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締造東方矽穀 第385章 機場資訊化工程
事情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
當填海專案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立刻就有麻煩找上門來。
首先是一群所謂的環保人士,攔截在土石方運輸道路上,阻斷交通,阻撓填海工程。
聲稱填海破壞了龍國白海豚的棲息地,造成大量的珊瑚等海洋生物的死亡,且填海工程造成的水下噪音將致使棲息在此的白海豚不孕不育。
這些人的訴求李世銘承認有的是事實,更多的肯定是誇大其詞,神特麼的不孕不育。
這群環保人士,成分十分複雜,要說中間沒有摻雜彆有用心之人,打死李世銘也不信。
德啟機場的廢油汙染問題、地產開發商毀壞農地的問題,沒見你們搞這麼大陣仗?
龍港機場集團拿走機場專案,肯定損害了港嚶當局內部一批人的利益,甚至還牽扯到霧都的國會。
葉氏、鄭氏、賀氏等一眾財團和安義社,行走江湖這麼多年。
勢力龐大是真的,得罪人多也是真的。
大麵積改變地形地貌,環保肯定是繞不過的問題,這屬於陽謀,李世銘隻能硬接。
其實在與港嚶當局簽約的時候,便有環境保護責任的條款。
隻是前期龍港機場集團的工作重心在建設方案的確定和工程儘早開工這兩個方麵,一直沒有騰出手來。
李世銘一邊讓葉晨控製媒體將環保人士示威阻工的事情冷處理降低熱度。
另一邊高調宣佈龍港機場集團出資10億港紙成立龍國白海豚保護基金會。
基金會的宗旨就是保護珍惜動物龍國白海豚種群延續及棲息地保護。
並且揮舞著刀樂,聘請了大量本地學者以及外國專家研究方案。
既然填海殺死了大量海洋生物,基金會就雇傭大量本地漁民,在填海區打撈珊瑚,給他們搬家。
這個方案自然有大批專家為此站台。
本地漁民也在休漁期獲得了新工作。
港嚶當局的漁農署、環保署和環保組織當即啞火。
畢竟機場工程是全港島市民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建設的初衷之一就是為了改善市區的環境。
龍港機場集團超快的響應速度與慷慨的環保投資也受到了市民的好評。
總不可能為了勞什子海豚不孕不育的問題,放著汙染更嚴重的德啟機場不管,盯著新機場死磕。
填海工程隻暫停了一星期,大批本地漁民將靠岸邊的珊瑚撈起,重新安置後,土方運輸和圍堰工程恢複施工。
vs的管道吹填裝置正在安裝,並未受此影響。
而然對手的手段遠遠不隻環保組織這一點。
夜間的爆破噪音、機械的施工噪音,揚塵汙染,先後被投訴。
揚塵汙染有點扯,港島地區多雨,島上又海風又大,粉塵一般飄不出去太遠。
不過揚塵汙染的問題還好處理,乾燥晴朗的天氣,裝車和傾倒的施工麵安排噴霧降塵,渣土運輸道路安排水車灑水降塵。
左右不過是花多少少錢,這些措施如果在市區施工本就是有強製要求的,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一次性做到位。
但是夜間的噪音問題,就有點難搞了,特彆是爆破噪音。
隻能調整爆破作業時間,增加工作麵。
這樣一來,爆破施工的人員和裝置都要增加。
承包企業和操作人員都需要專業資質,龍國建築總公司空有人員和裝置,卻沒有資質。
逼得李世銘隻能高價再找了一家寶島企業。
這些伎倆,碰上李世銘這種不差錢地主,除了糟蹋他幾個錢,也未造成太大影響,反而提升了龍港機場集團的口碑形象。
等機場專案把這些問題都處理到位之後,港島媒體開始炒作建築業的施工汙染問題。
錢不能隻讓李世銘一個人花。
來呀,互相傷害啊!
市區那麼多地產專案,港嚶政府還在大力推進迪迪尼樂園的專案。
規矩不能隻要求龍港機場集團一家遵守吧。
機場建設可不隻土建工程,龍騰科技也迎來了一項艱巨的挑戰——開發設計機場的全套係統管理軟體以及提供機場資訊化所需的硬體。
這對龍騰科技來說,是一條全新的賽道。
李世銘召集所有研發組負責人和董事會成員開了一個董事局擴大會議。
他們內部先要定下一個基調,是全部硬啃下來,還是集中精力發展現有專案,放棄這個業務,又或是對外尋求合作,聯合開發。
全部放棄首先被否決,機場資訊化係統相較電腦操作係統,隻是更具有專業性,技術難度並不是高不可攀,龍騰科技缺乏的不是技術,而是相關經驗。
參與新領域有利於拓寬公司的業務範圍,軟體研發組和電腦設計組都嗷嗷叫著要參加這個專案。
作為兩個公司的老闆,董事們站的角度則和研發部的技術宅不同。
龍騰科技的研發能力再強,畢竟是涉足新領域。
萬一出點紕漏,兩家公司都要受牽連。
另外,直接將訂單交給龍騰科技,也需要考慮到龍港機場集團其他股東董事的感受。
畢竟是幾十億港紙的生意,葉氏雖然是控股股東,吃相也不宜太難看,不利於團結。
最後這次會議討論的結果是,龍騰科技對外尋找有經驗的同行一起聯合開發,在新機場專案資訊化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學習經驗。
國內正在發展,以後有那麼多機場需要建設,龍騰科技如果能在這次參與過程中,積累足夠經驗,具備獨立建設的能力,以後其實並不缺訂單。
沒必要爭一時得失。
很快機場建設集團的董事局會議上,李世銘對機場資訊化工程建設專案,表達了龍騰科技的態度。
並且向各位股東討了個人情,由龍騰科技主導這次專案的招標,並保證費用低於行業內平均水平。
大家都很給麵子,提議獲得通過。
李世銘的算盤並不是想靠這個業務賺多少錢,而是想在同行中塑造出龍騰科技並不是一家隻想著吃獨食的企業形象。
龍騰科技明明可以利用手中資源獨自吃下全部業務,卻仍然願意分一杯羹出來。
李世銘也很無奈,七彩虹3.0係統和巨龍手機實在太耀眼了。
成為眾矢之的,並不利於龍騰科技的發展,龍騰科技還沒有強大到無懼任何對手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