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悍匪之快意恩仇 第552章 均貧富
聽到高凱的發言之後,在場的眾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將目光看向了喬麗絲。
對於錨定物這件事情,喬麗絲的心中,跟高凱是一樣的,還是比較傾向坦丁戈爾的說法。
看到眾人看向自己,喬麗絲清了清嗓子開口道。
“關於以下的這三種選擇,我們大家舉手錶決吧。”
“同意拉爾琴科說法的人請舉手。”
現場6個人舉起了他們的手,表示了讚同。
“同意巴夫格爾斯說法的人請舉手。”
這一次,現場舉手的人超過了16人。
“同意坦丁戈爾說法的人請舉手。”
喬麗絲說完之後,就舉起了自己的手,高凱也是跟著舉了起來。
緊跟著,整個會議室當中舉起手來的人超過了23人。
所以關於新貨幣錨定物的事情,就按照坦丁戈爾的說法,直接錨定國內的大宗商品。
看到結果已經出來,喬麗絲繼續對著眾人開口道。
“關於錨定物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已經出來了,以後關於錨定物的工作會議,就圍繞著大宗商品的來商討。”
“接下來,是我們今天這個會議的第2件需要商討的事情。”
“按照目前所發生的情況,整個國內的上層精英人士和權貴們,都在拚了命的搶奪地盤。”
“一個個的,都想把國家的資源和財富,揣進個人的口袋當中。”
“當我們拿下烏克而蘭的時候,整個國家的財富,90%都會落入10%的人的口袋當中。”
“麵對這種情況,我們控製了整個烏克而蘭之後,該如何進行財富上的分配。”
聽到喬麗絲說出今天的這一個議題,坦丁戈爾的臉色,就非常的難看。
“哼!”
“這一些國家的蛀蟲,非得霸占整個國家如此多的財富,也不怕把他們給噎死。”
“曆史上新建立國家的均貧富核心,是通過製度重構分配資源。”
“不同國家因國情,有殖民曆史,經濟基礎,意識形態等等差異,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關於這一點,我是在場見證過最多次均貧富的運動,每一次這樣的運動,都能為民眾們帶來新的生機。”
“華夏建國之後,頒布了《土地改革法》,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無地,少地農民,廢除封建地租。”
“後期通過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進一步整合土地資源,保障農民基本生產資料。”
“所得到的效果,就是徹底摧毀封建土地製度,8億農民獲得土地,這是消除農村貧富差距的根源。”
“1975年的越猴子,南北統一後,在南方推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和殖民時期種植園主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
“限製土地私有規模,禁止土地買賣兼並。”
“所取得的效果,直接解決了越猴子農村70%農民無地的問題,縮小農村貧富差距。”
“玻利維亞在1952年革命後,沒收大莊園主,占人口1%卻擁有70%的土地,將土地分配給印第安農民。”
“規定每戶農民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禁止土地集中。”
“所得到的直接效果,就是印第安農民,從農奴變為土地所有者,農村貧富差距大幅縮小。”
“另一個方式,就是通過國有化運動,剝奪舊勢力財富,重構經濟格局。”
“古巴在1959年革命後,直接沒收漂亮國壟斷資本,在古巴的工廠,礦山,種植園。”
“這一些被漂亮國資本壟斷的產業,占到古巴經濟的70%,以及國內大資產階級的財產,全部都被古巴政府沒收。”
“利用這一些沒收回來的財富,在全國實行全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將財富向普通民眾傾斜。”
“所得到的效果,直接就消除外國資本和國內寡頭的剝削,實現基本民生資源的均等化。”
“埃及在1952年七月革命後,同樣也沒收了英國殖民企業和國內封建領主的土地,工廠。”
“然後推行土地改革,限製個人土地擁有量,最高不超過200費丹。”
“剩餘土地分配給農民,將銀行,鐵路等關鍵行業國有化。”
“所得到的效果,就是直接打破殖民資本和封建勢力的財富壟斷,中下層民眾收入提升。
”
“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開始對英國殖民時期的大型企業、礦山實行國有化。”
“推行土地限額法,沒收地主超額土地分配給佃農。”
“建立公共分配係統,低價向窮人供應糧食,燃料。”
“所取得的效果,就是直接削弱了殖民殘餘和封建地主的財富勢力,緩解了極端貧困。”
“第3個方式,就是計劃經濟與福利製度,強製分配與民生保障結合。”
“北朝在1948年建國後,實行生產資料全民所有製,取消私有製。”
“通過計劃經濟統一分配糧食,住房,醫療,教育等資源,實現按需分配基礎上的均等化。”
“禁止私人商業活動,避免財富積累差異。”
“所取得的效果,就是短期內消除貧富差距,實現全民基本福利覆蓋。”
“我們之前走的就是這一條道路,隻不過這一條道路,被人為的走歪了,產生了大量的腐敗。”
“東德在1949年建國後,直接就沒收了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家的財產,實行國有化。”
“通過計劃經濟統一安排就業,工資分配,工資差距控製在較小範圍。”
“最後再推行全民免費教育,醫療和住房保障。”
“所產生的效果,就是直接實現了收入和基本福利的高度均等化,無極端貧困現象。”
“第4種方式,就是通過稅收與轉移支付,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貧富。”
“挪威在1905年獨立後,正在逐步完善。”
“一開始就對石油等自然資源實行國家壟斷,將石油收入納入石油基金,征收高額累進所得稅,最高稅率曾達70%和遺產稅。”
“通過轉移支付,向低收入群體提供養老金,育兒補貼,失業救濟。”
“所取得的效果是實現了高稅收,高福利的均富模式,基尼係數長期低於0.3。”
“芬蘭在1917年獨立後,直接就征收累進所得稅和財產稅,對高收入群體和富裕階層加稅。”
“將稅收用於全民福利,免費教育,醫療,高比例養老金,通過轉移支付,來縮小地區和群體之間的財富差距。”
“所取得的效果,就是直接成為全球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之一,民生保障均等化程度高。”
“第5種方式,就是戰後重建中的均貧富,這個可以以德意誌國和倭國為例。”
“聯邦德國在1949年建國後,通過非納粹化,沒收戰犯和納粹支援者的財產。”
“推行土地改革,拆分大莊園,建立社會市場經濟。”
“通過稅收調節和社會保障的養老保險,失業救濟來緩解貧富差距。”
“最後所取得的成果,就是避免了財富再次集中,實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平衡。”
“
倭國在1945年二戰後,在漂亮國佔領下的改革。”
“直接推行農地改革,沒收地主超過限額的土地,低價賣給佃農。”
“解散三菱、三井等等財閥,拆分壟斷企業,征收高額遺產稅,限製財富代際傳遞。”
“所取得的效果,就是徹底摧毀封建土地製度和壟斷資本,形成了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均富社會。”
“反正新國家均貧富的核心邏輯,就是打破舊有財富壟斷。”
“農業國優先改土地,工業國側重國有化,高福利國家靠稅收調節。”
在場的眾人,聽到坦丁戈爾如數家珍的一條條政策,直接就聽得入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