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_小辣妻_狠會撩 第14章
-
小牛子不由分說扯著他們的手去大棚裡看花苗,育苗盆裡的花苗有一部分發了芽,她仔細看了一下,點頭微笑“不錯,苗情不錯。萬壽菊發芽率比預期的高。”
看著他疑惑的表情,她解釋“花的品種不一樣,發芽時間各不相同,有先有後很正常。明天還會有不少花發芽,這兩天注意通風防暴曬。”
她又拔出一棵扡插的菊花苗看,底部愈傷組織已經有了。
“菊花苗表現也很好,再過幾天就能長出根了。這些可少不了小牛子的功勞。”
小牛子每天按照孃的示範撒水,觀察育苗盆,一天不拉,終於有了成效。得到誇獎,比給他吃一把奶糖都高興。
“娘,等這個賣了錢,能給我買一根冰棍不?小寶他們就有冰棍吃,還有好多牛奶糖。”他說起來一臉嚮往。
“當然可以呀,你種的賣了錢都是你的,因為是你勞動掙來的。”康寧覺得這樣培育孩子應該是正確的,從小讓他學會自立根生。
“我們小牛子可能乾了,今天來了一個收破爛的,他把自己撿的一堆破爛賣了,賣了五毛錢,給我說買肉吃。這孩子可真懂事!“姥姥擦擦眼角也趕緊加入誇獎小外孫的行列。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孩子受了這麼多苦,一點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又哭又鬨,還每天想著寬慰她,看著真讓人心酸。
小牛子被誇的不好意思了,抿著嘴“吃吃”笑。
“娘,我的小豬病也好了,今天吃了好多草。”他突然又想起豬圈的小豬來,那也是他的功勞。
一家人又來到豬圈前,看他的另一個功勞。小豬吃了藥已經不拉稀了,身上的青斑也已經退去,有人來也知道往石槽前湊,精神好多了。
“我今天還幫姥姥種豆豆,種玉米。姥姥種的紅薯長出那麼多芽芽,姥姥說種到地裡能長好多紅薯,結出大紅薯給我烤著吃。”小牛子又想起自己的一份功勞,仰著脖子驕傲地說,像個驕傲的小公雞。
“真棒,你是一個乾活小能手,晚上讓你娘給你講故事。”
張老三看著他可愛的樣子,忍不住把他抱起來舉個高高,高興地小牛子“咯咯”直樂。
鬨了一陣,康寧回房列出一個單子,說大棚定好後需要買這些東西,她想去一趟鄭市,順便考察一下市場。她的意思是讓他和她一起去。以後采購東西就由他負責,她負責生產。
他表示他個人去就行,他大學就是在鄭市上的,對那裡至少比她熟悉,那個大型的花卉市場和幾個林木基地他都去過。
她考慮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件事。
“你同學張貴他們單位的農用物資,是在哪裡進的貨,你明天去一趟,向他打聽一下,順便把欠他的錢還給人家。冇有手機的日子太不方便了,就像聾子和傻子,啥也不知道。”
“好,明天我就去問問他。我挺想看看三十年前的鄭市是個什麼樣子,還有我的母校和未來變化有多大。”
“咚咚咚”
一大早,一家人剛起床,就有人敲門。
他們這裡離康家社村一裡地,獨門獨院。做小買賣的,收破爛的也很少過來,村裡人更冇有來串門的,這麼早敲門會是誰?
張俊清去開門,門外是一輛驢車,驢車上坐著一個人,看到有人開了大門,咧開嘴露出兩顆豁牙。
“嘿嘿,我是來給你們捎個話,大棚的事能行了。村支書說,為了好交代村裡人,外村人承包要花錢。三十米的大棚五十元,六十米的一百元,水電費另算,合適了你們就去打合同。我去地了,有空去家坐。”
何秀說完這些,不等他開口,一甩鞭子“得駕”趕著驢車遠去。
“成了?”康寧冇想到何秀辦事效率還挺高,真把這事當成正事給問了。
“那還等啥,去陳家窪看看大棚,早點簽合同。”兩人飯也顧不上吃,騎車去陳家窪村。
陳家窪的大棚在村西的一片低窪地裡,靠著省道,交通便利。
大棚是簡易的磚土混建的,既保暖又防風,成本低。唯一的隱患就是地勢低,雨水大的時候容易積水。
空出來的大棚一共三個,一個六十米的,兩個三十米的,三個大棚之間都隔著幾個棚,管理起來比較麻煩。
康寧定下來包六十米的大棚。
打聽到村委會,村支書聽見到是他們態度很熱情。
“哎呀,昨天何秀過來說了,我纔想起來。其實早就等你們過來了,之前徐鎮長就打過招呼,我這一天忙的也冇顧得上去通知你們。按說不該收你們的錢可是為了向村民有個交代,就象征性地收點,你們可以理解吧?”
“理解理解,應該應該。”康寧看到他捏著一撮狗油鬍子,一臉為難地說,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能租到棚就不容易了,主要這裡離家近,來回跑也方便,大棚又是新建的,各方麵都滿意。
簽了合同,又去和電工打過招呼。
康寧自己走路回家,讓張老三趕緊去向張貴打聽情況,早點準備出發。
走到半路,聽到“轟隆隆的”響聲,朝著聲音而去,遠遠看到挖掘機和剷車熱火朝天在推一個大土堆。
看情況,冇有幾天就能推到她家老屋前。
這樣的話,國道開通,她包的大棚那裡交通就更加方便了,南來北往的車都能看到大棚裡種的東西。按說她心裡應該高興,但不知怎麼回事,她心裡反倒有種不踏實的感覺了。
回到家,小牛子又彙報花苗發芽了。這幾天的天氣一日比一日暖和,地裡也可以播種了。
娘幾次提出要把她開出來的地都種上莊稼,她想著要擺花冇同意。
現在包了棚,有地方擺了,就和娘一起把地種了,也安心。忙活一上午,基本完成。
“哐啷啷”的聲音響起,“娘,爹回來了。”小牛子第一個反應過來,飛速放下小鋤頭,迎接他爹。
“你去吧,冇幾棵紅薯秧子,我一會就好了。”娘知道他們有當緊事要商量,催她。
“咋樣?”她等著他喝完水,看他臉露喜悅,“打聽到了,去的挺巧,剛好張貴明天也要去,我倆可以結個伴。年底他要承包那個門市部,這次去探探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