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輔助係統 > 第977章 萬民傘的真正意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輔助係統 第977章 萬民傘的真正意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周文濤是周傅宗的兒子,是李洵的舅哥,又是禁軍統領。

李洵做他的證婚人也沒什麼不妥的。

“嶽父大人,給他們找個好日子成親吧,朕也好來喝杯喜酒。”

“是,陛下!”

李洵又聊了一會兒,便回後院休息去了。

周傅宗則是把周文韜和小魚留了下來,對他們二人叮囑了許多。

第二天上午,周傅宗便找到了李洵,道:“陛下,文濤和小魚的婚事定在這個月的二十八。”

“朕知道了,你好好準備吧。”

在周傅宗的家裡住了一晚,李洵也該回皇宮了。

周敏兒他們三姐妹準備在家裡再住個兩天。

此時周文韜帶著一支禁軍,已經來到了周傅宗的府邸門前,護送皇上回宮。

“陛下,下雪了。”回去的路上,跟隨在馬車旁邊的周文韜說道。

李洵揭開簾子看了過去,鵝毛般的大雪從空中飄落。

“瑞雪兆豐年,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李洵笑著說道。

此時皇帝車駕剛好經過城中的皇帝雕像,雕像的周圍放了三把萬民傘,傘麵撐開,立在地麵。

由於此時雪下的比較大,附近不少百姓都躲到了萬民傘下。

附近站崗的錦衣衛並沒有上前驅趕,而是跟著百姓們站在了萬民傘下避雪。

在萬民傘的右邊,有幾個小朋友開心的仰著頭,張嘴吃空中的雪花。

李洵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是一幕和諧的畫麵:萬民傘下有官府的錦衣衛,有懷中揣著種子的農民,有懷抱書籍的讀書人,還有凍得縮起腦袋的商人……雖然很擁擠,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

他們是大明帝國各行各業的人,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人的共同努力、團結一致,大明帝國一片欣欣向榮,變得越來越繁華。

如果是在以前的朝廷,哪個百姓敢往皇上的萬民傘下躲雪?

誰要是敢去躲,官府的人立馬把你抓起來打板子,甚至有可能判你個死罪。

但是在大明帝國,百姓們對皇上的萬民傘並不畏懼,而是充滿了敬意,看到萬民傘就像是看到皇上對他們的愛一樣。

平常的時候,百姓們也會自發保護萬民傘,禁止其他人對萬民傘造成破壞。

現在他們躲在萬民傘下,就像躲在皇上的愛護下一樣。

萬民傘在這一刻體現出了他的真正意義!

“拿紙筆來。”李洵心中一動,對車駕旁的周文韜說道。

周文韜趕緊找來支筆遞給了皇上。

“慢行。”李洵說完之後,便拿著紙筆,開始畫萬民傘下的畫麵。

馬夫慢慢的駕著車,一點點的往前走,車子非常穩,沒有半點顛簸。

能夠為皇上駕馬車的,都是馭術超群的人。

片刻之間,李洵便把這幅畫麵給畫了出來。

之前係統贈送了李洵強大的繪畫能力,現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的。

“文韜,將這幅畫送到大明報社,讓張鶴眠寫篇文章,和這幅畫一起發布到最新的報紙上。”李洵淡淡的說道。

周文韜接過皇上的這幅畫,頓時驚呆了。

皇上這麼快就把眼前的這幅畫麵給畫了出來,非常的真實。

而且看到這幅畫後,讓人感覺心情平和,有一種國泰民安的感覺。

周文韜看了看手中的畫,又看了看眼前的場景,心中有些暖暖的。

他趕緊派人把這幅畫送到了大明報社。

張鶴眠這些日子一直都在寫土地清丈的文章,不斷的教育百姓。

最近他又多了一項任務,那便是幫助禮部尚書徐庶,教化天下民眾不去迷信。

百姓們可以去信仰一些東西,但是不能愚昧的迷信。

就比如祭祀山神,祭祀河神之類的,荒唐至極,太愚昧了!

“張大人,皇上送來了一幅畫,讓您以這幅畫為主題寫一篇文章,和畫一起發布到最新的報紙上。”手下將畫送到了張鶴眠這裡。

聽到是皇上送來的畫。張鶴眠不敢怠慢,趕緊起身雙手接住。

隻是看了一眼,張鶴眠便愣住了,盯著眼前的這幅畫久久不語。

“好!好!好。”過了好一會兒,張鶴眠連說三個好。

“這不就是書中所說的政通人和嗎?這不就是天下人所追求的太平美滿生活嗎?”

張鶴眠激動的說道。

“各行各業的人麵帶笑容的簇擁在萬民傘下,萬民傘撐著雙臂,為百姓阻擋風雪。就像我們大明帝國的皇上宵衣旰食,守護著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一樣。”

“好啊!這幅畫真的是太好了!”

張鶴眠越說越激動,他已經忍不住了,拿起紙筆便開始書寫文章。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張鶴眠便把這篇文章寫好了。

在寫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停頓,也沒有任何修改,一氣嗬成。

修改完後,張鶴麵又仔細的檢查了一番,便帶著這幅圖與這篇文章去找禮部尚書進行審核。

……

皇宮內,李洵剛回到禦書房沒一會兒,禮部尚書徐庶便帶著張鶴眠來了。

“這麼快寫好了?”李洵有些驚歎,張鶴眠效率很高啊。

“陛下,您畫的這幅畫真的是太好了,臣看完之後,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已。”

張鶴眠此時還有些激動。

“臣當即就寫下了這篇文章:《萬民傘下的微笑》。”

李洵拿過文章看了一遍,不由得讚賞的點了點頭,寫得很樸實且情真意切。

李洵道:“很好,把這篇文章以及這幅圖畫都加到報紙裡麵,傳送天下。”

“是,陛下!”徐庶和張鶴眠兩個人便下去行動了。

到了第二天,大明日報刊登了這篇文章與這幅圖畫。

報紙內容率先在北涼城引起轟動,接著向天下各地蔓延開來

“這一刻我才明白萬民傘的真正意義!皇上萬歲。”

“這不就是國泰民安嗎?老頭子我熱淚盈眶了。”

“以前不明白什麼叫做政通人和,現在看到這幅畫我懂了!”

……

天下百姓們看到這幅畫之後,心中感覺很溫馨,還有點感動。

雖然整個天下還沒有完全富足起來,但是看到這幅畫,百姓們突然覺得,原來生活還能這麼美好,心中充滿了希望與動力。

傘下的這些人彼此陌生,但在這一刻,因為這場大雪而彙聚於萬民傘下。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大明人!

三省六部的各大官員,看到這幅畫麵後也挺欣慰的,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為的不就是‘政通人和’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