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第462章 文化自信
高凱的一番理論,直接把喬麗絲給乾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纔有點嗔怪地捶了一下高凱的胸膛。
“我怎麼從你的嘴巴裡麵,所聽到的各種製度的結論,就沒有一個是好的。”
“我這一年以來,一直在跟坦丁戈爾爺爺他們一群決策層的人,在製定未來屬於我們自己的製度。”
“想從你這裡取取經,讓你可以給我一些靈感和建議。”
“你這家夥,一會說我們國內的計劃經濟不好,一會又說市場經濟不好,那以後我們要走哪一條路。”
“額,你這就有點不講理了,我每一次跟你所說的事情,都是屬於我個人的理解。”
“如果是麵對敵人,或者是其他陣營的人,無論他們的國家,或者他們想實行任何一種製度。”
“我直接一上來,那就是一通大誇特誇,專挑他們製度當中,一直在宣傳的那一些內容誇他們。”
“可你是我的媳婦,我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無論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我最先考慮到的是會出現何種不好的後果。”
“把這一些不好的後果,掰開了,揉碎了,擺在你的麵前說給你聽,然後幫你想一些應對的方案。”
“這纔是我作為你的丈夫,應該要去做的事情,華夏的孔子說過兩句話,那就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你能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不知道,華夏的文化博大精深,他們的文章晦澀難懂,我哪能夠懂得那麼多。”
“行,那我就將這兩句話解釋給你聽。”
“良藥苦口利於病,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能治病的藥往往味道很苦,但卻對健康有益。”
“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意思是,真誠勸誡或批評的話,常常聽起來不順耳,但卻對人的行為處事大有好處。”
“這兩句話用類比的方式,深刻地說明瞭一個道理,真正有價值、能幫助我們的東西,外表或初次接觸時,可能讓人不舒服,但我們必須虛心接受,才能從中受益。”
“你作為我們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今後無論遇見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在第一時間下結論。”
“哪怕這些事情,讓你看起來或者聽起來非常的不舒服,那也要經過分析之後,理智的下結論。”
“每個人的能力和價值不一樣,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方向也不一樣。”
“所以當我們聽到一些難聽的話的時候,沒必要第一時間去否定彆人,需要虛心的接受。”
“事實上這世界上的千百種國家管理製度,時時刻刻都在變化。”
“並沒有任何一種製度,適合於全世界所有的國家。”
“一切都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然後再以人為本,所定下來的一些規則,所形成的製度。”
“我們國家缺的不是各種好的製度,我們國家現在最缺的是文化自信。”
“你知道我這個人,看事情看的都比較長遠,平時也喜歡思考和琢磨。”
“拿我們整個國家與華夏對比,我們的曆史文化底蘊太薄弱了,沒有了屬於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自信。”
“如果要說到一個國家受苦受難的話,那麼華夏上下五千年所受的苦難,加起來數不勝數。”
“無論他們在哪一個時間段,承受何種的苦難,哪怕麵臨亡族滅種的危險,他們也會在最艱難的時候觸底反彈。”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頑強,那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底蘊,決定了他們這個民族的自強不息,以及永不服輸的精神。”
“所以他們才能在一次次災難來臨的時候,又一次次的重新崛起,然後又站到整個世界之巔。”
“反觀我們整個國家的民族,中間遭受了幾千年的曆史斷層,失去了所有的文化底蘊。”
“不是被蒙古人趕到了歐洲,就是被歐洲人抓去當了奴隸。”
“真正形成我們國家曆史文化底蘊的時間,也僅僅隻有沙俄崛起的這幾百年時間。”
“在我們的基因裡麵,從此以後害怕失去土地,認為擁有越多的土地,我們會越安全,這其實上是一種極度的不自信。”
“我們對土地的執念,已經超出了曆史文化底蘊的積累和傳承。”
“反觀華夏,他們自上下五千年以來,一直所注重的是文化底蘊的傳承,其次纔是國家土地的歸屬。”
“他們認為土地丟失了,可以重新奪回來,如果曆史文化底蘊丟失了,那整個民族就成了無根浮萍。”
“隻能隨著這個世界的起起落落隨波逐流,去到哪裡哪裡就是歸屬,很容易就會被其他族群所同化。”
“華夏人所注重的是曆史文化底蘊的傳承,隻要曆史文化底蘊永遠能夠傳承下去,那麼他們無論到達任何一個地方,隻要紮下了根,他們就可以利用無比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同化當地的人。”
“在他們的文化當中,擁有著足夠的自信,他們的曆史文化底蘊傳承是主心骨,一個國家的土地,僅僅隻是一個承載物而已。”
“所以我們所要研究的,並不是以後我們國家所要實行何種製度。”
“而是要將屬於我們自己獨特的文化,直接融入到製度當中,讓我們的人民,認可我們自己的獨特文化,從而有了文化自信。”
“隻有這個樣子,我們的年輕一輩,纔不會被外來的文化入侵,變成了一個嚮往其他國家,厭惡自己國家的外國傀儡。”
“這些人被外國勢力的文化入侵,把他變成了刺向自己親人同胞的傀儡,這纔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