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紅時代,狩獵58 第28章 爺爺蘇大壯
老爺子對兒孫,實行的是散養政策。
對於孩子們進山,一般是不管的。就算是大了,無論是出去當兵,還是在家種地,都不管,都憑個人選擇。
原主就在劉家莊長大。
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往大山裡跑。但老爺子不管彆人,偏偏管蘇浩。不允許他隨便進山。
發現就揍。
主要原因是,蘇浩的老爸已經犧牲了,隻留下他一條根。老爺子怕他有個三長兩短,那他三兒子這一支就斷香火了。
所以,雖然是扛著老撅把子進家,自己能不能進山,還是兩說。
蘇浩自己都有點忐忑。
“到飯點兒了,你爺爺一會兒就回來了。”
奶奶說道,又是看著蘇浩拿進來、放在炕上的獵槍,當然明白蘇浩要乾什麼?說道:“你想要你爺爺同意你進山,恐怕不行!”
“前一段時間你爺爺還唸叨呢,說是你馬上就16歲了,正在考慮著要不要去四九城,找找他的那些老領導、老戰友,給你安排一個工作。
但終歸是舍不下那張老臉,就沒有去。
這一陣子,正自己擱那兒糾結著呢!”
又是補充著,還罵了一句:“這老東西,就是死要麵子活受罪!不過有奶奶呢,他要是不去,奶奶揪著他耳朵在村裡轉三圈!
自己的親孫子都不管,讓他丟丟他那張老臉。”
“奶奶,那要依著您說,爺爺是肯定不同意我進山了?”蘇浩問。
“彆說你爺爺了,奶奶也不同意。”
奶奶也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意見,摸了摸蘇浩的頭,“你爺爺和奶奶,都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地活著。”
說著,一雙老眼有點發紅,她又想到了自己的老兒子。
“恐怕全家都不會同意。”
又是補充著,“就在前幾天,劉家,你的一個堂舅,進山打獵,剛被一隻發怒的泡卵子給頂死了。
那叫一個慘,腸肚子都出來了。
不但把人給頂死了,還把屍體禍禍的不成樣!”
蘇浩咂嘴。
野豬吃人,不是什麼新鮮事。蘇浩不為此咂嘴。而是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確如奶奶所說,沒人會同意他進山!
當然,他也不是非進山打獵不可。
他進山狩獵的目的之一,是要進入機械廠。如果是老爺子給他找找人、說句話,要比範和板容易。
但他也知道,這會讓老爺子很為難。
就像奶奶口中的“大哥,二哥,大姐”,不是大爺家的兒子,閨女,就是二爺家的。
都是自己去報名當的兵,老爺子沒有給說一句話。
就算是知道,二哥蘇翔被分配到了西藏去當工程兵、修公路,二爺想讓老爺子在部隊裡找找關係,把兒子調回來,老爺子都不肯。
老爺子之所以動了心,是因為自己是個無父的孤兒。
“怎麼說服老爺子呢?”
蘇浩還是想憑自己的本事進入機械廠!
而且他的“空間蛋”要孵化,也需要進山狩獵,賺取“獵取積分”!
蘇浩的爺爺,有3個兒子,1個女兒。
本來是打算生4個兒子的。
名字都想好了,分彆叫福、祿、昌、盛。蘇浩的大爺就叫“蘇景福”,二爺叫“蘇景祿”,他這世的老爸叫“蘇景昌”。
可到了老四的時候,生下的是個女兒,也就是蘇浩唯一的姑姑。但如果叫“蘇景盛”,也不像女孩子的名字。
於是取了個名字“蘇妮兒”。
蘇浩的爺爺還指望著能夠再有一個男孩,完成他這一世“福祿昌盛”的理想。但無奈年齡已大,生不出來了,也就隻好作罷。
到了孫子輩,叫什麼老爺子也不管了。
奶奶嘴裡的“大哥、二哥、大姐”,分彆是大爺的一個兒子,一個閨女;二爺的一個兒子。
都比蘇浩大,二十歲左右,現在都在部隊裡當兵,不在村裡。
其中,那個二哥蘇翔還在西藏當兵,離得很遠。
原主之所以也想當兵,就是受他大哥、二哥、大姐的影響。
當然,也是受老爺子的影響。
因為,老爺子就是一名老兵!
“爺爺,這就是我要進山打獵的理由!”
吃完了晚飯,蘇浩和爺爺坐在炕上聊天,大爺蘇景福和二爺蘇景祿則各自搬個小板凳,坐在地上旁聽。
在這個時代,尤其是農村,老爺們的事,女人一般是不參合的。
涉及到讓不讓蘇浩進山,奶奶、大娘、二孃也不發表意見,都去了彆的屋子了。
蘇浩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也就實話實說,直接將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那就是打上幾頭野豬,進入機械廠!
老爺子沒有說話,隻是“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
這時候,山裡還沒有通電,點的依然是煤油燈。昏黃的燈光在小炕桌上發出,將爺爺的影子投射到牆壁上。
搖搖晃晃的。
爺爺脾氣大、說話直爽,一直操著東北口音。特彆是對一些事物的稱呼,還沿用著東北那邊習慣。
比如,把老虎叫做“大爪子”,把熊叫做“熊瞎子”,把成年公豬叫做“泡卵子”,把野兔叫做“跳貓子”等等。
要不說東北話有魔性呢。
他操東北口音,感染的一家人也是京腔和東北大碴子味混合,一會兒“咯哈、咯哈”的,一會兒又是“乾嘛、乾嘛”的。
搞得不倫不類的。
老爺子原本是張大帥手下東北軍的一個連長。
1922年的時候,第一次直奉大戰,當時已經是26歲的蘇大壯就隨著張大帥進了關。隸屬於張大帥手下第16師,鄒芬的部隊。
沒想到的是,這一次張大帥打敗了。
12萬人的部隊有7萬人或死或傷,被丟在了關內。
老爺子就是被丟在關內的其中之一。
當時鄒芬的16師就佈防在門頭溝一帶,被直係第21混成旅抄了後路。
老爺子身負重傷,被林家村的村民救起,並在一戶姓林的人家養傷。
傷好以後,東北軍已經撤回了關外。他便是在楊家坨一帶一個小日子管理的礦區下窯挖煤,成了一名礦工。
後來就娶了救他的那戶林家閨女。
就是蘇浩的奶奶——蘇林氏。
戎馬十幾年的老爺子終於有了個家,準備在京畿之地開枝散葉。
無奈那個時期,國家動蕩、內憂外患,小人物的命運更加多舛。
門頭溝礦區隸屬於京西礦區,是革命老區。1937年9月,門頭溝成立了第一支抗日隊伍。
老爺子因為曾經是東北軍的一個連長,也就被遊擊隊盯上了。
動員他加入抗日隊伍。
那年爺爺已經41歲,已經是四個孩子的爹。老大蘇景福16歲,已經結婚生孩了。
他也是一個孫子的爺爺了。
老爺子一直在礦上挖煤,深受小鬼子的欺負,老家大東北又都被小鬼子占了,也早就想投入一支隊伍,打小鬼子了。
但他看不起遊擊隊,嫌他們武器差,軍事素質差,土豹子出身。
認為他們根本打不過小鬼子。
但架不住人家左動員右勸說,態度誠懇,最後還幫助他在林家村的家,搬到了現在的劉家莊,免去了他的後顧之憂。
又是想想,既然是要打小鬼子,在哪打都是打,跟誰打都是打。
最終還是答應,成為了一名遊擊隊員。
那時候彆說是遊擊隊,就算是正規軍也缺軍事指揮人才。幾次戰鬥打下來,又是很快被提拔為區小隊的小隊長,手下已經帶領著二三十號人槍。
到了48年,四野大軍入關,圍困四九城的時候,老爺子已經52歲,是縣大隊的大隊長,一名老革命了!
“咯哈,你就拿這槍進山打圍子?”
終於,老爺子說話了。
他拿起了蘇浩放在炕上的那支撅把子,左右翻動、看著,問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