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 第85章 王先生眼中的崇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崇禎,魏忠賢沒死,挺急的 第85章 王先生眼中的崇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不是俺吹,俺一個能打一百個漢人,當年跟著老汗打撫順。

俺一個白甲兵攆著百十個明國衛所兵滿街跑,連那個明國百戶大人都和一個鵪鶉一樣,乖乖趴好等著俺揪耳朵。

這要是大明的軍隊都這個鳥樣,咱大金人再少也可以問鼎中原了。

其實咱老祖宗早在宋朝的時候,就飲馬長江,問鼎中原了。

哦,忘了,王先生,不是你家祖宗。

嗬嗬,扯遠了。

聽說小皇帝的哥哥喜歡木匠活,現在這個小皇帝喜歡演戲,倒真是親哥倆。

沒想到小皇帝演到最後,還出了紕漏……」

中年文士閉目細聽,並沒有插話。

蘇爾赫講了很多廢話,可是不耽誤王先生分析。

他已經能夠從那些廢話中,篩選出有用的資訊。

這個搭檔蘇爾赫性子粗直,有腦子卻懶得用,他的話還是比較好分析的。

現在他的話裡就有很多訊息。

比如明國小皇帝看來,很重視孫承宗,比之前的袁可立還要高一個檔次,不知道對大金是好是壞?

孫承宗又是督師四鎮,又是太子太傅,尚方寶劍的,又是首席軍機處大臣。

弄得這孫承宗好像是他崇禎老師似的,當年的天啟也沒有這麼重用過孫承宗。

記得幾次黨爭彈劾,孫承宗就被攻訐,黯然下野了。

接下來的軍機處,是個新名詞。

這個衙門可要好好研究一下,據說是這個小皇帝初創的,目前還沒有衙署。

軍機處已知的兩個大臣是孫承宗,袁可立。

後續還有沒有不好說。

成立軍機處了,那明國的內閣又置於何地?

孫承宗不說了,袁可立可是給兩代大汗帶來錐心之痛的人。

這對於金國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情。

一旁的蘇爾赫說完「紕漏」,停頓了好大一會,要賣個大關子。

奈何半晌沒有等到回應,王先生隻是低頭,嘴裡念念有詞。

蘇爾赫老大的無趣。

沒人捧哏,老子講起來真沒勁。

蘇爾赫又嘟囔了幾句穢語,王先生隻當沒聽見。

蘇爾赫隻能接著講下去。

「那小皇帝假模假樣,打算拆掉德勝門外一棟酒樓。

隻因那酒樓好死不死,正好擋住了小皇帝的視線。

是不是劉備淚彆徐庶的橋段,你就說是不是?

當初俺蘇爾赫聽說書的,講到這一段的時候,那是直皺眉想罵娘。」

「這劉備真娘們唧唧的,要是俺,直接替徐庶擬書一封與那曹操,告訴那曹操。

他那老孃,你曹操想殺就殺,想玩就玩,想糟蹋就糟蹋。

反正徐庶被俺劉備繫結了,天塌了他也走不了……」

聽到這裡的王先生,臉上直抽抽,心裡直罵娘,斯文掃地,真是斯文掃地。

曹操就是再喜歡人婦,那徐庶老孃多大年紀了,那曹操能看得上?

不,不對,差點讓這混貨把我帶偏了,這是徐庶老孃年紀大的問題嗎?

王先生為了避免再聽到其他汙言穢語,他忍不住用指關節敲敲桌麵。

「噔噔噔噔噔」

「蘇大人,停停停。

請你講重點。

彆扯《三國演義》了。

那裡麵的人都作古了,就不要再糟踐了。

還是聊聊現在的事兒。

後來明國小皇帝出什麼紕漏了?」

王先生話音剛落,蘇爾赫的臉上浮現神秘笑容。

他心裡在想。

「讓你這該死的漢人包衣奴才,再給咱八旗爺們端著。

天天擺著高深莫測的樣子,給誰看。

大冷天,摺扇不離手,還扇個不停,真以為自己是諸葛孔明不成。

嘿嘿,本大爺就是讓你故意難受。」

心裡是這麼想,蘇爾赫的嘴也沒停住,實在是講到了癢處,自己不講不行。

這時候就是誰來堵他蘇爾赫的嘴,他也要從堵人的手指縫裡,把話說出來。

「你猜怎麼著?

小皇帝遇見了難題,遇見了自家人。

哪知道大水衝了龍王廟。

那酒樓的東家竟然是小皇帝的老丈人周奎。

嘖嘖嘖,你是沒看到當時的情景,小皇帝的臉,立刻都黑成了鍋底。

敢在德順門邊上建酒樓的,不用想……」

王先生一聽,他還以為多大的事,出了多大的紕漏,沒想到真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他管那是誰的酒樓,小皇帝想拆就拆就是。

就是國丈的酒樓,又能怎麼樣?

國丈就是在京師裡捅破天,那也沒關係,誰都知道,大明朝的外戚沒有實權。

沒有實權的外戚,對大金國來說沒有情報價值。

蘇爾赫後麵說的都是一些小事,王先生也就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

他隻要跟著點頭就是,省得這個殺材惱了性子,乾出讓雙方都下不來台的事情,主要是他王先生下不來台。

王先生在心裡盤算著彆的事情。

明國今年正值政權交替之際,新皇帝的行事風格和執政理念。

自己必須要摸清摸透,整理成冊,而且要又快又準,這樣纔好給盛京那邊送信。

然而自天啟八月駕崩,崇禎繼位到現在已經是十二月初了。

掐頭去尾也有三個月了。

可王先生感覺,還是沒有摸透崇禎帝的行事風格。

那感覺就像是觀察一條真龍。

飄在天上,雲裡霧裡,雷鳴電閃,自己費儘功夫瞅了半天,也隻能看到個一鱗半爪。

翻遍二十二史,他王先生也找不出一個可以套在崇禎身上,供他參考的帝王模板,昏君也罷,仁君也罷,庸君也罷,一個像的都沒有。

起初,王先生知道崇禎的訊息,是在自己金國探子處得知的。

「上自小英敏果敢。

然在潛邸當信王時,因憂懼閹黨加害。

故為人沉默寡言,行事循規蹈矩,不敢一步踏錯。

雖隻是一十歲童子,已穩如老人。

常告誡王府眾人,須謹言慎行,無故惹事端者重罰。

每每聽聞閹黨殘害,東林黨等正人君子時,往往沉默不語,轉入內室靜坐……」

這是探子從信王府,一個小太監口中得知的訊息。

根據這幾句話,王先生就能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個少年天子的形象。

「性格剛毅,木訥寡言,隱忍不嗔。

對閹黨敵視仇恨,禦下嚴厲刻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