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 第512章 加速貶值-國有企業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第512章 加速貶值-國有企業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不知道是戈爾巴喬夫的能力問題,還是底下的人官官相護隱瞞。

在去年的全體高層會議上,所製定出來的國有企業法,以最快的速度,在今年1月1日執行下去了。

這一部法律,如果僅憑字麵上的解釋,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製度。

但要是結合老毛子國內現如今的情況,這樣的國有企業法無異於自殺。

這一部國有企業法的全稱,是《蘇聯國營企業(聯合公司)法》*,於87年6月30日,由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並於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這一部法律,在這個經濟改革時候,直接就處於風暴的中心。

這部法律戈爾巴喬夫還自認為是他進行改革,在經濟領域的核心體現。

它的根本目的是試圖通過擴大企業自主權,將中央計劃經濟的效率,與市場經濟的激勵結合起來,從而挽救停滯的國內經濟。

它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為

國家訂單、經濟覈算、自籌資金和自治。

該法律的內容非常廣泛,其核心條款,旨在徹底改變國家與企業、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

這一次的改革計劃體製,就是用“國家訂單”取代指令性計劃。

過去,國家計委為企業下達詳儘無比的指令性計劃,規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賣給誰、以什麼價格賣。

現在的新規定,國家不再對企業下達強製性的指令性計劃,取而代之的是國家訂單。

國家作為大宗客戶向企業訂購產品,以滿足最重要的國家需求。

在完成國家訂單後,企業可以自主決定生產什麼,並在市場上自行銷售剩餘的產品。

也就是說企業在完成國家訂單後,有權根據市場需求,製定自己的生產計劃。

這一部法律還直接讓企業實現了財務自主,裡麵規定了實行“經濟覈算”和“自籌資金”。

經濟覈算是要求企業用自己的收入,覆蓋所有支出,包括工資、原材料、裝置和技術更新等。

這意味著企業要為自己的盈虧負責。

自籌資金是企業的發展資金,如擴大再生產、技術改造,不再由國家財政無償撥付,而必須來自於企業自己的利潤。

這迫使企業必須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才能生存和發展。

最後一個就是定價自主權了。

企業獲得了一定的定價自主權,可以對國家訂單以外的產品協商定價,這為價格機製引入經濟開啟了大門。

這樣的新規定一出來,肯定離不開改革工資與激勵製度。

企業的工資基金總額,與其最終的經營成果,利潤、銷售收入掛鉤。

理論上,企業效益好,員工的收入和獎金就高;

企業虧損,員工的收入就會下降。

這旨在打破“大鍋飯”,激勵員工更關心企業的經營狀況。

同時還推行“勞動集體自治,這是非常具有“民主”色彩的一條。

法律規定企業由勞動集體管理,這簡直就是離了個大譜。

企業職工大會,有權選舉企業的領導人,經理、廠長等等職位。

並參與決定利潤分配、福利基金使用等重大事項。

這旨在激發工人的主人翁意識。

同時還給了企業對外經濟活動的權利。

企業被授予直接進行對外貿易的權利,可以與外國公司建立聯係。

出口產品和進口所需的技術裝置,不必再完全通過國家的外貿部門。

這一條,直接就把狼給引了進來。

狼被引進來了,那些貪汙腐敗的大老虎,卻趁著這個時候跑出去了。

這部法律的初衷是好的,但其實際執行後果卻是災難性的,並成為加速國內經濟崩潰的關鍵因素之一。

這一部法律,一經頒布實行之後,立馬就引發了混亂與空轉。

取消了指令性計劃,但有效的市場機製,並未建立起來。

企業陷入了“計劃與市場”之間的真空地帶,不知道從哪裡獲取原材料,也不知道該把產品賣給誰,導致供應鏈中斷和經濟混亂。

這當中,國家的訂單,還出現了差異化。

在實踐中,“國家訂單”很快就變得和舊的指令性計劃一樣。

覆蓋了企業絕大部分的生產能力,企業根本沒有多少餘力進行自主生產和銷售。

那一些有權有勢的權貴們,直接通過與工廠裡麵的一些人勾結,可以拿到更低價格的商品。

因為工廠的商品價格,企業有一定的自主權定價。

最終也必然會發生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工資,物價,螺旋式通脹。

企業有了漲工資的權力,卻沒有提高產量的能力和動力。

為了討好職工以確保自己當選,經理們紛紛利用權力大幅提高工人工資。

同時,由於商品短缺,企業提高自主產品的價格。

這直接又導致了貨幣泛濫,流通中的貨幣急劇增加,而社會上的商品總量,卻沒有相應增加。

結果就是劇烈的隱性通貨膨脹,和更嚴重的商品短缺,民眾有錢卻買不到東西,怨聲載道。

這一部法律,最經典的就是極大地削弱了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的權力,卻沒能建立一個有效的替代調控體係,導致國民經濟管理陷入癱瘓。

工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為每一個月不斷上漲的工資高興,就已經先為外麵的物價擔心。

企業裡麵的領導,他們自己又不會印錢,為了讓工人們支援他們當領導,給工人們多發放了那麼多工資。

肯定是要把產品的價格,不斷的往上提升,企業纔能夠拿得出這一些錢,來給員工漲工資。

政府在開動印鈔機不斷的印錢,領導們一邊不斷的給員工漲工資,另一邊又不斷的給商品漲價格。

導致整個市場上麵能夠流通的盧布越來越多,再一次加速了盧布的貶值。

按照高凱和喬麗絲他們的分析,到了年底的時候,盧布的貶值速度,將會超過20倍。

現在整個謝列平陣營的所有人,隻要拿到了盧布,都會在第一時間,就換成各種各樣的物資。

他們每個人是真的感覺到了盧布非常的燙手,多在自己的手上多放一天,就有可能出現貶值。

因為整個國內市場上麵的商品價格,基本上是一天一個價,上漲的幅度,雖然是一分幾分的上漲,但架不住天天漲。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在這個時候,直接徹底混亂了。

連那一些有門路拿到批條的人,他們也直接放棄了去找領導們開批條。

因為企業有了自主定價權之後,紛紛都朝著市場經濟看齊。

他們這一些能夠拿到批條的人,已經無法像之前那樣子,拿到計劃內價格便宜的商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