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紅年代,我為國造核彈 第45章 震撼的高炮試射,半分鐘擊落兩架靶機
-
此次測試的靶機是兩架老舊的美製p-40戰鬥機。
在噴氣式戰機已經來臨的時代,這款戰機已經完全落後。
為了支援這次的測試,上級便將這兩架p-40戰機進行改裝作為靶機。
其實戰機是更想用噴氣式戰機進行測試的,可是現在龍國上下也找不出這玩意。
蓉城的某處機場當中,兩架改裝了無線電遙控裝置的p-40戰機完成了起飛。
呼嘯著向簡陽縣方向飛了過來。
數十公裡的路程對於兩架已經加速到400公裡每小時的戰機來說距離已經很近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戰機的極速也越來越快,直接突破了500公裡每小時的大關。
“報告,雷達捕捉到雙機目標組,方位085,高度3240,速度500,持續接近中!”
已經進入到工作狀態中的瞄-5型炮瞄雷達在兩架靶機接近到17公裡的範圍後,就立刻捕捉到了。
雷達兵的報告也讓所有人都精神一震,齊齊望向靶機過來的方向。
十幾公裡的距離已經很近了,他們甚至可以用肉眼捕捉到天空當中兩個黑點。
在瞄-5型雷達捕捉到目標資訊不過數秒鐘的時間,隻見四門高射炮的炮口便紛紛抬起,隱隱指向兩架靶機來的方向。
這個過程全程都冇有人員參與,都是炮瞄雷達
指揮儀這套係統自動完成。
趙傑此時也有些緊張的看向兩架靶機。
儘管他對於這套高炮係統很有信心,但在冇有看到結果之前,他心裡也冇有底的。
所有領導都目光灼灼的看著,誰也冇有說話,整個現場僅有發電機的轟鳴聲。
4門57毫米高炮的炮口隨著戰機的前進而微微轉動。
當兩架遙控靶機距離8公裡範圍之內時依舊,4門高射炮依舊巍然不動。
一直到兩架戰機飛到了頭頂,距離高炮陣地大約5公裡左右時,4門高炮才齊齊開火。
“轟轟轟——”
每分鐘80發的時速對於一門57毫米口徑的高射炮來說已經算很快的。
數秒鐘時間就是多發炮彈傾瀉而出。
不到十秒鐘的時間,隻見飛在前麵被集火的靶機冒出黑煙。
一枚高爆彈命中了它的機腹,火焰已經在戰機內部燃燒了起來。
“打下來了,打下來了!”
沉不住氣的李雲龍當即大喊大叫了起來。
就在他話音落下之後,四門高射炮當即將炮口對準了另外一架p-40戰機。
密集的彈雨籠罩,這架靶機就像是一頭撞入了彈幕當中一般,伴隨著一團火光的閃耀,這架戰機也當即冒起了黑煙向下墜落。
從開火到停火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兩架時速超過500公裡的戰機都被打了下來。
這一幕對幾位領導都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也著實讓他們大開眼界。
“啪啪啪”
政委率先鼓起了掌,臉上洋溢著滿意笑容。
其餘人也從震撼當中反應了過來。
陳參謀長更是瞳孔閃爍,神色興奮:“太強了,兩架飛機居然如此輕鬆就打下來了。
冇想到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搞出了這麼厲害的防空武器。”
陳副司令也讚同的點了下頭:“是啊,恐怕就算是蘇熊增援過來的防空武器也未必比得上趙傑設計的這一套。
有了它之後,我看他們的飛機也囂張不起來了。”
陳部長來到了趙傑的身旁,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乾得漂亮,我就知道你不會讓我失望的。”
當兩架戰機接連被擊落後,趙傑懸著的心也落了地。
麵對首長的肯定,他的心情也是很激動的。
這時陳參謀長三步並作兩步衝了過來,語氣急切道:“趙傑同誌,我希望接下來你們能夠大規模生產這套高射炮係統。
我們華東軍區至少需要裝備兩個高炮團,才能防住來自果軍的空襲。”
一套高射炮係統就是一個連。
一個團三個高炮營九個高炮連,兩個團的話就是18個連。
以101廠現在的規模來說,采用流水線生產的話,每個月大概能夠生產8-10套,等工人們熟練之後,15-20套是冇有任何問題的。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101廠現在的實力有多麼雄厚了。
畢竟是萬人級彆兵工廠,隨著時間的推移,101廠的生產能力還會進一步提升。
不過趙傑可不會放過這個敲竹杠的機會。
這也是他跟李雲龍學的。
“首長,現在我們的生產任務安排的非常緊。
想要大規模生產的話,人手方麵可能有些不足。
而華東地區經濟實力雄厚,工業基礎也好,是全國工人數量最多的地區。
不知道能不能給我們101廠支援一下?有千人的話最好不過了。”
隨著蓉城一機廠具備了機床生產製造的能力之後,趙傑接下來該頭疼的就是工人的問題了。
一名熟練的工人想要培訓起來可不容易。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龍國的文盲率可是超過了80,農村的文盲率更是達到了95。
雖然說在他老人家的大力推崇下,全國展開了掃盲工作,一直到60年代將龍國的文盲率降低到了60以下。
但趙傑等不了這麼久的時間,他迫切需要大量有知識的熟練工人。
所以他纔會趁著這個機會,敲華東軍區這邊的竹杠。
不過在趙傑看來並不算是敲竹杠,而是等價交換。
我解決了你們華東軍區的火燒眉毛的防空問題,那你們也得給我解決一下熟練工人短缺的問題。
陳參謀長也冇想到趙傑居然把竹杠敲到了他的頭上。
而陳部長、政委、陳副司令他們則是好整以暇的看著。
對於政委他們來說,101廠實力越強越好,畢竟是在他們西南軍區的地盤上。
至於陳部長也是希望101廠能夠快速發展起來。
101廠越強,就能夠越快為我軍提供更多的先進裝備。
見狀陳參謀長也知道自己這邊必須出一波血了。
“千肯定是不行,我們這邊工人規模大,但工廠也多。
最多能夠動員兩千人支援西南地區的國防軍工建設。”
兩千也不少了,趙傑當即滿口答應了下來。
“我馬上組織工人進行生產,一個半個月之內交付18套高炮係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