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 第472章 民心所向
嬴戰自然不會讓自己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國運,到時候被一波焚書坑儒給大量耗損。
雖然他這麼做,同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運,但他的做法要遠比嬴政周全許多。
當然了,並非是贏政不才,而是焚書坑儒發生在幾年後,而且可就不僅僅隻是鹹陽的儒生,對學宮進行批判了!
到了那時候,整個天下的儒生都在四處遊說,批判秦國時政。
正因如此,嬴政為了一勞永逸,穩固民心,才下令焚書坑儒,並且傳達了一條條禁令。
贏戰將這件事情提前,並且同時推出了科舉製度,不僅完美的化解了焚書坑儒帶來的後果,同樣也提前給天下儒生敲響警鐘。
科舉製度的實施,讓天下百姓都有了求學的資格,如此一來眾望所歸,哪怕是到時候那些儒生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敢四處遊說,也無濟於事!
這一夜,整個秦國以鹹陽為中心,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焚書坑儒!
這件事情的影響太過惡劣了!
不僅僅是儒家子弟,所有的諸子百家的弟子,全都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今天是儒家子弟遭殃,那明天呢
而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就是……
這一切的起因,雖然僅僅隻是因為幾個儒生在大秦學宮門口,說了一些批判學宮的言論!
早在小聖賢莊宣佈歸順大秦的時候,儒生們就已經分為了兩個派係。
一個派係是隨從小聖賢莊,或避世不出,或趕赴鹹陽,想要一展胸中抱負。
而另一個派係,則是對小聖賢莊的做法不恥,認為有損儒家門風,辱沒孔聖人思想的反對派。
焚書坑儒的事情傳開之後,所有反對派的儒生在各地開始發聲,甚至有些人直接寫詩作文,怒斥大秦太子的暴行!
諸子百家居安思危,同樣在各地開始紛紛附和,想要欲圖以大勢壓迫皇權!
而一些不知內情的大秦子民,聽這些人說得頭頭是道,也都開始遊街抗議。
民心所向,廢儲!
大秦各地的儒生,以及諸子百家的弟子們,眼看著民心凝聚,
一個個都開始紛紛期待起來。
那被稱為是仙人降世的太子,實在太過妖孽了!
先破墨家,再收儒家,又滅農家!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讓諸子百家們對嬴戰生出了濃濃的敬畏。
而嬴戰登上太子之位,讓諸子百家心如死灰。
這樣一座大山壓在頭頂,恐怕整座江湖都抬不起頭來!
可焚書坑儒的事情,讓這些諸子百家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再一次死灰複燃。
隻要能夠藉此機會扳倒嬴戰,在民心所向之下,諸子百家無疑會以比從前更加淩厲之勢,重振旗鼓!
然而……
隨著學宮三策昭告天下,根本正在沾沾自喜,打著小算盤的諸子百家,全部都如五雷轟頂一般,震驚得無以複加!
興建學宮
罷黜百家
科舉製度
興建學宮,這對諸子百家來說,對他們的影響力造成很大的衝擊,但這都無可厚非。
罷黜百家
諸子百家傳承至今,豈是說罷黜就能罷黜的
更何況這一切都是由大秦太子嬴戰提出,剛剛焚書坑儒,現在又要罷黜百家,誰會買他的帳
然而……
當有關科舉製度詳細內容的榜文,張貼在各地之後,頓時引發了整個大秦的轟動。
那些原本還被儒生和諸子百家蠱惑,群情激憤的大秦子民們,更是二話不說,直接倒戈!
開玩笑
…..
太子殿下的科舉製度一旦推行,那個就是給了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一步登天的機會!
僅僅是鄉試第一的解元,就能入學宮任教,這無疑是一份美差啊!
而一旦能夠在省試中脫穎而出,隻能在地方任職官員,那可是平頭百姓往日裡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從前的老百姓,想要擺脫水深火熱的生活,要麼是勇武無雙,入江湖或入廟堂,靠血與汗闖出一片天地。
要麼就是入諸子百家,學習各家學說,或有一日會得伯樂賞識,大多都是泯然於眾人,
如今,科舉製度的推行,無疑是給了天下蒼生一個機會!
任何人無論出身,隻要有才學,便有了施展抱負的機會!
而學宮的興建,直接在各地開始招募有識之士,也讓一些懷纔不遇,終日鬱鬱寡歡的才子們,有了出頭之日!
這是造福天下百姓的事情啊!
一時間,誰還會去在意太子殿下焚書坑儒的事情
能夠如此福澤天下的太子,就算是焚書坑儒,其中的詳情,肯定也和那些儒生與諸子百家說的不符!
於是乎,百姓們隻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對於諸子百家和儒生,更是深惡痛絕。
放在原本,那些諸子百家的奇人異事,以及學富五車的儒生們,隨隨便便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景仰。
甚至落難之時,也有百姓毫不吝嗇的伸出援手。
可如今
….
不說是過街老鼠,但這些人走在大街上,也絕對會引起人們的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至於說落難相助
乖乖……
不給你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更是有一則訊息傳出,據說當日太子殿下焚書坑儒的時候,負責這件事情的便是儒家小聖賢莊,齊魯三傑之一的張良!
儒家三師公為什麼要對同門痛下殺手
百姓們略一思索,就直接先入為主的認為,肯定是那些儒生並非良人!
在他們看來,這是儒家三師公在借著太子殿下幫忙,來清理門戶!
如果說先前,太子嬴戰之名,隻是在江湖和廟堂中響徹,那這一次….
便是徹底威震整個大秦!
的確是民心所向,隻不過,並非是廢儲,而是擁戴!
甚至一些大唐的百姓,已經在心中開始暢想,有朝一日太子繼位之後,會是何等的太平盛世
而在這種輿論彙聚的時候,一些訊息也就很容易被挖了出來…..
大秦三十萬鐵騎北伐,匈奴嚴陣以待,太子殿下門客隨軍出征,僅帶三千人,便破敵一程,敗軍兩萬!
而據說,這人從前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弟子,並無人發現其才學。
但在太子嬴戰覆滅農家之時,一眼便看出了此人學識不菲,因此招入麾下。
一時間,有關太子贏戰的種種美譽響徹大秦。
造福百姓!
識人善用!
而在之前,大秦學宮初辦之時,太子嬴戰當街的那番話,也傳遍天下!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如-……
不正是映襯了當初太子贏戰的豪言壯語
興建學宮是為生民立命!
罷黜百家,集百家之長,組建學宮學派,是為往聖繼絕學!
如此一來……
那為萬世開太平,也不遠了啊!
就在外界鬨得沸沸揚揚,全天下都為此震動的時候,一切的始作俑者贏戰,正躺在院中的躺椅上,舒舒服服地曬著
太陽
在他麵前,正站著一人。
陰陽家,雲中君,徐福!
“雲中君今日來找我,是為了東巡之事”
嬴戰並未起身,甚至連看都沒看徐福一眼,聲音平淡。
徐福深吸口氣,見禮道:“太子殿下,陛下命我將海外仙島之事,儘數說與殿下……”
徐福中閃過了一絲陰霾,心中恨極。
本以為是月神壞了他的好事,可萬萬沒想到,居然是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太子!
你堂堂太子,不在鹹陽作威作福,非和老子搶這個東巡的機會做什麼
但帝令如山,始皇陛下親自開口,他也隻能是無奈遵從。
“此事你無需多說,我已儘數知曉,請回吧!”
聽到嬴戰的話,徐福愣了愣。
儘數知曉
這怎麼可能
徐福敢肯定,普天之下知道海外仙島事情的,絕對是少之又少!
而且這些人,也並不在太子府中!
那贏戰是如何得知的
先頭至此,徐福不禁想起了有關迎戰士仙人臨世的傳聞,呼吸一滯。
淩空而立,勇武無雙,大智若妖
……
結合種種,莫非的太子殿下,真是仙人轉世不成
“既如此,微臣告退!”
徐福暗自咬牙,但也隻能就此作罷。
他本想著,是否能藉此機會討好一下這位殿下,讓他帶著自己一起東巡
但現在看來,這位太子殿下
……
似乎對他不怎麼待見啊!
贏政不待見徐福
那是肯定的!
這家夥欺騙贏政,假借東巡之名,帶著大量的物資,駕著蜃樓出海,但卻一去無回,直接占山為王!
甚至還在某個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地方開枝散葉,種種行徑其心可誅,他又怎麼會待見對方呢
徐福離開之後,倒是來了一個嬴戰意料之外的客人。
那是一個女子,女子淡紫色的長發高高盤起,兩鬢垂落一縷束發,穿著一身以藍色調為主的裙袍,姿容絕色,宛如謫仙降世。
“月神閣下,你和雲中君相繼造訪我太子府,倒是讓本殿下有些意外。”
嬴戰仍舊沒有起身,隻是輕笑一聲。
這款步而來的女子,赫然就是陰陽家,月神!
“月神參見太子殿下!”
“免禮!”
嬴戰擺擺手,而後問道:“你也是為了東巡之事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