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 第112章 蔭城鎮的鋼鐵和潞澤商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第112章 蔭城鎮的鋼鐵和潞澤商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府的其他侍衛,麵對精銳的白桿兵更是不堪。

就像是黃油碰上了熱刀。

一群精裝侍衛們隻是和第一排的白桿兵對上眼睛。

還沒開始對峙,就自個兒一步步往後退,直接退到了大門外。

侍衛們沒想到自己這些人如此不堪,竟然在瑤侗土兵麵前,一個回合都沒有撐住,僅僅是氣勢上,就把他們壓垮了。

五百侍衛算是一刀一槍都沒動,就馬放南山,算是把整個蜀王府都讓了出來,任憑白桿兵搜刮。

幸好白桿兵對於蜀王的權威,還有一點敬畏,再加上還有壓陣的秦翼明和錦衣衛緹騎,總算沒有出什麼紕漏。

比如調戲良家婦女什麼的。

朱至澍繃著一張臉,看著眼前荒誕的一切。

莊嚴高貴的王座下,他孤獨寂寞地站著。

侍衛的無能也映照著自己的無能,他奈何不了遠在數千裡之外的朱由檢,王府的侍衛更奈何不了眼巴前的石柱土兵。

一幕幕荒誕劇,在蜀王的眼前發生,起碼在他眼裡來看是荒誕劇。

一群群他之前,正眼都不願瞧一眼的山民,山蠻子,白桿兵。

應該是任他宰割淩辱的豬狗。

現在在他的王府裡,在肆無忌憚地拉走屬於他的財貨。

一車車銀子,一車車糧食,一車車布匹,不停地從他的府庫裡拉出。

拉了整整兩個時辰都沒有拉完。

那都是他和曆代先王的積蓄,就這樣被拉走了,白白拉走了。

對方還一點代價都不用付。

他的心在滴血,他愧對蜀王府的列祖列宗。

他的王妃和孩子們在他的身後啜泣。

煌煌哉,挺立兩百四十多年的蜀王府,何曾經受過這樣的磨難。

自己這個蜀王,可謂是開了先河。

就在蜀王朱至澍感慨萬千,咬牙切齒的時候。

交割完財貨的長史劉之溫,一臉衰樣的來到了蜀王麵前。

「殿下,已經送走了那幫瘟神。

幸好老臣隻說了,王府財富的一成······」

蜀王猛的抬頭看自己的長史,那眼睛彷彿要吃人。

他的表情極度駭人,五官已經扭曲得不成樣子。

「不,不,不你應該說隻有五萬兩白銀。

王府上上下下攏共加起來,隻有五萬兩白銀。

你以為你隻說一成,本王會誇你?

不,你這個蠢驢,沒有人比你更蠢的了,你應該哭窮。

本王哪有錢,本王一文錢也沒有。

本王隻有這一個承運殿,是太祖他老人家恩旨建的,誰想要,誰敢要,讓他們拿去好了。

朱由檢,你這個天殺的王八蛋。

老朱家怎麼生出你這麼個畜生來?

敢威脅本王,還說什麼不捐,就要把本王一家攆出四川。

說什麼他的大明,沒有本王的立足之地,他是要削掉本王的王爵嗎?

憑什麼?

誰給他的膽子,誰給他膽子啊?

他這樣的人,就應該和他的父親和哥哥一樣短命。

老朱家從朱棣那一支,就該全部短命·······」

聽著蜀王越說越不想話,越說越往圈禁致死的方向說,劉之溫也顧不上上下尊卑了。

他直接上手拉住了朱至澍,急忙低聲道。

「殿下,小心隔牆有耳,錦衣衛在外麵呢。」

「本王不怕,本王敢說就不怕這個。

今天本王被他朱由檢訛了那麼多錢,還不能發幾句牢騷了。

本王說錯了嗎?

他這麼厲害,這麼囂張,讓一個太監騎在本王頭上拉屎。

他怎麼不知道,從那些文官地主的手裡要錢要糧啊······」

朱至澍表麵上硬氣,心裡到底還是慫了,他是願意聽勸的,尤其是在知道錦衣衛厲害的前提下。

剛才確實是財產損失慘重,他有點失心瘋了。

恢複一點冷靜的朱至澍,對著長史劉之溫說道。

「這次事情,你也有責任,對待天使應答失措。

本王會酌情從你俸祿裡,扣除一部分損失……」

堤外損失堤內補,朱至澍不是吃虧的主。

這次他沒再罵天使或者崇禎,可惜有點晚了。

此時一個小廝,裝作打掃衛生,悄悄從丹犀下方路過。

晚上這個小廝,就出現在了錦衣衛駐成都府的據點裡,那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茶樓。

一間雅間裡,有兩個人在接頭對話。

「都記好了?可有什麼遺漏?」

「記好了,我的百戶大人。

卑職乾這個行當多少年了,您還不放心。」

「好,送往京城。

記住,走一般途徑就行,信上必須註明風聞,道聽途說。

可不是咱們錦衣衛自個人,親耳聽到的。

然後等待宮裡的旨意就是。」

「大人,蜀王已有此等欺君之語,我等天子親軍應該立刻進去,將他擒拿進京啊。」

「唉,本官何嘗不知,這樣處置最乾脆。

對於普通人可以這樣,咱錦衣衛又不講究真憑實據什麼的,講究的棍棒之下出真言。

可是蜀王畢竟是蜀王,咱們不能托大。

另外,咱們再看看風向,要是過幾天,他們一家姓朱的。

又好的跟什麼似的,咱們這些上杆子的人,那就壞了。

還有一點就是。

本官對咱們自家兄弟的考慮,京城來的方公公,這回狠咬了蜀王一塊大肉。

他吃肥了,咱們這些當地的地頭蛇,可沒有撈著喝到一口湯啊。

咱也不能指望京城來的天使,講咱們這裡的規矩。

咱自己想法找補吧。

等過幾天,本官帶著兄弟們上一趟蜀王府,試探一二,看看能不能弄點茶水錢,也不枉了老哥們幾個一直跟著本官。」

「百戶大人英明神武,吾等不及萬一啊。」

「還是您老人家想得周全,於公於私都是兩便。」

……

山西上黨地區,蔭城鎮。

彆看這裡不起眼,居於萬山之中,卻是明朝全國的鐵貨生產交易的集散地之一,是十三個冶鐵所之一。

這裡平常的商隊是不願來的,兼之土瘠民貧,實在是不宜種植什麼作物。

因此這裡的百姓大都是以製鐵為生,春秋青銅鼎盛時期,這裡就已經有了簡易的製鐵工藝。

當年趙國騎射無雙,也有鐵器的加成。

隻是一切轉眼都是過眼雲煙。

如今這裡的鐵器製作和銷售,都是屬於潞澤商幫在經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