸及普通老百姓的科技含量最高的工業品。
而電腦和手機裡,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晶片,堪稱人類工業奇蹟精華。
李千授自己作為博士,雖然不是搞科研的,但他也瞭解一些人類前沿的科技,知道晶片是事關國之大計的核心工業品。
華為這家公司竟然在研究晶片,那必須要關注一下。
他將集團總部大廈項目暫時交給一個職業經理人盯著,立即派人開始調查華為的資料,越看越是心驚。
這家同樣位於鵬城的民營企業,不聲不響地在被外國巨頭壟斷的通訊領域殺出了一條血路,擁有大量核心專利技術,而且極其重視研發投入,將營收的20以上都投入到了科研中,堪稱華國科研投入最高的民營企業。
而他們的營收純利潤率,卻隻有百分之十幾。
這意味著,華為將全部利潤投入了科研中,都還不夠,要倒欠。
資料顯示,華為為了支撐龐大的科技研發和國際化戰略,目前正麵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
除了求助於國家,進行大量的銀行貸款,負債率超過了60的警戒線,他們內部還搞了員工持股計劃進行融資。
但即使如此,還是差錢。
華為也嘗試引入外部投資,但創始人任正非極其看重公司的控製權和管理獨立性,也害怕投資方乾涉華為重科研投入的策略,因此要求投資方隻做財務監督,不參與經營管理,甚至都冇有股東投票權,這個苛刻的條件嚇退了所有潛在的投資者。
最近,他們打聽到陸氏投資集團對金山軟件的投資,就是隻要了股份分紅權,冇有要投票管理權,這讓華為看到了希望,因此將投資意向書遞到了陸氏集團這裡。
看完了華為的資料後,李千授又再次親自調查了幾天,確認華為是一個值得尊重、值得投資的科研型企業後,纔拿著一份厚厚的報告,來到董事長辦公室向陸家貴進行報告:
“陸董,有家叫華為的公司找上門來想要拉點投資,情況有點特殊,但潛力巨大,因此我想向您彙報一下。”
陸家貴正在翻看謝建國和陳雲忠拍攝的頤園彆墅二期施工現場進度照片,聽到“華為”兩字,手上的照片都差點兒掉地上了,眼中精光直冒。
前世關於這家公司的種種傳奇瞬間湧入腦海:未來的通訊巨頭、5g領導者、鴻蒙係統……
最重要的是,神舟電腦未來要發展、要進入智慧手機時代佈局的,晶片。
如果被外國佬卡脖子,那華為的晶片,就是救命稻草。
“說說吧,什麼情況。”陸家貴穩了穩心神,露出了濃厚的興趣,問道。
李千授迅速將華為的情況、研發投入比例、麵臨的困境以及他們的投資要求彙報了一遍,重點強調了其技術實力和隻允許外部投資者分紅的特殊性。
“陸董,這家公司雖然負債率高,但他們的科研投入和積累的技術專利,在國內絕對是頂尖水平。”
“如果他們現在停止科研,光靠那些專利,都能吃幾十年的紅利。”
“而通訊是未來的基礎行業,他們的潛力不可估量。”
“隻是他們不允許外部投資者參與管理、決策的條件有些苛刻,所以阻擋了其他投資者。”
“我是考慮到我們曾經投資金山軟件隻要了股份、冇有要管理權的先例,因此收下這份申請彙報給您看看的。”
陸家貴聽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千授,你的眼光很準。華為雖然負債率高,但他們不是拿出去瞎搞,隻是用於科研罷了。因此,他們現在缺錢,我們卻資金富餘,正好互補。”
“至於管理權,要不要無所謂,即使參加董事會,也隻是個舉手董事罷了。”
“我們要的是作為股東身份,將來能優先共享、采購華為的技術,尤其是晶片、係統等等。”
“這對我們未來的神舟電腦、手機產業佈局,至關重要。”
他當即拍板道:“立即組建專業團隊,由你牽頭,周明易那邊派人配合,再請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華為進行整體評估。速度要快,條件可以適當優厚,隻要估值合理,隻要能真的入股進去,就是成功。”
聞言,李千授精神大振:“明白,陸董,我馬上去辦。”
接下來一段時間,陸氏集團的精銳財務團隊在周明易的親自督陣下,聯合國際知名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對華為的資產、技術專利、市場份額、研發投入、未來預期進行了極其詳儘的審計和評估。
最終,經過多輪激烈的交鋒和專業的測算,華為公司根據當前營收、固定資產、專利技術以及未來前景,整體估值為50億。
陸氏投資集團按這個估值出資1億元人民幣,增資擴股,占據華為2的股權份額,享受對應的分紅權、知情權、財務監督權。
但為了保障任正非作為創始人的絕對管理權,陸氏投資集團的2股份對應的全部投票權,不可撤銷地全權委托給華為工會委員會代持,變相將對應的股東權利交給了任正非,保證華為管理層的實際控製權不受影響。
簽約儀式完畢後,任正非臉上帶著一絲如釋重負和感激,握住陸家貴的手用力搖了搖:“陸董,感謝信任,這筆資金,算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是雪中送炭啊!”
陸家貴目露尊敬的目光,道:“任總客氣了,華為的技術實力和重視科研的狠勁是我極為欽佩的,我認為華為的策略也是冇問題的,這錢投給你們搞科研,值。隻是希望,將來華為弄出了適合電腦或手機使用的晶片,或者操作係統,不要忘了我們陸氏集團。”
任正非道:“那自然,應有之義。”
陸氏投資集團又投了1億入股華為公司,成功占股2的訊息,雖未大肆宣揚,卻也在鵬城乃至國內科技圈、投資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許多之前因投票權、管理權問題對華為望而卻步的投資人,這下頓時捶足頓胸起來,暗罵自己不如陸家貴有魄力。
等他們再去找華為,想要重新談入股時,華為卻表示,有了陸氏集團的1個億,加上他們自己的營收滾動,已經不需要外部投資了。
那些冇能入股華為的投資者,頓時變得更加懊悔了。
華為這樣的科研大拿,即使負債率高達60,大家也對它很有信心。奈何,現在華為已經不差錢了,不需要他們了,他們想後悔,想入股,都已經完了。
陸氏投資集團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華為唯一的一個外部股東。
在陸氏集團內部,尤其是吳水師、李光南、雷鈞、張曉龍等人,得知陸家貴悄無聲息地投資了華為,成為了華為的股東,將來有機會共享或低價采購華為的晶片技術,無一不對陸家貴報以佩服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