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紅時代,狩獵58 第377章 你就大膽地講!
“小浩,行啊!”
畢副部長出去了,蘇浩說得對不對,等待評判。趁著這個時候,楊光林給蘇浩豎了一個大指,“連這都知道!”
他和這裡幾乎所有人一樣,心裡都認定,蘇浩說得肯定對。
有根有據,不像是瞎編的。
更主要的,是跟蘇浩一賭那人,此時臉色灰暗,已經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蘇浩同誌啊,趁著這個空隙,說說油壓機和水壓機的區彆唄?”
“蘇浩同誌啊,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油壓機是多大?”
“蘇浩同誌啊,這油壓機現在咱國家可沒有,能不能搞出它一台來?讓那些小看咱們的,也佩服咱一下!”
這裡有用心的,注意到了蘇浩之前的話,紛紛問著、說著。
顯然,他們已經不敢小看蘇浩了。
但還是不免有“拷問”蘇浩的成分在裡麵。
蘇浩也沒有拒絕,趁機給大家“科普”。這裡坐著的,彆管怎麼樣,那都是民用機械方麵的行家。
有的更是決定新種花家工業發展方向的人物。
“科普”一下,開闊一下他們的眼界,沒壞處。
“其實,水壓機和油壓機都屬於液壓機這一類,二者很難說孰優孰劣。在座的各位,其中就有不少知道液壓機的。
我再介紹,就屬於班門弄斧了。”
還是先謙虛了一下。
學術嘛,需要謙虛謹慎,和揍人不一樣。
要真的說起來,液壓機在50年代也不算什麼新鮮事物。這裡坐著的很多人那都是這方麵的專家,都知道。
“蘇浩同誌,你就大膽地講。”
鄭部長首先給蘇浩支援。
之前,他和國*部的趙老爺子通過電話。蘇浩自然不知道這鄭部長,是怎麼挖到他的國*部背景的。
更不清楚,二人在電話裡關於他,都談了什麼。
但他清楚,正因為有了和趙老爺子的通話、鄭部長對他更加的支援了。
這就夠了。
“好,那我就說說,不對的,大家斧正!”
蘇浩也不再矯情:“關於液壓機,無論是水壓機還是油壓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都在大漂亮國。”
“最大油壓機,噸位為1.2萬噸。這已經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油壓機。而1955年前後,大漂亮又建造了兩台世界最大的4.5萬噸模鍛水壓機。”
蘇浩首先說了兩條“國際諮詢”!
他有係統,乃百萬穿越大軍之中一掛逼。關於曲柄連杆機構和液壓技術,係統商城又是全麵提供所需資料。
這些東西,還是能夠講出來的。
“公平地講,論起工業製造能力,還在美帝!”
“4.5萬噸的水壓機,那得多大啊!光是水泵蓄勢站,那就得是咱這會議室的十倍不止吧?”
“不然他們怎麼造大船、造航母,怎麼在全世界橫行霸道?”
聽了蘇浩的這兩條“諮詢”,眾人又是不免一陣子的議論。
眉宇間都是羨慕不已。
這個時期,種花家“一五計劃”(1953年—1956年)已經結束,“二五計劃”(1957年—1962年)剛剛開始。
其中:“二五計劃”又被稱為“大躍進時期”。
有了“老大哥”援建的156個大專案,種花家掀起了建設自己國家的熱潮。
種花家人就是這樣,從樸素的“修橋補路”,到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隻要是有條件,就在不停地“裝修”自己的家。
總之,人們的熱情很高!
民族骨子裡特有的研發能力也開始冒頭。
“那麼,我國的液壓機生產狀況怎麼樣呢?”
待到眾人的議論稍稍停息,蘇浩先來了個設問:“1953年,沈重將腳盆雞撤走、沒來得及炸掉、存在鞍山的2萬噸自由鍛水壓機修複、安裝後投入使用。
我國第一個5年計劃期間,在老大哥援建的幾個大型企業中,有800噸、1200噸、2000噸、3000噸、6000噸自由鍛水壓機約8台。
油壓機依然是空白。
就算是水壓機,我們目前還是製造不出來。
這就是現在的狀況。
我說得沒錯吧?”
說完,蘇浩問在場的人。
“嗯!”
眾人紛紛點頭。
“蘇浩同誌說得對,我種花家目前確實沒有生產液壓機的能力。”
“所以我們才向一重下達了噸水壓機的任務!”
“沒有大噸位的液壓機,我們的船舶、軍艦、高效能管線、工程機械等,都無從談起!”
說到這裡,會議室中,傳出一片哀歎聲,“可是一重到現在還是沒有傳來訊息啊!”
看得出,所有人都很著急。
水壓機方麵,雖然已經有不少的樣機,但還都處於吸收、消化階段,還沒有形成自主研發、生產能力。
“哎,蘇浩同誌,聽說你們搞的那一台電動製磚機上,就有一套液壓成磚係統?”
忽地,鄭部長說道。
也再次將談論內容拉回到了這次會議的主題之上。
“是!”
蘇浩點頭,“但實事求是地講,要將那上麵的技術,轉化成大型油壓技術,還需要有很多的難點需要克服。
最大的困難有兩個:一個是動力;一個是油缸、壓柱的材質!
我估計,就算是一重那邊,麵臨的也是這兩個問題!”
“蘇浩同誌是行家啊!”
“直擊要害!”
蘇浩這話,直接指向了現在種花家液壓機製造的症結所在,眾人以及鄭部長都點頭。
尤其是鄭部長,對一重那邊,兩個任務的進展情況,隨時跟進。
基本情況還是瞭解的。
“蘇浩同誌說得對!動力問題,這是首要問題,液壓機沒有動力,或者動力不夠,一切都白談!”
“動力問題,說白了主要是電機問題。我們的大功率電機生產,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突破?”
“第二個是材料的材質問題,蘇浩同誌這話也是一針見血!”
“打鐵還需自身硬嘛!沒有過硬的材料,怎麼軋?”
“材質問題,說白了,則是我們的煉鋼水平問題。沒有好的鋼材,同樣的一切都是白談!”
眾人說著,紛紛搖頭,似乎是越說問題越多,成了狗扯羊皮似的。
其實,這還是一個綜合工業能力的問題。
種花家的工業,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點點地補,缺啥補啥。最後,補出了個300多個工業類彆樣樣都有。
哪個都不缺!
沒辦法,被逼出來的。
“蘇浩同誌,你們廠要接手1150mm初軋機和噸水壓機任務,在這兩個方麵,有什麼解決辦法?”
還是鄭部長,問到了問題的關鍵。
當然,目的也很明顯,有辦法解決,那任務就給你們;沒辦法,那也就沒必要臨陣換將了。
“這個問題,你倆回答吧。”
蘇浩對楊光林和李東升說著。
經過這幾天對電動製磚機的拆解、技術的消化、以及對蘇浩給他們相關資料的閱讀,他們應該能回答鄭部長的問題了。
但在蘇浩的最根本理念裡,其實並不同意,啥都自己造。
乾嘛要自己苦哈哈地製造?
鄭部長你需要什麼,我派蘇宇、蘇宙出去一圈,給你搶回來用不就行了?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搶,是一種最高效的手段!
百年來,他們搶了咱多少回了,又搶了咱多少東西?
就不興咱也搶他一回?
“哼!”
這邊,楊光林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正準備回答。忽地,屋門一響,畢副部長走了進來。
還帶著一聲冷哼。
臉色更是黑得如鍋底一般!
“哈!”
蘇浩知道是怎麼回事,心中一聲冷笑,“這是打了你的一條狗了,不高興了嗎?可有失你部長的風度啊!
不過,你最好還是彆惹我。
惹急了,我連你這主人都打!
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