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我想見識娛樂圈的風景 第40章 我說的!
林楓笑著接過話筒:“那我就再說兩句,耽誤了影迷及嘉賓朋友們的觀影時間,在此我先道個歉。”
林楓先將大多數的人拉到自己這邊,他都已經被迫回答問題了,要是等下記者再不依不饒,觀眾都會看不過去。
林楓繼續道:“港島是自由港,遵循自由競爭的市場原則,任何作品,想在任何時間上映,這是大家的權利,剩下的隻是觀眾的選擇。”
林楓可不想帶上《知法犯法》,給它蹭熱度的機會。
“另外,我再說一句,《無間道》是純粹的港片,也將會是港片的巔峰之作。
我說的!
大家先彆反駁,電影馬上開始,是巧克力還是屎,馬上見分曉。”
說完,林楓還回話筒,頭也不回地帶著主創們下了台。
台下第一排,楊守城小聲對旁邊的黎總說道:“你覺不覺得林楓去了好萊塢一趟,更自信了?”
黎總點點頭:“也更強勢了。”
林楓說完後,下麵一片嘈雜,眾人反應過來後紛紛竊竊私語。
但這時地工作人員已經將燈光熄滅,之後,大螢幕緩緩亮起,影片正式開始放映,影院也隨之安靜下來。
影片的開頭,與原版一樣,放了“無間道”片名的來由,也就是佛經《涅盤經》第十九卷“八大地獄之最,稱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進入正片,鏡頭是緊接開頭那個關於無間道的佛經引用開始的,並由實景佛像引出韓琛(吳振宇飾)的訓話。
林楓在這段中,除了必要的台詞和對話,更多地利用鏡頭講故事。
在開頭鏡頭中,突出了年輕的劉建明(陳冠西飾),在不斷地講話中,在韓琛(吳振宇飾)和陳冠西中間的切換,交代了電影的主角。
然後自然切入劉建明進入警校學習的鏡頭。
這裡運用了經典的對比鏡頭,在劉建明和陳永仁(餘文叻飾)之間來回切換。
在陳永仁被警校開除中,略顯靜止地對比兩人的態度,配合台詞,更讓人對這改變兩人人生開始的一刻印象深刻。
這裡林楓還是做了一些改變的。
由於之前的《無間道》是單獨一個故事,並沒有後麵2、3部的規劃,所以後麵兩部都是在為第一部打補丁,說明情況,填補漏洞。
可是林楓不一樣了,他在拍攝之前就已經考慮了下部的劇本情況,所以拍攝的時候也做了一些改動和調整。
就比如這裡,與那劇中開門的楊錦榮就是後麵才硬加上去了,給人的感覺就很割裂,隻能通過回閃來強行解釋。
但林楓加了一個楊錦榮開門時,與陳永仁交錯的鏡頭特寫,突出了兩人的命運糾葛。
這個比較隱晦,一般觀眾可能不會注意,即使注意了也沒思考那麼多。
但是對於專業的電影人或者影評人來說,每一個鏡頭都是有意義的,就會給他們在心中種下懸念。
迫切想知道這裡的隱喻。
之後繼續用緊湊流暢的鏡頭,表現兩人的成長過程。
這部分內容的敘事速度相當之快,且雙線交錯。
誇張些講,簡直讓你看不清此刻螢幕上的人究竟是劉建明還是陳永仁。
這正是林楓想要達到的效果。
二人的人生如同兩麵鏡子,互相對映卻又截然不同。
在這加速的畫麵飛逝中,一切彷彿都變得錯亂起來。
然後,畫麵突然定格。
陳永仁停在了於警局裡拍攝犯人照片的那一刻,原本年輕朝氣的麵孔被參差的胡茬所掩蓋,眼裡的亮光儘成了厭倦的頹靡。
而劉建明則在一個標準的敬禮後,洗去了年少的不羈與輕佻,變得沉穩堅定。
林楓一直覺得,這部片的原片導演劉瑋強,使用兩個人扮演同一個人不同的兩個年齡段這個想法非常合適。
不像有的影視劇,一個人從16歲演到60歲,那個畫麵尷尬得讓人腳指頭能摳出三室一廳。
對,說的就是你,劉奶奶。
在林楓看來,那份氣質的更迭,一個人無論怎麼扮演,也很難把這份十年光陰帶來的巨變如此直接而鮮明地顯現出來。
......
老辛是一位獨立影評人,一直在給《電影雙週刊》和《明報》撰稿。
今天,他也被英黃邀請過來參加首映。
不過他自認為是一個比較有原則的影評人,對於這些電影公司的伎倆一清二楚,本不想答應。
不過,這部電影在之前的宣傳中,一直被打上“港片救世之作”的名頭,他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名副其實。
是的,他就是來挑毛病的。
老辛一直覺得,林楓這個導演被人吹捧的太過了。
他的所有電影老辛都看過,除開兩部短片,到目前為止的三部長片都不是特彆對老辛的胃口。
誠然,老辛也承認《三隻猴子》拍得很好,劇本深度、鏡頭語言、音效等等都屬上乘,可並不是老辛的菜,故事總體風格過於陰暗沉悶。
他老辛可不是老學究,不是越晦澀難懂的電影就越喜歡的。
至於剩下的《那些年》和《永無止境》,在老辛看來,無非是有些特點的商業快餐電影,跟經典一點都挨不上邊。
當看到開頭介紹兩個主角的過往時,他迅速在本子上記下:鏡頭語言出色,剪輯適當,但雙線交錯過於頻繁,會造成部分普通觀眾的理解障礙。
雖然他寫下了缺點,但站在專業影評人的角度,還是認為這個開頭是比較優秀的,至少對得起林楓的名頭。
於是接著往下看。
故事敘事從音響店的陳劉二人對話到天台見麵,故事敘事節奏變慢。
當他看到兩位主角在音像店裡相遇,天台上“三年又三年”時,會心一笑,並在本子上記下:節奏掌握出色,港味濃鬱。
看到這裡,老辛對電影還算滿意,但是還遠未達到宣傳中的高度。
就當他以為整部片應該就是這樣的水準時,全劇第一個**來了——一場毒品交易。
這裡開始,敘事節奏又猛然加速。
隨著情節緊張氣氛的展開,鏡頭在各人之間的轉換加快,而且多處采用運動鏡頭敘事,也突出了電影開篇手指點牆的特寫,動靜結合,把整個逮捕行動表現的扣人心絃。