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1:退婚扶弟魔,炒證暴富 第203章 雙通道職級體係公佈
-
時間進入4月份,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查、研究、討論、製定,柳如煙終於帶領人力資源部的精兵強將,在周明易、李千授、全鴻飛、彭紅喻等人的參考下弄出了陸氏集團技術崗(p序列)
管理崗(序列)雙通道職級體係草案。
草案經過集團高管會議審議通過後,陸家貴簽字,董事長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蓋章,《陸氏集團職級管理辦法(1997版)》細則下發至總部、子公司各部門,簡要大綱則列印粘貼至各部門、子公司、廠區公告欄。
柳如煙根據陸家貴意見製定的技術崗分13級(p0-p13),管理崗分12級(1-12),對應的職級名稱分彆是:
p0:基層員工(門衛、清潔工等)
p1/1:技工/組長
p2/2:技術員/班長
p3/3:助理工程師/車間主任
p4/4:初級工程師/廠長
p5/5:中級工程師/副經理
p6/6:高級工程師/經理
p7/7:資深工程師/副總經理
p8/8:首席工程師/總經理
p9/9:專家/總監
p10/10:首席專家/副總裁
p11/11:科學家/總裁(執行總裁)
p12/12:首席科學家/董事長
實際工作中,技術崗和管理崗的職位名稱可能會為了適應社會稱呼而各不相同,但隻要講陸氏集團p/職級,誰是哪個級彆的就一目瞭然了。
p0基本工資為兩年前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15倍,然後再根據工作所在地的經濟發達程度乘以不同的工資係數,再加上員工本身的工齡工資(每年遞增50元)。
比如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995年全國職工平均月工資為458元,那陸氏集團p0職工1997年的基本月工資就是687元。
具體到個人,如果是在首都、滬城、廣州、鵬城這四個超一線城市工作,則再在687元的基礎上乘以15的工資係數。
工資係數由公司根據全國各省份、城市的不同經濟發達程度/生活成本進行製定,比如西部落後省份係數就是1,省會城市則自動提高為11。
無論p序列還是序列,職級提升一級,基本工資上漲14倍。
如果是雷鈞這種管理兼技術的,就在對應最高職級工資上加20-30的兼職工資。
因此,陸氏集團1997年各職級基本月工資就是p0為687元,p1/1為9618元,p2/2為134652元,p3/3為188513元,p4/4為263918元,p5/5為369485元,p6/6為517279元,p7/7為724191元,p8/8為1013867元,p9/9為1419414元,p10/10為198718元,p11/11為2782052元,p12/12為3894873元。
例如渝州市神舟旗艦店店長祝文雨,就被定級為3。渝州市工資係數被定為12,她的基本月工資就是226216元。再加上工齡工資、績效獎等等,即使扣了社保,每個月到手三、四千元都很正常。
李光南院士則是技術崗上唯一一個被陸家貴定為p11的大佬,年薪一下追平了總裁周明易,讓李光南非常激動,發誓一定會幫陸家貴研製出符合他要求的自主電腦。
除了工資外,為了留住核心人才,各高職級員工還有獲得公司股份的好處。
p3/3開始有購買子公司1000股原始股的資格,p6/6則開始贈予子公司期權,p9/9開始贈予集團總公司期權。
集團總公司不缺錢,作為重生者的陸家貴永遠不會引入外部投資,贈予屬下的集團總公司期權,鎖定期結束後如果想賣,也隻能按估值賣給陸家貴。
因此,他不用擔心總部集團被外人控製、易主的問題。
陸氏集團職級管理辦法一經公佈,立即引起集團內部乾部職工的熱議,甚至社會上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一套技術崗
管理崗雙通道的職級管理體係,在國際上都尚處於摸索之中,陸氏集團竟然完善地拿了出來進行落地。
檔案下發後,集團總部、各子公司、分廠的所有公告欄前,都擠滿了人。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看這個傳說中與眾不同的雙通道職級管理辦法到底是怎麼樣的。
當技術崗(p序列)
管理崗(序列)雙通道職級體係和後麵那串根據1995年全國社平工資計算出來的各級基本工資明明白白地映入眼簾時,整個陸氏集團都沸騰了。
“天啦,p1基本工資都961元,加上工齡工資,這不就過千了嗎?真的假的?我們這些普通的車間工人都能拿這麼高的基本工資?”寶壇老窖公司一個包裝車間的老工人指著公告欄,不敢置信地道。
“這都公佈出來了還能有假?稍微懂點技術,評級為p2的話,那工資就真的不菲了。”另一個工人懷著期待的眼神道。
一箇中年技術員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死死抓住身邊同事的胳膊:“p3是助理工程師,1885塊,還有係數、獎金。老王,看到冇,不用當官,搞技術也能拿高工資了,我們的春天來了。”
他的話,引來周圍一片感同身受的技術員的讚同。
訊息像長了翅膀一般,飛遍了各個車間廠房、辦公大樓,技術工人、研發人員、工程師們奔走相告,臉上是壓抑不住的狂喜和揚眉吐氣。
以前,不會管理、不懂鑽營、隻會埋頭搞技術的人,上升通道窄得要命,工資也卡在瓶頸上。
現在好了,技術崗p序列升職體係清清楚楚地擺在那裡,隻要你有本事,不用當管理,也能一級級往上升,工資跟著火箭似的往上漲。
這感覺,比三伏天喝了冰鎮可樂還爽。
嗅覺靈敏的各級媒體聞風而動。
《陸氏集團首創國內技術崗
管理崗雙通道職級管理體係,技術人才迎來春天!》
《從官本位到價值本位,陸氏集團創新人力資源雙通道管理辦法開國內先河!》
《根據社平工資製定基層員工保底工資,陸氏集團在保障基層員工的收入上做出了榜樣!》
連央視經濟頻道都做了報道,盛讚陸氏集團此舉打破了傳統桎梏,為國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樹立了新標杆,具有開創性意義,對引領全社會尊重技術、重視技術起到了示範作用。
高層領導對陸家貴這位享受副省部級待遇的全國首富人物,評價也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