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第526章 解放思想~宗教冒頭
高凱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跟著喬麗絲,一起前往烏克而蘭很多偏僻的農村之地。
在這一些偏僻之地,裡麵另有乾坤,成套成套的輕工業機器,正在飛快地生產著各種各樣的商品。
最後去到了一處更加隱秘的地下場所,這裡是屬於謝列平陣營,所打造的1:1仿製的克格勃訓練中心。
這一座克格勃訓練中心,比當初喬麗絲在華夏,幫助華夏所打造的那個訓練中心,還要更加的全麵。
康帝斯看到自己的父親來看自己,也是非常的開心。
“爸爸,你怎麼這個時候才來看我,我在這裡的訓練可辛苦了,難受的時候,我可想你了。”
“你都不知道我偷偷哭了多少次,這裡的教官,一點都不心疼我,無論我哭多少次,他們都會讓我完成訓練。”
聽到兒子的話,高凱的心中也是心疼不已。
現在他總算知道,喬麗絲為什麼之前跟他說的那一番話了。
“我們的康帝斯,已經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小男子漢了,所以必須要接受這樣的訓練,學到真正的本事。”
“我和你媽媽,是非常心疼我們的康帝斯,隻不過我們不能因為心疼你,而讓你學不到真正的本事。”
“我們親愛的康帝斯,你能夠原諒爸爸媽媽的心狠嗎?”
聽到高凱的話,康帝斯這纔不情不願地看了一眼旁邊的媽媽,小聲的喊了一句。
“媽媽,爸爸跟我說的,我記下來了。”
這時候的喬麗絲,依舊板著一張臉。
語氣有點冷冷的開口道。
“你是媽媽的兒子,是從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媽媽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是為了你好。”
“彆以為今天你爸爸來看你了,你就想要躲避今天所有的訓練科目。”
“如果你是這樣子想的話,那你可就想多了。”
“如果你完不成這一些訓練科目的合格成績,那你以後想要見到爸爸媽媽的時間將會更少。”
聽到媽媽的話,康帝斯委屈極了,淚眼婆娑的看著高凱,緊緊的抱著他的脖子。
“好了,好了,媽媽說的話,確實是為了你好。”
“爸爸跟媽媽小的時候,也是要受過這樣的訓練,一直到成績合格之後,纔可以從這裡走出去。”
“爸爸媽媽也是想要時時刻刻待在你的身邊,所以我們的康帝斯,一定要努力,儘早完成所有的訓練科目。”
“這樣爸爸媽媽纔能夠經常跟康帝斯在一起,所以你要努力加油,你一定要記住,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
“嗯,我知道了,爸爸。”
跟兒子膩歪了半個小時之後,康帝斯直接就被教官給帶走了。
雖然依舊戀戀不捨,淚眼婆娑,但也沒有了繼續纏著高凱不放的想法。
又在第聶伯河待了兩天時間,高凱直接就返回了遠東地區。
離開的時候,交代給克爾斯的事情,克爾斯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了。
所以高凱回去之後,每天就是準時上班下班,做好他的這一個局長。
到了6月份,巴喬夫主張的公開化和改革的浪潮,終於迎來了轉機。
解放思想,自由言論的政策,真正的實施了下來。
底下的民眾們,聽到這一個政策之後,每個人都有點不敢相信。
哪怕他們心中有很多的怨言,不吐不快,但每個人依舊都小心謹慎。
害怕這是政府釣魚執法,最後他們因言獲罪。
老毛子國內的宗教組織,收到這個政策之後,個個都是掩麵而泣。
這一個政策一出來,就說明他們的宗教宣傳,可以光明正大的進行下去。
不用再像之前那樣子,躲在暗處偷偷摸摸的進行宣傳,時不時還要被克格勃特工給捉回去受刑。
為了擴大宗教的影響力,俄羅斯斯東正教,在第一時間就開始策劃起了隆重的紀念活動。
並且利用他們宗教這些年所積攢的人脈,在隆重舉辦羅斯受洗1000週年紀念活動時。
懇請巴喬夫親自接見東正教領袖,恢複並開放了大量教堂。
沒想到他們的這一想法,卻被巴喬夫所接受,紀念活動的當天,巴喬夫接見了東正教的領袖。
這一事件,標誌著宗教政策的根本性轉變,東正教地位獲得空前提升,公開活動合法化。
隨之而來的是巴喬夫所製定的,關於信仰自由與宗教組織法的頒布。
全國各宗教普遍得益於《關於信仰自由與宗教組織法》等法規。
宗教團體公開活動被允許,新建和歸還宗教場所,登記註冊的宗教團體,數量顯著增加。
宗教環境在老毛子境內整體寬鬆化,長期被壓抑的宗教需求得到釋放,為後續發展奠定法律基礎。
佛教直接在布裡亞特等地,新建多座寺廟。
同時還在莫斯科規劃國際佛教文化中心,在列寧格勒等地恢複並移交宗教場所。
藏傳佛教等傳統信仰,在相關共和國快速複興,宗教文化生活逐步恢複。
新興宗教和教派,也在宗教管製放鬆後,各類本土及外來新興宗教開始傳播和發展。
直接填補了傳統宗教式微後的部分信仰空白,但也帶來了諸如“香巴拉法會”等極端教派問題。
伊斯蘭教在中亞等穆斯林聚居區,宗教活動也是迅速恢複和活躍。
與當地民族主義情緒結合,成為一些地區尋求身份認同和精神獨立的表現。
宗教政策的鬆動,其影響遠超宗教生活恢複本身,它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在老毛子這個多民族國家,宗教常常與民族身份緊密繫結。
宗教的複興,尤其是在各加盟共和國,為民族主義情緒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組織紐帶。
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伊斯蘭教的複蘇,就與當地尋求自治和獨立的運動相互呼應。
老毛子官方長期宣揚無神論,宗教的強勢回歸,客觀上削弱了官方意識形態的權威。
成為社會思潮多元化的一部分,加速了原有思想禁錮的瓦解。
巴喬夫開放宗教的本意,或許是希望通過恢複傳統宗教價值觀,來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改革。
但局麵很快超出了預想,宗教複興與民族獨立運動相互激蕩,形成了一股強大的離心力,最終加速了整個國家瓦解的程序。
瞭解到這一切的喬麗絲,和謝列平陣營其他的人,都不禁暗暗吸了一口氣。
放開宗教的束縛,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隻需一則檔案就可以。
但是想要束縛宗教的傳播,卻是國家和黨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依舊都無法熄滅的事情。
他們就這樣子,被巴喬夫從束縛的牢籠當中給放了出來。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形成了一股又一股極端的宗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