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重生91:退婚扶弟魔,炒證暴富 > 第214章 集體造富狂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91:退婚扶弟魔,炒證暴富 第214章 集體造富狂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當天晚上和詳細計算道:“扣除公開發行的25股份,以及預留但尚未完全兌現的期權池,以及出售給內部中層乾部的不到1的期權股,陸家貴通過陸氏投資集團總公司實際控製的寶壇老窖股份約為70(含未兌現的期權),按上市首日324億的市值計算,陸家貴手上70的份額對應價值高達227億元人民幣。”

“這還僅僅是陸家貴龐大商業帝國的冰山一角,其控股或參股的公司還有神舟電腦、天津康博(腦白金)、通達物流、民眾銀行、平安保險、ut斯達康、金山軟件、華為、網易等等,價值同樣難以估量。”

“此前民間預估劉永好(希望係)家族總資產或已超50億,但無論如何肯定不足100億。”

“而陸家貴旗下光寶壇老窖就有明確的227億資產,劉永好整個家族都敵不過陸家貴一家子公司的資產價值。”

“毫無疑問,華國大陸首富的位置,陸家貴已經是坐得無比穩固,毫無爭議的了。”

“不用權威排名,光是寶壇老窖一家公司市值對應的身價,就足以碾壓國內所有富豪。”

確實,根本就不用去列其他公司了,光是寶壇老窖公司70的實控股份,227億的身價,就足以讓陸家貴斷崖式領先地成為華國大陸首富了。

除了劉永好家族的估值50億以上外,其他那些30億、20億、10億級彆的富豪,在陸家貴麵前更是完全不夠看。

陸家貴成為了改革開放以來華國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鐘良飛師傅的故事:從月薪千元的老黃牛、老工人,到p7資深工程師月薪過萬,再到因獲贈05期權股而一夜之間成為身價16億的億萬富翁。

“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發生在寶壇老窖公司內的真實故事。陸家貴用真金白銀的期權激勵,兌現了‘知識/技術改變命運’的終極承諾,點燃了無數普通工人、技術員心中的希望之火。”

除了鐘良飛的故事外,這篇南方都市報的文章還列舉了寶壇老窖這場上市盛宴製造的龐大富翁群體:

億萬富翁:11/p11的周明易、李光南(集團期權1),10的王海波、孫傳宇、張正偉(集團期權05),8唐健博(寶壇老窖1期權),p7/7(鐘良飛等寶壇老窖公司副總經理級人員),這些人是身價明確過億的。

還有集團期權01的9柳如煙、李千授、全鴻飛等人,雖然集團期權隻有01,隻算寶壇老窖公司的話隻有兩千多萬,但他們這01的期權是集團總公司的,因此還包含著天津康博、通達物流、神舟電腦等其他子公司或入股公司的價值,將他們算作億萬富翁俱樂部成員也是冇問題的。

這批身價破億的高管級人物,有十多人。

接下來是千萬富翁方陣,各子公司p7/7、p8/8職級人員,寶壇老窖p6/6職級人員,這些人有三十多人,身價過千萬都是冇問題的。

最多的還有百萬富翁,都不談其他子公司了,光是寶壇老窖公司的p5/5職級人員,就有好幾十人,他們50萬本金購買的原始股,現在都漲到了300多萬,直接製造了幾十個百萬富翁。如果算上其他子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那陸氏集團旗下的百萬富翁人群過百肯定是冇問題的。

至於下麵資產過萬、過十萬的人群,數量就更多了。

寶壇老窖公司的這場上市財富盛宴,製造了數百名萬元戶、幾十個百萬富翁,在1997年的時代背景下,是相當驚人的。

“這不僅僅是陸家貴一個人的成功,更是一場由他主導、惠及核心團隊的集體造富神話。”文章最後感歎道,“陸氏集團,已然成為無數技術人才和管理精英心中的財富聖地,而陸家貴本人,則被無數人視為點石成金的財富領航人和不可複製的工商界神話。”

無數技術人才、管理人纔看到了寶壇老窖公司,看到了鐘良飛、唐健博一夜暴富的例子,頓時怦然心動,紛紛湧向陸氏集團的其他子公司。

趁那些公司現在還冇上市,先加入進去,萬一將來上市,自己也有機會獲得期權或原始股呢?

即使不談這些,光是陸氏集團高人一等的工資和雙通道管理體係,都足夠吸引人了。

陸氏集團又掀起了一波吸引人才加盟的熱潮。

央視tv-2經濟頻道更是製作了專題報道,將寶壇老窖上市稱為“華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標誌**件”和“國企成功改製、民企創新發展的典範”。

鏡頭掃過滬交所敲鐘時意氣風發的陸家貴、唐健博等人,掃過寶壇老窖工廠裡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掃過鐘良飛一家捧著嶄新工牌和期權激勵合同那恍如隔世的表情,最後定格在陸氏集團那套引發全國熱議的“技術崗
管理崗雙通道職級管理體係”宣傳海報上。

旁白總結:“陸氏集團的管理智慧,在於其對人才價值的極度尊重和對創新製度的勇於實踐。這場製造了幾十個百萬富翁的造富狂潮,正是陸氏集團管理智慧的成功之處。”"}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