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紅時代,狩獵58 第187章 獸道
“師父,你給講講唄。”
梁倉看著栓柱腦門子上,和後脖頸子上的兩個大紅鼓包,哀求著蘇浩。
“還疼嗎?”
蘇浩則是問著栓柱。
栓柱倒是去了,在這條路的儘頭,大約距離這裡二三裡外的地方,看到了滿地的紅蟻和一些樹杈上掛著的野蜂窩。
這栓柱你說他膽小吧,手還欠,於是又想弄塊蜂蠟。
結果被野蜂追趕,蜇了兩個大包。
隻蜇了兩個,還算是幸運。
不過也終歸是明白了,蘇浩說得對。這條路的前麵,確實有野獸們害怕的東西。
也好在,蘇浩備有“*萬紅軟膏”。
這是他那幾個急救包裡的東西,主要是治療戰場燒傷用的,對於被野蜂蜇了這等小毛病,也有效。
抹上之後,倒是有所緩解。
不過,受罪那是肯定的。
“沒事兒!”
也畢竟是山裡長大的孩子,沒那麼嬌氣,栓柱答著。事實上,這年代的孩子,嬌氣的很少。
“小浩,給講講吧。”
被蜇了倆大包,也倒是變得謙虛了起來,也在懇求著蘇浩。
“嗬嗬!”
蘇浩一笑,“還是不叫‘師父’嗎?還是欠收拾啊!”但也暫時不去管他,“在大山裡下夾子,不同於在山外、或者是山邊緣下套子。
在山外,按理說也需要掐蹤,尋找到野獸的蹤跡,然後再下夾套。
可我敢肯定,你們根本沒有去這樣做!
你們下的夾套,是在撞大運。
不然你也不會天天地把這些鑄鐵大獸夾也下上。
還有,你們這幾天,肯定是瞅準一麵山坡,估摸著應該有野獸,那就下好多的套子,希望總有不長眼的小獸踩上。
認為隻要是夾子、套子的數量足夠多,每天收獲幾隻野雞、野兔的,並不難。
也不是不行,瞎貓還有碰上死耗子的時候嘛。
但在大山裡這種做法就行不通了。
必須得找到獸道、找準獸道!”
對於蘇浩這話,梁倉和栓柱二人一起點頭。
也不由二人不點頭。蘇浩說的,正是他們這幾天做的。況且,還有事實在麵前擺著,大包在腦袋上叮著,也不容他二人不服。
“我要說的是,夏天尋找獸道和冬天還有所不同。”
蘇浩在前麵走著,一邊手中“打蛇棍”一指,一邊對二人說著,“樹高草密之下,先要遠看,從高處看。
尋找那些被多次踏踩,蒿草稀疏的山間小道。
這叫‘看大勢’!
剛纔在山頂,我就讓你們這麼做了。
估計你們也沒當回事兒。”
蘇浩很是不滿地瞥了二人一眼,“可進入林間,那就要看具體了。”
技能這種東西,教一次不行,那得反複教;用一次還不行,那得反複用,形成“肌肉記憶”,刻進骨髓裡,那才能掌握。
有時候,還得吃幾次虧。
就像一些小孩兒,你告訴他爐子燙手,彆摸。可他不被燙一次,就不會信你的話。
這是他前世教學生的心得。
所以蘇浩結合著他前世今生的實踐,以及老爺子曾經教給他的,又統統地教給了梁倉和栓柱他們——
“冬天的大山裡,除了光禿禿的樹乾,那就是一片白雪。
掐蹤也比較的容易。
基本上來講,到了地方,找到野獸的蹤跡,跟著腳印走就是了。
而夏天,山高林密不說,大部分的地方還都生長著灌木,蒿草、苔蘚等,又是經常地被雨水衝刷,情況就不一樣了。
獸道會被遮掩起來,野獸的蹤跡也容易遭到遮掩、破壞。
那就不好辨彆了。”
“所以要知道:野獸走路,不是瞎走。”
“它們也向來都不瞎走!”
蘇浩雖然對栓柱有意見,但教起來,還是苦口婆心——
“特麼的,帶徒弟,真不容易!”
他雖然前世做過武術學校的帶班老師,也算是帶過徒弟。但那帶的是什麼徒弟?是一畢業,就根本不認你這個師父的徒弟。
見了麵,不給你一拳,那就是好徒弟了。
所以,差不多就行。
把人家說急了,還真會揍你。
這一世,帶的是什麼徒弟?希望他們能真正地掌握一門生存技能的徒弟!
“長達上百裡、幾千裡的獸道,就是魚的洄遊路線、候鳥、動物的遷徙路線。
已經刻印在了它們的基因裡。
這個,我們不用去管,也用不上。
我們所說的‘獸道’很簡單,是生活在這大山裡,一輩輩的,多次往返、走出來的,通往覓食地,和巢穴之間的道路!”
動物的生活其實也很簡單,和大學裡的那些“學生黨”一樣,幾乎也是“兩點一線”,在覓食地與巢穴之間往返。
餓了,它們會出去覓食。
覓食地,基本上是固定的。到什麼季節去什麼地方,那也都是固定的。
除非食物沒了,或不夠,它們才會尋找新的覓食地。
遇到危險,它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往巢穴裡跑。
躲避危險,重新聚集、抱團取暖!
除非“家”沒了,或者是不再安全了,它們才會尋找、建立新的巢穴。
這“兩點一線”的路,就是獸道!
它們一輩輩的走過,也一輩輩的在這條道路上留下自己的氣味。
“那麼,怎麼發現動物留下的氣味呢?或者說,怎麼發現獸道呢?靠人的鼻子,顯然是不行的。”
從動物留下的腳印、糞便、毛發,以及尿液等蹤跡中發現。
就找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連成一條線,那就是獸道!
其中也必然留有動物的氣味。
夾子、套子,甚至是陷阱,就要下在這上麵,挖在這上麵。
這樣才準確。
“搞清楚了嗎?”
來到溝底,蘇浩問栓柱和梁倉。
二人點頭。
“這裡要防止一個錯誤認識:認為人能走的道路,獸就一定會走。也就是不要用人的想法,去判斷野獸的行為。”
“人認為能走的路,大部分獸也認為能走,這個不假。
但有的地方,就不一樣了。”
“就像這條路——”
蘇浩指著剛才栓柱挨蟄的那條路,耐心講解:“這條道兒上,沒草,沒灌木,全是裸露的山石,一直向前延伸,看上去很好走。
但這是按照人的思維去判斷獸的行為。
我為什麼看一眼就知道,它不是獸道呢?
那是因為,在這條路上,我沒有看到什麼動物的糞便,也不見動物的腳印。想必你二人現在也已經清楚了。
野獸為什麼不走這條道?
它們很聰明,感知也要比人靈敏,甚至是上過當、吃過虧;所以知道這條路不能走。當然,被追的急了,已經驚慌失措了,那就不一定了。
但那是例外。”
蘇浩講的很長,也很耐心,“你要是把夾子下在這裡,那就白瞎了。”
說完,又是將栓柱拉到了離此不遠的一條小窄道上,“這條道,雖窄,卻是真正的獸道!”
用手一指,“你看這裡的豬糞,都還新鮮著呢。”
“所以,尋找獸道,要站在山巔先看大概,心裡有個數。然後再深入溝底、或山腰,根據野獸留下的蹤跡,做具體辨彆。
明白嗎?”
又是給栓柱二人總結著。
“找到了獸道,我們就可以下夾子了。”
“剛才,我們在山頂,看得清清楚楚,這條溝有兩個方向通向外麵。我們先在這裡下一些夾子,再去另一個方向!
如此,就把出入山穀的獸道兩頭,都堵住了。
中間再放置幾個,也就形成了一個夾子陣!”
說著,便是看栓柱和梁倉分彆下獸夾。
然而,蘇浩和栓柱3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在劉家莊,卻是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老爺子蘇大壯,正帶著劉家莊的民兵,趕往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