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港島締造東方矽穀 > 第375章 造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港島締造東方矽穀 第375章 造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會議室裡陷入長久的沉默。

李世銘最後一句話,讓所有人都不能再反對機場的專案。

李老爺子突然成為了李世銘最大地底牌。

在座的都是一家人,對安義社的現狀再瞭解不過。

也隻有這麼大一個專案,才能撐起上萬人的飯碗。

葉嵐在這一刻很心疼李世銘。

人人都羨慕他有一個驚才絕豔的兒子,但她卻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身上背負了太多太多。

說好聽得是誌向遠大,實際上卻是沒苦硬吃。

有時候她寧可李世銘平庸一點,紈絝一點。

哪怕他天天闖禍,天天換女朋友,做一個不學無術的二世祖。

安微微對李世銘的感情,一點都不比葉嵐這個親媽少。

她從9年前,受閨蜜的邀請,隻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加入龍騰科技。

她親眼見證了龍騰科技如何從一個做遊戲機的小工廠,一步步地成長為港島第一科技企業。

她從來沒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身價百億的富婆。

是李世銘,將她還有她的家族帶到了現在這個高度。

葉晨則願意將李世銘奉為他的人生導師。

因為這個外甥,他找到了他的人生伴侶,找準了自己的事業定位。

今時今日,誰還敢戲謔地稱呼他“葉少”?誰還記得他曾經是個敗家二世祖?

現在人們隻知道他是港島傳媒大亨葉董,一言決人生死的葉董。

李柏翹才華橫溢卻性格木訥,他隻是單純地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科學家。

當一個人的興趣、理想和事業,是同一件事的時候,他還可以心無旁騖地全身心投入。

全世界有幾個人,能達到這種境界?

李柏翹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李子榮也同樣是。

他已經六十歲了,權勢地位已經不看在眼裡了。

他以前從未想過安義社還能有堂堂正正站在陽光下的一天。

他現在相信,他的孫子,能夠幫他實現。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事情已經不再需要用言語表達。

即使將來要麵對的是戴嚶財團,是港嚶當局,甚至是戴嚶利益集團。

到了今時今日,龍騰係利益集團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不知不覺,龍騰已經成長到港嚶當局難以撼動的程度。

即使港嚶當局想要全力打壓,一個即將卷鋪蓋滾蛋的過氣當局,又還能打壓幾年?

會議結束,兩幅地圖被留在了77層董事局會議室。

龍騰係的各種資源力量開始調動。

整裝出發之前,需要先穩定後方。

會議隻是定下了基調,調動力量需要準備,如何實施還需要詳細計劃。

91年4月1日,龍騰科技旗下港島點燈公司正式向當局遞交《港島電燈煤轉氣工程發展規劃》。

並高調向外界宣佈,為響應當局的環保倡議,港島電燈計劃在十年內新建天然氣發電廠,全麵替代汙染嚴重的燃煤發電廠,並逐步關閉舊的燃煤發電廠。

港嚶當局佈政司下屬環境保護署多次在報告中批評港島電燈發電廠的汙染問題,並倡導綠色電力。

表麵上看,無可厚非,港島電燈隻能吃這個啞巴虧,接受批評。

實際上,這是港島電燈的對家雅克電力在挖坑。

雅克電力新建的電廠屬於燃氣發電,成本較燃煤發電高。

這純粹屬於自己淋過雨,絕不能讓彆人身上乾。

絕對不放過任何一個diss對手的機會。

李世銘這次乾脆給他來個大的,宣佈全麵轉向燃氣發電和風能發電,逐步完全放棄燃煤發電。

港島本來就是他自己家,保護環境本就是大好事。

雅克電力這才體會到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新廠建立還需要時間,因為李世銘的存在,雅克電力也失去了曆史上在南粵省發展核電的可能性。

所以等待雅克電力的結局隻有一個——被港島電燈逐步碾壓,徹底邊緣化直至被兼並。

港島電燈遞交的這份報告,明麵上是對雅克電力的回擊,響應當局的環保政策。

實際上,是為了引出德啟機場的土地汙染和噪聲汙染問題。

4

月17日,獨立調查記者張繼祖在亞洲晨報上發表文章,曝光德啟機場的長期以來的放任廢油對土地的嚴重汙染問題。

這篇文章一出,瞬間把沉浸在讚揚聲中的環境保護署直接打懵。

空氣汙染要管,土地汙染可以不管,玩雙標嗎?

環境保護署為了平息輿論,宣佈啟動專項調查。

李世銘知道他們的尿性,調查嘛,查個三年五年在慢慢公佈調查結果,甚至有可能不了了之。

4月26日,獅城聯合報發表評論文章,暗諷港嚶當局運作效率低下,對各項事務態度消極。

並且用燕京與港嚶當局關於新機場建設專案談判進度推進遲緩作為舉例。

4月27日,亞洲衛視晚間一檔訪談節目引用獅城聯合報的評論文章,進行深度剖析。

並開通觀眾熱線電話,讓市民對此發表意見。

結果第二天,亞視的總經理以及新聞總監受到新聞出版署的約談及警告,節目被停播。

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港島電台第二天在一檔新聞節目裡報道亞視高層被當局約談的新聞。

各種大報小報都對此事進行跟進報道。

小小的掀起了一場保衛新聞自由的倡議活動。

利用媒體,帶動輿論方向,這是藍星攪屎棍戴嚶的慣用伎倆。

隻是他們沒想到有人會活學活用,讓他們遭到反噬。

港督現在恨透了獅城聯合報,但很可惜,手沒有那麼長。

而且獅城聯合報選擇的時間節點非常刁鑽。

正好卡在第4輪談判結束,毫無實質進展的這個當口。

本地大媒體一向比較乖巧,所作所為,被新聞出版署認定為是跟風。

收拾一頓,立馬噤若寒蟬。

然而,關於新機場的話題仍未平息。

地攤文學又開始添油加醋陰陽,更有自稱德啟機場附近居民現身說法。

這些雜誌週刊,內容向來誇張,描述地繪聲繪色。

新聞出版署實在是沒有臉把這種不入流的地攤小報週刊也收拾一頓,也唯恐域外媒體加入申討批評新聞自由的問題。

隻能聽之任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